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1092章 “好商机”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092章 “好商机”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1092章 “好商机”

第1092章 “好商机”

李建昆躺在暗棕色的布艺沙发上小憩,早上起太早了。

也不知过去多久。

耳畔传来清甜的吴侬软语。

“先生,会议结束了。”

李建昆瞬间睁开眼睛,小董俯低的上身,微微抬起,似乎吓了一跳。

“怎么说?”

“说、先看看人民的意见。”

李建昆手掌抬起,显然想拍在沙发的扶手托上,但最终又顿住,缓缓落下来。

有种无力感。

他声音透着疲惫道:“具体会怎么做?”

“抽样调查。”

“抽谁做调查?”

“上海的基层民众,考虑到本地改革时间最长,本地人民对此感受最深,而基层民众,则能代表全国多数人民的意愿。”

李建昆嘴唇翕合,念叨了一句“基层”。

心想,那倒是还有戏。

他抬起手腕瞥一眼,问:“午宴还要多久,所有人都会参加吗?”

“没有,大家都挺忙,多数与会者已经离开——”

“既然这样,我也不参加了,安排车送我回去吧。”

“这……”

“走吧。”

李建昆也不让她为难,率先起身走出房门,出门后相继遇到几人挽留,不过都被他婉拒了。

大约一个小时后。

吴家小院里。

小董小跑下车,替李建昆拉开后排车门。

“再见。”李建昆微微一笑。

小董迟疑一下,道:“先生,弗里德曼真的是浪得虚名吗?”

李建昆现在已意识到她对自己称呼上的变化,遂收回挪动的脚步,望着她俏丽的脸蛋,反问道:“知道弗里德曼的经济学理念吗?”

小董道:“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

李建昆微微颔首道:“这是西方世界权势阶层普遍希望的。在我看来,在由秩序所构成的当今地球上,谈自由放任……呵呵,本身就是一种假大空。

“至于某些奖项,也没你想到的那么伟大和公允。

“事实上,弗里德曼的这套理念,咱们的老祖宗几千年前就玩过。”

小董惊讶,美眸睁大,半晌后红唇微张道:“无为而治!”

李建昆点点头道:“无为而治放到现在,一样行不通。”

言尽于此。

李建昆转身离开。

弗里德曼死后,被美国人骂成翔。

其死后不过两年,次贷危机爆发,而此前大漂亮国所奉行的,正是他主张的自由放任经济的政策……

当然,也有捍卫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人,替他挽尊,说次贷危机是华府干预的结果。

无为而治确实造就了一些盛世,比如西汉的文景之治、初唐时期。

为什么放到现在行不通呢?

因为如今不止有一个华夏。

因为人普遍变得聪明且复杂了……

秩序既是枷锁,也是底线。

在秩序社会谈绝对的自由。

小董一直目送李建昆消失在吴家的大门内,小脸上满是意犹未尽,或者说念念不舍。

所幸她想到,还有机会再见。

先生之前在车上嘱咐她,抽样调查的结果一出来后,马上通知他。

姑娘心头又生出几分雀跃。

……

……

“老高,你之前在电话里说,你需要钱,我出这个点子,只是想让你捞一笔快钱。你要是打算正儿八经干这个事,走南闯北搞……那我坚决不同意呀!”

吴家客厅里,吴英雄和高进喜大眼瞪小眼。

贵飞懒汉坐在旁边陪着瞪眼。

初夏正是李子成熟的季节,也不知道吴家谁买的,满满一盆,洗干净放在玻璃茶几上,色泽乌红,李建昆拿起一颗啃着,欣赏好戏。

封晓婉坐在吴英雄旁边,帮腔说道:“高哥,这……纯粹是大材小用嘛。”

高进喜讪讪一笑,摆手道:“弟妹,我没你想的那么有本事。”

“参加工资这些年,我基本没攒下钱。

“后面到港城,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全是建昆的,我现在回来了,这不打算把他们也接回来么,我们两口子商量过,老家太偏远,大城市的教育确实更好,为孩子考虑,暂时就不回去了。

“那总得安个家吧?

“虽然我知道,我就算问建昆要个千八百万,包括英雄你们两口子,都不会有二话。但……我比你们大这么多,请给我留点脸行吗?

“我现在想通了,赚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不埋汰。”

李建昆手上的李子突然不甜了,躺靠在沙发上的身体,也坐直起来,道:“这有什么难的,我不是奉承你,你管理过一个县城,还干成不少实事。

“知道吗,华电集团一个厂长的月薪,都有上千块。

“你呀,别给自己整这么大的压力。

“你如果想创业也成,兄弟不帮忙,谁帮?”

李建昆说到这里,用打趣的口吻道:“不行你给我点利息呗。”

“我再说句不好听的,万一有个好歹,我吴英雄要不要提头去见嫂子?

“还有叔叔,您都快六十的人了,闹呢?”

突然被点名,贵飞懒汉先是一怔,继而梗着脖子道:“我身体好呀!”

