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1090章 洪承畴的战略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090章 洪承畴的战略

作者:秋来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52:04

第1090章 洪承畴的战略

第1090章 洪承畴的战略

大雨还在下。

清军用不了红夷大炮,明军也用不了火铳。

或者说明军手中也没有多少火药可用了。

双方就这么在大雨当中厮杀。

清军想要发挥火炮以及弓箭狙击的优势,都发挥不出来了。

明清两方士气都低落,但清军散布谣言说明军就剩下不足月余的粮食了,可这个谣言不攻自破,谁都能清楚的看见松山大营内粮食堆积如山,且有重兵把守,大家每日也能吃得饱饭。

故而明军军心被洪承畴稳定下来了,至于南京被锤匪所得这种事,大家没有亲眼看见,就算私底下议论,洪承畴等人也不制止,就说是清军散播的谣言。

只要咱们打赢了,回到关内就晓得了。

相比于皇太极散播的谣言,洪承畴散播的谣言对清军士卒而言,才影响颇大。

他们心里好害怕!皇太极一直都在关注着战场,然后就接到了冒雨而来的信使,跑死了七匹马才从沈阳送来的消息。

“皇上,锤匪肆虐盛京周遭,杀人放火,鼓动汉人奴仆弑主造反,带路的是硕托。”

听到这话,多尔衮等人脸色皆是露出焦急之色。

锤匪的战斗力,他们都领教过。

现在锤匪在盛京周遭肆虐,他们可都是抢过大明京师的,外面的庄园也多是属于满清贵族所拥有。

如此一来,损失最大的便是他们。

正是因为多尔衮等人进入大明境内抢掠过,才晓得自己家被抢掠是何等的下场。

皇太极也没料到自己会被锤匪偷家了!

先前贺今朝攻克南京的消息传来,让他狠狠的嗤笑了一下大明皇帝朱由检,而且还增大了他战胜明军的决心。

结果现在贺今朝的锤子砸在他头上,皇太极也知道疼了。

皇太极看着周遭的军将,不紧不慢的道:“慌什么?”

哪一个能不慌?

他们只想着抢别人,谁想自己被抢啊?皇太极之所以能够压制黄白之间的矛盾,把八王和四大贝勒共同议事制度取消,中间就坐一把椅子付出了许多努力,这期间带领大家入关发财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无论是明清锤匪闯贼等等,都离不开一个“钱”字。

贺今朝率领的锤匪战无不胜,打得赢清军,不是有什么崇高的信仰。

而贺今朝也无法给这支人马带来什么崇高的信仰,因为就目前环境而言,那是无根之萍。

要做的便是疯狂的撒钱,并且运用纪律来大力维持团体的正常运转。

同时这些既得利益者会紧紧跟随贺今朝的脚步,在他的剑锋所指之下,所向披靡。

把所有想要剥夺他们富贵生活的敌人,全都锤死!皇太极也是用的这招。

至于清军入关后,为啥会得到汉族地主阶级的响应,还不是清军答应能保住他们的富贵,同时归还被闯贼夺取的良田之类的。

说到底,还是利益驱使。

谁跟大明文官武将一样,觉得自己吞了下面人的军饷,大明士卒还能像狗一样帮助他们打赢各种战事?就算是底层人也都知晓吃饱了才好干活的道理。

可他们却装作不懂。

大明因为钱粮之事,闹了多少回乱子,这些文臣武将已经不会吸取出什么教训来。

现在满清贵族的利益受到了侵害,哪个人能不着急?“贺今朝攻破南京,忙着扫荡南方,他有什么心思来袭击朕的盛京?”

皇太极强压着怒火环视众人:“莫要因为一点点钱财损失就忘了大业,就算贺今朝他派遣一支偏师来盛京扰乱,能挑起多大的乱子?”

“可我早年间听说贺今朝闯进大明皇宫差点杀了皇帝朱由检。”多尔衮看着皇太极道:“你我家眷全都安置在盛京,若是她们落入锤匪之手,你觉得硕托会放过她们?”

“盛京有二哥守着,硕托他千里来突袭,依照你的经验而言,他是会攻打坚城,还是会四处作乱?”

