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988章 锤匪要与大明议和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988章 锤匪要与大明议和

作者:秋来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52:04

第988章 锤匪要与大明议和

第988章 锤匪要与大明议和

山陕之地,皆在锤匪的统治下积极抗灾。

但这种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现效果的。

难免会有人因此产生急切的心思,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特别在遍地文盲的时代,对神啊鬼啊都有信仰崇拜。

特别是贺今朝最近整了个大活。

因为连年干旱,便有不少人说什么锤匪无道,不敬鬼神,才会导致连年旱灾。

便假借神仙之手来蛊惑人心,想要搞事。

这种多是因为在锤匪治下失去利益者,不死心的反抗。

如此节目都是儒家的老戏法了,毕竟君权神授。

皇帝是上天的儿子,一旦天下出现灾祸,都是你这个当儿子的没伺候好天上的爹,所以才会降下灾祸。

贺今朝便下令把他们都聚集在一起,让他们演示一下神仙的法术。

当然说谁有本事我贺今朝就听谁的。

结果许多身怀法术的神仙子弟都来了,但贺今朝辨别他们说话真假的考核只有一个:看看他们能不能抗得过红夷大炮的威力。

要是他们真有神仙护体,扛过去了火炮被齐射,贺今朝就认他们嘴里说的神是对的,立即给他们建立神庙。

要是抗不过去!

那你就是蛊惑百姓的骗子,更得整死他们了。

因为目前贺今朝只相信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既然他们也坚持自己的真理,那就正好过来碰一碰。

可惜,这些人都是**凡胎,也没有神仙护体,更不是神仙的“儿子”,全都被炮弹打成肉泥。

至此,山陕之地百姓祭祀神仙祈求下雨的风气,为之一转,安心听从指挥。

没有人再想着要借助“神仙”这个外力。

毕竟以前贺大帅就是靠着炮打龙王,威胁神仙,才让上天降下甘霖的。

现在贺大帅用火炮检验神仙真假,岂不是正常操作?神仙不就得区别与凡人,要不然凭什么称他为神仙呢?又凭什么让我等凡人相信你呢!

此举虽然略显残暴,但不得不说教化百姓的效果相当好。

当然这个举动也延伸到了漠南蒙古的神学家,同样死了许多人之后。

剩下想要搞事的蒙古人倒是有识趣的,认为贺今朝已经无法用天可汗来形容了。

我们必须得用更加高级的称号,才能表达对贺大帅的尊敬。

为此那些通过科尔沁与大清有些联系猫腻的蒙古部落,一下子就老实了许多。

毕竟有些人觉得安生过日子就是浪费生命,吃饱饭总想要搞事。

那贺大帅索性就助人为乐,帮他们一步到位,省的觉得自己浪费生命,关键还浪费本就不多的粮食。

伱都没有命了,那还何谈浪费之说?要是在锤匪治下好好活着,不成问题。

瞧瞧那些在大明治下的百姓,有几个能过上这种日子,还不多是在水深火热当中?可你们这些怀有二心之人,一旦想要搞事,锤匪必定会有雷霆手段整治你。

当然这也是贺今朝大量抽调基层的吏员去新地盘稳住地方,导致未曾彻底消灭干净的旧有阶级势力重新抬头的一次较量。

想要彻底掌控一方,光是大爆兵没有用,还得需要大量的吏员稳住地盘。

否则光是打下来,没有更多的吏员去帮你治理,把命令延伸到基层,最终只能为他人做嫁衣。

锤匪政权发展到现在,也不能避免乡绅势力一直都想要冒头。

好在有农会把许多百姓组织起来,有效的扼制住了。

对于吏员的征召学习一直都没有停下,特别是陕西那个地界,也是重点发展当中。

到时候调那一批人去新的地盘,有效避免本地士绅力量的再次抬头。

贺今朝处理政事的时间越来越多,反倒是军事上并没有什么像样的进展。

倒是自己的外甥李定国在四川便顺势为之,直接把大明督师杨嗣昌给围困在重庆,动弹不得。

这下子要给张献忠、李自成创造出来更多的机会了。

李自成也卷起一阵风波来,倒是张献忠还在憋着,未曾探听到他是否按照原地计划奔着江西福建等地而去。

“主公。”

丘之陶把最新汇聚来的消息摆在他的桌子上。

“嗯。”

丘之陶已经须发皆白,小老头倒是越发的精神了,本以为在大明就当个小官退休拉倒。

不曾想如今不仅在反贼事业上迎来了第二春,娶的妾也给他生了孩子。

“嚯!”

