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出笼记 > 21.05章 入世,无不为

出笼记 21.05章 入世,无不为

作者:核动力战列舰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2-18 20:55:45

21.05章 入世,无不为

“关于自己把自己形神俱灭让别人倒霉”卫铿声明一下:本人绝不是那么极端的人。

系统补充:绝对不是为了世界和平,就委屈自己的人。

午作这个工作呢,卫铿就是临时落脚的,跟了两个月后,就渐渐地开始摸鱼了。

对于这个活,卫老爷捂着鼻子:“夏天溺水尸身,动辄是巨人观,春秋季风干物燥的走水的焦尸体黑色红相间,冬季年关泼皮们耍横,受了刀伤,肠肚大开尸体,则是全身发黄,。”

卫铿:“看着这玩意,就不想吃肉了。”

当然,在这里更多的情况是,很多死亡者身上有很多怪异事项,例如在特殊的天地时刻,一些阴魂是不散的。

在熟悉了县中的各项事务后,卫铿找到了一份写文书的活,了解了一百字一文钱的价格后,则转而将剩余的五两银子转交给了午作,宣布转行了。

…卫老爷:啧啧,考公才是正途啊。…

卫铿这坐在县衙中,拿着笔尖,手中的真气激发,如同喷墨打印一样,一秒钟写好七八个楷字,不一会几十文钱就快速到手了。

县衙中有时候要张贴公文,一晚上要赶工几十份,卫铿一人就接了七八个人的活,一天就进账了三四百文钱。一时间,让衙门内的人啧啧称奇。至于那字体,也是相当漂亮。

哦,能不漂亮吗,这可是卫铿的系统特地根据数学判定各个笔画后制定的印刷体。虽然这个世界的文字和主世界不一样,但是的确是一种具有韵律的书法文字

“字”的背后,让卫铿看到了某些基础本质

方块字是一种特殊文字,但其实它的诞生是和文字载体相关,那就是纸张。埃及莎草纸是最古老的载体,嗯,但上面仍然是有平行排列自然纤维,这个纹理是平行纹,笔锋就会被顺纹带偏,而浸润就是会让笔画不清晰,所以埃及人是垂直于莎草纹路落笔,形成了楔形文字。

埃及人或许是莎草太方便了,亦或是太富裕,可以用羊皮来作为载体,所以再就没改进,至于东方呢,一开始是用竹,木做竹简,烤干打磨光滑在上面写字,这种笨重的载体算是很落后,逼得古文相当精简,但随后造纸术那可是真的起飞了,相对于莎草,纸张纹理是四面八方均匀的,这使得汉字术法可以点撇纵横捺,肆意挥洒,形成独特的书法文化。所以秦后的汉字演化中开始走向“形”“神”的叙述,王献之,王羲之就在那时候开的先河,但他们之所以能开先河,是因为纸张。

世间千万事作为演化的结果,都与其面临的基础本质相关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而这个世界的字!一笔一划中,卫铿也逐渐的发觉了这个世界“字形”似乎也遵循“本源”规则。

卫铿在写了很多字后,对一些笔画重点研究,逐渐发现,自己的笔尖如果遵循一定韵律,同时引起微弱的“场能”(灵气)震动,这非常微弱,对凡人来说不比发丝摇摆的力还小。

灵气成为丝线,纠缠在一起,然后通过平稳共振保持稳定。

卫铿:落笔勾动的波动如果理论上达到最大,凡物的载体是承受不了,这就如同火球术没法做烧烤一样,能级过高,直接啪嗒一下如同戳气球一样泯灭。

但是如果找到能级足够的载体,让在笔尖勾勒的韵律,是不是能保存这种,笔画引出高频高幅灵气共振呢?

好墨需要好纸张,灵气为墨,凡物就如同水,墨落入水中就散溢了

很快卫铿就找到了“纸张”,是邪修那里弄到的妖兽骨头,由于是灵物,上面的纹路恰恰也遵循卫铿找到的韵律。

此物不会被火球术一烧即灰,若是用意念导入灵气,形成一个“超弦”构型存在,储存着所谓“灵力”?

而在使用时候,只要稍稍抽空掉关键支撑,就能释放出来了,这就是符文!

