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1122章 耗南困北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122章 耗南困北

作者:秋来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52:04

第1122章 耗南困北

第1122章 耗南困北

阿巴泰盘踞在济南城外的临时营寨内。

此番抢掠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战果。

别看与闯贼一战爆率很高,俘虏了大明的众多藩王以及宗室,还全都砍了祭旗。

但这些人早就不是有钱人了。

全都被闯贼给剥削干净,算是集体关押在此处。

至于北直隶周遭又被明军率先的可持续性竭泽而渔,给烧杀抢掠一番。

因为明军士卒充分发挥了主动能动性,既然朝廷还要收取赋税给我们兄弟发饷钱。

莫不如咱们直接自己动手收赋税,还省去了朝廷麻烦,以及许多中间商吃差价的过程。

明军的抢掠手法比清军要强上许多,属实是连骨头上的肉给舔干净了。

屁味都没给清军留,导致清军只能在野外放牧,养养马多吃草。

至于人嘛,没啥太大的进项。

阿巴泰转道进入山东,就指望着从李自成手里夺食呢。

如今天气越发的寒冷了,他觉得先前的对战,已经让李自成认识到谁是大小王了。

所以他才会找出被俘的闯贼头目,让韩文带话回去。

如此也算是完美的执行了皇太极与大明反贼友好交流而特意嘱咐之事。

而且阿巴泰认为他没有乘胜追击,已经非常符合双方友好交流的局面了。

要不然就是再次攻克济南城,擒了李自成才对。

阿巴泰已经派遣部下奔着青州府去劫掠,尽快完成劫掠目标,无论人口牲畜还是粮食,全都弄到手里,待到来年春天在一起返回辽东。

因为孔有德曾经在登莱二州作乱,那里兴许还没有恢复过来,掳掠的价值不大。

他们早就纵兵劫掠过了。

阿巴泰对于李自成的态度并没有多少改变。

只不过是随军的汉官说要挑起大明反贼之间的内斗如何如何的,几方综合考虑之下,才决定在这里等李自成几天,迷惑他一下,然后该干嘛干嘛。

原闯王部将韩文左脸肿胀,被吊着下放回来。

阿巴泰听着他囫囵的话,侧头看向一旁的翻译。

尽管没少跟汉官接触,但有的词也是听不明白啥意思。

“大将军,李自成答应同咱们合作了。”范永斗这才眉开眼笑的说了一句。

以前都是他来洗白清军劫掠的财物,换成清军需要的物资,运到辽东。

要不是当年皇太极被贺今朝打败,他心思缜密,返回张家口带着自己的家人随皇太极返回辽东,早就被贺今朝给收拾了。

都那个时候了,还有三家认为这里是大明的地盘,不肯放弃在张家口的利益,结果落得个身死族灭。

当年贺今朝胆敢火烧张家口,对他们这些晋商就没有留一点情面,范永斗总觉得贺今朝是想要宰了他们,只不过是没寻到合适的机会。

现在有范永斗这个晋商跟在阿巴泰身边,对于中原什么玩意值钱,什么玩意不值钱,一眼就能看出来。

可自从洪承畴回来之后,京师内便很难再有高官勋贵购买这些“赃物”。

这条销赃的路线断了,只能奔着南方商人去。

而且贺今朝不禁止走海运,运一批粮食当压仓的前往辽东也是极好的。

因为锤匪对一些官商勾结的旧势力的打压,这些人对锤匪的统治并不是那么的心甘情愿。

总会有人联系到清廷势力,然后通报一些消息。

再加上投降了清廷的那帮人,才是最希望清朝能够夺得天下的。

清廷许多人夺取大明天下的意愿都没有他们强!