贺今朝放下手中的文书笑道:

“整个大明都乱成了一锅粥,距离大明药丸不远了啊。”

对于贺今朝的打趣,几个谋臣也皆是发笑。

大明的处境越发的完蛋了。

他们也没想到杨嗣昌这个想要为大明续命之人,真到了下面实操。

不仅指挥不动底下的各路军头,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杨嗣昌真的是到处给大明找活路了,可惜他不是张居正,手下也没有戚继光可用。”

张福臻捏着胡须笑了笑:“也只是他一个人的想法。”

“杨嗣昌在崇祯那里还是有些利用价值的。”贺今朝摇摇头:“杨鹤想要在战俘学校看见他儿子,怕是希望不大。”

对于杨嗣昌众人都没有放在心上,只要他没有明确表示投降锤匪,那他就是敌人。

甭看杨鹤的面子,真到了那个地步,该杀也得杀。

有些人一心求死,是拦都拦不住的。

“主公,大明朝廷内部想要和清廷议和的消息,也间接害死了主战派卢象升,如此一来,我宣大方向便再无强人可以掣肘。”

单说卢象升在屯田整治内政,偷摸拉拢蒙古人上,还是颇有手段的。

虽说短期内对锤匪的战略无法构成威胁,但只要给卢象升发展的时间,指定能造成极大的麻烦。

大明的那些人才,该待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出他们真正的实力。

可惜崇祯大抵是不怎么会用人,他这辈子在政治上的的成就,也就是诛杀魏忠贤。

然后到了大明如今的地步,他发现自己也需要魏忠贤这样的人才。

可他手底下的宦官们,怕是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魏忠贤手段的。

纵然是搞上钱来也不会给皇帝用的。

“主公,其实就目前形势而言,我们可以与大明议和。”

对于张福臻突然撂出来的话,连带贺今朝都有些发懵,他说的是什么话?

“为什么要与大明议和?”

贺今朝倒是也没拒绝,只是想听一听张福臻的主意。

“大明主战派失利,剩下的只能是主和派。”

张福臻捏着胡须笑了笑:“这是敲诈大明的好机会啊!”

“主公,杨嗣昌等人想要与清廷议和,难不成大明就不想着与我们议和吗?”

张福臻指着一旁大地图道:“黄台吉占据辽东,我们也占据西北三省,李自成在河南作乱,张献忠前往江西等地。

整个大明天下,按照主公所言,全都乱成了一锅粥。

我们也有与明廷议和的资本。”

吉珪捏着胡须思考,若是真的如同张福臻所言的。

锤匪与明廷议和,降低警惕,让明廷把兵力抽调去和流寇以及辽东黄台吉对战,咱们自家坐壁上观。

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搅风搅雨无所谓,只要皇太极没占据山海关,那就算是己方的胜利。

“清军又劫掠了山东,那里收取的赋税可是整个北直隶的大头,其余各地皆是糟了灾荒,崇祯对于北方的掌控进一步下滑。”

张福臻继续阐述他的观念:“我们拿到大明给我们的钱财,无论是养兵还是花到地方上治理灾害都是赚的。

大明只能浪费他们的钱财,进一步克扣额拖欠进京士卒的军饷。

待到明年再说明年的价钱,待到时机一变,或者随便找个理由说银子没有如数到我们手中。

最重要的便是大明与反贼议和,失去了正统朝堂的颜面,失去了大义,主公手中今后能掌握更多主动权。”

贺今朝细细思索,张福臻的策略比清廷要“体面”上许多。

清廷直接抢,实在是粗鲁,没有一点技术含量。

张福臻则是钝刀子割肉,真正要的不是肉,而是想要大明“与反贼”议和这个点,在今后做文章。

“主公,现在大明所缺的就是时间,我们还可以拿着杨嗣昌当筹码,若是崇祯答应,便放杨嗣昌出重庆。”

“崇祯他看自己的面子很重,怕是难以答应。”吉珪捏着胡须道:“况且自古以来议和皆是实力相当,如同澶渊之盟,辽不能立即吞宋,宋也无法战胜辽。

大明虽然庞大,可也绝非我锤匪的对手。

能战方能止战,至少有能打平的资本,要不然他凭什么会答应与反贼议和?”

