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636章 复仇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636章 复仇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636章 复仇

第636章 复仇

“阿sir,你们问一万遍我还是不知道,都说了,那几人我根本不认识,临时凑起来的。”

“姑且当你说的是真的。那雇主是谁?总有人跟你联系!”

“我和他一起的,雇主联系的是他,伱们问他呀。”

一天后,病房里,抢救过来的歹徒老四虚弱地躺在病床上,面对阿祖几名阿sir的问话,微微侧头望向隔壁病床上一动不动如根木头般的歹徒老三,眸子里掠过一丝哀伤,但脸上呈现出一副吊儿郎当的表情。

医生说,老三失血过多,时间太长,身体机能遭受严重破坏,很可能再也醒不过来。

简而言之,成了植物人。

“你不要冥顽不顾,你非法持有枪械,私闯他人住宅,禁锢挟持他人,数罪并罚,够你在里头蹲个二三十年!现在是给你戴罪立功的机会!”

老四望着雪白的天花板,呵呵一笑,心头有抹惨然,但他不能表现出来,给这帮条子可乘之机。

吱呀~

病房的木制带探视窗的房门被推开,李建昆用三分道理和七分气势,使得守门的年轻阿sir退至一旁。

房间里阿祖几名阿sir扭头探来,看清来人后,欲言又止,终究没说什么。

“我可以以受害人的身份向法官求情,给予你最轻的量刑,并且将你的家人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给他们一笔可观的生活费。”

李建昆缓缓走向靠窗台一侧的病床,凝视着病床上的歹徒老四,一字一顿道:“我也不需要你出卖你的兄弟,只要你证明一下,那晚是你们持枪逼迫我签下了那份协议。”

几名阿sir你看我你看我,最终还是阿祖凑近几步,小声对李建昆说:“这话不妥。”

李建昆没有搭理他,眼神一眨不眨盯着歹徒老四。后者同样目视着他,眸子里有股剧烈挣扎。良久,老四咧嘴一笑:“你在说什么?”

李建昆心头黯然,希伯来设置的后手比想象中更完善,或者说更毒辣。同时他也低估这帮歹徒之间的情谊。

大概率歹徒老四如果反水之后,他们七个的家人都会遭遇生命危险。

这事儿施怀雅家族是干得出的,当年他们贩卖内地“猪猡”去北美的时候,往往一船上千人,到达目的地要死掉三四成,都给扔进海里喂鱼了,有时一船全部死绝。而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他们仍然乐此不疲——

一个“猪猡”在内地只需十几块大洋买入,贩卖到北美的种植园和矿场里,最高能值一千块大洋。

李建昆透过老四的微表情,约莫能揣测出他的心理:

不说,遭殃的只是他一个。他和旁边变成植物人的老三的家人,会有人照顾,该他们得到的钱一分不会少,甚至会比想象中照顾得更好,得到的钱更多,因为他等于手握希伯来的把柄。

说了,即使他的家人在自己的帮助下,得以暂时逃脱,但他的歹徒兄弟和他们的家人,恐怕难以幸免。

他反正要蹲号子,无非时间长短的问题,综合考虑之下,他选择多蹲些年。

最后一个契机,破灭了。

看着李建昆一言不发走向房门,阿祖上前拉住他说:“你也不必太急,这家伙的身份我们已经掌握,正在紧急排查他的人际关系,有你们提供的关于歹徒身形和声音等方面的线索,相信很快会有结果。”

安慰话不错,但李建昆不抱太大希望。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歹徒老四是这种性格,另几名歹徒估计大差不差。

抓住又如何?

他们为确保家人的安全,大概率也会做出与歹徒老四相同的选择。

李建昆继续踱步,啪地一声带上房门,任何人都能看出一股无法抑制的怒火在他周身腾跃,他现在心头只有两个字——

复仇!

两辈子没被人用枪抵过脑袋,也从未遭受这么大的经济损失。

这一切,必须有人来买单!

他说过,太古没有存在的必要。他会兑现承诺。至少在港城。

太古是一个环球的金融财团,总部位于伦敦,一百多年前做小贸易落魄的施怀雅家族的先祖,不惜远渡重洋来到内地,依靠彼时势力庞大的日不落帝国与腐朽的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从航运业起家,一步一步发展起来。

期间的内地战乱和四十年代泥轰攻占港城,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否则以清末时这个家族在内地每年狂赚150万英镑的敛财速度,现在估计已是世界级的顶级财团。

二战结束后,太古卷土重来,在鹰国本土、大漂亮国、澳国都有投资,不过施怀雅家族尤其擅长赚华人的钱,他们的业务重心还是在港城。当然,如果未来历史不发生改变的话,他们也会重返大陆。

诸如太古城、太古汇和太古里这些名头和场所,后世的国人不会陌生。

太古的产业在港城无疑可以称作一个集团,涉及航运、航空、房地产、制糖、金融、贸易和饮料装瓶等多重领域,而施怀雅家族在港的所有业务,全由一家公司持有——

太古洋行有限公司。

在港股的编号非常靠前。它便是李建昆复仇的目标!

