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443章 要钱没有第四更)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443章 要钱没有第四更)

作者:秋来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52:04

第443章 要钱没有第四更)

第443章 要钱没有(第四更)

毕竟现实事情的发生,有时候不能按照正常逻辑推断。

别看神一魁实力强横,属于是王嘉胤崛起的另一个大贼头,还是短时间内聚齐数万人马。

而此时三边总督杨鹤身边嫡系部队不过是三百人,以洪承畴等人的主剿鹰派占据了大多数。

不得不说,崇祯皇帝加辽饷的消息出来之后,陕西各地的百姓皆是想要加入起义军。

当了反贼之后,就不用交税了,兴许还能活下去。

对于这种局面,杨鹤还在寄希望于招抚,实在是他背后的政策不配合他。

民变控制不住,像洪承畴认为人杀多了,其余人也就不敢反叛朝廷了。

神一魁他心里依旧是,畏惧大明王朝的。

所以杨鹤只是派人试探去招降,他不可避免的就被招安了。

三边总督杨鹤听到消息后,从茶不思饭不想行将就木要死的人,立即成了精神抖擞的小老头。

他只是被逼得毫无办法之下,才逼自己的部下去搏一搏,结果他真的成功招安了神一魁。

神一魁还是挺谨慎的,他派孙继业、茹成名等大小头目六十余人,率众至宁州接受招安,同时送回合水知县蒋应昌和保安县印,以示诚意。

三边总督杨鹤为了张扬其事,让全陕西的大小反贼都瞧瞧。

连近来实力最为强横的神一魁都重归大明的怀抱,你们那些小贼头胆敢反叛,就等着神一魁去围剿吧。

当反贼是没有前途的,被朝廷招安才是最有前途的事情。

杨鹤命周日强在城楼上安设龙亭,导引“受抚”头目在龙亭前跪拜,山呼万岁,表达对远在京城的崇祯皇帝的臣服之意。

然后一帮反贼头目到公署拜谒杨鹤,他们再一道前往关帝庙起誓。

无论如何,这帮人还都是相信关二爷的。

经过这么一番表演,双方算是达成了招安的协议。

神一魁这才亲自赴宁州,投见三边总督杨鹤。

杨鹤摆出一副恩威并用的架势,先数落神一魁犯有十项“罪行”。

听得跪在地上的神一魁微微皱眉,这些文官扣帽子是一个比一个强,十大罪都出来了。

紧接着杨鹤就宣敕赦免,并授予神一魁守备官职的箚付(公文),以前只是个把总,现在升了一级。

同千总的位置差不多,无品级,无定员,地位在游击将军之下,把总之上。

杨鹤又差神一魁散给降丁以饥民印票,勒令解散遣送回乡。

你现在都是朝廷的人了,得帮朝廷做事,让你麾下大部分人都回去种地交赋税,好好为国效力之类的话。

神一魁点头应下,便按照杨鹤的要求,只留下一些有战力的士卒以及头领,其余大部分人马全都被他给点零散银两带着赦免罪行的票遣散回乡。

这些人对于神一魁很是失望,本想着跟伱造反吃香喝辣的,结果你被招安了,只留下少部分人,赶我们走。

但大部分人领了钱就走,当做路费,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尽管神一魁有些不忍,可自己怎么也都是朝廷的人,如今更是要改邪归正。

三边总督杨鹤急忙给崇祯写奏表,言陕西各地民变已经被基本镇压,他大肆奉承了皇上。

正是因为皇上从内帑拿出来十万两银子,以及藩王凑的五万两和二万石粮食让御史吴甡携带到陕西。

尽管还没有到达陕西,可是各地饥民听闻皇上赈灾,已经纷纷回到原籍,准备领取朝廷的救助了。

杨鹤在最后的结尾,希望皇上能够再拿出一点内帑来,否则诸贼穷饿之极,无处生活,兵至则稽首归降,兵去则抢掠如故。

他竭力维持神一魁的招抚局面,就已经很难了,先前被招抚的首领,他也无力再维持。

否则让他们放下武器当个顺民,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这些人已经尝到造反的甜头了,岂会在安心当顺民,继续被盘剥?再加上从山西返回来的点灯子重新聚齐人马与上天猴、浑天猴等人联合起来,宣扬崇祯加饷的消息,陕西活不下去的百姓自是加入他们。

点灯子等人攻破金锁关(陕西铜川市),杀死都司王廉。

陕西招抚局面属实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三边总督杨鹤的给崇祯皇帝写的捷报送走了,仅仅在曹文诏覆灭王嘉胤后的几日,先后送去京师。

对于杨鹤的表现,崇祯也是点点头,只是对于再请内帑之事,顿觉不爽。

但是此时御史李继贞又上奏疏,御史刘牲携十万金往陕西,度一金一人,止可活十万人,而斗米七钱,亦止可活五十日耳。

皇上宜敕赈臣回奏,前十万金当真能足够吗?希望皇上能够再追加赈灾银子,以免前功尽弃,只要安抚百姓不再作乱,就算再掏点内帑又有什么可惜的?

李继贞在这里给皇上算了一笔账,指出朝廷发放的赈金远不足以解决农民的生活和安置问题。

所以,他劝告皇帝要从大处着眼,不要顾惜内帑。

这种话对于好货成癖,勤俭节约的朱由检,是很难入耳的。

饥民饥军既然无以为生,要他们放下武器就只能是一种幻想。

这一点,杨鹤本人又何尝不清楚,所以他才希望崇祯不要前功尽弃,尽快追加投资。

崇祯只是口头夸赞了杨鹤之外,对于他和李继贞继续掏内帑赈济百姓的提议,全盘否定。

朱由检原来以为只要颁发一纸赦书,略加赈济,就可以把起义农民遣散归里,依旧充当纳粮当差的“良民”。

现在朕钱都给了,还要钱,你们是不是想要贪朕的钱啊?

朕纵然是皇帝,可内帑也没有钱!

尽管崇祯只需要拿出紫禁城内宦官一个月的赏银,五十万两,就足以办成许多事,但崇祯不愿意。

纵然他上任时候打击了魏忠贤等人的阉党,觉得他哥信任宦官,导致宦官把持朝政,才让大明落得如此下场。

崇祯上台后必须要纠正过来,同时他也打压了东林党。

如温体仁、周延儒、王永光、兵部侍郎申用懋等非东林党的官员,以制衡东林党的势力。

这四人被东林党称为“四凶”,只要你不是东林的,上去就给你们扣帽子。

崇祯剪出两党后,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他想要挽救大明!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