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835章 取钱风波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835章 取钱风波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835章 取钱风波

第835章 取钱风波

三千万人民币对于现在的李建昆来说,不算大数目,往年他年终总要盘个账,算算这一年的收获,今年由于时间缘故没去算,再一个,也不好算。

后世的媒体上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当富豪们被人问起有多少钱时,他们说自己也不清楚。

这还真不是装逼。

比如李建昆,你要让他精准地说出自己有多少身家,还真没办法,只有个大概数目。

但是,现在他身在老家,想在短短时日内弄到三千万现金,也不太容易。

不提其他,众所周知,这年头人民币的最大面额为十元,用后世眼光看,几乎可以这样理解:其体积相当于三个亿的“红鲫鱼”。

而一個亿的体积为1.19立方米,重约1.2吨。

小型手扶拖拉机都装不下。

清晨,李建昆颠着李贵飞的大凤凰,哧溜来到县里,邮电局刚开门时冲进去,一通电话打到特区。

他打算故技重施,用曾在春城使用过的方法,通过华电公司,向他这个特区华电公司总经理,转账三千万人民币,注明业务款项,并让华电公司向建行说明情况——

这你你伱的,让李大壮高低有些伤心,前两年回来,儿子还喊过他几声爸,今年回来到现在,没听见过,包括他妈,他都是称呼“你啊”、“他(她)啊”、“诶”这类字眼。

开什么玩笑,按照官方汇率,这笔钱相当于一千多万美金。

四大行各有业务重心,在这年头比较明显,比如农行,更专注于农业,给各地拨放种子、化肥等贷款什么的。

黄河大卡的双排座位的车头舱里,李建昆和贵义老汉挤坐在副驾驶位上,后者咬着耳根子问:

再次连线后,小姑娘在电话那头说:“李同志,这么大额的现金取款,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搞定的,需要时间。”

李坚强耸了耸肩。

村口,人群后方,衣着光鲜、鹤立鸡群的李坚强,面露讥讽。

“那他这是搞什么,还把贵义老汉带去?”旁边,李大壮问。

“不信。”李大壮凑上笑脸,有钱人才知道三千万是什么概念,那些泥腿子穷尽他们那点可怜的想象,也琢磨不出三千万码在一起有多么吓人。

颇费一番周折,对方起初说尽量,最后总算应承下来。

“你现在也算有钱人,你信他能搞到三千万吗?”李坚强反问。

李大壮很担心他以后不再回来了,如果今年仍带不去几个劳工的话。

他带着大伯李贵义,以及村里的民兵队长,外加两名民兵,一起上车,在满村人和一支“外村监视队”的注视下,轰隆隆离开清溪甸。

“多久?”

三天后,一大早。

这个小侄子没从政,没当大官,一直让他深感遗憾。

搞定这些后,他去了趟大哥家,见到甚是想念的小平安,这小子现在长得虎头虎脑,跑起来飞快,他妈看都看不住,皮得很。

“至少一个礼拜。”

“这不行,最多三天,我必须要,你如果搞不定,麻烦接一下你们的负责人。”

贵义老汉虽然清晰地感知到他这些年变好了,大抵在考上大学之后吧,但仍不敢相信,遂问道:“你在外面都干啥呀?”

“那不和王秉权一样吗,听说他又去首都办厂了,还从老家带去一些人,好像搞的规模还挺大。”

待到下午,打道回府之前,李建昆又来到邮电局,拨通市建行的电话。

打死他也不信李建昆能搞到约二千九百万现金,无论用什么办法,无论李建昆在外面混得有多好。

“你说预约取款多少?”电话那头传来银行小姑娘的声音,可能怀疑耳朵出了毛病。

李建昆曾坐过两回的县运输公司的那辆黄河大卡,开到清溪甸村口。

“咝!”

“怎么了,不行?”李建昆问。

“我、比他还大点。”

“那啥,同志,您确定户头上有这么多钱吗?”

“办厂。”

报应!

李建昆清楚人们很难相信他能拿出三千万,饶是连那些债主都不会信,之所以给他时间,一是没辙,二是希冀着他能多搞回一些钱。他没解释什么,只是点点头。

李建昆报出存折户头,让她去查询,这年头国内没有互联网,许多银行连计算机都不一定有,这种查询只能通过电话,很繁琐。

他想,都怪建昆这小子多管闲事。

“三千万。”李建昆重复。

“搞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即使放眼全世界,都是一笔巨款。

李建昆知道他们市里的建行还颇有规模。

“建昆,咱们这真是去拖钱?”

