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645章 异类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645章 异类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645章 异类

第645章 异类

招商局大厦六楼,一间布置简洁的办公室里。

玻璃和木架组成的塞满经济和政治类书籍的书柜前方,一张红漆五屉桌后面,坐着位穿略微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头发花白,身材瘦削的老人,年纪约六旬上下。

他从中年男秘书手中取过烫金名片,拉远距离,仔细看过之后,面露疑惑。

这样一位资本大佬,以前从未打过交道,毫无预兆地登门拜访,有何目的?

“袁总,见吗?”男秘书轻声问。

“多个朋友多条路,人家身份摆在这里,亲自到访,哪能让人家吃闭门羹,那样不是结仇吗?”老人笑笑说。

秘书忽地想起什么,道:“听前台的小张讲,这人居然很年轻。”

“是华人对吧?”

在港城仅凭一个名字,并不足以分辨是华人还是老外,比如汇丰的大班沈弼。

看见秘书点头后,老人笑容不减说:“能有多年轻啊,华人想在这片土地上打拼出这份家业,也是不容易的。不过这个‘华人电子’怎么这么耳熟?”

老人后面这句话是在自言自语。秘书得到命令后,离开办公室去领人……

让李建昆没有想到的是,招商局目前似乎没有“正手”,而袁耕这位常在蛇口忙碌的副总,刚好在公司。

坦白讲,见到这位老人,他心头止不住的还是有些心潮澎湃。

毕竟对于整个国家有着深远意义的改开第一炮,是他“拉”响的。

李建昆独自进入办公室,将富贵兄弟留在门外。袁耕带着抹错愕,从五屉桌后起身相迎。咋这么年轻?

简直有点不敢认……“昆兰”在港城做出的那些“壮举”,竟然是来自一个二十郎当的小年轻的手笔?

不可思议!

而李建昆接下来的一个举动,更是让袁耕大跌眼镜。

“领导好。”他立正站好,深鞠一躬。

袁耕吓一大跳,大可不必行如此重礼啊!

虽然说他们招商局有些来头,但在港城的投资真不算多,主要业务在内地,这幢毗邻维多利亚港的总部大楼,算是最值钱的家当。相比起对方的“昆兰”,不过是家小公司罢了。

而且这声“领导”,是不是有些不对劲?

袁耕快步上前伸手去托,满脑门问号。

李建昆看出他的疑惑,咧嘴一笑道:“我是大陆人,在港城留学……”

袁耕:“!!!”

老人家仿佛大白天活见了鬼,以至于声音都略显尖锐:“你竟然是大陆人?!”

李建昆笃定的颔首,让袁耕明白他没有年老耳背,霎时间双目瞪得滚圆。

天呐,百亿做空英资企业,最近又强势收购四大洋行中最有财力和背景的太古洋行……这些事儿竟然是他们大陆的年轻人做出来的?

‘咱大陆啥时候冒出来一个这么厉害的年轻人了?’

‘留学?还在读书……看年纪倒像……在港城玩出一个资本大鳄?’

“这这这……”

袁耕脑子里念头纷呈,一时间甚至转不过弯。

李建昆见他表情呆滞,以晚辈姿态,将他扶到靠墙的红漆木艺沙发上坐下。旋即,自己端端正正坐到旁边的单人位。

诺亚·施怀雅不是威胁他,要将他在港城的资本行为,宣扬到大陆吗?

得,不劳他费心。李建昆选择主动曝光。

他不信他做出的“成绩”摆在这里,会有人逼迫他不得不移民——以他的财力,又有什么难度?

好半晌袁耕才回过神儿,上下打量着他,仍带着抹心惊的神色说:“你怎么……”

“我是北大经济学硕士,因为不太喜欢循规蹈矩的体制内工作,所以没接受分配,又比较好奇资本社会的经济模式,后面办理双程证过来,在这边一边学习一边折腾,就……成这样了。”

袁耕:“……”

突然很想揍这小子一顿,简直气人!

招商局从49年开始在港城折腾,还不及对方,远远不及……

袁耕好好消化了一番,强迫自己接受这个现实:国家出了个了不得的年轻人,一个妖孽!

“你……不藏着掖着点,今天突然找上门主动摊牌,是个什么意思?”

“一是逼不得已,二是求援。”

“哦?”

李建昆收敛笑容正色解释道:“有人威胁我,要把我在港城的所作所为传到大陆,我想既然这样,不如主动摊牌。我自认从未做过有害国家和人民的事,事实上我一直在投资大陆……”

啪!

袁耕突地猛一拍大腿,想起什么道:“华人电子!伱在特区有工厂?”

李建昆点点头。

“‘求援’又是个什么说法?”

“您应该知道最近的新闻吧?”

谈及此事,袁耕心头怦怦直跳,收购太古洋行,港城多少资本大佬敢想不敢做的事,倒被你小子干了,似乎还快成功了。

匪夷所思!

