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645章 明军惨败第一更)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645章 明军惨败第一更)

作者:秋来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52:04

第645章 明军惨败第一更)

第645章 明军惨败(第一更)

李过带着贺今朝的主意走了,相反身上并没有轻松的意思。

整个起义军都将陷入官军的围剿当中,纵然是实力强大的锤匪也不可避免。

接下来只有按照贺今朝的“跑路”策略,方能与狗官军周旋。

明军面对起义军皆是磨刀霍霍,一副山雨欲来的景象。

关外,皇太极也对大凌河城内的祖大寿发动了“政治”攻击,因为在军事攻击上,他已然取得了全面胜利。

因为孙承宗亲赴锦州,组织力量再次前往增援,差人拿着莽古尔泰的脑袋走了几圈,可后金鞑子依旧没有被吓唬住。

据抬回来的伤残士卒传言,三大贝勒根本就不是官军所杀,而是一股大明反贼唤做锤匪所杀。

皇太极更是全力诏令,夺回莽古尔泰的首级,杀明狗。

尽管孙承宗做出了安排部署,可是辽东巡抚邱禾嘉胆小懦弱,屡次变更进军日期,今日拖明日,明日拖后日,总之就是不宜出兵。

甚至邱禾嘉还找来一只鸡,把它脖子砍了就连着一层皮,看看它跑路的激烈程度,来判断此番出征,是否能取得胜利!待到孙承宗被磨的没脾气后,终于不用辽东巡抚邱禾嘉带兵出击后,明军这才开始出锦州救援祖大寿。

监军道张春会同吴襄、宋伟等率副将以下百余员,马步兵四万之众来援,过了小凌河,东进五里,筑垒列车营。

后金军扼守长山。

三天后的黎明,明军突然拔寨而起,过大凌河,列阵于距离大凌河城近十五里的长山口。

明军立下三寨,互为掎角之势。

皇太极和大贝勒代善带领两万精锐士卒与之迎战。

代善派遣自己的副将绰和诺(正红旗副手,皇太极十六臣之一)亲率后金士卒攻打明军军寨,形成先手。

绰和诺作战勇猛,屡建功勋,萨尔浒之战击败明军总兵马林,唯一的缺点就是至今没有子嗣。

双方的战事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双方不断的进行炮击。

明军士卒火铳开火,射杀冲锋而来的重甲步兵。

饶是绰和诺作战勇猛,闯进明军军阵当中,也被监军道张春阵斩,同时还宰了一个牛录额真,后金军大溃。

皇太极见己方溃败,他亲率两翼骑兵闯营,发挥后金军敢打敢冲,敢于近距离放箭的优点,射箭猛射明军,为此还派遣蒙古兵发挥骑射优点,大力进攻。

明军则是继续发射枪炮还击,爆炸声震天,铅子与箭矢如冰雹一样密集,射向对方。

宋伟营寨甚是坚固,皇太极几次领兵进攻皆不得破,于是他掉头转攻一旁的吴襄大营。

后金军骑兵纵横驰射,箭矢如雨。

明军没等放出第二波铅子,后金军的箭矢就先到了,紧接着骑兵就突进来。

再加上城东屯营的佟养性指挥炮兵助战,不断的轰击明军,吴襄大营明军还击的节奏被彻底打乱。

吴襄支撑不住,率先独自逃跑。

由此全营大乱,士卒纷纷各自逃窜。

监军道张春立即收拢溃卒立营,就在此时,狂风大起。

他立即派遣士卒顺风纵火,抛洒火油,火顺风势,带领麾下杀死后金军两个牛录额真,数名有爵位之人。

双方大战一番互有胜负。

正待皇太极面色沉重之时,突然下起雨来,风向反吹。

火势烧到明军士卒,惹得他们大逃,且火器无法击发。

皇太极抓住时机,驱赶部分溃兵直接冲击宋伟营寨,一旁又没有了吴襄的助力,宋伟独木难支,也溃败下来。

明军纷纷逃窜,可是他们不知道,皇太极带领了两万人马前来迎战明军四万人,其余人早就埋伏在前往锦州、松山等各处要道。

想要一举歼灭来援祖大寿的全部明军。

张春以及副将张洪谟、杨华征、薛大湖、参将姜新等三十三员将官皆被活捉。

副将张吉甫、满库、王之敬战死于军阵当中。

但是与后金交战颇有跑路心得的吴襄、宋伟等皆是逃走。

明军屡次增援失利,以此番损失最为严重,精兵选将四万余人,所剩无几。

今后,纵然是孙承宗也没有实力再派援军,只能任凭祖大寿等人束手待毙,大凌河全体官军和百姓都处于孤立无援以及粮尽的处境。

此战过后,被俘明军见皇太极皆行臣子礼跪地,唯有监军道张春独立不跪。

他对皇太极说忠臣不侍二主,我若贪生怕死,你真敢用我?

皇太极对张春的话表示赞赏,然后令他剃发,张春不从,也不接受皇太极赐新衣。

此后被羁押十余年间始终“着汉服,不剃发”,面对明清议和没有希望后,他知道自己今后没机会回到明廷,希望破灭了,便绝食而死。

皇太极此时对被俘明军皆是要拉拢一番,以此来让大凌河城内的祖大寿放心投降,表示我不是嗜杀之人。

因为他在围城之初,就给祖大寿写信劝降,甚至许诺讲和,立即停战。

祖大寿对此置之不理,他是辽东人,在宁远有一个极大的家族,还有皇帝给他家族立下的牌坊,表彰他们捍卫边疆的功勋。

祖家人口众多,家业富贵,显赫一时。

是接替李成梁镇守辽东的不二家族,祖大寿为了保护他的名声和家业,指定不会投降的。

可是当明军屡次战败的消息传来,祖大寿捏着皇太极给他写的信,陷入了沉思,他以前几乎都不会看,直接扔进火堆里,向众将士表明自己的决心。

但现在外援已断,内无粮食。

祖大寿长叹一口气,打开了皇太极写给他的亲笔信。

大金国大汗致书祖大将军。

“兵,凶器也,战危事也!人岂有不欲享受太平而乐于征战之人的?

虽然屡次获胜,如何能比得上在家与妻子安居乐业独处的?我每次派人与你讲和,奈何明帝与大臣等自视在天,视我如在九渊,没有一个人同意于我讲和,所以我才会愤而兴师。

两国相争,无外乎是战是和,我与大明只是和好之事不成,双方只能在边疆动武,我亲率大军长驱直入,不期与将军相遇在此。”

祖大寿看到这里,哼了一声,皇太极不像他爹那种不同汉话之人,看样子倒是读了几本书。

至于讲和更是狗屁言论,为他自己的行为强行辩解。

祖大寿相信若是前两年皇太极有本事攻破北京城,他绝对不会提出讲和之事!还不是没那实力,竟说些屁话。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