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第612章 宫变

骗了康熙 第612章 宫变

作者:大司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6:46

第612章 宫变

第612章 宫变

礼部的人来了之后,老五和他们一直在扯皮。

在大清,礼教绝不是一纸空文,而是至关重要的等级制度。

老五想逾越皇太后原有丧仪的规格,礼部的尚书和侍郎们,谁敢擅自答应?

在康熙朝,贪污受贿啥的,由于老皇帝的所谓宽仁,并不致命,甚至连官职都不可能丢。

但是,如果礼制方面,越过了既有的规矩,有人肯定会掉脑袋的。

老五嘴笨,又不精通汉语,口舌之争,难免就落入了下风。

老十二不是皇太后一手抚养长大的,他很自然的对皇太后,没有丝毫的感情。

所以,老十二一直不吭声,坐看老五被礼部的人,顶撞得七窍生烟。

玉柱和老五是安答,他自然不可能干看着老五吃闷亏。

但是,自从皇太后驾崩之后,老五的情绪就失去了控制。

玉柱故意不吱声,就是想等老五吵累了,他再出面收拾残局。

没办法,老五的精神太过亢奋了,他不精疲力竭的吵不下去了,玉柱就算是说了话,也不好使。

等老五喘着粗气,直勾勾的盯着玉柱的时候,玉柱知道,该他上场了!

“诸位部堂,皇上向以仁孝治国,谁不知晓?母后皇太后驾崩,举国哀痛,即使咱们略有出格之举,其实是替皇帝尽了孝道,必不会被怪罪的。”玉柱一出手,就扣上了孝道的大帽子,目的就是想堵住礼部这些人的不烂之舌。

“玉中堂,向来都是恩出自上,人臣安敢逾越?”礼部满尚书**的顶了上来。

玉柱等的就是这句话,他不动声色的说:“五哥、十二哥和我一起奉旨治丧,就必须担起万千重担,岂能无视君父的一片孝亲之心?”

“诸位部堂,若是皇上怪罪了下来,我玉柱首当其冲,独自担责,与诸位没有任何关系。”玉柱斩钉截铁的表了态,立时震惊四座。

玉柱故作没有看见老五感激的眼神,也忽略了老十二惊诧的表情,淡淡的说:“若是不信,我可立下亲笔字据。”

官场之上,职务越高,实权越大,越怕担责任,话都会说的含糊不清,以免将来被清算!

然而,今上身边的第一宠臣,一向和光同尘的玉柱,竟然冒死站了出来,一力承担逾越礼制的罪责。

见玉柱把话说死了,礼部的那些人,都暗暗松了口气。

很好,很强大,有推脱罪责的余地了呀!

官场上,不怕你无能,也不怕你乱来,就怕你争功诿过,让底下人替伱背黑锅!

玉柱是奉旨治丧的钦差,又是宗室爵的辅国公,还是领班御前大臣,他说话的分量足够了。

说白了,礼部的人也都知道,老皇帝为了装孝顺,这么多年一直用超高的规格,恩养着皇太后。

“那好,请玉中堂您吩咐吧。”礼部的人彼此用眼神交换了意见之后,果断的把玉柱推到了最前头顶包。

一直没说话的老十二,暗暗摇头不已,礼部的这帮子蠢货,居然把这么好的拍马屁机会,拱手让给了玉柱,实在是没脑子啊!

众所周知,老皇帝特别的爱面子。有些事情,由下边的重臣主动提议,比老皇帝亲自下旨,谁更能投其所好?

玉柱毫不含糊的把老五刚才提出的意见,一一列了出来。

礼部的人,根据礼制进行了细节的补充之后,然后大家一起联名上了折子。

老五责无旁贷,他本想列名第一,却被玉柱阻止了。

玉柱说:“五哥,有些事儿,我来出头说,比你顶在前头,更容易一些。”

老五简直感激的要死,这么好的安答,上哪里去找呀?

结果,以玉柱领衔的治丧折子,当即递到了老皇帝的手边。

老皇帝仔细的看了三遍之后,慢腾腾的问玉柱:“你好大的狗胆?竟然视朝廷的典制于无物?”