皇太极的诘问,让多尔衮平静下来。

盛京可不是谁能轻易打下来的,纵然老十一巴布海是个蠢货。

可是只要不主动打开城门,锤匪休想进去。

就是城外的庄园什么的指定会损失惨重。

“再说了,骑术如此之好,定然是盘踞在蓟镇之外的察哈尔部落的蒙古人。”皇太极飞快的判断眼前的形势:

“她们打出锤匪的旗号,就是为了搅起后方的动乱,以此来帮助明军在前线取得胜利。”

“就目前而言,我们还是要在前线取得胜利,方才是解决之道。”范文程补充了一句,源头还是在这里:“只要我们赢了明军,将来还能入塞抢掠大明,把失去的再抢回来,一点都不耽误。”

尽管锤匪突袭盛京属于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行动,可有硕托这个家伙带路,蒙古人指定晓得哪里是富裕的,哪里才是最好的。

“不错。”皇太极对着范文程颔首,随即指了指多尔衮道:“伱带领正白旗去顶替济尔哈朗围困锦州,我会叫他平定叛乱,驱赶他们走,切勿深入进入草原追击,我们全力对付此处的明军。”

“只要摧毁明廷的松锦防线,我们就为今后进取中原铺平了道路。”

皇太极对于明军的招降其实一点都不成功,大多是辽东本地的明军士卒动心。

其余士卒就算赢不了,也都想着逃回关内。

锤匪袭扰盛京的消息早早的就被洪承畴散播开来,一直都是狼来了。

如今狼真的来了,皇太极依旧是捂着消息不肯让众人知道。

对于济尔哈朗率部离去,只不过是正常的调防,协助张存仁运输粮草到达前线罢了。

一直住在松山城内的洪承畴得到消息,清军在大雨当中调拨人马,奔着锦州方向去了。

不知道是要增强锦州的攻势,还是要掩人耳目换防去回援盛京。

但洪承畴却清楚的知道,反攻的时机到了。

待到各自鸣金收兵后,洪承畴冒着雨亲自去探望这群士卒。

地方太小了,以及即将发生的大战,让他不得不放低姿态,嘘寒问暖,顺便画一画大饼,来一波“白起吮脓”的操作,简单却有效。

待到夜深了,洪承畴换了身衣服,召集手底下的八个总兵。

“我得到消息,锤匪已经在盛京周遭动手了,皇太极调拨兵马回援去了。”

唐通等人皆是感到一脸的振奋。

“红夷大炮被摧毁了不少,前面的沟壑也都填的差不多了。

我意全军休战二日,第三日便全军出击,去锦州接应祖大寿,再慢慢撤回宁远。”

听到这里,从关内来的总兵都没有意见,只有吴三桂开口道:

“督师,若是这样,不就是放弃了我们辛苦守卫的宁锦防线吗?”

“大明都要灭了,还要守着这里做什么?”

大明不惜把最后的精锐聚集在这块小地方,目的就是保住宁锦防线以及护卫山海关。

朝廷的决策者们把这条防线视为明朝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大明的安危。

这一点,皇太极同他的谋臣们也是把锦州的胜负看作是决定清朝命运的头等大事。

正因为如此,双方都倾注全力争夺锦州之战的胜负。

可自从锤匪贺今朝攻破南京,闯贼李自成北上攻略山东后,一切都变了。

明廷就想着要把这些精锐士卒全都撤回关内,用来保护京师的安危,收复关内失地。

要不然李自成就能够直接从山东杀进北京来,而贺今朝也可以趁机从山西杀到北京去。

这些大明的反贼趁着明清之间决战搞事情,是崇祯等人不能忍受的。

故而崇祯全力支持辽东战事,暗示让洪承畴放手一搏,他不愿意做亡国之主!无论是大明还是大清都为止做了近两年的努力,企图打破清军对锦州的包围,以及另一方想要攻破锦州!关外存亡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神京”已经暴露在反贼的兵锋之下了。

洪承畴的久持战略很成功,大清已经穷了,连朝鲜都穷了。

现在锤匪肆虐沈阳周遭,正是他大举进攻的好时机。

洪承畴看着在座的总兵道:“锤匪肆虐沈阳中卫,清军军心动摇,我们只需要等清军折返回沈阳,让消息多发散一会,才会对我军越发的有利。”

