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821章 一夜喧嚣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821章 一夜喧嚣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821章 一夜喧嚣

第821章 一夜喧嚣

“本台报道,持续两年的中英谈判有了结果,今日在内地首都,中英双方签订了联合申明草案,申明中明确提到,港城会在租约到期的一九九七年回归,因两地各方面差异巨大,港城的前途令人担忧……”

“……据悉,大陆现在的人均月收入不到一百人民币,而港城则是一千五百港元,如此悬殊的收入水平,该如何来调和?最终会牺牲谁的利益……”

“……联合声明签订后,已有几大英资财团相继发声,将全面退出港城,早有迹象的英资大撤离爆发在即,港城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著名财经专家唐纳吉表示,港股或将崩盘,出现自一九七三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唐纳吉先生提醒广大股民应及时规避风险……”

金黄色的银刺轿车里,李建昆和邵一夫坐在后排,副驾驶座上的张富按照李建昆的指示,打开车载收音机,铺天盖地的看衰港城经济的言论,如潮水般袭来。

“唐纳吉这家伙也不怕被大风闪了舌头。”邵一夫吐槽。

“给的太多呗。”李建昆视线落在窗外,跟在他们后面的一辆黑色银刺,在岔路口拐了弯。

董浩芸和李佳成在那辆车里。

他们兵分两路,董浩芸和李佳成的主要任务是纸媒,李建昆和邵一夫的目的地是“五台山”。

海运大厦。

年近八十岁的他,无比艳羡李建昆的年轻,如果能让他回到二十几岁的年纪,即使失去所有财富,他也是一百个情愿的。

“嗨,我也惟愿明天大盘上涨,但总要考虑下最坏的结果嘛。”邵一夫讪讪一笑。

李建昆蓦地又想起那天两名共济会成员的话,假如西方的主流媒体都被他们控制,那是一件相当可怖的事。

不难想象,收音机前的港城股民们,如果仅仅是听到这样的新闻后,心里会是种什么样的感受。

邵一夫长叹一声:“不过你还年轻,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

所幸,港城的媒体资源,英资和华资对半开。偏官方性质的在英资手中,但从数量上讲,华资更占优势。

李建昆睁大眼睛:“邵老,你……”

“……这里是交通广播之声,现在插播一条简讯:本台刚从港交所获知消息,部分英资企业家组成的英资联盟,为弥补实体产业上造成的损失,较早时已完成看空股指期货的建仓,投入总资本六百二十亿港币……”

“只会提前,不会迟到,没人比他们更不愿意看到港城经济崩溃。”李建昆说。

好在,现在两大集团投入的资本规模,基本相当。

恰好这时,车载收音机里传来广播声:

否则精明如这家伙,不会拿出好容易筹集到的、准备抄底英资的三十五亿港币现金,陪他梭哈。

舆论,很可怕。它不是军火,但有时候却比任何武器更好用。

“不知道效果会怎么样。我还好说,只拿几亿港币,建昆你这次确实玩太大了。”邵一夫感慨。

李建昆不免有些郁闷,现在看来,除了对他盲目信任……或者说迷信的董浩芸外,坚信他会赢的人,怕是只有一个——李佳成。

“他们能准时到吗?我那边都准备好了。”邵一夫问。

普通股民们的心思是简单的,他们会做一个比对:英资集团拿六百二十亿港币做空股指,假如华资集团拿出的资金相差甚远,他们会认为华资集团信心不足,从而延伸到对大盘的不看好。

武器能摧毁肉身,舆论操控的是人心。

李建昆耸耸肩,望向邵一夫:“我不豁出去,怎么和他们打?”

