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678章 星光台危事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678章 星光台危事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678章 星光台危事

第678章 星光台危事

九月十八日,晴。

天公作美,碧波如洗,万里无云。

上午,虹口体育场内是一片人的汪洋,巨大的椭圆形看台上座无缺席,数万人齐聚一堂,欢呼声犹如海啸般席卷,空气中弥漫着躁动、激昂和喜庆的氛围。

第五届全运会正式拉开帷幕。

在庄重的音乐声中,从首都传递而来的火炬,将虹口体育场一角花卉簇拥中的巨大银色火炬点燃,火红的炙热的圣火熊熊腾空,将开幕式的气氛推向了第一个**。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全运会首次在首都以外的城市举办。

李建昆留意到,附近看台上的魔都市民们,热烈的表情中均带有一抹骄傲。

是的,这样的盛会,既然撞上,他又怎么会错过?费了番手脚,淘到一张看台票,此刻坐在南面看台上的第七排,与魔都市民们共襄盛举。

当朝气蓬勃的青年男女,男的一身时尚的洁白装束,女的穿着粉红色的裙摆,抬举着红旗和国徽入场,现场的气氛被推向第二个**。

无一例外,全场男女老少同时起身,向运动场上的“国之象征”行注目礼。几万人的会场中突然变得鸦雀无声,而这种无声中却饱含着最大的敬畏与情感。主席看台上,有些外宾微微侧头和旁边人小声嘀咕着,显然被这一幕给震撼到。

一直目送运动场中的队伍消失不见,人们才陆续缓缓坐下。

欢快的运动进行曲再次响起,开幕式的节目开始上演,第一个的节目便迎来排山倒海般的掌声,也让在场的外宾们见识到什么叫做“中国规格”。

只见从体育场四面八方的入口处,游走进一条条五彩缤纷的长龙,他们很快占据了绿茵草坪上的大部分空间,以及外围红色塑胶跑道上的几乎所有空间,整齐划一,演出的人员虽多,但丝毫不显凌乱。

这是一个数千人参加的大型表演。

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的任何地方,都难得一见。

李建昆眺望向主席台,看见外宾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脸上的表情隐隐都透出一抹震撼,那模样似乎在说:噢,不愧是这个国家,人是真他妈多!

而想汇聚这么多人同时表演一个节目,其复杂程度难以想象。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些演出人员为此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和多么多的汗水。

因为这一阵儿常待在虹口体育场,彩排的场景李建昆几乎天天都有目睹,真的是太苦太累了,手脚被磨出水泡、血泡,那是基操,在魔都还未消散的盛暑下,每时每刻都有人晕倒。

但简单的休息片刻,他们便以坚强的意志再次上场,重归队伍。

没有人喊苦喊累,只有忐忑,忐忑不争气的身体导致他们被替换掉。

要知道,他们是没有一分钱额外酬劳的。那份参与感和荣誉感,胜过所有。

这就是这个国家的凝聚力与精神气。

平心而论,后世有也有,但没有这么纯粹。

任何人身在这样的场景里,都难免心潮澎湃,李建昆也是一样。随着节目一个个上演,他也跟随着周边的市民们,欢呼到声嘶力竭。

诚然,在经济和科技都很落后的这个年代,开幕式的表演从视觉程度上讲,远不及后世——

几架彩色的滑翔伞掠过天空,已是节目中比较炸裂的技术活儿。

这个节目叫作《蓝天彩虹》。

但不知为何,心情就是很激动,就觉得贼拉精彩。

或许是八零年代的人们太容易满足。

也或许是,当氛围浓烈到一定程度,搞什么节目已不太重要,或者说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

开幕式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到后面欢呼的阵势明显不如先前强烈,倒不是后面的节目不够精彩,而是观众们的嗓子眼都嘶哑了。

“咳咳!”

李建昆在观众退场前,先摸回主席台后方的中心建筑,否则一俩小时怕是挤不出来。嗓子虽然很不舒服,但一身血液却是沸腾的。

来到机房,刚进门,林新甲一脸阴郁地凑上来,递过一份报纸。“他娘的,一点没提我们!”

李建昆接过报纸扫向台头,《文汇报》。一九三八创办,魔都的主流报纸之一。

报纸头版上自然是全运会开幕的消息,在副刊上有一篇新闻,标题为——“新型通讯产品服务于全运会”。

大致内容为:上海邮电通讯开发服务总公司携手港城星光传讯集团,推出新型无线电通讯产品——电子传呼机,为第五届全运会的通讯事业保驾护航。

并着重提及传呼机主要运用在外宾接待事宜上。

“淡定。”李建昆望向林新甲,微微一笑说,“好事呀。”

“好事?”

“开幕式才刚结束,明显是邮电他们自己的手笔,很不错啊,这会成为一个诱饵,引其他媒体去挖掘传呼机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挖呀挖的,还能不挖到咱们?”