卫铿敲了敲自己脑门,很是中肯的滴咕道:我作为中人如此浅显的思考都能发现,那么这个世界一定有人在此构建了高楼大厦。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整个大纵王朝延续了数千年,这数千年中文字没有过多改变,显然是有一个强大的惯性体系维持。

卫铿基本猜测出来,这个惯性体系,就是“符文”。

现在凡间的文字就是简化,已经无法沟通灵气韵律,空具其形。

真正的符文远比字要复杂的多,每一处落笔,粗细,以及灵力颤动输入的规律,都包含着庞大信息。

在县衙中,卫铿抄完了今天的份额,交给了书办处。然而今天书办处的县丞(县令秘书长),哦,也就是县老爷那从小陪读的书童,现在老爷胡须花白,他也逐渐成了县丞。

县丞老爷对卫铿这个据说乡下来的少年这些天也看在眼里,发现卫铿抄书,解文,都一点就通,是一块读书的好材料,所以不禁有栽培的意思。

县丞:“明年,三少爷那儿要选一个,伴读。三天之内,把这些题目都背下来,老爷要考你经义。”

他塞给卫铿一卷书,上面是大纵朝廷这一朝发下来的经意通典。卫铿愣了愣先是伸出手,然后双手接过了书籍,然后恭送这位先生离去。

随后翻开了书本,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差不多有上万字,而在这上万字内还有大量有注释的东西。

背书对卫老爷来说毫无问题,按他现在的记忆力,绝对是过目不忘,当然了更是有系统这种颅内小抄。稍微有些麻烦的就是找到经义。

当然这只是稍微有点麻烦,书卷的末尾有一个小牌子,上面是可以直接进入书阁的,当然只有每天下午的时候。卫铿确定自己时间差不多够了,直接翻书,启动系统扫描,建立起辞海系统。

卫铿:不过,关键是,老爷找自己帮助三少爷考试这是什么意思?

在大纵朝廷中,山林有野兽,江湖上也是有厮杀,好似读书人没什么作用。

但是实际上,大纵就是靠着读书人治理的。只不过治理的范围就是一个个直辖县城。这些县城中,各方世家都不敢造次!当一份文书送上去,调集来朝廷大军,再强的地方世家也要沦为齑粉。

除山县这几十年都是太平的,但是在百年前不乏有世家混乱,县令若是因为小纠纷一纸文书上报朝廷,朝廷当即派来大军,无差别的摧毁,却也得不偿失。

这么一来,县令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其实是掌握“核武”的威慑。

卫铿见过县令上报文书,只见身着朝廷正统官服的县令,将手上文书双手奉上对准天后,手中承奏之物,就跳跃出金色字符,飘向了北方。

卫老爷从功利角度上想,假若朝廷背后就是修仙门派,这些修仙门派在了解地方的大小事务时候,差不多也就是通过这些儒士们的奏文来确定麾下地盘的情报,在了解哪里有邪祟出没后,当即在门派大厅中发布宗门任务,派遣修士前来调查。

当然情报往往具有滞后性。

如同甘家镇子周围出现大雷霆,方圆百丈俱损,也是被县衙上报的。山中霞光万丈的祥瑞!同样上报。

儒生们将大小事务上达天听。那些“天”也就真的听着。

泺源大陆上,“儒”是一种治理的哲学。

地球上那种“天地君师”的理学,使儒从“学派”转为“宗教”。

儒学本身是一种统治哲学,将天下中识文断字的人,团结在一个治理理念下,对着上输送信息,对下进行安抚。

这个世界的修仙者们,也有儒生,他们可不会跪拜朝廷,为天下普通百姓思考,就会存在一口浩然之气。

而得到朝廷认可的儒生,因为一口浩然之气身心调和,长命百岁,福泽子孙。

十一岁的卫铿从书房来到后院,身上麻布衣衫,换成了棉布,而写字的木板,也变成方桌。

五日后,在课桌学堂上,一群孩子们在考试,卫铿早就写好了题目,当然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卫铿一直是遵守老师告戒“到时再交卷,不要急,多检查几遍不亏”的原则,卫铿一直是在熬着。

直到县令直接随手抄起卷子后,扫了一眼后,问道:“你在等什么?”儒家考试中,是一字不差,毫无涂改,所以往往是先构思,写完了在交,和理科考试,反复验算是不同的。

卫铿拱手道: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雁因能鸣不被主烹,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旁白:这是庄子的典故,一颗树木因为长得不成材,所以不收到砍伐,得以延续千年。而一天来到主人家,主人有两只鹅,一只能叫,一直不能叫,主人当即选择杀不能叫的待客,这是无才烹,人需要处于才和不才之间。

县令审视了卫铿一眼,最终点头将卷子还给了卫铿。

而卫铿也最终是在中流阶段交卷的。而几日后,县令毫无意外选取了卫铿作为自己儿子的伴读。

作为伴读,卫铿和三少爷一起行拜师礼。县令是亲自开始给卫铿授课。

而大约四个月后,卫铿似乎是明白了,这县令找自己做伴读的原因。这县令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慕仙求道,直接离家出走了,二儿子则是和郡内的大族小姐相恋,选择入赘。三儿子那则是资质平庸,读书读不下来。

