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476章 特区最不能遗忘的人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476章 特区最不能遗忘的人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476章 特区最不能遗忘的人

第476章 特区最不能遗忘的人

三月上旬,鹏城春意盎然,山谷里百花齐放,田野间嫩绿新生。

踏青的好时节。

如果得闲,李建昆也想去郊外走走。问题是,找厂房承建方的事,整的人头大。

他特地派林新甲去羊城踅摸,一番打听,好家伙,大的承建单位全在支援特区建设,人根本不够用。

要知道,特区可不止鹏城一个,1980年规划的第一批特区,有四个。

其中鹏城、珠海和汕头,全属于广东。

优质单位指望不上,林新甲只能退而求次,好歹谈到一家。门户不大,排场不小。

因为李建昆给的工期只有一季度,需要的工人不少,过来吃饭住宿都是个问题。

对方要求伙食方面,每顿必须有一个大荤菜,并且有汤,米饭管够。这还没什么,建筑工人干力气活,肯定要让他们吃饱,另外岭南一带钟饮汤,能理解。

李建昆没有二话,满足!

已经让中英街那边的阿昌,囤积了一批粮油物资。

对方又要求住宿方面,得是正经搭建的板房,里面要有床,不超过六人一间。

行吧,满足!

李建昆去其他工地,问来供应商的联系方式,两家供应单位,分别送来二十套搭建板房的材料,以及九十乘木质双人床。

如今全堆在工地那边,用油布罩着,特意找来俩本地人看守。

到这一步,李建昆心想吃住问题全解决,尽数满足你们的要求,这回该赶紧把人马开过来吧。

谁承想,临了临了,对方又对工程款提出异议,不稀罕人民币了,要求按官方汇率用港币支付。

我叼你老母!

李建昆现在自个都缺港币,承诺投资两百万港币建厂,一分一厘都是要到位的。而他通身只有一百万港币。

当然,这不是重点。

主要隔三差五整一出,弄得人很不舒坦。

这天傍晚,思月书院旁边的国营饭馆。

林新甲不在,李建昆、金彪和陈亚军三人,要了些饭菜,外加一瓶红曲酒。

这回是真的借酒浇愁。

酒喝到一半时,耳畔忽然传来一阵火车拉笛声。陈亚军还打趣说,这一喇叭咋这么响,搞得他差点没钻桌底,以为是防空警报。

不多时,饭馆门外人流躁动,一拨一拨人,喜笑颜开,仿佛去赶什么热闹场子,全往一个方向冲。

李建昆三人你看我,我看伱,啥情况?

“我去问问。”

金彪哧溜冲到门口,拦下一对叠罗汉的父子,年轻父亲把四五岁大的儿子,搁脖子上坐着,双手抬起,扯着儿子的小手,喔喔喔往前跑。

“同志,问下,这是干啥呀,你们去哪?”

“你还不知道?大部队来了,看兵哥哥去啊!”

金彪仍然没搞懂,挠挠脑壳,返身回来,把对方的原话叙述给李建昆。

唰!

后者听罢蹭地站起,眸子里精光四溢。

来了?

算算时间,好像也差不多。记忆中,国贸大厦1985年竣工,史料记载耗时三年,那么今年得开建。

李建昆蓦地想起,春节后特区的一队人马跑去京城要人的事,来龙去脉能对上,大概率没跑。

如果真是他想的那些人,属实有点雪中送炭的意思。

脸上掠起一抹喜色,他招招手。

是与不是,去看看就知道。

“咋了,不吃了?”

“还吃个毛球!”

李建昆去柜台买单结账。

金彪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一张牛皮纸,卷成一个三角兜,把没吃完的花生米和兰花豆,混在一起倒进去。

陈亚军拎上没喝完的半瓶红曲酒。

这会倒知道节约,去苏记买面包时,那比港商还款爷。

李建昆无力吐槽,出门后,沿着人流涌动的方向,一溜小跑,冲向罗湖口岸。

火车站在附近不远。——

罗湖火车站,外围。

此时,这里的老百姓已是人山人海,嘈杂四起,十分热闹。聪明人早早占据高地,借着月华星辉和火车站的灯光,向里头眺望。

只见铁轨上停着一列闷罐车。

在夜色中一眼望不到尾,如横亘在旷野上的一条巨龙。

光线洒落过去的地方,一节节车厢里,有源源不断的兵哥哥跳下来,很快在开阔处集结,列队整齐,站起在夜色中好似一杆杆标枪。

坐过闷罐车的人都知道,一趟长途下来,能去半条命。

但他们仿佛丝毫不受影响。

人流形成的方阵密密麻麻。

大阵容!

老百姓们七嘴八舌,揣测着到底来了多少兵哥哥,有人说五千,有人说一万,有人说远远不止,没个准。

李建昆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挤上一个小山岗,注目观望,与周围其他人一样,心怀激动,甚至比他们更激动。

还真是!

工程兵!

他倒是知道一个大概数目——两万多。

这是一批特区建设史上,最不该被遗忘的人。

无论是国贸大厦三天一层的速度,还是后来的地王大厦,两天半一层的速度,举世震惊。没有他们,根本不可能实现。

有人曾统计过,在1982-1995年间,鹏城每五栋大厦,就有一栋是工程兵所建。同时这里的第一条标准化道路、第一个小区,绝大多数十八层以上高楼建筑,也都是两万多名南下的基建工程兵完成。

可以这样说:

后来鹏城雄伟壮阔的市貌,是他们用血和汗灌溉出来的。

而基建,是一切发展的前提。

“我滴妈呀,蚂蚁啊这是!”陈亚军不知何时挤到李建昆旁边。

后面传来金彪的声音,“这么多人,搁哪住啊?”

他们在这边待了些天,也算知根知底,鹏城拢共都没多少人,区区二三十万,房屋更是少得可怜。来支大部队,压根没地方塞。

陈亚军咕噜一口红曲酒,又从金彪怀里摸过两颗花生扔进嘴,“讲道理,这么多兵哥哥过来,不得提前建个根据地?”

一点音讯没有,也完全没看到哪里在建营地。

金彪附和说:“安排不到位啊,这边办事确实不靠谱,保不齐人来了还留不住。”

李建昆侧头瞅瞅他俩,“你们太小瞧军人的意志了。”

别说之前特区抽不出人来建营地,即使这些兵哥哥过来,他们自己能建,也不会建。

无他,费钱。

他们是来支援特区建设的,而不是过来花销。

“最可爱的人”这句话,绝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

对于这段历史细节,李建昆其实并不了解,是他猜的。

无疑他猜对了。

当晚,兵哥哥们没有走远,在罗湖口岸附近寻到一片荒野,全军休整,席地而眠,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隔日清晨,当李建昆三人再过来打量时。

那片荒野早已没有人烟,地上没留下一片垃圾。春风吹拂,虫蚁遍地的荒野上,只有那些被压平的草地,证明昨夜曾有庞大队伍在此露宿过。

李建昆带着抹感慨说:“应该是凌晨离开的,不想惊扰老百姓。”

“去哪了?”陈亚军问。

天知道,两万多人,踏雪无痕般。

李建昆想想后,猛一挥拳,“找!”

可不是找过去看热闹,他找工程兵有事呀。

有他们在,谁还稀罕羊城那鸟几把施工队?

给老子圆不楞登地滚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