唐通当即第一个表态:“都督所言,第三日请求准许我为先锋,继续出击。”

“吴三桂,此处前往锦州的道路你麾下关宁军熟悉,又是救你舅舅,就由你为先锋,打出关宁军的威风来。”

洪承畴不愿与让唐通再冒险。

万一出现什么不可抗拒的事情。

他相信唐通以及白广恩等人都会护着他逃亡,至于吴三桂这个人,他是不怎么相信的。

通过这么长的接触,他发现这个人心思很重,跟朝廷不是一条心。

甚至连喜欢跑路的王朴都比不过。

洪承畴认为这些人就算是战败跑回关内,都不会轻易剃了辫子投降皇太极的。

况且按照如今天下的情况,降了鞑子,并不是一个什么好选择。

“是。”

吴三桂自是应下来,这种事想要拒绝也拒绝不了,而且只要有祖大寿这块招牌在,对辽东军将依旧有定海神针的作用。

“督师,我们是怎么个进军的路线?”

发问的是王朴,他不愿意闷头赶路。

洪承畴差人把地图摆上来:“皇太极在我们的后路杏山、塔山都布置了许多防线,我意差遣马科率部向杏山方向厮杀,做出撤回关内的动作。

待到皇太极调兵遣将后,吴三桂的后队变先锋直接奔着锦州方向冲击清军,扫出一条路来,唐通、白广恩再率领车营跟上,王朴护着粮食以及军饷跟我居中,李辅明接应马科作为后队。”

“督师,我们历尽艰险接应到祖大寿后,如何撤军?”王朴指着大凌河方向道:“这十几万人光靠坐船返回宁远,怕是一点都不现实。”

“我们明面上是要让人从宁远派船前往大凌河城附近,但实际上要沿着小凌河走,出松岭子门,走草原回山海关。”洪承畴指着锦州城道:

“你们也都知道,吴国俊假冒锤匪已经在沈阳周遭肆虐了,皇太极已经调拨兵马回去了。

到了那个时候,靖辽侯的人马会与我们回合在一起,另一波假扮蒙古人的锤匪也会为我们吸引许多清军。”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皆是显得极为振奋。

狗鞑子也有今天?竟然被锤匪给偷了家!其实到了草原上,走新台门或者水堂门都到了宁远的辐射范围,皇太极有本事就来追击,看到时候驻守杏山、塔山二地的守军能不能截断他的粮草运输。

而且洪承畴笃定一点,真要拼命,其实皇太极是害怕的!

如今清廷鞑子体量太小,上一次被贺今朝在大同暴揍了一顿后,军中不少精锐士卒,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充。

需要更多的时间成长。

这也是皇太极拼了命的放炮,想要引诱洪承畴出来野战,而不是由他攻城。

洪承畴也清楚的知道,这个机会一旦错失,皇太极平定了“锤匪”在沈阳的作乱,他们这拨明军没了粮草,最终只能是个死。

莫不如趁着清廷手忙脚乱,奋力一搏,方能死中求活。

“督师,此事为真?”吴三桂急忙追问道,他没成想贺今朝来了这么一手。

妥妥的帮助大明啊!

“自然为真,都到了这个地步,我骗你们做什么。”洪承畴对着众人道:“要不然我为何要趁机率部前往锦州接应祖大寿?”

众人对于洪承畴这番安排没有什么异议。

谁都清楚都这个境地了,洪承畴不会轻易带着大家赴死。

九分真一分假的话,自是让众人分辨不出来。

但近些日子交战,清军的士气明显低落许多,他们是能够发现的。

决战到了仅要关头,皇太极是不会允许有人回家探亲的。

“这件事你们要保密,不要对外说,只要强调我得了消息,锤匪在沈阳周遭肆虐极可。”

洪承畴看着是对众人说的,其实还是叮嘱吴三桂的。

他麾下的关宁军将校,可是不少人有降清之志的。

为了避免众人降清,洪承畴又补了一句:“依我观之,贺今朝有可能会夺得天下。”

不等众人瞪眼驳斥,他继续说道:“若是如此,他贺今朝将来就不发兵辽东灭清了吗?

你们最好不要降清,免得到时候脑袋挂在旗杆上,成为锤匪的炫耀战功的榜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