他不会用非法手段对希伯来、包括很有可能参入其中的查理怎么样,一来这是种下乘手段,毁了敌人也会招来一身腥;二来,这不足以平息他的怒火。

他相信,当他推倒太古洋行时,有的是人乐意替他跟希伯来父子算账。

不过李建昆也明白,以太古洋行的体量,想在短时间内打败它,仅凭他现在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瞧的——除非给他时间慢慢筹划,但心中无法抑制的怒火,使得他不愿多等。

他需要盟友。

很强力的那种。

李建昆并不想将自己满腔的怒火,带到别人家中,所以他致电给董浩芸,约在中环的东方置地大厦见面。

静谧的茶室里,保镖和工作人员全部退避,红木大板的茶桌旁只坐着董浩芸和李建昆。

前者已得知前晚波佬道31号庄园发生的事,既震惊也愤怒,同时不忘对李建昆表示关怀——虽然之前在电话里表达过。

李建昆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没有太多寒暄,开门见山道明目的。

董浩芸先是眼前一亮——该说不说,他一直有这个心思:拿下四大洋行中的一家!

同为港城华资的顶级豪门的包家,前两年成功拿下九龙仓,怡和在港的最大资产便是“九龙仓”和“港城置地”,又以前者更优。等于说包家拿下了怡和的大半壁江山。

而另一个后起之秀的顶级豪门李家,也已购入和记黄埔。

董浩芸自认是和包玉钢平起平坐的存在,如此伟业没有他一份,甚至被小辈抢去风头,心头总归不是滋味。

只是转瞬,这位这一世逆天改命活到现在的老船王,又下意识皱起眉头,沉吟说:“对付太古,不好办呐!说实在话,四大洋行中余下的两个,会德丰更有希望。但太古又招惹到你,这事儿……”

李建昆对太古洋行虽然有些了解,但肯定不如这位在港城人脉势力盘根错节的老船王懂行,虚心请教起来。

“第一是资本雄厚。”

董浩芸竖起一根手指说:“太古具体有多少钱,没人晓得。你应该也知道,施怀雅家族从一百多前便开始发迹囤积财富,当年在内地搞航运时,连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都招架不住,比他们更早进驻内地的怡和也被打得节节败退,那时这个家族便赚取了泼天财富。

“第二是经营状况。

“太古和其他三家洋行不同,49之后为了拿回内地产业,他们和内地多有交涉,似乎从中看出什么,对内地的发展充满信心,不管在世界范围内怎样投资,施怀雅家族的生意重心始终在港城,并且企图重返大陆,太古洋行的经营状况蛮不错。

“不像其他三家洋行,说到底包玉钢和李佳成能分别拿下‘九龙仓’和‘和记黄埔’,还是因为这两家洋行看衰港城和内地的发展,包括会德丰,都起了退出港城将资产转移回鹰国的心思。

“第三的政治人脉。

“施怀雅家族十分擅长结交人脉。从某种角度讲,他们有种大格局,经常会拿出一些利益分配出去。他们家的关系到底到了哪一步,我并不是很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很硬!”

关于施怀雅家擅于笼络人心这一点,李建昆也算有些了解。

比如后世人人骂却仍旧运营得活蹦乱跳的“国泰航空”,在80年代末,施怀雅家拿下“港城航空”一统港城的航空业后,太古进行了一手极骚的操作。

一口气拉拢了中信、中航和兴业三家华资国企入伙。

当然,只给他们股份和分红,不给管理权。

李建昆内心沉吟,既有钱,又有权,经营还良好,确实难啃。难怪前世80年代港城华资强势崛起,和记黄埔、怡和和会德丰相继失城,唯有太古存活下来,且越发壮大。

但是,即便它是一块陨铁,李建昆这回照样要下嘴!

眼下其实是个机会,金融风暴席卷,太古洋行所谓的运营良好只是相对而言,同时施怀雅家族从二战后卷土重来的时间尚短,用了许多年打基础。

现在如果不趁机推倒这头啃噬着国人的血肉发展起来的家族,将来更难有机会——他们会越来越有钱,越来越有势,思维愈发通透、拉拢到他们这架马车上的华资势力会越来越多。

“董老,我有个想法,还需要你帮忙组织……”

这样看来,只有董家不够。

他需要更多的强力盟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