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帝神通鉴 > 第1450章 琅环(二合一)

帝神通鉴 第1450章 琅环(二合一)

作者:孤在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5:29

第1450章 琅环(二合一)

计唐圣子愿意亲自找这史氏遗脉,是因为采风官手中会掌握某些秘密信息,他多少得上点心。

拿到这两本书时,计唐圣子庆幸了,这二册,正是当初那位采风官的手稿。

采风官的稿子只有采风官自己和大帝能看明白,然他作为圣子,极得大帝器重,大帝教了他辨识稿子的方法。

上面扉页记载,采风官会入某一险地,寻找宝物,为避免自己将来身死道消,无法将消息传递回去,他会找人留下一血脉,将手稿放后人身上。

看到这里,计唐圣子抬眼瞥了眼瑥史,惹得瑥史一激灵,愈加拘谨,他又重新把目光放到两本书上,快而仔细地将它们浏览了两遍,默默念出了一个词,“琅环水洞。”

他想起什么,问左右,“琅环水洞是不是无咎道场的一处福洞?”

微熹尊者道,“这一水洞,相传是由于北罗大界地脉变动而天然形成的,每隔七百年,它便会喷发一次,那些埋在地下的、生长在地下的奇宝异物便会被带出来,但洞中极为凶险,尊者天君亦未必保得住性命。一般也只有北罗道教的修士方有资格进去。”

计唐圣子点点头,与书上记载的一般无二,采风官是在琅环水洞没有喷发时,偷入进去的,一是因为他怀疑琅环水洞中存在着某一滞留地带,堆积着那些被喷发出来又落回去的东西。

二是因为采风官调查到,上次,也就是七百年前的那次喷发,出现了疑似世界火种之物,未有人得到,那物便又消失在了琅环水洞中。

何为世界火种?

首先得提世界基石。

人修道,承载道的理念便是修道的基石,托起力量的身躯便是修炼的基石。

将星界比作人,那么大地就是星界的基石,也可以说,基石即星界。

但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基石崩溃,会诞生实质的“世界火种”,比如大地死亡,最后的星界力量汇聚起来成为一物,这一物就是“世界火种”。

世界火种,玄之又玄,关于它的记载极少,一般修士也不认识它,传闻它多数时候以石头的形态出现,然在准备创界的修士眼中,这是可遇不可求的至宝!

它蕴含着生命星界最后的力量,以此为基石,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创界的成功率,甚至可能创造出会自行诞生生命的星界!

采风官之所以怀疑七百年前琅环洞出现了世界火种,是在听热闹时,有北罗修士如此描述琅环水洞的争夺盛况,“水流上涌,彩光朦胧,数宝在深洞中若隐若现,忽然众人神情恍惚,大批修士坠入深处,血肉被水流绞碎,侥幸逃出来的修士以为有人搞鬼,相互一对峙,都觉那一瞬,自己变成了一颗星界、一方大地,由此认定地底冲上来了一件幻宝!”

采风官是神都大帝的耳目和心腹,知晓极多秘闻,他记得关于世界火种仅有的记载中,便有提:见世界火种,即通感世界。

可惜,这只是采风官的一个异想天开的猜测,他无法将它当做事实上报,故决定亲探琅环水洞。

书册内容记载到这里,也就没了,可想而知,那位采风官没有找到答案,还赔进去了自己的性命。

计唐圣子想起六百年前,确实有一位采风官陨落在外,且许是他身处地域特殊,通过他的魂灯也无法追溯他临死前的画面,事情也便不了了之。

......宝物、世界火种,计唐圣子不能不动心。

琅环水洞七百年喷发一次,七百年前的喷发出现疑似世界火种之物,六百年前采风官冒死偷入,这样算来,新一轮喷发岂不是在近一年?

如果那次,疑似世界火种之物没有被抢走,而是重归地下了,这次喷发说不定会重新出现。

这北罗大界,还真得去探一探。

计唐圣子看向瑥史,“你乃神都史氏之人,今后是想回神都继承你父亲的衣钵,还是继续留在这里?”

