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736章 入琼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736章 入琼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736章 入琼

第736章 入琼

一辆崭新的米黄色丰田考斯特,停在特区华电工厂的行政楼楼底下,风尘仆仆的林新甲与闻讯下楼的李建昆,站在车身一侧。

另一侧,姜静纯等人凑在一起,乐呵呵欣赏着这辆大汽车,不时指指点点,发表几句观点。

这年头面包车况且是个稀罕物件,天津大发要到今年九月才问世,就甭提这样的进口商旅车在老百姓眼里有多金贵了。

“怎么弄出来的?”李建昆侧头问,琼岛倒车的事他像后世几乎所有的国人一样,都知道,但没有亲身经历过,终究了解得比较含糊。

不过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他倒是知道。

在后世许多人的概念里,琼岛似乎一直是个旅游胜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其实不然,自古以来与大陆没有陆地相连的琼岛,便是个贫穷的犄角旮旯,在某些朝代还被当成囚犯的流放之地。

改开制定了先开放南方沿海城市的方针,自然不能落下琼岛。一九八三年为保证琼岛的开放和开发,上面宣布了一份“11号文件”。

文件的具体内容,虽然前世在资料上看过,但李建昆现在肯定记不详实,他只记得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大概的意思是:允许琼岛进口本地市场所短缺的商品,包括十七种管控商品,其中就包含汽车。

不过文件同时规定,仅限于琼岛行政区内使用和销售,不得向行政区外转销。

“我当初过去时也觉得应该不容易,毕竟那是个四面环海的地方,后面才知道办法多得是。”

现在突然有个地方,进口车大把,款式应有尽有,人们还不扎堆奔过去?

更重要的是,便宜啊。

后者摊开一看,好家伙,是张罚单,两千多块。

琼岛能有这么多外汇留成?

李建昆能想象到有人在倒汇,不过去之前,他希望对情况先能有个大概了解,以便提前制定计划。

要知道,琼岛拿到的政策是免税进口汽车。别看一辆考斯特卖到八万软妹币,但其实仍然便宜。

简单粗暴。

以往人们想购买进口汽车,有且仅有各地物资局这一个渠道,还得是机关单位,得到批准后才有资格,另外不等个一年半载能有戏?想当初林新甲凭借港商身份,得到特区批准,提辆普吉212都耗了一个季度。

同时这张罚单上显示有这辆十二座考斯特旅行车的销售价,八万一千八百软妹币,因为罚款有个标准,是车辆销售价的约4-5%。

“乱!”林新甲回道,“当地其实很穷,根本拿不出几个钱,但他们胆大,有政策,有些人因此看到机会……”

相关单位拿到贷款,仍然无法用作进口商品,还得去淘换。

一是银行,泛滥成灾,岛上或周边的各地方银行,蜂拥而至,竞相向想要进口汽车的单位发放贷款,贷款利率一路飙升,且不尽相同,月息从最早的六厘浮动到七厘二,有的银行提高到八厘甚至九厘。

这一点即使不了解这段历史,李建昆也完全可以揣测出来。

“第二是联营,岛上的一些汽车销售公司,打一开始进口一批车起,就和外地公司合伙,反正这样也能卖出来,需要什么手续我没太了解,咱们估计也操作不了。

林新甲笑笑后,掰着手指说:“我去这么几天已经知道有三個法子。第一,新车当旧车卖,那边旧车出岛符合规定,所以把许多只用一两月,或者几天的准新车,当成旧车卖出岛。

“第三,像我这样。”

不是不准卖出岛吗?那如果有人偷偷卖了呢?

总不至于把车找回,信息闭塞的年代,想找都难,那怎么办?罚款呗。

看看他,现在需要一批汽车,不一样被吸引了?

不过这次他让林新甲去琼岛当“排头兵”,不是为这件事,只要有钱,车肯定可以买到,他问:“那边的资金市场状况呢?”

