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1118章 动荡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118章 动荡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1:14:35

第1118章 动荡

华电集团的公告发布之后,不到两小时,距离更近的台媒发布了一篇新闻。

《这是丧心病狂!》。

文章严厉抨击了华电集团扰乱市场秩序、恶意竞争的做法,甚至将华电集团形容为“一根搅屎棍”。

反应速度第二的是日媒。

不过破天荒的,日媒这回竟没有炮轰华电集团。

日媒的新闻标题为:

《这是DRAM市场的末日,有人将自食其果。》。

文章的前半部分,用隐晦的笔触控诉着日苯半导体行业遭遇的打压,字里行间中透露着一抹辛酸,以及从字面上挑不出毛病的愤怒。

文章的后半部分,分析了这一事件可能引发的行业动荡,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华电集团的降价持续半年以上,全球DRAM市场将开始大洗牌,九成以上的厂商会被迫淘汰出局。”

文章的最后有一句“害人者终害己”,乍一看是诅咒华电集团的,但懂的人都能从中读出一股解气的意味。

随后,亚洲各地的相关新闻井喷式出炉。

无独有偶,新闻标题几乎全用上了大大的震惊体。

港媒:《置之死地的反击!》。

泰媒:《DRAM采购商的盛宴,厂商的噩梦!》。

巴媒:《来自世界首富的福利派送,完全等于白给!》。

马媒:《没人再能阻止采购商们对龙腾Ⅰ的追逐了!》。

印媒:《是置气还是豪赌?!》。

新媒:《华电集团背后站着一个谁都无法轻视的人!》。

就连财经媒体,都纷纷跳出来凑热闹。

在亚洲设有分支机构的《经济学人》,统计了全球DRAM芯片市场当前的规模,指出华电集团倘若将龙腾Ⅰ卖到0.1美元每片,再假设0.99美元每片,为龙腾Ⅰ保本价格。

又按照历史单一DRAM芯片厂商,曾占据的最高市场份额——91.3%计算。

华电集团将承受每年至少76.4亿美元的损失。

并严肃警告华电集团一定要慎重,建议华电集团调回价格。

《经济学人》的新闻刚出炉不久,港城老牌财经媒体《经济导报》,也发布了一篇新闻,仿佛一个**兜抽过去。

以下为原文选段:

“……华电集团的控股大股东为李建昆先生,而众所周知,李先生也是《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一九八七年度全球首富,当时的资产高达六百多亿美金。

“但,只是当时。

“去年全球金融危机,李先生提前洞悉并完成布局,在华尔街多次警醒,却没有太多人相信,最终证明李先生是对的,在那场股灾中,李先生具体获利多少,至今仍是一个谜。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李先生现在的资产规模,绝对超过千亿美金。

“借用其他媒体的一个词——豪赌。这也就意味着,即使这是一场豪赌,李先生也赌得起,他的雄厚资产,足以支撑华电集团连续亏损多年。

“然而,作为重资产快节奏的芯片行业,放眼全球,又有几家企业能承受连续亏损多年的损失?又有几家企业在年年亏损的情况下,仍有财力进行创新研发?

“我们认为,最终的胜利者会是李建昆先生。

“因为显而易见,没有DRAM厂商熬得过华电集团……”

就在半导体行业和财经领域,因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向来声势浩大的西方主流媒体,几乎可以用集体沉默来形容。

一些非主流西方媒体,即使有发声,也总感觉嗓子被掐住,话说一半留一半。

然后一家不怕死的媒体,来自苏联,或许道出了真相——

“那些家伙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巴掌,给扇蒙了。

“他们拿着大棒到处敲打别人,但这次,显然踢到了铁板上。

“他们招惹到了惹不起的人。

“平静只是表象,那个妄图称霸世界的集团,内部已经闹翻天了。”

事实正是如此。

大漂亮国现在焦头烂额。

数不清的麻烦接踵而至。

不过主要还是三个方面:

1、以戴尔、苹果、王安、虹志,康柏等企业为首的,DRAM芯片需求量大户,联名抗议,要求联邦政府解除对龙腾Ⅰ的限制禁令。

理由很充分。

首先,如果能采购到龙腾Ⅰ芯片,他们将大幅节省成本开支。

另外,如果他们无法采购,而竞争对手可以采购,他们的产品竞争力将降低。

这次还不同于之前,闹得格外凶。

几家大公司甚至宣称,如果联邦政府一意孤行,使他们造成经营困局,迫于无奈之下,他们或许只能考虑将产业向外转移。

2、原本拥护美国半导体协会,对龙腾Ⅰ施行限制的芯片厂商们,陆续开始变卦。

原因很简单。

首先,华电集团将龙腾Ⅰ的价格压成这样,以后境外的DRAM生意,他们是一点都别想做了。

其次,境内的企业即使仍然采购他们的芯片,也会抱着十分不满的情绪,并且说不定哪天便去境外发展了。

到时候他们的DRAM芯片卖给谁去?