瑥史苦笑,她资质不好,到生死境就止步了,跟人斗了大半辈子,终于成了那偏僻小地方有头有脸的人物,今天却又尝到了最初之时面对坎坷命运的挫败。

她恨自己没有早点发现玉镯子的玄机,若一开始就靠这玉镯子挖掘出了潜力,洗炼了血脉,她这道途,何至于中断。

“我......”虽然现在也洗炼了血脉,体内生机勃勃,她却似乎没有勇气重新修炼,朝着更远的方向走去了。

瑥史摆脱不了那个偏远小地方,她满脑子想得最多的是,她的子嗣怎么办,史氏会不会接受他们,她这一家真的适合去那等大界生存吗?

她求助似地望着计唐圣子身边的史姓采风官。

史问难对这等族人,心起不满,果真是小地方出来的,凤凰也给养成鸡了,可到底是同族。

“史家每一个人都是采风官、史官,没有吃白饭的,你若愿回归我族,我族会重新教你,你的子嗣也有机会入史家族谱,若实在没有成为采风官、史官的天赋,我族也会妥善安置你们。”

有了他的保证,瑥史心中大定,她走不远,不是还有后代吗,加入了大界大族,前途总要光明些。

“我和膝下儿孙,愿意随圣子离开。”

史问难摇摇头,“不管你和你的儿孙姓什么,到了史家,只能姓史。”

瑥史是跟母亲姓的,子女是随她婚契道侣姓的,然有这等机缘在跟前,改换一个姓算什么。

计唐圣子拿起请帖,“也该去无咎道场了,微熹尊者、问难天君、瑥史,你们随我去吧。”

话一出,不光瑥史愣怔了,微熹尊者和史问难也很错愕。

史问难道,“瑥史实力尚浅,似乎不适合去那等场合。”

瑥史老脸一红,想要开口,又想想这些年轻模样的修士可都是尊者天君,做什么决定,哪是她能置喙的,赶紧闭上嘴。

“其父陨于北罗大界,她跟着去看看也好。”计唐圣子一锤定音,不容人反驳。

他带上瑥史,是想试探试探北罗道教,看看前采风官是被北罗道教捉住而死的,还是真的偷潜入了琅环水洞,陨落在了洞里。

这一中界离北罗大界不远,计唐圣子和微熹尊者带着史问难、瑥史破空而去,一个时辰后来到了烟海台。

寻不了大叹,继长生帝君、扬汤有光将军,神都的圣子也来了!

再说湛长风那边,她来得早,让烟海台有点措手不及。

翁沅尊者本在大殿中,边迎接来客,边探听他们的态度,怎想湛长风突临,他以为太一是看不上这种晋升大典的,能派重臣来就不错了。

失策失策!

他与她寒暄了几句,忙请几位太上长老来招待她,将她接去了另一座峰。

请太上长老招待,明面上给足了面子,湛长风便也不介意他这如临大敌的态度,随之去了。

烟海台三位太上长老、一位掌门、十位长老,皆是返虚尊者,其中十席长老位,前六位在翁沅的师弟妹、徒弟间交替,哪位陨落,便新人上位,后三位则是外请的客卿长老。

而太上长老,是他的师父师叔。

翁沅自己便是老牌返虚,快走到寿元后半段了,他的师父师叔更是油尽灯枯之态。

湛长风一路看来,料想烟海台已到了交棒给下一代的阶段,难怪老一辈这么操心,一有风吹草动就悚然而惊,亲自出场扯大旗。

如此想着,她倒没太为难坐自己对面的三位老者,只当普通论道会,和他们谈论起教化之道、修炼之道,往风水、医经随意扯开去。

一个时辰下来,三位太上长老神智昏昏,因为辩不赢她,都开始耍赖了。

“师祖、两位师叔祖。”求不得在石阶下轻轻唤了声,然后朝湛长风道,“长生帝君,大典要开始了,请移步。”

“几位道友再会。”湛长风从古木环绕的法坛上下来,正要离去,那皱着眉陷在瞌睡里的丹歌长老抬起头,两片干瘪的眼皮缓缓打开,形成一道漏着浊光的缝,“长生帝君,你方才问,坚韧不拔地反复试探、前行、谋取,是不是一定会有得到,我想这也不一定,我们都习惯在前行时,返回来,再前进,返回来,再前进,稳扎稳打,将每一步都踏实了。”

