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 第1581章 带着修真记忆回到现代

1582.第1581章 带着修真记忆回到现代(30)

卖蔬果生鲜甜品饮料的同行,眼睁睁看着夜市街17号从一家小门面的夜市摊,发展到一家三门面的夜市摊,如今还在人流量很大的闹市区开起了上下两层、占地三个门面的全天门店,要说不眼红不嫉妒是不可能的。

也不是没有商家动用一些不入流的手段,私底下买通顾客,要么造一些不利于夜市街17号的谣言,要么假装吃了夜市街17号的东西呕吐、腹泻、得急性肠胃炎,但钱花了,效果并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

夜市街17号的生意始终红红火火,那些被买通的人,刚造谣生事,就被其他顾客七嘴八舌地骂了个自闭:

“既然这么嫌弃,就别来排队啊!少你一个我们还能多买一份!”

“就是就是!既然这么多意见,那还来干嘛!”

“是不是想找老板要赔偿啊?喏,人家白纸黑字的承诺书镶了镜框挂在墙上,如果真吃出了问题,一赔万!赶紧去啊!搁这浪费时间干什么!”

“我从去年开春的小龙虾吃到现在的卤牛肉,还没听说有谁让老板赔万倍的,要是真有这么一出,我还更放心了,说明店里的东西是真的好,徐老板也是真的言出必行!”

“我看你们这些人是故意的吧!说什么夜市街17号卖的东西不咋地、全靠营销什么地,还说还有人吃了恶心呕吐拉肚子……啧!你们不会是想吓退我们,然后你们好承包是不是?居心太太太叵测了!”

“……”

不是!没有!

他们真的就是收了钱来造谣的!

万万没想到,任务没完成,反而还促使夜市街17号的生意比先前更好了!

那些花钱买通顾客去造谣生事的幕后商家同样很郁闷。

怎么这么油盐不进啊!

那他们怎么办?眼睁睁看着夜市街17号崛起再崛起,抢占海城的生鲜蔬果市场吗?

“还有一个办法。”他们中有人叹了口气,“就是和夜市街17号一样,价廉物美、童叟无欺、公道经营。”

“……”

让这些赚惯了昧心钱的商家,从此不再偷斤少两、以次充好,而是老老实实带着良心做生意,简直比拿着刀在他们心上割还难受。

可除此之外有什么办法?除非关门转行。

今年全球各地的经济都不景气,到处听说哪家企业裁员了、哪家公司破产了、谁谁下岗了、谁谁在领失业金……就算转行了又能干什么?

倒不如继续维持着蔬果摊、生鲜店,不就比以前少赚点么,利润多少还是有的。

于是,这些商家被迫调整了经营策略,品质提上去、服务跟上去、秤砣调回去。

刚开始,看着被挑出来的烂水果、死鱼虾肉痛无比,有人死马当活马医地拨通了徐茵的电话:

“徐老板,我是鲜美佳的老吴啊,咳,是这样的,我们店一直以你家店为榜样,努力提高生鲜品质,但因为拿到的货参差不齐,还没上架就要淘汰不少死鱼死虾还有腐烂变质的瓜果,不知你那饲料厂收不收……”

徐茵:“……”

竞争对手找她帮忙这她是真没想到。

不过这事儿对她来说没坏处,饲料厂正愁效益太好了原料紧缺。

于是一口应允了。

有了一家,就有第二家、第三家……

渐渐的,海城大部分生鲜超市、蔬菜店都把挑出来的霉烂变质的蔬菜瓜果、死透了的水产卖给徐茵家的饲料厂,并且还把这事儿打印出来张贴在店里,宣传他们和夜市街17号是一模一样的经营模式,倒是渐渐地又拉回了一批回头客。

毕竟,夜市街17号全海城一塌刮子就只有两家店,每次还得排队,既然自家门口的超市、菜店卖的蔬果、生鲜品质也不错,虽然比不上夜市街17号,但跟以前比确实好很多了,服务方面也改进了,斤两上也没见短缺,那他们不介意在这儿买点,等有空了再去夜市街17号排队吧。

其他没想好要不要学夜市街17号的商家,一看这么多同行倒戈,并且成效还不错,利润是薄了,但口碑打出去以后,附近居民又都回来买菜了,薄利多销之下,生意居然还不错,毕竟海城的人口摆在那里,于是更多的生鲜超市、蔬果店有样学样,忍着肉痛参照起了夜市街17号的经营模式。

徐茵知道后:“……”

她这算不算间接整顿了海城的蔬果生鲜市场?不晓得天道会不会分点功德值给她?

算了,与其靠分别人的功德值,还是自个多努力吧!

不管怎么说,海城各家生鲜蔬果店的品控确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这些商家发现跟风确实能赚到钱,一个个都学乖了,不但学夜市街17号的经营模式,还学它的经营内容——助力滞销农产品,愣是把滞销农产品卷成了畅销品。

如今,各大超市的蔬果生鲜区,最受欢迎的成了以前容易被忽略的国产货,倒是那些进口产品,因为售价太高,或是性价比过低,渐渐的没人捧场了。

国产的不仅便宜,品质还比进口的好,就譬如水果,进口水果很多受原包装局限,没法像国产水果一样在上架前筛选,顾客买回家拆开包装,才知道品质,运气不好也会遇到烂的或是干瘪没水分的。

国产水果以前质量参差不齐,现在没这个担心了,上架前一律经过严格筛选,个个都是品质果,久而久之,大家都倾向于买国产水果了。

除非是国内没有的,大家会买点进口的尝尝。

其他产品也一样。

这个现象以海城为中心,逐渐往其他省市辐射。

进口的蔬果生鲜,在华国的销售量第一次出现大滑坡。

那些个出口大国起初没在意,但随着这个数据每个月都在下跌,顿时坐不住了: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派人一打听,说是华国内销额在递增。

再打听,是被一家名为“夜市街17号”的店铺带起来的,这家店凭一己之力把滞销的农产品带成了畅销品,如今还和其他商家联手把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卷成了畅销品,导致进口量与日俱减。

出口大国:“……”

怎么办?难道他们也要跟着卷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