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529章 职工入厂,声势浩大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529章 职工入厂,声势浩大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529章 职工入厂,声势浩大

第529章 职工入厂,声势浩大

暑气一天天消减,昼夜温差愈发明显,昨夜李建昆在厂区散步时,看见几片枯叶随风打着璇儿,感受到了一丝秋意。

9月1日。

华电的职工入厂日,如期而至。

凌晨四点,天刚蒙蒙亮时,管理人员们纷纷从床上爬起,按照昨晚的动员会安排,兵分数路:

有的赶去运输公司,与租赁好的解放卡车碰头。

有的蹬着自行车,带上几包边防证,直冲二线关的入口。

有的在厂门口搭起梯子,拉欢迎横幅。

有的留守厂区,协调后勤事宜。

大伙分工明确,各自忙碌着负责事宜,一切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黎明破晓,当第一缕晨辉洒落在华电厂区里时,厂院门口已是人头躜动,热闹非凡。

招聘的特区本地人,拎着大包小包,从门前的主干路两侧,如蚂蚁搬家样向过汇聚,在黄土大路上,拉出两条长蛇般的队伍。

随着时间推移,队伍越来越长,人流也越发密集。

乍一看,像极了某所高校开学的情景。

“叮铃铃~”

两辆小自行车,一前一后,如同过往许多时日一样,碾着朝阳的剪影,去往道路另一头的水产品市场。

内地生活资源不富裕,肉食品紧张,在特区这地方,吃海鲜是最好的选择。

好吃还不贵。

黄茵竹和栾惠玉但凡出来买菜,总不会错过。还得赶早才能买到最新鲜的海鲜。

“我滴个乖乖!他们厂到底招多少人啊?”栾惠玉放缓车速,注定也骑不快,向身后搭话。

黄茵竹其实并不清楚,没问过李建昆,笑嘻嘻说:“怎么的…不得上千打底?”

“他们老板还挺有钱的。”栾惠玉感慨。

自家开厂,她很清楚,虽说内地工资与港城相比,非常便宜,但人数多了后,养起来仍然是一笔不菲开销。

像她家的制衣厂,有五百来号工人,每月单是薪水支出就是好几万人民币,折合港币十几万。

诚然,这些工人也在为工厂创造利益,但做生意的人都懂,生意场上拖拖欠欠的,货款很难及时到账。

她家正是这种情况,还有不少去年的货款没结清,资金捉襟见肘,她爸急得常常半夜起来抽烟喝酒。

黄茵竹笑而不语。

厂名叫华人电子,老板还能是谁?

“茵竹,你有没有发现一件事。”

“嗯?”

“他们一家电子厂,竟然男人也招。”

“为什么不能招男人?”这涉及到黄茵竹的知识盲区。

“笨呐!电子厂都是精细活,男人笨手笨脚的。脾气还大,不好使唤。”

栾惠玉这不藏不掖的声音,引得过路的拎着行李的不少爷们,侧头探来,面色不善。吓得她急忙提速,哧溜闪人。

黄茵竹仍不紧不慢骑着,没打算跟上,反正目的地一样。每每路过这里时,想起这是李建昆的工厂,她总忍不住多打量几眼。

周遭只要是个爷们,甭管视线往哪边瞟,余光全在她身上。有些小伙哈喇子直淌,太漂亮了!

画里走出的人似的。

轰~轰~

后方驶来一辆解放大卡,后斗中戳满人头,行驶到华电工厂门前停下。车上人拎起行李,相帮着下车。

望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黄茵竹小嘴微扬,“真好。”

弄得她都想去生产线上做几天女工,融入内地人的群体,体验一下别样人生。可是又知道,李建昆不会同意,他终究还是有点心疼自己的,比如那晚在滕公馆,发现自己吃了**兜后,模样可吓人。

想到这里,黄茵竹素面朝天的小脸上,洋溢起一抹幸福。

时间匆匆,傍晚。

东湖丽苑1期,6幢201室。

室内的装修风格竟跟黄茵竹那套房,一毛一样。

简洁,温馨,搁这年头又不失时尚感。

原木色的小餐桌旁,栾家父女相对而坐,共享晚餐。栾伟华有个习惯,无论工作再忙,一定会回家陪女儿吃晚饭。

栾慧玉自然乐在其中,变着花样给父亲做好吃的。

父女二人不紧不慢吃着,一边搭话。

“对啦爸,上次茵竹那朋友,去找你谈生意,谈了没有?”

栾伟华没好气道:“你算是别提了,搞不清状况不说,态度还差。”

“没谈成?”

“我跟他谈个鬼啊,他算老几?”

“不过…他们那家厂还挺有实力的呢。”栾惠玉说着,把今天路过华电工厂看到的盛景,娓娓道来。

栾伟华听罢,怔了怔,“上千人规模的大厂?”

“茵竹说,打底上千人。”

噶!

栾伟华心头生出了那么一丝丝后悔,当时应该多聊几句的……新厂,反而好合作,不可能开门买卖就挂账。

同一时间,华电工厂里。

行政楼二楼,总经理办公室门外的长廊上,李建昆、金彪和陈亚军三人,肩并肩站着,扒在护栏上,眺望着厂区内的景象。

招聘的一千名职工,一个不落,今天全部进厂。

华电承诺的八小时工作制,和薪资待遇,是他们无法抗拒的。

当然了,这些职工相对而言也比较优质,季美仙他们招聘时是真费了心思,逐一把关过,没有文盲,还都有点上进心。

这个时间,职工们主要集中在三处地方:

床铺没拾掇好的,搁宿舍忙活。四幢宿舍楼灯火通明,每间房都亮着灯。

搞好住的地方的职工,涌动到食堂吃饭。特殊日子,今晚食堂会供应饭菜到九点。

填饱肚子的职工则排队去水房打水,或洗漱。以迎接他们在厂里的第一晚,好生休整,明天起正式成为一名华电人,开启在这里生活。

“宋向阳呢?”李建昆看向左右。

“他还有空冒头啊,紧张得不得了,猫在宿舍准备他的教案。”陈亚军回话。

“教官明天什么时候来?”

“八点前。”金彪答话。

李建昆微微颔首。

按计划,从明天起,生产方面的管理人员,和挑选出的一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职工,会跟随宋向阳一起,学习设备运用与生产流程、工艺。

另外,特地拜托工程兵那边有交情的陆大江连长,找来了十个退伍老兵,组成教官团,对其他职工进行军训。

一是磨炼他们的意志;二来,好让他们适应未来的军事化管理。

这年头绝大多数工厂里的风气都不行,老百姓又深受耳濡目染,必须纠正一下。

等这边操练好。

宋向阳那边的课程也结束了,培训好的人员下放到各车间、各工种部门,对普通职工进行教学。

一套走完后,开始正式投产。

李建昆抽完一根烟,回到办公室,金彪和陈亚军跟进来。

“伱俩谁明天去趟报社,把这个登出去。”

李建昆取过红漆桌台上的一张信纸。陈亚军伸手接来,瞅了瞅,点头应下。

信息闭塞的年代,机关单位格外热衷办报纸,像当初陈春仙的等离子体服务部都有份科普报,特区当然也不缺。

而且特区初创,报纸上常有政策公布,看报,已然成为在特区捞营生的老板们,每天的功课。

也算入乡俗随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