刚成立的工商银行还没有开到他们市。

他之所以从早等到晚,再打这通电话,其目的正是让账目“飞一会儿”。

贵义老汉哦了一声,没再说什么,此行是真是假,接下来自见分晓。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李建昆带着贵义老汉和三名民兵,走进了市建行的大门。

这是一幢落成没几年的七层建筑,外墙上贴着白瓷砖,使用上推拉窗,十分时髦和气派。

李建昆取出几个证儿,包括身份证、工作证、存折等。

值得一提的是,一代身份证已于去年开始实施、办理。

来到柜台亮明身份,提及预约取款,银行大堂经理出面走过来,却告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现金不够。

“你们是怎么办事的?明明电话里答应我的!”不怪李建昆有火气,这笔钱可关系到全家人的安危。

这年头的职工不像后世,大堂经理是个秃顶中年人,姓许,在岗五年,还没遇到过敢朝他发脾气的客户——

这年头的客户也不是上帝。

“咋了,你说要就要,我们银行专为你服务啊,出了些岔子不行吗!”许经理喝道,声音比他还大。

他刚看过李建昆的工作证,然而,并没有拿特区一家合资企业的总经理当根葱,又管不到他。

在这个特殊年代,除了那些效益不好,职工被迫下岗的单位,其他情况下,机关单位几乎不会、也不敢辞退职工。

李建昆很清楚这一点,压制住火气:“你们钟行长呢,上次是他答应我的。”

“不在!”

“他办公室在哪儿?”

“呵,你以为你谁啊,这是银行!随你逛?”

李建昆怒极反笑:“很好,你牛,希望你能一直这么牛。”

说罢,他领着来到这儿浑身透着一股自卑的贵义老汉几人,转身离开银行。

黄河大卡再次启动,找到一家邮电局。

李建昆进去打了个电话后,一行人又回到银行,他扶着大伯在一张木质排椅上坐下。

许经理注意到后,斜睨过来,冷哼一声,不再理会。

大约半小时后,银行门口驶来一辆黑色桑塔纳。

从车上火急火燎下来四名中年男人,走进银行大堂后,左顾右盼,他们倒也注意到穿着一身时髦休闲装的李建昆,但不能确定。

为首的人带着笑意朗声说:“请问哪位是华电公司的李总?”

李建昆起身的同时,四人快步上前,人未至,手已到。

简单寒暄后,为首的人哭丧着脸说:“李总,您不能这样啊,我们的传呼机项目,贵公司已经批复开年动工,哪能说取消就取消?”

这事儿李建昆门清,因为是他亲自批复的。

没什么缘故,这是他家乡啊,当然要照顾。

要知道,目前华电的传呼机项目,主要针对省会城市,甚至还有不少省会城市都没有落实。

“刚才这家银行里,有人问我是个谁,我想告诉他,我谁也不是,不过恰好能决定这么点事儿。”李建昆淡淡说。

“哪个王八蛋说的!”邮电为首的人怒喝,虎目圆睁,环视四周。

这人不难找,李建昆的眼神正定格在他身上。

许春华皱皱眉,踱步走过来,昂着脑瓜辩驳:“他搁这儿发脾气,我说他两句怎么了?”

确认过他的身份后,邮电为首的人气不打一处出:“你个小小的银行大堂经理,不做好客户服务,谁给你权利和胆子大放厥词?!”

“这位同志,你们邮电的好像管不到我头上吧。”许春华面露不爽,不过相较面对客户时收敛不少,知道对方级别远在他之上。

“我是管不了你,你看待会儿来的人管不管得了你!”

许春华眼皮一跳,心想还有人来?谁?

这就不得不提及李建昆的那个批复,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向来是个大度之人,他的批复,批的可不仅仅是海州市,而是整个海州地区。

允许海州地区插队,领先全国不少省会,更早启动传呼机工程项目。

他之前打电话回特区,让华电公司通知这边的邮电系统,不只是打了地区邮电系统一个措手不及,还惊动了地委。

率先搞起来传呼机业务,远不止脸上有光那么简单,更能带来极大的、切实的经济利益。

要知道,本地做生意的人非常多。

这些生意人既是传呼机的消费主力,又能利用传呼机提高做生意的效率,从而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是一个连省里都高度重视的项目工程。

“嘟!嘟!”

银行门外传来喇叭声,又一辆桑塔纳轿车出现。

看见这辆车的特殊牌照后,许春华不禁浑身一哆嗦。

李建昆眼神瞥过去:“你不是很牛嘛,抖什么呀。”

他的主要出发点不是为出这口恶气,更想顺利取到钱,而这个姓许的像头拦路虎样挡着道,他是收拾不掉,只能用魔法打败魔法,问题是他又不认识什么银行高层,所以,只能辛苦市里的领导走一趟。

没错,他算到市里会来人,不过没料到地委领导会亲自到场。

“我、没说我很牛啊……”许春华表情慌张,怂成一团,不是怕丢掉工作,而是怕被分配去养猪。

贵义老汉整了整蓝布袄子,带着三名民兵立正站好,如果说邮电系统和他们关系不大,那么地委就是他们上级的上级的上级的上级……

四人余光落在李建昆身上,都变得有些不同。

贵义老汉心想,我这小侄子虽然没从政,但这能量和派头,竟然不输省级大员,一通电话就能让地委出面……

办厂能办到这种程度?

匪夷所思。

王秉权只怕给他提鞋都不配。

三名年轻民兵脸上满是崇拜,还有自豪。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