玉柱丝毫也不害怕,他吃定了老皇帝,这不过虚张声势罢了。

“回汗阿玛,臣儿以为,您以身作则的孝敬大行皇太后,天下的臣民必会感同身受,纷起效仿。”玉柱没有回避责任,更没有半句废话。

老皇帝听了之后,忍不住笑骂道:“小猴儿精,就数你最懂我的心思。既然你们都议定了,朕若是不准了折子,反而是不孝之子了呀。”

玉柱正是这个意思,但是,只敢这么做,这么想,却绝对不能当着老皇帝的面,把话说破了。

老皇帝顺水推舟的批了折子之后,老五、老十二和玉柱做了分工。

老五主持大局,拍板花钱的事儿。老十二从旁协助,顺便指点老规矩。

玉柱得了个美差,由他指挥太监和宫女们,招待各路满蒙权贵。

按照大清会典的规矩,给皇太后哭灵,并不是这么多人一起跪着哭,而是按照官职和爵位,分批分次的到灵堂前跪哭。

玉柱坐镇于宁寿宫附近的偏殿内,他身边的小太监秦定,则在跪着哭灵的人群之中,找到了秀云和曹春。

玉柱不方便凑到女眷堆里来,没蛋的秦定却没有任何的顾忌。

“禀太太,国公爷吩咐了下来,有事和您商量,请随小的一起过去吧?”

玉柱是位高权重的领班御前大臣,秦定是他的贴身心腹太监,这小子在宫里办事,可谓是如鱼得水。

与此同时,玉柱身边的另一个小太监杜林,领着曹春来见玉柱。

与一般人想象的不同,这个时代的外命妇进宫哭灵,宫里是不管饭的。

天寒地冻之下,秀云和曹春即使带了垫肚子的小点心,也早就冷透了。

皇太后刚刚驾崩,宫里禁荤腥。

不大的工夫,景仁宫的大太监带人提了食盒过来。

食盒摆上餐桌,揭开盖子,秀云定神一看,竟然是两碗热气腾腾的素汤面,外加几样素的酱菜。

“都饿坏了吧?来,咱们坐下来,一起吃点素面,喝点热汤。”玉柱笑眯眯的一挥大手,让两个正妻,分坐于他的左右,大家凑一起吃面。

灵堂内,四面透风,寒气袭人,又累又饿,秀云和曹春确实都快挺不住了。

再说了,都是老夫老妻了,也没必要讲究太多的虚礼。

秀云和曹春彼此对视了一眼,便听从了玉柱的安排,分左右坐到了男人的身旁。

谁曾想,几个人刚吃了半碗面,老皇帝居然来了。

“臣儿玉柱,率二妻,恭请圣安。”

“奴才富察氏,恭请圣安!”

“奴才曹佳氏,恭请圣安!”

老皇帝没叫起,也没看保持行礼姿势的玉柱一家人,而是缓步走到了餐桌前,神色变幻莫测的盯着桌子上的三碗残面。

玉柱受了冷落,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慌张。嘿嘿,夜猫子进宅,必无好事啊!

“哟,这里还有一碗面呀,朕正好饿了。”老皇帝嘴上这么说,却站在原地没动。

皇帝进膳,岂是儿戏?

王朝庆很有眼色的凑过来,拿起食盒里的新碗,抓起筷子,挑了几根面条出来,又倒了小半碗的面汤。

玉柱一看这种场景,立即明白了,一定有人在老皇帝的面前,偷偷的进了馋言,勾起了老皇帝的疑心病。

王朝庆当着老皇帝的面,吃了那几根面条,又喝光了碗里的汤。

“禀万岁爷,确是素面和清汤。”王朝庆此话一出口,别说玉柱了,就算是秀云和曹春也都恍然大悟了。

秀云和曹春,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宫里的险恶斗争,不约而同的惊出了一身冷汗。

好险啊,幸好吃的素面,喝的是素汤,不然的话,就是大祸临头了呀!

因为啥呢?

在至高无上的皇权之下,皇太后驾崩,举国哀痛,禁荤腥,禁饮宴,禁戏班,禁房事,也禁各种娱乐活动。

假如说,玉柱利用特权,搞来了肉汤面,或是鸡汤面,麻烦可就大了呀。

大不敬的罪过,老皇帝不可能轻易放过玉柱的。

现在呢,玉柱不过是利用办理治丧的特权,照顾了一下自己的两个女人而已,根本就是夹不上筷子的小事儿。

老皇帝也许是消了气,也许是想安抚一下玉柱,装模作样的挑了一根面,放进嘴里嚼碎后,又吐到了王朝庆递来的大帕子上。

玉柱伺候老皇帝多年,他还有啥不清楚的?

