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返2002:自由系巨星 > 第122章 控盘高手费天王(求订阅)

第122章 控盘高手费天王(求订阅)

第122章 控盘高手费天王(求订阅)

奥克兰公开赛决赛的那一幕,或许会成为华夏网球史上永恒的经典。

陈然在离开新西兰后直接前往了澳大利亚,期间并没有回国,所以他并不知道自己如今在国内的人气。

像央视和《体坛周报》的记者,从新西兰跟着陈然到澳大利亚,他们也没留意到国内的变化。

但在座的有不少记者是从华夏国内直飞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他们可太了解如今国内的情况了。

陈然的人气在不断飙升。

不仅仅是一个巡回赛冠军的关系,也不是因为陈然击败了亚洲第一人斯里查潘。

而是因为陈然面对数千泰国观众的嘘声,不仅没有退缩,反而直接朝着他们挑衅了起来。

迎着漫天嘘声,陈然愈战愈勇,还把斯里查潘的心态打崩了。

那么细分一下:第一个巡回赛冠军是1,赢了亚洲第一人是1,对着数千泰国观众挑衅也是1。

所以陈然在那场决赛后获得的人气是,1 1 1大于3。

如今这些80后,90后的少男少女们,就是喜欢这样有个性的运动员啊。

陈然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引起的轰动效应,不过他当时之所以刚如此做,其实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并不介意在极限的压力下比赛,但也会考虑个人的得失。

这就是网球的好处了,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

如果自己是足球运动员,如此去挑衅对方的球迷,激怒了对方的球员,搞不好直接给你来一个背后滑铲。

网球就没有这样的风险了。

在场的华夏记者媒体们也明白,如今陈然的每一步都是华夏网球的新历史。

毕竟在这之前,华夏的网球几乎是一片空白。

也有一些体育记者将陈然大满贯第一战比作王治郅登陆NBA的第一场比赛,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是的,我们也相信到了第二轮的比赛,会有更多的观众通过电视转播来收看你的比赛。”新华社的记者也笑了。

陈然这家伙是懂得时刻宣传自己的。

这第一轮比赛刚打完,就开始给自己第二轮的比赛造势了。

紧接着,陈然又点了一个外国记者。

“你好,我是来自ESPN的。”这家伙率先点名了自己的身份。

ESPN电视台在整个世界体育媒体里都是超然的存在。

外国记者继续说道:“陈,伱已经超越了张德培先生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大满贯首胜者,那么下一个目标是不是成为最年轻的大满贯冠军。”

你看,这些外国人就会制造话题。

“大满贯正赛一共有七轮,我现在才第二轮,讨论这个问题太早了。”陈然果断回道,“对我而言,什么时候进了决赛,才会考虑冠军的归属问题。”

别想让老子置于舆论风暴的中心,别想动不动就搞一个大新闻。

“越来越多的人拿你和姚名比较了,你怎么认为。”ESPN的记者兜兜转转,又提到了姚名。

在这个时代,很多国际性的华夏运动员都无法绕开姚名。

即使八年后的李娜第一次闯入大满贯决赛时,外国记者提问时也是三句不离姚名。

“这是记者和球迷的事情,他们可能想制造一些话题,但我真的没精力去关注这些比赛。”陈然摊开双手,“我每天光训练和看比赛录像都忙不过来。”

他自然地化解了这个提问。

“你是不是还没自己的教练?”这个问题也是许多记者关心的。

“暂时没有,但网球是个人运动,我也有自己的训练计划,不过我有一个体能教练。”

“那以后会给自己配一个教练吗?”

“在澳网结束后,我会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之后,央视记者也开始了提问。

“陈然,你能说说参加巡回赛和大满贯之间的最大区别。”

陈然想了想后,慢悠悠地回道:“显然关注度完全不同,你所面临的压力也不同。在这里,所有细节的东西都会被放大。第一轮比赛就会有许多记者来采访。”

“如果是巡回赛的话……”

“我没有参加过大师赛,但在250赛这个级别,可能你得进了四强,才会有点关注度。”

“不过迄今为止,我所经历过的最大球场和最多现场人数,还是魔都挑战赛的决赛。”

这话一出,一些华夏记者都会心地笑了,而一些外国记者却是一头雾水。

区区挑战赛的决赛,也能比得过巡回赛和大满贯?