据林新甲说,当地的资金市场上主要活跃着两个团体。

林新甲把罚单塞回老板包后,指着考斯特说:“他奶奶的,价钱一天一个样,就这款车,一月份定价是三万七千九,五月份提高到五万八,现在是八万,后面肯定还得涨,全国各地的人都提着钱往过跑,没点关系想买现车可不容易,要不然加价。”

大量进口汽车需要很多钱,还得是外汇,他隐约记得,琼岛最终拢共进口汽车接近九万辆,即使是八十年代,即使是免税,至少也需要几亿美金。

不过银行贷款,基本还是软妹币。

林新甲说着,从夹在胳肢窝里的黑色真皮老板包里,摸出一张单据递给李建昆。

因此第二个团体出现:手上握有外汇资源的人。这些人成份十分复杂,既有某地或某大国营单位的代言人,也有看好国内发展前景的华侨客商,还有不混正道的大哥,等等。

“外汇的兑换比例在岛上也不相同对吧?”李建昆问。

“嗯,有外汇资源的人在岛上比银行的人可牛多了,那都不提什么定价,听说是一笔买卖一个价,双方谈,谈妥多少是多少……”

林新甲把他打听到的情况娓娓道来,李建昆静静听着,与此同时,脑子里也在思索着过去该怎么做。

他原本设想过一种可能:以华强太古银行的名义,在岛上光明正大倒汇。

现在根据自己对历史含糊的了解,以及林新甲的话,确定没有可能性。

一来没人这么干,在这件事上他并不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林新甲说虽然银行蜂拥而至,却没见过哪家银行弄办事处或者驻地,那些炒汇的人更低调,全是私下活动。

二来,11号文件明言只允许琼岛使用外汇留成进口商品。这就好比收礼的和送礼的都不正经一样。

不过,别人能干咱也能,只要别太招摇,问题不大。

如果说不合规矩,那些银行,那些手握外汇资源的人,有一个算一个,甚至整件事本身就不合规矩。

身在这个野蛮生长的年代,真要一板一眼去干事,也不大可能干出个什么。

李建昆倒不至于这么迂腐。

“给。”林新甲汇报完情况后,从白色西装裤的口袋里,取出用醒宝烟烟盒纸写的一张纸条,递给李建昆。

上面有个名字和一个联系方式。

“岛上的一个地头蛇,人品可靠,遇到乌烟瘴气的事可以找他。”林新甲解释说。

眼前这辆十二座的旅行车既是他的收获——公司用得着,也是他打探和疏通岛上关系所付出的代价。

他平时在慧州TCL家电公司和特区华电公司两头忙活,外加又有港商和本土人的身份,在南方沿海一带路子还是蛮野的,钻营一下哪个地方都不会缺关系。

此事李建昆倒没有吩咐,是林新甲自己办的,主要是他刚去过就知道,岛上是真的乱,小心驶得万年船。

李建昆接过烟盒纸扫了眼,没拒绝他的好意,塞进兜里后,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米黄色的考斯特行驶在省道上,刚刚出羊城,进入阳江地界。

后面还要过茂名和湛江,最后在徐闻乘船入琼岛。

开车的是特区华电公司的一名司机,这两年公司也培养了几名货运司机,抡得转解放车方向盘的司机,开这样的进口小巴自然不在话下。

乘客正好十人。

李建昆和富贵兄弟,以及以组长冉姿为首的、特区华强太古银行信贷部业务二组的七名组员。

“阿姿,这哪一点像?”副组长叶修杰和冉姿同坐一排,指着李建昆的后脑勺说。

组员阿生从后排凑过脑瓜附和说:“是啊姿姐,你是不是听岔了?这才多大年纪,跟你和杰哥差不多吧,能是大大大集团公司的高层?”

事实上,这个问题他们已经探讨一路。

耿所长和冉姿那天聊完后,后者回到小组办公室,立马向组员们宣布了来活儿的喜讯,同时也将他们要和集团公司的一位大佬去琼岛的事,做了通知。

关于这位大佬的介绍,耿所长怎么同她说的,她就是怎么对组员们讲的。

算是把大家伙儿的胃口全吊起来了,七分好奇两分激动,外加一分忐忑。

谁承想今天一见,居然是个二十郎当、嘴上无毛的小年轻,与他们同龄。

这不是信不信的问题,而是不合理。

他们华强太古集团,再加上昆兰投资公司和昆竹集团,名不见经传的华人电子公司不算也罢,都是妥妥的百亿帝国的企业。

一个顶多二十五岁左右的人,离开校门才几年时间?再有能耐,坐火箭也不能爬这么快吧。

“可是耿所长确实是这样说的。”冉姿侧过头,以一个刚好能同时看见两人的角度说。

她又何尝不纳闷?