必是有人暗中勾陷玉柱在国丧期间,居然食用荤腥,惹恼了老皇帝。

“你小子,倒是会体贴人呐。”老皇帝见玉柱没吱声,也知道他受了委屈,便没话找话说了。

皇帝是不可能犯错误的,也不可能公开承认他错了。

玉柱也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和老皇帝顶牛,他轻声说:“臣儿错了,再不敢了。”

“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老皇帝有了梯子之后,又数落了玉柱一番,便轻描淡写的走了。

有了这个插曲之后,秀云和曹春也不敢多待了,很快就又回了灵堂,接着排队哭灵。

大祭过后,老皇帝亲自出马,护送大行皇太后的梓宫,前往孝东陵。

老五、老十二和玉柱,职责所在,肯定是要跟着一起去的。

按照礼制,若是皇太后先驾崩,顺治帝崩于其后,那么,就要掘开陵寝地宫的大门,让顺治帝合葬进去。

现实是,顺治帝先驾崩了。

为了不惊动皇考的阴灵,大行皇太后,也就是孝惠章皇后,只能葬入孝陵旁边的孝东陵了。

照规矩,宗室王公大臣,都要陪同送葬。

不巧的是,送葬的途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老皇帝毕竟年纪大了,茹素斋戒的时间一长,竟然昏倒在了御辇之上。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玉柱完全没有心理准备。

猝不及防之下,玉柱分析了现状,只得放弃了别的心思,紧急招太医来,诊治老皇帝。

没办法,天赐良机,奈何,玉柱的心腹嫡系兵马,新军没在身边呀!

说白了,若是坐视老皇帝死了,玉柱没有新军在手,就只能听隆科多的安排了。

可问题是,隆科多被老四灌多了**汤,只可能力挺老四即位。

形势所迫之下,玉柱当机立断,舍弃了趁势而起的念头,改为全力抢救老皇帝。

玉柱下令封锁消息,可是,由于没有新军的强力控制,消息还是走漏了出去。

由此可见,皇子阿哥们,早就暗中筹划着布了局。

老八他们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硬是要闯过来,说是想拜见老皇帝。实际上,他们的心思一看就知,明摆着是想探清楚虚实。

太医们正在给老皇帝针灸,老八他们三兄弟硬要闯进来,单靠王朝庆他们几个没蛋的太监,肯定是拦不住的。

玉柱一边吩咐太医抓紧诊治,一边整理了下官服,大摇大摆的出来,见到了老八他们。

“八哥,九哥、十哥,汗阿玛口谕,朕乏了,暂不见你们了!”玉柱也不怕留了底,居然胆大包天的矫旨,想撵了老八他们走人。

老九阴阴的一笑,说:“我可听说了呀,有人图谋不轨,欲对汗阿玛不利,不会就是你吧?”

这话太过恶毒了,简直是想把玉柱置于死地。

老十没等老九把话说完,便大声嚷嚷道:“汗阿玛,我是老十啊,汗阿玛,我是您的十儿啊!”显然是想故意把事情闹大了。

在御营里闹出大事,若是老皇帝始终没有出面约束大家,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因为,不管是谁当皇帝,都不可能允许祸起于肘腋之间,肯定会出手制止的。

若是换作旁人,很可能就被的老十他们的气势汹汹给唬住了。

只可惜,玉柱不是一般人,他早就防备了,老九和老十会出妖蛾子。

玉柱缓缓摸出袖内的金批大令,高高的举过头顶,厉声喝道:“老八、老九、老十,接旨!”

老十也是有备而来,他不仅不跪下接旨,反而冲到玉柱的跟前,厉声喝道:“我看啊,你拿的东西,很可能是假冒之物。”

哟,老十居然变聪明了呀,玉柱不禁对他刮目相看了!

既然老十想耍横的,玉柱也就不和他客气了,大声下令:“来人,请八哥、九哥和十哥,后边歇息去吧。”

如果,玉柱的手里没有金批大令,御前侍卫们即使都是他的部下,也没人敢听令。

毕竟,八爷党实在是太过庞大了,谁不害怕秋后算帐?

可是,玉柱高高举起的金批大令,代表的却是老皇帝本人的意思。

这么一来,御前侍卫们略微有些犹豫之后,还是冲了过来,将老八他们围在了当中。

(PS:昨天欠的一章,合并进了今天的大章,补上了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