但书读不下来,科举还是要考的,自己这书香门第,还是要有传承的,遂,就是有收弟子的打算。

卫铿瞅着那三少爷上课目光呆滞的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三少爷哪里是资质平庸,完全是自己中小学时候学外语的样子。因为缺乏“对学知识的重要性”认识,而提不起兴趣。,于是乎抗拒性厌学,

这三少爷的怀里面是藏着蛐蛐罐头,一旦下课后,会立刻恢复神采飞扬。

关于如何引导这三少爷向学?这个,卫老爷也没法子,卫铿:“我是理科生,不是师范毕业。”

学文与学理需要实验来激发兴趣的思路不同,文科这玩意是要通过,见人,见事,才知晓典籍的含义。

卫铿:理科生不进行技术实践,那就是做题机器。文科生不下深入人群解决矛盾,那就是文化的流氓。

这么说吧,想要让这个三少爷激起向学精神,那得送他去了解那些世间疾苦,才知晓世间需要一个“理”,才会有积极性在典籍中寻找所求之物,话说,县令敢让这少爷面对人间疾苦吗?

卫铿绝不承认自己是天才,自己仅仅是中人之姿,不过站在了高文明台阶上,看得远,能找对路罢了。

当然,在这三个月中,卫铿很快就把县令的藏书看完了,倒背如流之类的事情,卫铿有辞海,能很快的查到,关键是卫铿对每一个经典背后的多重释意,都有自己的了解。

县令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在不同场合下,问出同一句话时,卫铿更根据场合不同给出这几种释意。

当然,本着庄子“材与不材”的处事原则,卫老爷是在老师问的时候再答,不问时候,就如同满水封口的瓶子一样,一滴不漏。

此时县令请来先生要教的主体是三少爷,而不是卫铿,所以才思敏捷的也只能是少爷,学堂中维持朗朗诵读的氛围才是书童的任务。

若是作为伴读书童卫铿抢答了所有问题,少爷岂不是就更无所事事摸鱼了。

一个月的伴读中,卫铿很好的的表现出了应当有的“材”

于是乎县令就开始给卫铿布置任务,要求在一年内,让三公子“一起”学会,六部经。这里一同学会,也就是让卫铿督促公子念书,毕竟卫铿早就倒背如流了。

…春去秋来,少爷怀里蛐蛐换了三波了,假山下池塘涵萏,开了又谢了。…

卫铿耳目聪慧,所以在某次时送书时候,不经意是听到县令和夫人在书房中打算,县令夫妇争取是要在三公子十八岁的时候,进行第一次科举。

而卫铿本人科举?这暂不考虑,

除非县令的三公子实在是不成器,三十多岁还考不上,那才会让卫铿上了。然而人生光阴何等贵,岂能在此虚耗。

卫铿没有对县令安排感觉到不公,正如过去在药铺那边分着干的心态,他们计划他们的,自己按照自己目标执行。

卫铿只走自己的,在县令这里待个十几年显然是不可能,红尘滚滚,既然不能给自己希望,那自己注定只是在这里当个过客。

每日早晨,卫铿都会准时起来,做一套广播体操式的定体术。哦,这个“广播体操”是有点难度的,存在着多个连续的原地后空翻,以及侧空翻,当然还有“蜻蜓点水”,跨越湖泊时候,脚尖轻轻踏过水波。

卫铿体格越来越“翩若惊鸿”,而内息快速扩展全身后,也逐渐出现了爆鸣。也就是质变!

在进入除山城第十个月,卫铿感觉到体内真气似乎已经能级丰满,随时有压缩质变的可能,经过计算,最可能质变节点是骨骼关节之间,随着运动开始形成压变电。形成质的涓涓细流。

但是要成功将这些压缩的质变真气,汇入丹田,需要强化几个大穴道之间主经脉。

卫铿:并且调整身体生息的周期,当躯体周期和周围天地太阳太阴周期同频的时候,武道更容易质变。

周围的山水潮汐,日月星辰,随着卫铿感知越细微,利用系统进行的算学也就越多。

卫铿:“这东西若不计算,傻等的机缘,就等于望天掉馅饼的傻子。过来人会说:“修炼要有耐心”但“耐心”不是枯坐参禅。道家的东西,哪里是“无为”,“避世”?而是要验算天数,在最合适的时候做最合适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