英资集团比想象中还积极,利用最迅速的电台广播形式,已经开起狂轰乱炸。

这里是世界第一华语商营电视台——港城无线电视台的总部,又称TVB。

在这幢大厦中,很容易看见当红明星,或者未来的天王天后,李建昆还是第一次过来,作为老板的邵一夫亲自陪同,领着他四处参观。

一行人所过之处,吸睛无数。

那些明星和未来的天王天后们,看李建昆的眼神,比那些狂热的追星族有过之而无不及。

路过一间训练班的教室时,耳畔传来没忍住的尖叫,李建昆循声望去,好像看见戳在门口那拨姑娘中有:周慧敏、邱淑贞、李丽珍、周海媚、蓝洁瑛……

随后,安保人员的对讲机里传来声音,李建昆他们等候的人到了。

一行人遂下楼,来到大厦一楼迎接。

门外停着两辆黑色皇冠轿车,李建昆他们过来时,车上的人已经走进大厅,与袁耕同行的还有两名中年男人,余下的是工作人员。

李建昆和邵一夫上前握手,袁耕给他做介绍,两名中年男人的身份都不一般,一个来自首都,一個是接下来驻港某机构的负责人。

三人全是雷厉风行的性格,婉拒了邵一夫的款待邀请,立马投入工作状态。

在大厦内有一个筹备好的演播室,今晚八点黄金时段,TVB将以直播的形式播出一场访谈。

嘉宾正是袁耕三人。

在正式直播之前,还有不少事要忙活。

李建昆本想和他们共进晚餐,三个忙于彩排的工作狂,也没抽出时间。索性各自胡乱对付一口。

在一间休息室里,一份烧鹅饭吃到一半时,冉姿敲门走进来,怀里抱着一摞报纸。

这是今晚港城的所有晚报。

李建昆一边吃着饭,一份一份看过去。

报纸上也是一场大战。偏官方性质的报纸上,全在看衰港城经济,数量更多的其他报纸上,则正好相反。

别说港城居民,李建昆暂时抛开自己的思维,都给看懵了。不知道相信谁的好。

冉姿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现在市民们普遍一脸茫然,我刚从街上过来,报刊亭附近围满人,全拿着报纸在讨论个话题,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最后可能舆论互相抵消,报纸上的宣传根本没用。”

“是没用。”李建昆把报纸扔在一旁,所以他才提前策划了这场电视访谈。

这会变得非常关键。

虽说英资也在进行电视宣传,请了些所谓的专家和学者,但那些人,与袁耕三人的身份,完全不在一个级量,尤其是现在这个特殊时期。

首先,三人都代表大陆官方。

其次,袁耕代表经济。

张首长代表秩序。

陈主任代表制度。

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制度管理,三管齐下。大陆方面做出如此快的反应,绝对会带来极大的信心和稳定。

时间流逝,晚上八点,电视直播访谈正式开始。

李建昆也来到现场,待在演播厅的黑暗一角,安静观摩。

袁耕三人坐在台上的一张米黄色真皮沙发上,男主持人独自坐在单人位,详细介绍过袁耕三人的身份后,主持人开始提问——

这些问题主要出自李建昆之手。——

TVB今晚八点档的收视率,或许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无论再好的影视作品,毕竟只是娱乐,而现在电视里播放的访谈内容,则关乎港城的未来。

身在这座城市中的人,无人能不在乎。

在夜幕下的万家灯火中,也不知道多少港城市民守在电视机前,清晰可见的是,街上的车流和行人都比往常少得多。

“大陆居然这么快就来人了。”

“好家伙,主持人就像我肚子里的蛔虫,问的全是我想知道的问题。”

“大陆三个代表,一个回答经济问题,一个回答秩序问题,一个回答管理问题,全方位无死角啊。”

“一国两制,太棒了!”

类似的言论,同时发生在千家万户里。

太平山,波佬道31号庄园中,这几天始终心神不宁的黄茵竹,今晚拉着老母亲又来这边蹭饭,当然,主要目的是等某人回来,想从他那儿获悉一些不为人知的消息。

今晚她们母女俩,倒成了这座庄园的主人,因为李建昆、艾菲,冉姿这些人,暂时都不见影儿。

母女俩坐在客厅的欧式沙发上,佣人们站在后方,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在那台21英吋的日立牌彩电上。

电视里,主持人抛出一个新问题。

“联合申明的签订,被英资普遍认为是不利的消息,据悉很多英资企业已经明确表示,会马上撤离港城,有专家认为这将导致港城经济下行,港股甚至有崩盘的风险。对此,三位怎么看?”

袁耕:“首先,不知道主持人提到的是哪位专家,我对这番言论实难苟同。

“诚然,英资企业大多很有钱,他们是港城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在此我申明一点:如果他们愿意留下来发展,我方持欢迎态度。如果不愿意呢……用句老话说,地球少了谁还不转?

“这位专家的想法过于狭隘和片面了,他只是看到英资企业从港城大撤离后造成的经济损失,却完全没想过联合申明签订后,港城会得到什么。

“港城的所有英资企业加在一起,资金体量有多大?比起泱泱大陆又如何?

“无论是以前、现在,还是未来,港城永远是我们的东方明珠,确定它会回归后,我们只会加倍珍惜和爱护它,把它打造成我们的经济桥头堡,使它背靠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和十亿人口的广袤市场。

“来,我接受任何经济专家的辩驳,港城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

袁耕这番震耳发聩的话,引得电视机前的无数人陷入思考,包括黄茵竹。

她嘴唇翕合,似乎想辩驳两句,然而,组织不出来任何语言。

世人皆知,日不落帝国早已不复昔日辉煌,每况愈下,甚至这个名称现在叫出来,都带有一种调侃意味。

反之,大陆越来越强大。

这次中英谈判的结果,便是最好的佐证。

“阿竹,这番话在理啊,细细一想,确实是这样,单从经济上讲,港城离开英资,或许小有损失,但全方位获得大陆市场,那绝对是天大的赚头!”

熟悉丁兆玲的人都知道,她和港城许多富太太差不多,属于精致利己的那拨人群,她在港城出身,在大陆也没有亲眷,这番感慨完全从自身利益出发。

黄茵竹盯着她,喃喃说:“港股还真有上涨的可能?”

丁兆玲两眼放光:“要是明天开市,大盘涨了……嘶!”

且不提建昆,她女儿应该能成为全港最有钱的女人!

建昆说过,阿竹在昆竹集团所持的股份融出来的钱,投资所得全给阿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