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352章 如果是这家公司,我破例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352章 如果是这家公司,我破例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352章 如果是这家公司,我破例

第352章 如果是这家公司,我破例

投资会开始之前,查理·施怀雅悠哉走来,坐到李建昆他们旁边,还带来一个漂亮小妞。

“呀!慧珊,你也在这啊。”

“我跟我爹地来的。”

这姑娘名叫欧阳慧珊,跟黄茵竹有些私交,一个圈子里的朋友。

俩姑娘有一阵没见,拉着手搭话,查理瞥向李建昆,淡淡问:“兄台贵姓?”

“李。”

“李?”

查理微微一怔,不得不再次审视他一番,与脑子里的信息逐一印证,可是都不像。

再说,是又如何?

港城最反骨的李姓,不过深水湾那家,拿下怡和25%的股份,想吞掉九龙仓,却临时犯怂,织好的嫁衣不得不转卖给包船王,凭包船王的实力才拿下。

这个李家经营理念是:家人不得参入公司经营。

“你和茵竹是怎么认识的?”

“这跟你有关系吗?”

查理眯起眼睛。旁边的黄茵竹察觉到气氛在变冷,侧头道:“查理,伱不去开工?”

“犯不上,有小弟在。”

太古是四大洋行之一,自然离不开银行业,有家太古银行,据黄茵竹所说,查理的父亲是主要负责人之一,他自己也在其中任职。

简而言之,他今天是过来放贷的。

越是有钱人,越擅于利用银行的钱赚钱。

银行赚取无风险的利息,各取所需。

该说不说,港城的银行如此积极地拉贷款,倒给李建昆提供了一个思路。

这会儿,脑子里沿着这个思路,不断发散……

1982年撒妾尔访华。

1983年港币危机,达到历史最大跌幅。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

1985年港币资产恐慌性抛售,爆发经济危机。

如果逆向思维去想的话,这些都是机遇。

那如何把握住这些机遇?

怎样实现反向操作呢?

首先,他需要一大坨子港币,越多越好。

他手上港币固然不多,但是,银行有的是……

投资会正式开始,影视协会的一位大佬致开幕词后,各个影视项目的负责人,陆续登台推销自家的影视作品。

吐沫横飞。

每一个影视项目推荐完成后,现场有意向的投资人会举牌,双方达成一致,当场签订投资协议。

效率很高。

黄茵竹不时用胳膊肘撞李建昆,急不可耐,眼见五六个项目过去,你倒是动一动啊你!

要说拿银行的钱去投资电影,也不是不能干,可李建昆还是兴致缺缺。

同样的道理,投资电影回报率太低,有这钱去捣腾别的不好么?

又一名影视项目负责人登台。

“大家好,我是中原影业的代表,我们这次要招投的影片叫《少林寺》,招投金额,40万港币……”

嚯!

底下哗然一片。

这可是头一遭啊!

投资人们都没想到这家公司会招投。

他们的来头可不小,或者说特殊。

他们是大陆的国企。

中原影业的背景,出自大陆的左翼电影,又称新兴电影运动,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在内地拍过许多主旋律影片,大获成功,后来他们将目光瞄向中西角力的重要意识形态战场——港城。

组建了“长城”、“凤凰”、“新联”三大影视公司。

在60年代时,港城影视界有国语片“四大公司”和粤语片“四大公司”。

长城和凤凰占据国语片四大公司两席,另两家是邵氏和电懋。

新联则和本土的光艺、中联、华侨,并列为四大粤语片公司。

声势浩大,辉煌一时。

这三家左派影视公司,推出过许多优秀作品,譬如《败家仔》、《七十二家房客》、《杨乃武和小白菜》、《红楼梦》、《阿Q正传》、《绝代佳人》、《云海玉弓缘》等等。

吸金能力相当强。

只是后来,随着大陆那边哗啦哗啦,港城的左派电影发展陷入瓶颈,所有编导和从业人员均被召回。

谁能想到当初拥有千万资金盈余的他们,现在竟然混得这么惨,为区区四十万港币,还得公开招投。

长城和新联也合并成为中原影业。

抱团取暖。

“我们这部影片会在大陆取景拍摄,也会在大陆上映……”

好家伙!