看见袁耕点头后,李建昆沉声说:“鹰国方面不希望太古洋行易主,打算不按规则出牌,强逼我放弃,否则会对我‘动手’,我不甘心。

“所以我需要帮助。当我想到谁能帮助我时,这样的形势下除了祖国,没有其他可能。我又想到祖国在港城的一些单位,‘招商局’三字率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据我所知,招商局和太古还有些旧怨。”

岂止是旧怨?

简直是宿敌!

袁耕心想。招商局始于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当年在本土之内,被太古和怡和洋行裹挟着腐朽的清政府和鹰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打得节节败退,让他们掠夺走大量财富。

堪称耻辱!

而这份耻辱,招商局实际上一直没能找回。即便后面战争年代太古退出大陆,但他们在港城的势力仍然强大。

时至今日,虽然袁耕并不愿意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太古根本没再拿他们作为对手。

很多年前他们就已经不够资格了。

“你还差多少股份能拿下太古洋行?”袁耕眼神明亮,如果能有机会洗刷这份耻辱,他当然不会错过。

再者说,太古委实不是个好东西,造过的孽,真以为能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招商局人其实一直都盼望着这天,只是未曾预料到,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祖国小花朵”带来的契机。

“按照证券规则,当没有股东持股超过49%的话,我如果持股49%就算是控股了,还差0.7%。”

“什么?!”袁耕大惊失色,从嗓子眼里迸发出一股喜悦问,“只差0.7%?”

“是的。”

“拿下,必须拿下!”袁耕激动到狂拍硬实的沙发托,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错过以后只怕都不会再有。

半截指头的距离而已。

一想到太古即将易主,难以抑制的欣喜便浮现在这位老人的脸上。

大快人心!

“问题是,我明早恐怕连走进港交所的机会都没有。”李建昆摊摊手说。

“哼!”袁耕收敛笑容,表情骤然一冷,“规则既然制定了,岂是他们想不遵守就不遵守的?”

他看看李建昆,思忖少许后说:“这样,我马上打电话向上反应,让他们派人去趟总督府。”

“行是行,但不够稳妥。”李建昆将自己顾忌一五一十道来。

施怀雅家族手中所持有的太古洋行股份,即使比他略少,但有限。明天上午将是收官战,容不得半点耽搁或失误。谁临时掉链子,便会满盘皆输。

他料想,即使上面去人施压,鹰方表面上应承下来,背地里仍会有小动作——他们很擅长这种阴奉阳违的招数,而我们的人又过于实诚。

只需阻碍他入市几分钟,大局便定。等到施怀雅家族获得控股权,那么万事休矣。

袁耕想了想,承认他说的有道理,问道:“那你什么意思?”

“你们去收购余下的股份。”这样既出其不意,也没人能够阻止。

“这……”袁耕诧异,“不合规吧?你的‘昆兰’都发布收购公示了。”

李建昆的话没有说完,继续道:“所以我们需要现在签署一份协议:招商局入股昆兰投资。”

“啊?”

袁耕怔了怔,再次打量他两眼,这不是拱手送蛋糕吗?

确实如此。

但是,一来李建昆没有办法,二来……他愿意(招商局是国有全资企业),三来他还在为以后着想——

此举肯定会将鹰方得罪个干净,而太古洋行的产业又全在他们的殖民地上,没有强大的靠山,往后只怕寸步难行。

往后了说,即使太古洋行落入他手中,他也不打算管理——97之前根本管不了,直接交给招商局。

用魔法打败魔法。

“你确定吗?”这整得袁耕都有些不好意思,纯属白捡的好事,看见李建昆点头后,他问,“你准备出让多少股份?”

“百分之三十。”来之前李建昆已合计好,太少不够份量,太多……属实也有点肉疼。

“啧。”袁耕犯难了。

昆兰投资公司的总价值他不清楚,但从他们骇人听闻的两手行为上便能看出,至少是一头几十亿港元,乃至上百亿的巨鳄。

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可不是一点小钱钱。

说句不好听的,将招商局卖掉都凑不够。

1982年我国的外汇储备是-10亿美元……

这可把袁耕愁坏了,送到手上的大蛋糕,一本万利的买卖,竟然没钱投……

这时,耳畔传来声音:“昆兰投资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作价1港元。”

袁耕:“!!!”

这位老人面露惊恐,再次犹如活见了鬼般看向身侧的年轻人。

白送???

招商局兜里没米这一点,李建昆还是能够想象到的,他们一直在贴补和投资大陆,比如蛇口的工业区。哪里够钱买下“昆兰”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于是他想:与其抓耳挠腮地和招商局议价,去逼迫祖国母亲从本就干瘪的荷包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不如大度些……

咱捐了。

虽然他心里也想过,这样绝对有好处。

“你你你,你不开玩笑吧?”袁耕瞠目结舌问。

至少是十亿港元级别的财富,作价一块钱?

李建昆倒也干脆,指向侧方不缺纸笔的红漆五屉桌说:“可以即刻起草合同。”

袁耕狠狠吞咽一口唾沫。

这年轻人,他真的只有二十几岁吗?这是何等魄力和胸襟?

难怪他能成为绝无仅有的异类。

佩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