采访时间并不长,仅仅持续了二十多分钟,就宣布结束。

陈然也立即离开了新闻发布会,返回了下榻的酒店。

……

当今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结束第二个比赛日时,第一轮的比赛全部结束,也意味着有六十四个选手打道回府。

第一轮比赛大冷门没有,小冷门有不少。

31号种子德国人舒特勒并不孤独,32号种子奥地利人库贝克陪着他一起回家。

最低顺位的两个种子选手都被淘汰了。

另外26号种子西班牙罗布雷多和21号种子罗马尼亚人帕维尔也回家了。

第一轮比赛,共有四个低顺位的种子选手回家了。

陈然也等来了自己的第二轮对手,澳大利亚本土选手亚瑟斯。

此人已经算是32岁的老将了,第一轮的时候又经历了五盘的大战,体能消耗严重,早已经到了极限。

更何况陈然还多休息了半天时间。

可以说天时、地利都站在了陈然这一边,即使是澳大利亚的本土观众都没人认为亚瑟斯有赢过陈然的机会。

时间很快走到了比赛日的第三天。

陈然的比赛安排在夜场,白天他又做了一些基础训练,主要以热身为主,尽快找到手感。

这期间,陈然接到了耐克公司副总裁董冰的电话。

他总觉得对方似乎有什么话想说,但始终没开口,只是恭喜他赢得了大满贯首胜,希望他再接再厉,继续去创造华夏网球的历史。

对方还表示公司方面已经制作了一个广告,会在澳网期间投放到央视,以及各大地方电视台。

广告效应能有多少?那完全是看陈然在澳网的表现了。

挂了电话后,陈然总觉得董冰有些话没说,不过他专注下一场比赛,也没往心里去。

到了下午的时候,陈然带着谢尔盖,还有几个相熟的华夏记者一起,挑选了一场第二轮的比赛。

他们本以为陈然会选阿加西、休伊特,或者萨芬的比赛,结果陈然却有些出乎意料地选择了6号种子瑞士人费德勒。

来自《体坛周报》的周远算是资深的网球记者,他都有些不解陈然的选择。

费德勒?

这家伙除了打球好看一点,还能有什么?

和费德勒同年龄的休伊特已经两个大满贯了,早已经彻底将他压死。

比费德勒大一岁的萨芬,也已经有了一个大满贯了。

甚至连西班牙人费雷罗都有一届法网亚军。

费德勒大满贯最好的战绩只是一个八强。

别说在整个男子职业网坛了,即使是在80后的球员里,至少都有3个人胜过他。

对了,还有美国超新星罗迪克。

他比费德勒更年轻,而他所表现出来的上升势头也已经超过了费德勒。

前有70后的网坛天王,后又有80后的群狼逐鹿,周远觉得费德勒是没什么机会脱颖而出的。

单单是休伊特、萨芬、费雷罗、罗迪克这四个80后球员,就是费德勒难以逾越的四座大山。

但这个团队里,虽然陈然最年轻,但同样他的主意最大。

陈然选择了费德勒的比赛,其他人也只能顺从。

费德勒的比赛被组委会安排在澳网的二号球场—海信球场,可以容纳10500名观众并安装有可关闭的顶棚。

网球比赛是在室外举办,一旦遇到下雨天则必须延期或者安排在有顶棚的球场里进行。

费德勒的第二轮对手是一个奥地利选手。

在陈然抵达球场后,费德勒已经是2比0领先对手,而两盘的比分也相当悬殊,一个6比2,一个6比1。

但在第三盘的时候,或许那位奥地利球员背水一战,超水平发挥,又或许费德勒的状态有所起伏。

双方你来我往打得非常焦灼、激烈,竟然来到了抢七。

“你看……”

坐在陈然身侧的周远小声嘀咕道:“费德勒的状态太不稳定了,前两盘优势这么大,第三盘竟然打得如此艰难。”

“是啊,他怎么说也是6号种子。这种高顺位的种子,面对百名开外的对手,还被拖入了抢七。”来自央视的胡力涛也是不以为然地摇摇头。

陈然没理会这些家伙的自言自语。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他在观察费德勒的比赛时,隐约发现了熟悉的一幕。

22岁的费天王竟然也在玩控盘!

直觉告诉陈然,费德勒是故意将这盘比赛拖入抢七局的。

即使是大满贯的比赛,你在短时间直落三盘内横扫对手,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可能你连比赛的状态都没完全进入,比赛就结束了。

下一轮,费德勒就会遇到种子选手。

“他是故意在延长时间!”陈然得出了这个结论。

费德勒在拿这个奥地利人练手!因为他下一场就会遇到种子选手,费德勒是在给自己找状态。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