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126章 服装业的财富宝地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26章 服装业的财富宝地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126章 服装业的财富宝地

第126章 服装业的财富宝地

傍晚。

小旅社。

房间中弥漫着淡淡的酒气,三人刚下过馆子,小酌二两回来的,也算庆祝此番马到功成。

效率之快,就在当日!

“建昆,你早有算盘,压根没想过在高第街进货,对吧?”

饭馆生意特火爆,人多眼杂,有些话题不好聊,一回来,小王便开始咋呼。

“还得是我昆哥,牛!”

陈亚军咧嘴大笑。

李建昆摆摆手,示意他低调,这有什么牛的,跟在市场上买东西,摊主非要两块,你只出一块,不卖拔腿便走,然后被喊住,一个道理。

他老妈都会。

遂望向小王,笑道:“做买卖嘛,自然要精打细算,我们要做的是长远生意,一件货成本就算只低一分,一年下来也不得了。”

这个道理王山河懂,从小耳濡目染老爸跟人谈价,几厘钱都要磨。

忽想到什么,小王问:“建昆,咱们真的只进衣裳啊?”

“生意刚开始做,贪多不烂,品种单一点没关系。”

李建昆从包里摸出搪瓷缸,倒上一杯白开水,不紧不慢道:“不过嘛,这条货源渠道,未必只有衣服。”

下午跟万勇已经谈好,明儿他休摊,带路去工厂。

小王思索片刻后,眼前一亮,“噢,我懂了,产业链!”

李建昆递给他一个大拇哥。

陈亚军听得一头雾水。

小王拍他一把,解释道:“做衣服没那么简单的,尤其像高第街的那些时髦衣服,布料啊、染色啊、印花啊、拉链啊,纽扣啊……有些工序和材料我也说不上。

“反正哪个地方,要能生产出成衣,绝对有条产业链。”

陈亚军恍然大悟,猛一拍大腿,道:“明白了!保不齐那一块还有什么纽扣厂、拉链厂,帽子厂,甚至鞋厂!”

小王见样学样,递给他一个大拇哥。

三人闲扯一阵后,陈亚军想到一个问题。

“昆哥,咱们是不是要防范点,那个阿勇是本地人,还见过咱们带这么多钱,万一起歹心?”

安全事宜,李建昆早有考虑,前车之鉴摆在这,李贵飞刚被劫道,点点头道:

“所以明天,咱们只能去两个人,留守一个,亚军你跟我去,山河留守。真要有事,找那万勇!”

两人都没意见。

往后分工不同,小王要去搞古董,倒货这摊子事,陈亚军才是主力。

闲聊到晚上十点,缺乏娱乐设施的年代,人生地不熟,又带着这么多钱,不好出去浪,三人洗洗便睡了。

一夜无话。

隔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时。

李建昆和陈亚军翻身爬起,小王索性没事,让他继续睡。

离开小旅馆,两人寻到一家早餐铺子,孝敬完五脏庙后,来到BJ路步行街的大马路旁。

左顾右盼好一阵,总算发现一辆蓝鸟出租车。

车价比皇冠便宜些,但八成也是甲等车。

这年头,羊城将出租车分为甲乙丙三等,收费不同。

李建昆走到马路中间,招手拦下,司机同样是个潇洒小哥。

一听他要包车,小哥把车窗摇到底,上下打量着他,满脸诧异。

“咋了,不包?”

“伱有钱给就包!”

没得讨价还价,一天两百块,跟后世都有得一拼。

安全起见,这钱不能省。

几分钟后,棕色似屎的蓝鸟车,驶到高第街牌楼前面。

底下戳着一人,不是万勇又是谁?

李建昆招手唤他上车,他却不上,说有件事得先办了。

好嘛,比他们还谨慎。

李建昆让陈亚军在车里等,自己跟着万勇,进入高第街,这家伙租住在一栋民宅内,二楼。

里头塞满货物,半张床都是,也就一个下脚的地方。

“兄弟,咱们反正话都挑明了,我这是拿货源渠道,换你一批货,我马上带你们过去,你也不能坑我,先交点订金吧。”

李建昆笑着颔首,道:“可以,但你得打收条,立字据,带我们过去的工厂,必须是那些时髦衣服的厂家。”

“这没问题。”

“价格方面?”

“哎呀兄弟,这马上就要去工厂,想唬你也没用啊。出厂价的基础上,加20%。”

“10%。”

“兄弟,没你这样压价的!”

“我量大。”

“我还给你货源了呢!”

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双方各退一步,溢价15%。

李建昆向他订货六千大洋,支付订金一千块,商定好,款式尺码选妥后,一个礼拜内交货。

这笔货款除掉后,李建昆包里能用的,只剩两千,零头不计。

也是全部家当。

过年出书赚的,家里留一万,还余下五千多,后面小王卖书把成本塞回来,拢共八千左右。——

羊城,花都。

从越秀过来大约40公里,路况尚可,一个小时后已进入城区。

不过按万勇的说法,还没走一半路。

横穿城区后,蓝鸟又向郊区驶去。

约莫半个钟后,路过一个小镇,路牌上显示,叫新华镇。

李建昆和陈亚军皆是眼神明亮,够头往车窗外打量。

好多制衣厂!

“这些没用的,惦记不上。”

前排副驾驶座上,传来万勇的声音,道:“都是重点镇办企业,生产的衣服全部外销,赚外汇。”

他说镇办企业的时候,李建昆还寻思现在不能指望,过两年未必,但听到“赚外汇”三字,脑子一摆,不想了。

这个羊毛不能薅。

这年头,咱国家挣点外汇真不容易。

本币在国际上没地位,外汇不够,就等于穷逼一个,谁也瞧不起。

话说,外汇券好像该出来了,有机会得淘换点……

李建昆这边心猿意马时,前面水泥路消失,进入真正的乡下,蓝鸟速度也慢下来。

一路颠簸。

早上不到八点出的门,临近十点钟,才总算抵达目的地。

赤步公社。

也在一个小镇上,但农村的小镇,跟城郊不能比,比之前的新华镇差远了。

周遭山头环绕,若非建筑风格迥异,真让李建昆有种回到石头矶的感觉。

广式的老建筑,高门大院,每一栋看起来都像祠堂。而江浙的老房子,多是木质吊脚楼。

“建昆,这镇上厂子不少啊!”

陈亚军隔着车窗打量,喜出望外。

厂房不难辨认,都是后建的砖房,直通通一排。

李建昆扫了扫,大概能有四五家。

遂又想起之前的新华镇,这些农村小镇上的工厂,显然深受影响,当一个地区内,某条产业链趋于完善后,有点脑瓜的人,自然知道见样学样,或者借东风。

周边其他镇上,应该也是这种格局。

对于这年头,想做服装生意的个体户而言,这一带,可谓财富宝地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