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470章 再临特区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470章 再临特区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470章 再临特区

第470章 再临特区

一辆带帆布棚的绿皮解放车,呼啸行驶在国道上,已经是第五天,算是将将进入岭南范围。

之所以走得这么慢,一是路况和车辆的问题;二来是为安全起见,白天赶路,晚上进入城镇休息,绝不往偏远小道上找捷径。

这几天,李建昆、金彪、陈亚军和司机师傅四人,吃住全在车上,这就是为什么特意找辆带帆布棚的卡车的缘故。

如此小心谨慎下,一路有惊无险,在出发之后的第七天,解放车总算抵达鹏城。

“李同志,还往哪走?”

司机师傅再傻,现在也看出来,这三人有点问题,他们带的大包小包很蹊跷,一路护宝似的。

不过不关他的事,对方租车时手续是齐全的,来自东升街道办旗下的龙牌刀具厂。

这一个礼拜虽说给他折腾得不轻吧,所幸吃喝方面的待遇不错,抽华子,喝北冰洋,买来的饭菜一准大鱼大肉,吃腻了还有方便面换换口。

副驾驶座上,李建昆指指前挡风玻璃外面,道:“你沿着路标走罗湖,到时我再找人问问,咱们去华侨旅社。”

司机师傅也不多打听,摸出一根华子点上,咧咧嘴,“得嘞!”

林新甲在他们出发前,也回到鹏城老家,目前下榻在罗湖华侨旅社。而南洋银行罗湖分行,正在旅社旁边。

解放车行驶在鹏城的道路上,李建昆一路上高低提起一些的心,终于缓缓落下。不是他胆小,胆小的人就不敢走这一遭。明年即1983年,后世众所周知,这年发生了些事,为啥?

不整顿不行呗。

透过车窗,李建昆打量着外面的景象,鹏城外围地区,仍没有太大改变。多是荒山野岭,水、电、通讯、交通这些基础设施,皆无从谈起。好像他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就是一条黄土路。

很多后来的人并不了解,所谓特区,并不是指整个鹏城,只是中心区域,占全市面积约六分之一的范围。

似乎正是今年,特区与非特区之间,会用铁丝网架起一道管理线,也被称作“二线关”,将这座城市一分为二。出入需要特殊证件,叫作“边防证”。

现在显然还没动工。

随着解放车愈发接近罗湖,李建昆视野中的景象,逐渐变得不同。他看见不少正在大兴土木的工地,其中有座十几层高的在建大楼,老远能看见,如擎天一柱。

他回忆着对于鹏城发展历史的印象,确定这座大楼,应该是“电子大厦”。

1981年动工,会在今年8月竣工,建成后成为特区第一高楼。

这是第一座,由国人自己建造的二十层以上的建筑,具有一定历史性意义。

不过,它保持特区第一高楼的时间,非常短暂,很快会被高五十三层的国贸大厦所取缔。李建昆视线搜索,倒是没见着。即使还没动工,也快了吧,建设速度也非常快。

国贸大厦的建设,在80年代算是一个奇迹,平均每三天一层。

他的视线,再次回归到在建的电子大厦上。

那片区域,后世会成为闻名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商业街区——华强北。

从1982年电子大厦即将落成这件事上,可以看出,特区虽说在摸着石头过河,其实已经把握到一定未来的发展方向。电子大厦的建立,标志着特区打响了电子科技发展的重要一枪。

李建昆无声笑笑,想着等电子大厦竣工,高低要拿下一层——印象中它每层的面积并不大。眼下在鹏城,想要直接买地,还办不到,没人敢卖。那些搞房地产的也是变着花样玩——特区出地,他们出钱盖房,再进行利润分配。

在不能拥有自己的大楼前,那里将作为自己科技产业的大本营。

当然,这是后话。

他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在特区支棱起一个摊子。一家工厂,作为产品落地的主机厂。

否则即使他拥有再好的产品,也只能像姨妈巾和尿不湿样,转卖技术,无法获取最大利益。

这家工厂还不能像TTK家电样。

他只给股份,不会给股权。简而言之,他来主导经营。

至于说TTK家电,起初的算盘只是占个便宜而已,没想太过掺和它的运营,毕竟它后世发展不错,坐吃分红即可。

念头纷呈间,车辆驶入城镇,李建昆下车打听过华侨旅社的位置后,解放车在轰鸣声中,继续驶向目的地。——

南洋银行,罗湖分行。

只有一百平方米的临近铺面里,人影稀疏,切确地说,除港城过来的工作小分队外,没有一个客户。

行长伍锦瑞在办公室里急得直跺脚。

虽说这个分行主要任务,是为吸引外资服务,但这是集团的大方针,如何吸引外资,由港城那边负责。他的主要任务还是两块:管理好分行和吸纳人民币存储。

尤其是吸纳人民币存储,与他的薪资是直接挂钩的。

他抛家不顾,油盐米粮还得从港城扛过来,可不是为坐冷板凳。

是,这年头内地整体贫困,但是一百两百的,各位亲爹亲娘,你好歹来存啊,积水成渊,存的人多,盘子不就大了?

奈何,内地居民普遍不信任他们银行。

提高存款利率这事,他又说了不算。

拿不出好数据,他别提加薪,连能力都会遭到集团公司质疑。

伍锦瑞思来想去,还是不能坐以待毙,得走出去,没有客户,只能去拉。他想到两个策略,一是让手下人去搞宣传,介绍他们银行的靠谱,打消民众顾虑。二的话,他亲自行动,去拜访大客户。

罗湖分行开业一个来月,也不是说一笔人民币存款没有。

有见识的人,知道他们银行在港城的中银系统中,排名第二,倒也会找上门存款。

该说不说,这些个内地人,还真把他惊到一把,谁能想到,这年头大陆居然也有数十万身家的人?

他认为这帮内地的有钱人,还是有圈子的,只要能打入他们的圈子,肯定能拉来更多存款。

“小郑,你把内地的大客户名单整理给我!”

秘书小郑应下后,赶忙着手准备。倒也没多少人,不多时,一份名单交到伍锦瑞手上。

伍锦瑞坐在办公桌后,手持名单,搭眼望去,人民币存储,目前最大的客户,是一个叫徐庆有的人。

存款金额,八十万整。

不简单呐!

这名字他在特区待了一个多月,还真的没少听,特区的大红人,在外商和本地机构之间,左右逢源,折腾出不少项目。

比如特区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东湖丽苑,正是他牵线搞成的,如今有一部分已经开始交房。

伍锦瑞收起名单,没再多想,决定首先去拜访这位徐先生。

他这边准备好,拎着公文包准备出门时,走到业务大厅,发现正当门停着一辆绿皮解放,顿时气不打一处出。

我这本身就没生意,丫的还给我堵门!

正怒冲冲想出去理论一番时,门口突然出现一行四人,每人左右手上,各提溜着一只沉甸甸的行李包……

今晚无更,新剧情开启,捋一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