未见面之前,她料想对方再年轻也得是个大叔或阿姨。早上在特区初见时,险些惊瞎她的钛合金狗眼——不仅这么年轻,还是个高大威猛的靓仔。

“直接派辆车把我们从银行拉走,耿所长也没出面引荐一下,咱们带着这么重要的东西,可不能马虎,”叶修杰望着冉姿说,“我觉得很有必要打个电话回银行确认一下。”

冉姿想想后,摇摇头,偷偷指向前排靠近车门的两张米色真皮座椅,说:“这对双胞胎你们没看出点什么吗,估计是两个保镖。有些情况咱们不清楚而已,不可能搞错的。”

早上考斯特去银行接的他们,然后又去华电工厂接的前面三位,人家可是从华电工厂行政楼出来的,上车时还一群管理人员送行,岂能有假?

“哦!”阿生突然说,“我想到一种可能。”

冉姿和叶修杰同时扭过头。

“肯定是什么少爷呗,”阿生小声道,“老爹估计是咱们集团公司的股东。”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家族是集团公司的股东,那么说他是集团公司的高层也没有错。

叶修杰露出恍然表情,赞同这个猜测,再望向那个后脑勺的眸子里,全无敬意和惊奇,平淡后面隐藏的只有妒忌。

人生太不公平,他们努力奋斗想要获得的房子啊车子啊,对于这些富家少爷来说,出生便拥有很多,以至于都不会稀罕。

“他应该也是有本事的。”冉姿说,至少对方给到她的感觉,不像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耿所长不也说了么,此行既是实践教导,也是额外培训,对方要给他们上课,总该有些真东西。

“希望吧。”叶修杰撇撇嘴。

阿生躺回自己的椅背,开始呼呼大睡。

另四人交头接耳打听过情况后,也都显得兴致缺缺了,大家生出一致的想法:此行只怕不是给他们安排什么好活儿,而是这位富家少爷自己要捞个给银行雇员培训过的资历,鬼知道干什么用。

考斯特抵达徐闻港后,一行人拎着行李下车,港口不大,却比想象中热闹。

李建昆是唯一空手的人,走在最前面,四处打量,准备买船票登岛的旅客中,竟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干部或学生打扮的人。难怪前两天和强哥聊天时,后者透露过一个消息:

今年已有五千多名内地的中青年干部和大学生,主动要求调往琼岛工作。

这在琼岛解放后三十多年来还是头一次,一个奇迹,以往听说分配过来的干部和大学生都留不住,这里不再是往昔的流放岛、下放岛,俨然变成了充满无限机遇的开放岛。

一个地区的经济活泛,对于其深远影响可见一斑。

轮渡有班次,张富负责买好票后,距离李建昆他们的轮渡起航,还有近半小时。

在码头等待的过程中,大海里传来一阵汽笛声,候船的旅客们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一艘锈迹斑斑的货轮劈波而来,在那像水泥平台的夹板上,摆满密密麻麻的各种车辆,估计总有上百辆。

“好多车啊!”

“哇!那一排黑色的好像全是皇冠。”

“大陆哪儿搞的这么多进口车?”

冉姿等人惊讶,一个个眼珠瞪得滚圆,以他们工作没几年的财力,想买辆汽车代步都不容易,好像一个乞丐突然在他们面前抽出根金条。

周围大陆旅客的表情,比他们更加震撼。

当下这年头,路上看见一辆进口汽车也挺稀罕,一下见到这么多辆,极具冲击力。

李建昆默默凝视着,他看到的仿佛不是一艘轰鸣驶来的货轮,更像大海深处的那座孤独的岛屿,发来的不甘而疯狂的咆哮。

(体会了一把现实版人在囧途,二十七个半小时,想死……今天中午到的,睡一觉起来开始码字,状态不好,明天恢复正常更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