张福臻却是哈哈一笑:“主公,吉军事,你们还是不够了解官府。”

丘之陶悠悠的道:“像皇帝,知县之流,他们第一考虑的是维护自身的统治是否稳固,百姓的死活不重要。

再加上洪承畴以及吴国俊在蓟镇陈兵几十万的实力,崇祯兴许还不想答应主公的议和呢。

所以这件事在臣看来,还需要往大明朝臣那里通通风,让他们主动给皇帝出主意,这样才能顺水推舟。”

贺今朝点头,若是能促成与大明议和这件事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这京师狗鞑子能去,我锤匪也可以去。

崇祯不会都能拉下脸去与黄台吉议和,凭什么拉不下脸来与我这个反贼议和?

总之都是虚与委蛇。

杨嗣昌一掷千金的豪赌已经失败了。

虽说梭哈是一种智慧,但目前的的大明已经禁不住梭哈了。

杨嗣昌的剿匪计划完全破产,崇祯需要面对的局面更加复杂以及棘手。

“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给崇祯找点事做。”

贺今朝笑了笑:“此事交给吴国俊去做,让他发展几个文官为他做事,应该是有些成果吧。”

吉珪见主公同意了也不在多言。

但他觉得明廷不会轻易松口的,朝廷那帮儒家官员,尤其是大明的都喜欢标榜与皇帝作对。

毕竟说出去的话也不用负责人,反正是你祖宗定下的规矩,我这是奉高祖令。

皇帝好战,他们就说各种理由,主和。

皇帝主和,他们就得说靖康耻犹未雪之类的,主战。

谁主和,谁就会被骂成“秦桧”!这个人实在是太典了,毕竟每个朝代都是以史为鉴。

大唐的政策武人过于雄厚,大宋就要不断的贬低武人,抬高文官。

到了大明之后,议和这件事就因为秦桧的操作,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故而大明的文官在表面上都反对议和,提这和这个字都得多加小心,生怕别人给他扣上秦桧的帽子。

贺今朝看完张福臻给吴国俊写的信,指着末尾道:“加一句,若是大明皇帝朱由检不同意议和之事,我们便以战促和,如此方能看别人相互厮杀,择机入场。”

“明白。”

张福臻飞快的写完请贺今朝加盖印章,他方才倒是没有想到这个方面。

光想着靠嘴皮子,忘了加上“军事力量”这个优势筹码。

同时贺今朝的一封信也飞速发往四川,告知李定国要保住杨嗣昌这个筹码。

蓟镇。

吴国俊与洪承畴早就接到了祖大寿的求援信,希望他们也能劝说皇帝,及时支援辽东。

皇太极磨刀霍霍,准备要破坏宁锦防线,从而突破山海关,到时候就能直扑京师。

洪承畴对吴国俊心中防备的很,只不过如今两方多有交流。

他可忌惮吴国俊在背地里使阴招,把他给坑死了。

吴国俊的起家,洪承畴也有所耳闻。

但是吴国俊对洪承畴却是尊敬的很,即使知道他知道自己与贺今朝有所勾结,但依旧装傻充愣,表示自己可是大明忠臣。

再加上那吴阿衡等人死的过于蹊跷,原本重兵防守的地界,一个吴国俊的部下就没有在。

再加上清军入塞的那个地界,本就是吴国俊防守的,旁人不清楚,洪承畴怀疑是吴国俊有意挖的坑。

兴许吴阿衡知道了什么不知道的事,吴国俊才设计借刀杀人。

但目前洪承畴想要调查都没得机会,一个死在清军手中,一个死在皇帝手中(事后被追究处斩)。

吴国俊一脸严肃的道:“总督,这狗鞑子皇太极劫掠我山东后,他还想在辽东发动战事,不可不防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