湛长风嘴角微扬,“看来,你们现在在前进这一步上,还没有返回来。”

她跟着求不得来到了烟海台的主殿前,主殿前的走廊上,中央站着烟海台的返虚,左右两侧是来观礼的宾客。

主殿外,是一个巨型广场,周边站满了烟海台的弟子。

一条霞光长毯从广场末端,铺到主殿走廊上,覆过门槛,抵达一个蒲团,蒲团前边,立着一尊高大的金像。

这是烟海台的开山祖师——烟海道人,曾经的准圣级先天圣灵,也是布置“七日来复”的大能之一,因其在二庭大战时期受过重伤,整顿好北罗大界后,便破虚远走,不知所踪,九万年来没有再现身,盛传已陨落。

湛长风打量这座像时,感受到了一束目光,斜睨过去,淡淡点头。

计唐圣子笑笑,“又遇见了,长生帝君。”

“此话,显得孤极其无所事事。”

“.....怎么会,长生帝君日理万机,本圣子仅是在表达意外之喜。”

“孤亦是实话实说。”

湛长风问他,“圣子这几日在做什么,北罗的风光可曾看遍?”

......他能说自己无所事事吗。计唐圣子深以为跟湛长风打招呼是个错误的选择,他原想这趟北罗大界之行,找个由头,捱到琅环水洞喷发那一日,跟北罗道教交易一个进入的名额,眼下却踌躇了。

这帝长生的气运不知比他高几何,要是被她发现了端倪,也蹭一个名额,他怕是看见了疑似世界火种的东西,都会被她得去。

计唐圣子无奈,“北罗规矩森严,本圣子尚且不敢多走几步,何来雅兴欣赏风光。”

“圣子玩笑了,哪须多走,抬眼不都风光?”

一重重道乐响起,湛长风转头望向广场,大典要开始了。

计唐圣子也朝那边看了去,可谁又真正在乎这场大典。

跟在史问难身边的瑥史悄悄上移视线,去瞧那敢和天朝圣子随意交谈的人物,只见她着绣金纹的宽袖大袍,银冠扣白发,飘然之姿当世罕见,气度斐然若九天神人,立马便转开眼,不敢再看了。

她目光落到场边的烟海弟子身上,又被他们傲然的身影刺了眼,她想赞叹,又觉无言,想想家中小儿百岁有余,至今只知道和城里子弟厮混,好不容易组个佣兵团去战斗,竟是半道从战场逃了回来,不说也罢!

瑥史感叹之余被一道冷然的视线拉回了思绪,当下心中一突,不由转头四处看去,结果被旁边的史问难碰了碰脚。

史问难恨铁不成钢,想拎着她的领子吼叫,仪态呢仪态呢!这么多尊者在这里,也敢乱瞧,无知无畏!

她看懂了这位同族前辈的眼神,僵着身子,低头不再动弹,想来刚刚那道冷然的目光,也是在向她表达不满和鄙薄吧。

他们的小动作哪里瞒得过走廊上诸位尊者的神识,只不过在尊者眼中,这点小动作犹如尘埃,落不到身上,更落不到心里。

“无所事事”的湛长风却觉有趣,顺着瑥史第一反应望去的那个方向瞧,发现了更有趣的事。

这烟海台的弟子,怎和计唐圣子的人有一段亲缘?

神都难道已经将手插入烟海台了?

“大典开始!”

震天撼地的鼓乐声将所有人的心神短暂地拉了过来,烟海台掌门嫡传——寻不了,换了件庄严的道衣,一路踏着霞光长毯走上来,走廊上的尊者都让开了道,看着他进入主殿,陈述道愿,戴冠披袍,在众位同门、各方来客的见证下,成为一尊返虚强者。

翁沅尊者眼角的余光不经意间掠过湛长风、计唐圣子、有光将军,忧心更重。

避得过这次祸,避得过下次吗,九天征伐的时代,可远远还没结束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