这些厂商们不仅态度急转,提请联邦解除禁令,还催促他们去和华电集团和谈,希冀着一切能够重回正轨。

3、一同实施禁令的盟友们,开始有了不同想法,不乏盟友已表示要解除禁令。

因为他们也没辙。

他们同样面临着上述的1和2两个问题。

然而,大漂亮国某些上位者的自尊,使他们实在难以低下高贵的头颅。

于是事情暂时陷入僵局。

直接引发华电集团这一行为的美国半导体协会,某些人不仅一个脑袋两个大,还面临着失去饭碗的风险。

相比起大漂亮国,另一个引发者——泡菜国,情况倒是要好很多。

众所周知,他们的经济主要掌握在财阀手中。作为高新科技的半导体行业,更是几乎尽在财阀之手。

财阀麾下又有不少芯片消耗企业。

因而形成了一个闭环,自己造的芯片自己用。

事实上自从半导体行业发展起来后,泡菜国便基本没有外部采购芯片的需求,有需求的只是原材料。

都是自家企业,因此二哥无法指责大哥。

没有搞出大的矛盾。

有多少苦闷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造出来的芯片,仅凭自家企业,根本消耗不完。

但他们嘴上绝不承认。

在华电集团公告发布的一天之后,韩媒连发多条新闻,标题分别为:

《华电卑劣的行为,于我们无用》。

《大韩的半导体行业固若金汤!》。

《降价是最无能的表现,将其产品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

《三星半导体宣布扩大规模!》。

在所有新闻中,三星半导体宣布扩大规模,引发的反响最大。

因为其他的都是嘴炮,这一事件是实质性的。

在如此局势之下,三星半导体不退反进,有力地证明了他们丝毫不担忧,并且信心十足。

全世界的媒体都对此产生浓厚兴趣。

美媒跑得飞快。

九月十日。

在泡菜国京畿道,器兴区的三星半导体厂区内。

三星半导体的负责人李正铉,接受了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福克斯新闻台》等多家美国主流媒体的联合采访。

记者:“李会长,贵公司欲要扩大规模,此事是否为真?如果是,贵公司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众所周知,现在是储存芯片市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寒冬,而贵公司现在的主要产品正是DRAM芯片。”

李正铉:“没错,我们正打算这么做。至于原因……尽管竞争对手的恶意来得凶猛,但三星从来不是吓大的,如果我们此时退缩,就正中他们的下怀,不!三星要对这样的恶意竞争行为说‘不’,我们会斗争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啪啪啪啪……

在一排长枪短炮之下,现场竟公然响起掌声。

记者:“华电集团背后的老板是杰克李,此人富可敌国,三星拿什么和他斗?”

李正铉:“这位女士,我希望你明白,三星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财团,不像某些暴发户,并且内部异常团结,竞争对手想熬死三星半导体,我们的兄弟公司、朋友们都不会答应。”

记者:“关于龙腾Ⅰ存在信息安全隐患这件事,您怎么看?”

李正铉:“我相信无风不起浪。”

记者:“您如何评价杰克李此人?”

李正铉:“我似乎已说过。”

记者:“暴发户?”

李正铉:“你可以理解成这是对他的夸赞。”

……

港城,华强太古大厦。

董事长办公室。

李建昆靠坐在欧式沙发上,观看着对面彩色电视机屏幕里的画面,嘴角含笑:“呵呵……”

“扑街!”

旁边,冉姿怒骂。

“嗨。”李建昆侧头道,“淑女点。”

冉姿气鼓鼓道:“你就不气?”

“气有什么用,伤的是自己的身体,不值当。男人之间的冲突,干就完了。”

“三星怎么敢?”

冉姿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他们绝对熬不过老板,这家集团固然体量不小,但现金流并不充裕,否则前两年DRAM市场寒冬期,三星半导体也不至于需要找政府背书,向社会集资。

“尝到了甜头,故技重施罢了,很聪明的做法。”

李建昆点评道。

冉姿诧异。

李建昆却没有多解释,这便是前世,三星成就DRAM霸主的手段——反周期投入。

试想一下,即便华电集团再猛,能将全球其他的DRAM厂商全熬死吗?

那是不可能的。

不提其他,反托拉斯法(反垄断法)都不允许。

李建昆也没想干到这一步,最终肯定有几家存活。

那么这个时候,谁更敢,将来存活的希望便越大,且越有优势。

不过,夸他们聪明只是客观评价,不代表李建昆欣赏他们。

狗几把自己的小心思丝毫不透露,打着一副“跟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大旗,占据道德制高点,还敢对他人身攻击。

李建昆说了声“进”后,对开式的红木房门被推开,艾菲踩着高跟鞋走进来:

“可以进场了。”

今天在这幢大厦里有个记者会,这也是李建昆过港的原因。

动静闹得这么大,全世界都等着他出面讲两句。

华电集团当前需要一些相对正面的新闻报道。

世界的构成,终究不是一个人的游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