大多数都想着能够继续破关抢掠,也用不着生产,把富庶的大明给搬回来就行。

但这次出塞,显然让清军失望了。

先是抢了二茬子,肉被吃光了,汤都没给他们留一口。

紧接着清军进攻蓟州城与白广恩一战,没占到什么便宜,反倒死了好几个佐领、参领、护军校尉啥的。

北直隶周遭抢也抢不到。

贺今朝控制漕运,整个大运河都被迫停摆了半年之久。

北京周遭就更没有油水可榨了。

崇祯自己能扛过清军撤军前不饿死在皇宫内,就算是朱明祖宗开恩,照顾后人了。

京城内粮价一日三变当中,自然是包含了贺今朝努力的成果。

贺今朝这一招“耗南困北”大放血,一下子就把明朝最后一丝血放的差不多了。

如此行动,比清廷屡次入关抢掠放血还要严重。

当然相比于这两方势力,大明内部才是给自己放血最凶的那部分势力。

故而造成了清军白来滴干活的局面。

然后阿巴泰进入山东又与闯贼对战,一些看着油水比较厚的城池,他只能眼馋打不下来。

还有一些小城池,也是颇为坚固。

大抵是因为上一次多尔衮、岳托等人抢掠山东屠了济南城后,不少有远见的地主乡绅自掏腰包帮助大明官府建造了炮台、造土炮,又偷偷买了西洋炮。

他们不想人财两空。

指望着大明官府整治这些东西用来防备清军,那还不如自己多吃几口大饼,哄骗自己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呢。

再说明军来了山东,祸害兴许比清军还要大呢。

没瞧见当年登莱之乱时,官军是如何作乱地方的?闯贼来了,他们也有利用这些东西反抗的,但是反抗的人算不上很多。

关键是闯王来了不纳粮这个口号,实在过于蛊惑人心,他们纵然想要抵抗,也没有多少人手可用。

再加上给闯王交了钱,就能保平安,运气不错还能加入闯贼的政坛。

这就很好了。

闯贼与锤匪的行为方式不一样。

这一次清军来了,他们把提前藏匿的西洋火炮都摆到了炮台上,替换了自筑的小土炮,搞得进攻的清军极为难受。

怎么大明内的反贼,总是比明军更加难对付?

再加上山东的老百姓也害怕清军的暴行,有了士绅的号召,于是配合各地闯贼积极守卫城池。

闯贼的号召力可比呆明要强上许多倍。

至少连地主士绅什么的都吸引到抵抗清军的阵营当中来了。

实在是呆明不做人太久了。

这也是小共同体的力量,而这群人又是疯狂给大明放血的人群,自然有钱有粮来招募义勇守城,铸造土炮之类的。

这帮人不单单是在帮助闯贼,也是在帮助自己。

男人在城头守城受伤或者战死,女人就得顶上去,属实是让清军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

地主武装是明清最后的抵抗力量,而大明显然是不会放开地方团练这一项的,到了如今这局面,他们地方多是自救。

幸亏清军是来抢劫的,而不是非要死磕一地,死伤数百人后,便会主动撤军,寻找另一个薄弱县城攻打进行抢掠。

因为并不是所有当地士绅能够配合闯贼,把周遭百姓都能组织起来抵抗清军的。

这个王八壳子清军敲不动,他们便换一个敲,总有能敲破的。

虽然山东是孔孟之乡,但武德也较为充沛。

后期地方武装反抗清军,山东人也没少露头。

而且前朝在抵抗成吉思汗的时候,山东人也是打出了极高的统战价值。

至于明军为啥这么烂,大抵是连官府都指挥不动地主阶级了。

反观大明政府,在清军入侵这次战事当中,完全充当了旁观者。

唯一的一次胜利,也算上是流寇(白广恩)守国门了。

然后崇祯收到的消息便是多有捷报,要不然周延儒也不会自请督师。

甭管是不是白嫖闯贼的战绩,反正就是大明胜了。

只要我不同满清鞑子交手,那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

阿巴泰并没有太多的思考,直接开口道:“他在骗我!”

范永斗也是脸色一片,当即怒气冲冲的指着韩文道:“你胆敢哄骗我家大将军,把你剐了信不信?”

韩文脚一软直接跪在地上:“我真不敢哄骗大将军,其实山东也没有多少好东西,我们好不容易搞来的钱,都被贺今朝给赚走了,他才送来了过冬的棉衣和粮食。”

阿巴泰听着范永斗的转述,这才颔首,走上前去,扶起韩文,重重的拍了他的肩膀:

“朋友,好好干,大清是不会亏待你的!”

