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843章 搜集证据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843章 搜集证据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843章 搜集证据

第843章 搜集证据

李奇峰被逮住的消息,两天后披露出来,他藏的那一百四十六个装钱的木头箱子,被大檐帽尽数找到。

县农行的几台点钞机,足足清点了一天一夜,总共数目为两千九百零七万。

配合早前在李奇峰家搜查到的账本,望海县多机构协作,开始向会员们分发本金,主要是后加入的会员,他们正好是接盘侠。

尽管不可能完全弥补会员们的损失,但是有总比没有好,退回来的钱仍然让人们重新看到希望,混乱的局面立竿见影的有所缓解。

与此同时,经由李大江三个民兵队员的宣传,李建昆这个抓住李奇峰的大功臣,明明有率先拿回钱的机会,却放弃分钱的事,以清溪甸为中心,传遍十里八乡。

无论是谁,在得知这个情况后,都被震撼到无以复加。

人们无法理解,什么样的人才能视千万级的财富如无物。

穷极他们的想象,也想不到三千万人民币对李建昆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这件事在众所纷纭下,化作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崇高精神。

“这孩子了不起啊,他如果要分钱,那些钱只够补偿他一個人,他不分钱,可以让难以计数的会员们挽回部分损失。”

李建昆吓一跳,去托妇人的时候,几名镇领导一脸尬笑。

“天知道他这样一个举动,挽救了多少家庭,功德无量啊,给他立个碑都不算过份。”

“咋回事啊建昆?”镇领导们一脸懵。

不白拿,搭上一顿好饭。

类似的言论在石头矶镇周边总能听见。

毫不夸张地讲,在这个地区内,谁要是再嚷嚷李建昆的坏话,很可能被人围攻。

“这人我是真服!”

大年初八,镇领导来到老李家慰问,送来两面锦旗,一面是镇里做的,一面是县里发下来的。

行嘛,现在有事儿人们更相信李建昆能帮上他们的忙。

一书:先进个人。

吃饱喝足后,李建昆送他们出村,沿着村里的黄土路前行,路过某个位置时,耳畔传来妇人的哭声。

“阿姨,各位,你们别这样,力所能及能帮到你们,我肯定会帮,你们总要告诉我什么事吧。”

李建昆这一行还挺扎眼,那些生面孔注意到,急吼吼奔过来。这时李建昆确定,他们确实不是清溪甸的人。

一行人顿脚望去,李建昆发现哭声是李坚强家门口传来的,在那儿聚集着不少村民,似乎还有些生面孔。

莫名的李建昆也体会到一份责任,他在人们心中,似乎变成了一个可以伸张正义的大侠。

“领导,替我们做主啊!”

“那是不是领导?”

李建昆也懵啊,正想问问什么情况,其中一个泪流满面的妇人一把抓住他,直接往地上跪:“你是李建昆?建昆同志,求求你替我们做主吧!”

一书:大公无私。

“煞笔!”所以李坚强很郁闷,只能搁家里偷偷骂。

说实话,感觉不坏。

每个男孩儿都有一个大侠梦。

“是这样的,两年前,李坚强到我们大队招工,说能把年轻的、手脚麻利的孩子,带去意大利打工,挣外汇,工资高,还轻松,我家那孩子被说心动了,跟了去,前一年还会寄信寄钱回来,后面一年一点音讯也没,我怀疑我孩子是不是出了事……”

“这算什么,我孩子自从跟他走了后,再也没有消息。”

“呜呜呜,我那苦命的孩子,怕是没了,我现在时常做梦能梦到他。”

情况不复杂,听他们这么一说,李建昆也就明白了。

“你们这帮家伙不要当着领导的面瞎咧咧,当初愿意去的人家,风险我都跟你们说清楚了,哦,现在有问题又来找我?”

李坚强从后方走过来,接下来一句话是说给镇领导听的:“你们也不去打听打听,除了伱们几户外,其他的我带人去的人家,哪一户没发?哪一户不是全村日子过得最好的?”

这话倒是不算假,李建昆也听说过,李坚强带去的有些外村青年,寄了些外汇回来,在国外或许不算多少钱,在这年头的国内,那就不一样了。

甚至去之前,李坚强和那些人家说好了风险,他也信。

当年清溪甸就是这样。

然而,这事儿仍然不正规。

偷渡能有正规的吗?

