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第1013章 准部,孤来了

骗了康熙 第1013章 准部,孤来了

作者:大司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6:46

第1013章 准部,孤来了

第1013章 准部,孤来了

就在登基大典有条不紊的进行之时,忽然传来了老八的消息。

老八居然投靠了准噶尔人!

玉柱正惦记着,找个借口解决了准噶尔问题,没想到,老八就投靠了过去。

这简直是,刚想磕睡,就遇见了枕头啊!

于是,文官们继续大张旗鼓的操办登基大典,而玉柱则悄悄的离开了京城,去了大沽口。

刚刚平定了四川的第一镇,和第六镇进行了换防。

第一镇则从成都出发,坐船经中江,进入长江出海,然后沿着黄河西进。

因为,第一镇不仅拥有许多马匹,还有几十门8磅的陆军野战炮。

如果,第一镇走金牛道北上的话,推着这么多重炮翻越好几百里的秦岭,不仅速度慢,而且粮草也很难及时供应,将士们也太过于疲劳了。

与此相反,若是坐船赶到黄河风陵渡口,则只需要走几十里山路,就可以进入关中平原了。

玉柱的调兵思路,向来都是,有水路,哪怕路途远一些,也绝不走陆路。

秦始皇攻百越的时候,就是先修灵渠,打通了水上的粮食运输线,才有可能低成本的供应军粮。

若是陆路运输粮食,从成都运出100石粮食,到了陕西的宝鸡,很可能只剩下不足五石粮食了。

因为,陕西本无粮,四川的民夫空手回去的时候,也需要吃粮食。

别的且不说了,一艘千吨的洋船,装满了粮食,跟着大军一起东下再西进,只需要几十名水手即可。

省下的粮食,何止十倍?

所以说啊,水运的成本,比陆运低太多了。

有些童学总说山西煤好,东部地区有本事别用嘛。言外之意是,东部发达地区,白占了西部资源大省的便宜。

这其实是没有经济常识的瞎吹牛。

实际上,从澳大利亚装一船几万吨,甚至是十几万吨的优质煤炭,到东部港口的到岸价,比通过火车运输出来的山西煤,质量更高,价格更低。

如果不是上头考虑山西那边百万漕工的收入问题,放任东部地区的钢厂和电厂,敞开进口澳大利亚的煤,山西的煤矿早就惨不忍睹了。

山西的煤,就一个优势,不仅量大,而且自主可控,不怕国外的煤炭卡脖子。

实际上,类似的问题,就和大清不敢搞海运,死撑着要保护漕运,是同一个逻辑。

就怕百万漕工中,出了李自成嘛!

在第一镇驶入黄河口的时候,玉柱也已经到了徐州。

在海运方兴,漕运未废的当下,徐州绝对是全国最重要的一个军事枢纽,没有之一。

只要徐州捏在玉柱的手心里,京城里的旗人就不敢妄动。

而且,徐州驻扎了重兵之后,同时控扼黄河、淮河及运河命脉,足以震慑整个东部的半壁江山。

徐州,玉柱算是故地重游了。

钱映岚本是徐州李家的儿媳妇,却被玉柱抢到了手,这事儿多少有些令他感到得意啊!

这次,跟着玉柱一起南下的是彭映月和陈琼苞。

第五镇镇统兼江苏提督刘正,领着大大小小的军官们,在码头上等着迎接玉柱的大驾光临。

当玉柱的身影,出现在船头之时,“立正。”随着口令声,刘正领着军官们,一起并拢了双腿,站得笔直。

新军之中,早就废除了跪礼。军官们,不论军职高低,一律立正,行军礼。

玉柱经过跳板下船之后,刘正此次碰响了马靴,抬手敬礼,大声说:“报告山长,第五镇镇统,学生刘正,恭迎您的大驾光临。”

一身上将服的玉柱,抬手还了个军礼,握住刘正的手,笑道:“可有些日子没见了啊,在徐州过得咋样啊?”

“哈哈,徐州刘胜祥的臭豆腐乳,扑鼻闻其臭,入口生奇香,学生每日必食。只不过,羊肉汤已经吃腻了,打算换个口味。”

刘正是玉柱的爱将,他自然很清楚了,玉柱尤爱各地的特色小吃。所以,介绍徐州本地的小吃,可谓是不遗余力了。

反正吧,这年头都这样,上司喜欢啥,部下们即使不爱吃,也必须装作喜欢。

装的时间一长,反而不需要装了。

因为玉柱喜欢逛小吃摊的缘故,新军中的老部下们,安排行程的时候,总会把本地的特色老店,推荐给顶头的上司。

正好到了饭点,刘正陪着玉柱去城里的街上,喝了两碗羊肉汤,吃了两笼蟹黄汤包,这才心满意足的回了行辕。

等第一镇、第二镇和近卫镇,先后抵达了徐州之后,正式组建了西征军司令部。

准噶尔部占据的地盘不小,其总人口并不多,也就60多万而已。

但是,准噶尔人的常备军,就有六万之多。

玉柱集中了三个镇的主力西征,也很看得起准噶尔人了。

因为准噶尔人的高机动力问题,新军中机动力最强的第一镇,必须跟着一起西征。

西征军从徐州出发之日,好家伙,整个黄河上,布满了升起风帆的木船,遮天蔽日,一眼望不到头。

出发之后,玉柱负手立于船头,望着无边无际的西进船队,心潮起伏不定。

西域,我来了呀!