这时,封晓婉似乎想到什么,望向李建昆道:“昆哥,看高哥的样子,应该还是想创业。

“其实特区旁边,现在有个好商机,无论做些什么,以后都大有可为。”

生意点子,李建昆多的是。

再者说,这年头做什么生意不是赚?

问题在于老高感不感兴趣,做不做得来。

两人还并没有具体地谈论到这一步。

“什么?”不过,李建昆还是顺着话问道。

“造汽车——”

“造汽车?!”

不待封晓婉一句话说完,贵飞懒汉惊呼一声,两只眼睛亮得吓人。

他想,这才是他想干的大买卖呀。

老子还不稀罕呢!

一时间肚子的蛔虫全被勾动。

这未免……也忒看得起他了吧。

封晓婉望向贵飞懒汉,苦笑道:“叔叔,你先听我说完嘛。”

“好,你说你说。”贵飞懒汉甚至做了个请的手势。

“等建成后,就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工厂——”

“等下。”

李建昆打断封晓婉,一脸古怪道:“你说的,该不会是熊猫汽车吧?”

封晓婉怔了怔,错愕道:“这你都知道?!”

如果说慧州要建汽车工厂这事,昆哥知道,她还不算奇怪。

昆哥的能量她不是没见识过。

要知道,这个投资项目目前还在口头洽谈中,甚至都没有见纸面。

由于兹事体大,一直采取的是闭门会议的形式。

慧州市政机关内的大多数人,现在恐怕都是道听途说。

能了解具体细节的,仅有参与洽谈的人。

而“熊猫汽车”这个品牌,是外商投资方在美国注册的商标。

她能知道,是因为有个清华的同学兼闺蜜,毕业后分配到慧州工作,在招商办,现在是总秘。

“你知道个啥呀。”

吴英雄白她一眼道:“昆哥在慧州还有投资呢,现在可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家电大厂。”

封晓婉问:“TCL?”

见吴英雄点头后,封晓婉这才好想些,TCL现在无疑是慧州当地的支柱性企业,作为投资人的昆哥,在当地肯定人脉发达。

倘若认识市长这种人物,那就另当别论了。

封晓婉继续说道:“你们说这是不是个好机会?

“外方投资人给出的规划方案是:等工厂落地后,还要将慧州逐步打造成一座具有底特律、港城,以及夏威夷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

“这等于建一座国际标准的新城市啊!

“遍地都是商机!”

高进喜皱眉道:“听着……怎么有点像骗子。”

封晓婉摇头道:“还真不是。外方的第一笔2.5亿美金的投资款,已存到港城中银,随时能到位。”

“哦?”

除了李建昆外,现场众人皆是眼前一亮。

大兴土木打造一座高标准的新城市。

确实意味着遍地都是商机。

“原来是这样呀。”贵飞懒汉不禁瘪瘪嘴,这才搞清楚原来是别人要造汽车,发大财,叫他们过去喝点汤。

“叔,你可别小看这件事。”

高进喜道:“超大规模的商业体,足以带动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这种例子在世界上比比皆是。底特律能成为汽车之都,正是由于福特汽车的落户,才掀起一场汽车革命,深刻影响了底特律的城市命运,甚至对美国整体经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贵飞懒汉撮着牙花子道:“你、说点我能听懂的。”

“说白了,这个年产三十万辆汽车的汽车工厂落户慧州后,会给当地带来大量就业岗位,肯定还会催生出不少做配套的工厂,包括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方面的经济,将全面开花。”

“置房、购物、满足精神生活……样样都不能少。

“这些都是经济,都是商机。”

贵飞懒汉总算听懂了,大手一拍,咧嘴道:“这样讲的话,那我现在去慧州囤些地,以后坐着收租不就行了?”

今年四月,有个大事件。

《宪法》修正了一条规定,将原有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中的,“出租”二字,删除了。

事实上,早在特区建立时,当地政府便做过相关尝试。

只是没有形成白纸黑字,且适用于全国。

这仅仅两个字的变化,却直接推动了我国房地产的变革。

许多企业便是在这一时期转型,进入房地产行业,比如王十和万科。

所以是的,李建昆曾尝试过扇动房地产格局的事,从目前来看,并没有阻挡住历史的洪流。

“嗨,我就是举个例子,我又没说一定要当包租公,单是坐着收钱,没劲。”贵飞懒汉摆摆手道。

李建昆此时却没空搭理李贵飞,大脑高速运转,搜索着信息。

熊猫汽车这一茬,将慧州坑得不要太惨,正如刚才老高所说,投资公布后,无数人蜂拥向慧州,盖楼、办厂、开店……

最终导致慧州遗留下五十五万平方米的烂尾楼。

城市信用社总损失超过六十亿。

大亚湾整整十年一蹶不振。

某些地方犹如鬼城。

而且,熊猫汽车的老板,似乎还是某个老熟人的后裔。

后世自媒体上,博主们常拿此人的“点评”作梗。

回忆起个大概后,李建昆眸子里掠过一抹寒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