李坚强这家伙极为自私自利,事实上,他的招工完全可以走正规流程,只不过需要给愿意去的人垫付一笔费用——出国的费用一般人家拿不出,但是很显然,他并不想垫。

这件事如果上纲上线地讲,可以定性为走私人口。

李建昆正愁没办法收拾他,机会倒是送上门来。

他邀请这些外村人到自家坐坐,镇领导们适时告辞。李坚强瞅着李建昆一行的背影,骂骂咧咧:“太平洋的警察啊你,管的可真宽。”

却是没当回事。

在他看来,这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老李家的内院里,李建昆让二姐和小妹倒来茶水,和这些外村人坐在一起,了解起偷渡的具体事宜。

想要让李坚强坐实走私人口的罪名,那么就必须拿出确凿的证据。

好比现在,清溪甸尽管人人知道李坚强是靠偷渡的方式,把人弄到意大利,但是没人参与过,并不知道他是怎么偷渡的,找不到人证和物证。

“这我们也不知道,当天他把人集合起来,就带走了。”

“是啊,我们说想送送,不让。”

“只能肯定一点,就是从我们这边沿海上的船。”

“可能是葫芦口,那边走船最猖獗。”

李建昆托腮沉吟,这样说来,这些家长也作不了证人,他们同样没见到偷渡的任何过程。

“葫芦口是吧,我会走一趟,看能不能打听到你们孩子的消息,同时找到李坚强走私人口的证据,将他绳之以法,到时从他嘴里应该也能得知一些信息,不过,你们最好还是要有个心理准备。”

他并不想给这些家长太多希望。

尤其是孩子走后,再无音讯的那种,大概率没熬过来。

从海上走私人口,动辄数月,看过几部纪录片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非人的待遇。——

葫芦口,距离清溪甸约五十公里,既是渔港,也是走私活动猖獗的地方,因形似葫芦而得名。

空气中带有经年不散的腥臭味儿,地面湿漉肮脏,李建昆沿着石板路来到石头垒起来的码头。

“兄弟,要鱼不?早上刚回来的新鲜货。”

李建昆摆摆手,示意不需要。

葫芦口事实上是个天然的避风港。现在,沿着码头停泊着大大小小几十艘渔船。

在李建昆看来,这些船都不具备远洋的能力,他猜想,人从这里登船去意大利,只怕中途还要转大船,又或者,走私船主胆大到他难以想象的程度。

此行,他就是想找到这名和李坚强有过交易的走私船主。

先找到他,不轻举妄动,剩下的交给大檐帽。

或许是因为李建昆一身打扮十分体面,看起来像个不差钱的主儿,很快,又有个尖嘴猴腮的人凑上来:“是不是找货啊兄弟?”

李建昆心里亮堂,这人就是走船的——本地通常用“走船”,来形容走私。

“不找货,是找渠道。”他说。

“渠道?”

“去外面的渠道。”

尖嘴猴腮的家伙瞬间明白,笑嘿嘿说:“有!只要是葫芦口有的买卖,没有我陈四儿不知道的,我不干这个,但我可以给你介绍,你给笔介绍费,能行不?”

为了看起来像模像样,就介绍费,李建昆还和他讨价还价了一番,最终确定为二百块。

“你要去哪儿?”陈四儿问。

“意大利。”李建昆说完补充一句,“普拉托。”

“那得找刘坨子。”陈四儿立马对上号。

“只有他一个?做独门生意,价格只怕不太好谈啊。”李建昆道。

陈四儿随口敷衍两句,说都是一个价。这和他没关系。

通过他的话,李建昆确认了想要的信息:走船带人到意大利的,应该只有这个刘坨子。

他八成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陈四儿带着他,离开码头,两人曲里八拐,来到一个白墙黑瓦的院子,里面有赌钱的声音传出来。

院儿里有人把守,陈四儿笑呵呵说:“找刘坨子的,有业务。”

把守的其中一人,让他们等着,自己则去喊人。

据陈四儿说,这是个赌场,眼下这档口春节还没过完,没什么生意,许多走船的老大,喜欢搁这儿赌钱,也算是一个固定的接单地点。

陈四儿的任务完成,拿着二百块,美滋滋走了。

不多时,李建昆在院儿里见到刘坨子,他带着两个跟班从屋内走出来,此人后脖子上有颗婴儿拳头大的肉瘤,难怪叫这个外号。

“一个人?”刘坨子上下审视着李建昆。

“不是,我要先找到渠道,一批工人,弄到普拉托,我想知道你这边靠不靠谱。”李建昆说,这么说的目的是想循序渐进,套刘坨子的话。

“我不靠谱就没人靠谱了,”刘坨子问,“你在普拉托搞服装生意?”

李建昆点点头。

刘坨子突然说:“ciao。”

李建昆微微一怔,不知道他为什么冒出个“乔”字。这时,刘坨子的脸色却一下变了:“抓住他,这人有鬼!”

李建昆这才反应过来,这怕不是一个意大利语,他拔腿想逃,发现为时已晚,院门被人堵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