“多谢大将军。”韩文臃肿的左脸露出笑容,背后早就冒出了热汗。

方才真的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这帮狗鞑子还挺他妈的奸诈。

阿巴泰只不过是不信任这个人,故意想要诈一诈。

待到韩文出去后,范永斗开口道:

“大将军我们可以直扑南直隶淮安府的海州(连云港),在哪里抢掠一些船只,以及附近的富庶之地。

待到开春之后,前往登州府蓬莱,装载更多到了粮食返回辽东。

而且这条海运线,恭顺王也走过,熟悉的很。”

三顺王就相当于清廷内的小军头,独立于八旗外,被皇太极特殊对待,也算是给投靠清廷的那些汉官立下一个榜样。

“哼。”

阿巴泰对于孔有德很是不爽,他一个汉人都能当王,偏偏他还只是个多罗贝勒。

于是韩文便充当清闯之间的使者,合力谋求锤匪的地盘,也不知道最后谁能被做进局里去。

一心想要多抢掠几个读书人,奔着曲阜去了。

如今衍圣公是孔胤植,他是过继进入大宗,继承爵位的。

而且已经向李自成递交过降表,文采斐然。

可惜李自成不懂得欣赏,只是装模作样的点点头,表示很高兴。

如今山东因为清军再次混乱起来,孔胤植也是十分的担忧。

因为不断的派人向外打探消息,只不过还没有什么确切的消息。

他甚至还派人向南直隶打探贺今朝的消息,得知他不任用读书人以及兴许江南大狱后便不报什么希望了。

南宗那支孔家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孔兴燫才几岁大,自然更加无法受到贺今朝的待见。

这让孔胤植心中升起一阵阵担忧,这个人很奇怪,不用读书人治理天下。

他的大女婿宋祖乙曾经担任过山西潞城的知县,在贺今朝攻占晋南之前就跑路了。

或者说在高迎祥肆虐晋南的时候就离任。

宋祖乙曾经告诉他贺今朝非常憎恨读书人,所以才会如此做。

孔胤植则是担忧衍圣公的爵位怕是有些保不住了。

因为目前而言,锤匪的赢面很大。

贺今朝不用读书人了,那孔家还能代表儒学来让天下士林祭祀敬仰吗?纵古论今,孔家只有在元朝十余年时间内,南北宗皆是被免去衍圣公的爵位。

贺今朝连元朝那种蛮夷都不如吗?

这就会导致,衍圣公在大明的一切特权,都不会被新朝所承认。

如今局面过于复杂,孔胤植也不知道要如何办,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就在他忧心家族传承的时候,又接到家奴传回的消息。

说是有一股子清军来袭,吵吵着要把孔家的所有读书人都给掳走。

听到这话,孔胤植不管真假,连忙叫来自己的嫡长子命令他奔着锤匪的地盘逃跑,暂且避避风头。

他则是选择带着家里人藏起来。

免得这把老骨头被清军给掳掠到辽东去。

作为阿巴泰的次子博洛讬自是没有隐瞒自己的战略目的,一路上总是打听哪里读书人多。

俘虏的人多了,便知道了曲阜这个地方,那就得请孔子的后代走一遭呗。

这显得他多厉害!等他带着人马感到曲阜“求取真经”,发现孔家人都跑了。

再砍了几个人的脑袋后才审问出来,孔家人都奔着锤匪的地盘跑了。

听到这里,博洛讬鞭子都捏紧了。

“二哥,孔家人真是不识好歹,咱们把他林子给点了,孔庙都给拆了,石碑全都砸了。”

老四岳乐正是十七八岁的年纪,更不怕事情闹大。

当然别看他岁数小,但他两个儿子都四五岁了,当然这俩儿子后期都没有活过十岁。

而且此人也是主持平定三藩的统帅,毕竟那个时候,他还是皇族难得能拿得出手的帅才。

现在不过是跟在他爹他哥身边屁嗡嗡,当个跟屁虫。

“放屁。”博洛讬举着鞭子怒斥道:“我辈读书人岂能做出这种有辱斯文的事情来?”

岳乐撇撇嘴,就二哥伱还他妈的自称读书人,我呸!

大字不识几个,属实是猪鼻子插大葱,你装什么装!

“可是二哥,这些人跑向锤匪的地盘去了,咱们还追捕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