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137章 还是挣美刀过瘾啊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37章 还是挣美刀过瘾啊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137章 还是挣美刀过瘾啊

第137章 还是挣美刀过瘾啊

“边姑娘,稍等!”

人群渐渐从铺子里散去,人手一套衣服,有人俩套,金彪眼睛都笑弯了。

李建昆喊住主持场面,唯一两手空空的边音。

边音刚踏出门的脚,复收回来,疑惑道:“怎么了?”

李建昆手里拿着一身新衣裳,记得她的size,走上前笑道:“太感谢您了,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生意,这裙子送给您,聊表心意。”

正是她昨天第一口询价的白色带小黄花的连衣裙。

但后面买的是另一款。

边音惊讶,百来块的东西,说送就送,“这……不好吧。”

“应该的,请务必收下,咱也不是国营单位,不碍事。”

这人可太会做买卖了,硬塞到手上,还不给推辞的机会,盛情难却,边音只好收下,笑如春风,“你们这的衣裳稀罕,二环里都没有,回去我再给宣传宣传,指不定有人会过来买。”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圈子很重要,同一个圈子里的人,消费水平大体是一致的。而作为一个货真价实的大美女,她的圈子里,同事占比应该还是很小一块。

李建昆连声致谢,将她送出门外。

4号铺那边,小王和陈亚军同样在送客。

不多会,陈亚军哧溜冲过来,“彪子,怎么样怎么样,你卖了多少?”

“肯定比伱多。”

“嘁,那可不一定,你说!”

李建昆乐意看到这种局面,也不理会二人对账互踩,悠哉吃早餐去了,今儿胃口好,那就驴肉火烧吧。

庆江坊里,开始有星星点点的客人登门,刘小江忙着接待,徐庆有戳在柜台后面,却全无做买卖的心思。

他刚算了笔账,如果按人均消费50元计算,刚才那一波,瞅着不低于五十人,老贼一下入账两千五!

问题来了,这两千五他到底能赚多少?

不搞清楚这一点,徐庆有今儿饭都吃不下。

“小江,你自己看铺吧,我走了。”

“干啥去庆有哥?”

“查服装的行情!”——

羽生由美子,北大留学生。

我国来华教育事业,起源于50年代初,当时因为外交和社会发展需要,选拔了35名留学生,分别前往东欧五国学习,对应的,五国也派遣来华留学生35人。

彼时称之为东欧交换生。

最早的东欧交换班设在清华,52年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转入北大,从此拉开北大作为外国留学生主要院校的序幕。

截至哗哗哗之前,北大共接受了1875名留学生,约占到全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总数的26%。

从1972年后更是逐年递增,留学生也开始遍布全世界。

1979年,北大新入校的外国留学生为86人,羽生由美子便是其中之一。

她觉得燕园的学习氛围浓厚,对华夏文化也很痴迷,并不后悔在这里求学,唯一让她三个月还无法适应的是,在这里,几乎找不到让她感兴趣的娱乐活动。

这很重要。

她深得学习要领,知道劳逸结合的好处。

“小美。”

这是羽生由美子的中文名字,还有个姓,唐,唐小美。

她最痴迷的是大唐文化。

躺在勺园的一块草地上,望着湛蓝天空放松大脑的羽生由美子,昂起脑壳,是她入校后交到的朋友,来自米国的安娜,嗯,李安娜。

“肿么了安娜?”

两人用尚不熟练的中文交流,也是一种口语锻炼。

“我鸡道有个地方可以逛爹,美食,工艺品,小商品,服装,都有!你想去吗?”

“不了,上次不是去镇上逛过吗,一点都不好玩。”

羽生由美子兴致缺缺。

“这回不一样,那地方甚至有俺们那旮旯的衣服卖!”

羽生由美子忧伤扶额,让你别跟东北人多说话吧,撑手坐起,狐疑道:“真的吗?”

在这里还有一件不方便的事:如果带来的衣服不好穿了,你只能穿上那些毫无美感的黑白蓝。

这个不好穿,有两重意思,一是穿破了,二是过于另类。

中华文化讲究一个入乡俗随,他们留学生并不想表现得特立独行,以至于格格不入,此时提出的口号是,与中国同学一起“同吃同住,共同学习,共同劳动”。

假期间,也总能在农村、车间,看见他们的身影。

但如果身上穿的衣服,并非他们带来的,而是在这个国家买的,那就是另一码事。

“骗你干哈,去不去?”

“信你一回。”——

“诶!你看那女的。”

“歪果仁?”

“废话,不然能长金头发?”

暂安小院,当李安娜和唐小美,好容易按照中国同学提供的地址,磕磕绊绊摸到这里时,立刻引发人民同志的眼神围观。

安娜对于这种情形见怪不怪。

这年头,即便是老BJ,见到歪果仁的概率也不高,一个个可劲瞧稀奇,但又保持着克制,没有围上去。

当下称之为外宾。

关系重大。

等过几年就不一样,马路上但凡遇上一个歪果仁,保管一群人凑上去,不是看人,打听有没有外汇券,以至于有些歪果仁出门,穿件白T恤,上书几个蹩脚的中文字——

“我没有外汇券!”

羽生由美子就要轻松不少,她只要不开口,没人知道她是老外。

“安娜,这个地方确实不同,像一个自由小市场,没那么严肃,又很规范。”

“我就说吧。”

两人东看看西瞧瞧,一阵踅摸,站在了90百货门前。

羽生由美子眼神亮了,透过窗户,她看见一些色彩明艳的衣服,放在这个国家,无异于寻到宝藏了。

心情愉悦,几乎是蹦进的店里。

“卧槽!老外?”

陈亚军盯着李安娜,大吃一惊。

虽然说的不是自己,羽生由美子还是小鼻头蹙起,“这位同志,老外就老外,请不要艹。”

王山河挠挠脑壳,小本子?

兹事体大,示意陈亚军稳住局面,小王哧溜冲到2号铺求援。

“建昆建昆,你赶快过去,亚军那边来了外宾!”

“噢?”

李建昆心头大喜,跟着赶过去,希望与自己所期盼的一样,来到4号铺,进门一瞅,一个矮小萌妹子,和一个金发碧眼的大妞。

这不就来了吗?

也不知道哪个学校的。

留学生这个群体,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圈子,像北大留学生,扎堆在勺园那块,搞定眼前这两个,后面保管成群结队。

他亲自上前招呼,也没用英语,敢自己出来逛街的老外,显然有点中文底子。

一番了解,搞半天还是他们学校的。

羽生由美子和安娜,对这位东方大帅哥的介绍十分满意。

“这套我要了,那套也是。”

“我要这这这……”

好嘛,不愧是当下全世界最有钱的两个国家。

一顿疯狂采购,把屋里屋外的一帮人民同志都给看呆了。

“可是,这位帅哥,我们没有这么多人民币。”

安娜眨巴着蓝色大眼睛,隐约有点挑逗的意味,掏出一把美刀,“相信这个你不会拒绝吧?”

个小浪蹄子,看不起谁呢。

“当然。”李建昆非常绅士地接过。

这个年代美刀兑换人民币,由于没有金融市场,采用固定汇率制度,1979年的官方汇率为1:1.4962。

但在黑市上,1:3,1:4,那都是等闲。

羽生由美子同样用美刀支付。

搞得李建昆不送她们出门,都不好意思,两个小妞还是涉世未深啊,只怕黑市搁哪儿走都不知道。

这波利润,那可来菜。

但李建昆更关心的,还是此事的后续,他回头瞅向捧着一把美刀傻乐呵的小王和陈亚军,道:“晚上加个班,我教你们几句简单的英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