抵达开封的时候,大军的船队继续西进,玉柱则在开封待了好几天。

还用问么,河南巡抚邬思道,就在开封嘛!

“玉露兄,咱们又见面了呀。”玉柱很高兴的抱住了邬思道的肩膀,用力的摇晃了几下。

邬思道百感交集的望着玉柱,唉,本以为玉柱会鸟尽弓藏。

没想到,玉柱不仅没有杀了邬思道,反而重用了他。

如此仁义的主君,还有何话说?

玉柱索性住进了邬思道的抚衙里边,两人秉烛长谈。

玉柱笑道:“大行皇帝被老四毒死的消息,你传得很及时啊。不过,我的大舅哥也帮了大忙。”

邬思道见玉柱的谈兴正浓,便微笑着说:“当时真的好险,金雕从天而降的时候,动静有点大了,差点惊动了旁人。若不是老四担心泄露了**,故意把侍卫们都支开了,我恐怕也很难传出准确的消息。”

当时,邬思道已经获取了老四的信任,老四带着他一起进了畅春园。

不过,玉柱也没完全指望邬思道,同时还有大舅哥安林这条暗线可以备用。

玉柱的大舅哥安林,由七品的笔贴式,一路升任员外郎,一直都安稳的待在畅春园内。

谁能料到,早在十几年前,玉柱就埋下了这么深的暗子?

实际上,玉柱还安排了魏珠帮着传出消息来。

危急时刻,三保险,才是真正的靠谱。

玉柱正是先后接到了大舅哥安林和邬思道发出的消息,这才敢于动手夺宫。

倒是魏珠那老阉货,一直没有传出消息来。

后来,玉柱控制了畅春园后,这才发现,魏珠已经上吊殉了大行皇帝。

别人自杀,玉柱倒还可能半信半疑。

怕死的魏珠会自杀,嘿,母猪都会上树了。

肯定是老四杀人灭口了。

“年羹尧败了后,老四一直不见踪影,我估摸着,他应该是逃进了福建。”玉柱分析了老四的可能去向。

邬思道沉吟片刻,却说:“王上,以臣对老四脾气的了解,他肯定不可能甘心的。还有,老十三一直流落在外,您务必多多注意安全啊,千万不可大意。”

“老十三这个人,爱恨异常分明,肯定会死缠着您的。”

玉柱含笑点头,说:“老邬啊,你就放心吧,我的行踪一直飘忽不定,就算是自己人,也很难搞清楚滴。”

两个人聊到半夜,肚子饿了,一人煮了碗烩面,连汤带水吃了,接着畅聊。

临别之时,玉柱叮嘱邬思道:“以你之才,必不会久居于外任,迟早会回京的。”

哎哟喂,邬思道心里那叫一个感动啊!

魏珠帮着老四干坏事,眨个眼的工夫,就被灭了口。

再看知道黑料最多的邬思道,不仅做了封疆大吏,而且,还有机会入朝为相。

玉柱待自己人,真的是无话可说了!

整个大军浩浩荡荡的向西进发,并在山西的风陵渡口登岸,由陕西和山西分别征来的民夫们,负责把粮食装运至陕西潼关以西的关中平原。

过了风陵渡口后,主力大军带着一个月的粮食,沿着渭水,水陆并进。

后勤的大部分粮食,则随后跟进。

由于黄河上游的壶口瀑布,落差过大,船只根本无法通行。

就把整个黄河,分割成了壶口上和壶口下两个部分,各自分别通航。

西征之难,难就难在中原的粮食,运输进陕甘的成本,太过巨大了,必须堆国力。

但是,为了收复西域地区,让公鸡地图的尾部保持完整的状态,花再大的代价,玉柱也会选择西征。

客观的说,玉柱和准噶尔人,打过不少次交道了,且一直保持着全胜的傲人战绩。

此次西征,由陕西入甘肃,从甘肃入西域,政治仗的难度,远远超过了军事作战。

所以,玉柱亲自来了。

再一个,集中了三个镇的主力西征,除了玉柱亲任军长之外,安排任何人都不大合适了。

某个军头,在军队里的威望过高,绝非自我保全之道也!

老皇帝为啥要好几次亲征噶尔丹,也是同样的帝王心术。

PS:四更了,求月票的鼓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