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 第1047章 农门福女的懒馋坏大嫂(42)

第1047章 农门福女的懒馋坏大嫂(42)

大家都成条件反射了,一见不认识的作物,就以为是西域产物。

但这就是徐茵想要滴。

西域隔山望河、路途迢迢,一般人不会真去那里求证。

“回大人,这的确是民妇在淳州府买到的西域种子,当时觉得这种子长得很特别,就单独挑出来种了两小垄。”

县令一听果真如此,连忙催衙役下去帮忙:“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帮忙啊。”

人多力量大,两垄玉米、两垄芋头很快被收了上来。

称重的时候,里正发现产量有高低,不禁纳闷道:“这是怎么回事?是地的关系吗?”

徐茵摸摸鼻子:“哦,是肥料的关系。”

“肥料?一块施了新式肥?一块没施?”

“不是,一块施了新式肥,一块施了肥力更足的肥。”

里正眼珠子差点瞪出来,嗓门都激动得变调了:“什么?还有比新式肥肥力更足的肥?”

听着像在绕口令。

县令说:“这事不急……”因为肥料的事他已经知道了,为此还带走了一把蓖麻子呢。

里正:“……”

肥料的事不急?那什么急?

哦对,高产粮种!!!

“孟瑾媳妇,早上孟瑾送来我家的那表皮红红的、吃起来甜丝丝的叫什么?亩产真能达到十石?”

徐茵迎上他们期盼的眼神:“我也是估算的,一株苗的果实全部掏出来,约莫有个二三十斤,一亩地种个三四十株苗不在话下,亩产不就有十石了?”

里正倏地亮了眼睛:“这么说,要是一亩地多种几株苗,亩产还能再增加?”

“一株苗才多大?我瞧着一亩地种个百来株都使得!”

县令和里正对望一眼,眼里迸射出激动的光芒,异口同声:“这么说,亩产有望达到三十石?”

徐茵乐了:对!没错!三千斤才是后世红薯的标准亩产!一千斤是她给的保守数据。

饶是这保守数据,都把县令几人乐得不轻。

顶着午后金灿灿的秋阳都不觉得热,围着红数亩产聊得热火朝天。

徐茵家后院剩下的小半垄红薯终究还是没能保住。

被县令好说歹说拿走了大头,里正也厚着脸皮讨走了几个,只给她留了几斤明年做种的。

送走县令和里正,徐茵懒在躺椅上不想起来了:“太累了!我太累了!”

应付人太累了!

崔孟瑾给她绞了个井水镇过的洗脸巾过来,轻轻覆在她脸上,轻柔地给她擦了把脸,舒服得她想要喟叹。

看着她像猫儿似的慵懒样,他眉眼含笑:“累的话就躺着歇会儿,晚上想吃什么?我去做。”

“就吃今天刚摘的玉米吧,简单点。”

“嗯,再给你煮个冬瓜虾米汤?”

“好。”

当晚,徐茵两口子就着清爽开胃的冬瓜虾皮汤,吃了一顿新鲜的嫩玉米。

与此同时,县令也赶回了县衙,一到家就扑进书房,顾不得吃饭,先写信汇报红薯的事,顺便问太子殿下,上回捎去的那袋西域种子,可有人让人种出来了?其中有几种乃高产粮种、有几种乃新鲜蔬菜瓜果,吃法如下……吧啦吧啦……

不日后,太子殿下回信了,这次的信有别于以往简明扼要的三言两语,这次整整写了六页,然而有三页是在批评他汇报得太迟!

说是庄子上的人不懂这些新式作物的吃法,以至于没等果实长大,就把这些青叶子当成蔬菜收割了。

陈县令:“……”

功劳没捞着,还被批了一顿……谁有他惨?

没办法,陈县令只好来找徐茵,问能不能留些西域种子给他。

“本官带回去的那些种子,因庄上的人不懂如何种,给糟蹋了。”

徐茵很想给他一个白眼,就知道这么多天没下文,多半是糟蹋了。

幸好她手里留了一小撮,不然就前功尽弃了。

“大人,您庄子在哪儿?不如让民妇去看看,兴许还有抢救的机会。”

陈县令:“……呃,在京城。”

徐茵:“……”

当姐没说。

且不说路远迢迢,即使近得很,京城是小姑子闯副本的地盘,她远离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主动撞上去。

陈县令倒是因此冒出了个绝佳的想法:对啊!崔氏夫妇擅长种田,手里又握有西域种子,何不把他们接去京城,去太子殿下的庄上种田呢?在他们擅长的领域,为太子殿下分忧解难,太子殿下肯定不吝赐他们黄金、田产,那可比做个普普通通的大洼村民强多了!

陈县令抚了抚胡子,回去修书一封,禀告太子此提议,太子殿下欣然同意,但以防他那些个觊觎他太子之位的兄弟觉察此事背后捣乱,让陈县令以妻族亲眷的名义接崔氏夫妇入京。

陈县令就来给徐茵送这个好消息了。

徐茵:听我说谢谢你——

她当场婉拒:“陈大人,民妇自幼出生乡里,习惯了乡下的生活,去了京城担心水土不服。”

陈县令劝说无果,又不能强逼,担心逼得太狠把人得罪了,搞得鸡飞蛋打,那还不如维持目前的现状。

这么一想,陈县令客客气气说了几句,就回去了。

徐茵心下纳闷,还以为要费不少口舌咧,没想到县令这么通情达理?看来大祈朝的皇帝总体还算个明君,否则底下的官员心里也不会装着老百姓了。

秋去秋来又一年。

徐茵家去年丰收的莲藕,分了一半给集体荷塘栽种,当然,不白给,算她工分的,年底莲藕卖得好,她能分不少钱。

除了给自家荷塘留了些种,剩下的,徐茵教藕粉加工坊的妇人们如何做藕粉,做出来的藕粉给县令和县令夫人送了一些,并附上几则食用方法。

字是小瑾同志写的。

经过一年多的识字课,记忆里超好的他,不仅认得了本朝的常用字,还学会如何书写。

徐茵请林溪云来家里开识字班,本就是为了让小瑾同志多识几个字,如今他把林溪云会的知识,学了个**不离十,识字班自然也没必要开下去了。

但徐茵和里正商量后,在大小洼村建了个学堂,继续请林溪云当夫子给村里的孩童启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