听李建昆这么一解释,林新甲眼神明亮,内心的郁结一扫而空。

机房里丁伦他们也咧嘴笑起来,心头蓦地冒出一个词:大局观。

他们看问题总是很片面,这位的大局观远非他们可以比拟。

丁伦坐在操作台后面,整装待命,充当操作员,看看李建昆后,苦笑着说:“等一上午也没等到一个信儿,不会等到外宾们走了,也不让咱们BB一下吧?”

这事李建昆也没个准儿。

接待工作都是提前安排好的,正如李主任所说:理论上讲不需要临时做出变动。

不过李主任如果是个活泛人——看起来倒也不古板,那么见他们忙活这么久,高低应该给他们个露脸的机会。

未必有要紧事才需要和外宾接待人员联系不是?比如提醒一下他们注意工作,这种信息无伤大雅。

“等吧。咱们也命令不到他们。”

这一等,又从中午等到日头快要西沉。

前一阵儿没日没夜的赶工,换来这样的冷场,对于丁伦他们显然造成了一定伤害,机房里大伙儿人均蔫头耷脑。

就在此时,放在操作台上的一部黑色对讲机中响起电流的滋滋声,紧接着传来声音:

“寻呼台寻呼台,收到请回答。”

丁伦猛地一个激灵,赶忙薅起对讲机,拿到嘴边,不待他回应,对讲机里率先蹦出一个声音:“星光台收到。”

“华电台收到。”

因为全运会的后勤保障工作涉及诸多部门,对讲机的频道不够用,两个寻呼台共用九频道。

“请联系外宾接待人员,提醒他们晚上六点,引导各自接待的外宾前往浦江饭店出席晚宴活动。”

“华电台收到!”

“星光台收到!”——

市博物馆。

空旷幽静的大厅里,国际奥委会的一群人,在外宾接待人员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分散在不同角落,瞻仰着展示柜或壁橱中的那些文物古董,或是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物品。

国际奥委会此行许多都是成双生对,夫妇同行,倒是“老大”萨玛兰奇是个“光棍”。他也不去当电灯泡,猫在一处角落俯身观赏着展示柜里的一只青花瓷瓶。

他认为无论瓷器在国际上如何发展,瓷器的巅峰技艺仍然在这个国家。

事实上这也是人们对于这个国家最初的标签印象。

“BB!”

“BB!”

耳畔几乎同时传来两个单音节的提示音,一定程度上打扰了萨玛兰奇的观赏。

陶大兵和胡甘霖精神为之一振,不约而同伸手摸向腰间。按照规定,陶大兵要去向寻呼台回电话,询问消息,而正当他准备拔腿离开时,胡甘霖已经凑到萨玛兰奇身边。

“尊敬的萨玛兰奇主席,六点钟有场晚宴在浦江饭店举行,为了不耽误行程,我们的参观可能在四点半的样子要结束。”

陶大兵:“……”

他迟疑一下,终究收回了脚步,一脸悻悻。

倒不是什么要紧事,提前安排好的工作,应该只是提醒一下,可是……甘霖腰上的那款汉字显示传呼机,实在是方便。

有这玩意儿,还给他们配个塑料疙瘩干鸟啊?

脱裤子放屁!

萨玛兰奇点点头后,眼神在胡甘霖的腰间停留少许,如东方人近似的黑色瞳孔中掠过一丝异样。

虹口体育场,中心建筑内部,西翼某条廊道中的一间被腾退出来的观众休息室里。

此地是组委会分配给邮电的机房,也是星光台的寻呼台。

靠东墙摆放着一张原木色长条桌,上面有序排列着五部黑色座机电话。几名工作人员戳在旁边,等了又等,旋即你看我我看你,都是满脑门问号:

电话呢?

外宾接待人员配备的传呼机,他们刚刚全call了一遍,按照程序,接待人员该找电话回拨到机房,询问具体信息。

他们刚刚还颇为紧张,毕竟电话只有五部,怕外宾接待人员的电话一起涌进来,有些会被占线,所以做好了每一通电话速战速决的准备。

谁料到等了快五分钟,居然没有一部电话进来。

又是五分钟过去,机房里所有工作人员脑门上都溢出汗珠。

“再呼一遍,信息可能没有发送到。”

“不会吧!明明之前测试过上百遍,一切正常,真正用起来才掉链子?”

“赶紧地,都别愣着了,检查系统和线路,看看有没有发生故障!”

一番火急火燎的检查,他们甚至做了系统自检,结果证明所有设备运行正常。然后这群由上海邮电和港城星光传讯共同组成的技术团队里,每个人都木了。

信息百分之百已经发送到设备终端上。

可是为什么没有一个外宾接待人员回电?

问题大条了,甚至不知道出自哪里,完全超出了他们能解决的范畴。

“你们再仔细检查一遍!我马上去向黄总和樊总报告。”

机房的负责人,急吼吼冲出房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