听闻此言,现场沸腾。

所有投资人的眼神都亮了,一个个摩拳擦掌,迫不及待。

有些人甚至已经将号码牌举过头顶。

这如果不投那就是个傻子!

会在大陆上映!

大陆十亿人口啊,市场大到骇人听闻!

说句不好听的,拍成一堆狗屎,都没有亏的可能。

但凡还能入眼,必定赚个盆满钵满!

李建昆坐在椅子上,表情呆滞,《少林寺》招投资?

这不等于好有一比吗——蛋糕砸脑门上!

要知道,这部1982年上映的电影,以一毛钱的票价,在内地取得了1.6亿人民币的票房。

这是啥概念?

在港城的票房好像也接近两千万港币。

在棒子国有几十亿,在泥轰国几十亿——他们的钱不值钱嘛。

黄茵竹见他终于有点反应,忙不迭问:“怎么样,这部是不是可以投?”

这等于一句废话,瞅瞅前排的反应就知道。

“茵竹,这部片子,你可要悠着点。”这时,旁边传来一个极不和谐的声音。

黄茵竹满脑门问号,看向说话的查理。

查理解释道:“这是部拍废过一次的片子,内地佬勒紧裤腰带,好不容易凑齐二百万,去年就开拍了,拍得稀烂,自己都看不过眼。这不,又临时换导演,找人重拍,白费四十万,穷得叮当响,拿不出钱,这才跑来招投。”

李建昆斜睨过去。

黄茵竹小心翼翼看他一眼。

查理的言语中,充满了对于大陆穷酸的鄙夷。

“可是,他们有广阔的市场啊。”黄茵竹试图暖和气氛。

“轮得到你?咱们是什么身份?你还想挣他们人民的钱?”

查理的话很快得到验证。

台上,中原影业的负责人,把影片的卖点推销一番后,咬咬牙,话锋一转。

“谢谢各位投资人的青睐,不过投资这部电影,我们有个条件——大陆收益不计入分成……”

吁!

满场嘘声一片。

刚还兴奋得差点没窜起的一众投资人,顿时失望透顶。

港城的左派电影沉寂多年,已经完全脱离时代,纵观他们这几年的寥寥数部作品,什么《一磅肉》、《泥孩子》、《欢天喜地一家亲》……

年年票房垫底,年年入不敷出。

亏得连裤衩都不剩。

大陆票房不计入分成,那还陪你们玩个鬼咩!

“下去下去吧,浪费我们的感情!”

“搞什么嘛,这话怎么开始不说?”

“一点诚意都没有!”

底下投资人们,七嘴八舌,直接轰人。

一帮鬼佬最咋呼,气焰嚣张。

“滚!这里不是你们要饭的地方。”

“一脑子粪便,跟我们玩策略?”

“卑鄙无耻的黄皮猴子!”

此话一出,满场华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但多数人只是稍纵即逝,少部分人下意识攥紧拳头,却也生不出直面锋芒的勇气。

中原影业的代表,暗叹一声,知道没法再继续,拿起演讲稿,带着股颓然准备下台。

“稍等一下,我投。”

就在这时,人群后方,站起一个年轻小伙子。

嗯?

全场注意力瞬间被吸引,众人齐刷刷扭头,那些鬼佬显然没想到有人敢公开跟他们唱反调,表情很不美丽,眼神中皆透着股警告意味。

年轻小伙浑不在意,站立如松,腰杆挺得笔直。

但脸上又挂着笑容,带着股恭敬,望向台上那位中原影业的代表。

何为中原?

身在殖民地,心在中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