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 第1065章 置地与怡和再次换股

第1065章 置地与怡和再次换股

通过尤得这位总督,苏城与他们谈妥了出售怡和集团的事宜。

对于怡和集团这家公司,他并没有过得的占有欲。

能卖200亿港元,实属让他大赚了。

没有了置地集团的怡和集团,价值本身就已经大打折扣。

能赚两百亿港元,反倒是令苏城都没有想到。

这些英国人居然这么慷慨地给他送这么多钱,难得,实在是太难得了!

于是,三天之后,苏城与这些英资代表们,在怡和集团总部签署了一份股份转让合同。

这49.9%的股份,最终由足足三十多位英资财团组成的收购团队拿下。

他们组成了一个临时性的收购财团,资金已经集齐了。

他们如何分股份,苏城管不了那么多,他只要拿下怡和集团的那200亿港元,就足够了。

于是,将股份卖给他们之后,苏城也收到了200亿港元的资金。

随后,英资财团们很快便召开了一场轰动香江的新闻发布会。

他们用200亿港元,成功夺回了英资大行怡和集团的控股权,夺回了英资财团最后的荣耀。

然而,市民们关心的重点却没有放在怡和集团回到英资财团手中,而是关心那两百亿港元!

两百亿啊,这是一个多么夸张的数字,哪怕是他们,都无法想象,这绝对是香江有史以来成交额最大的一笔交易了。

此前的九龙仓,成交最终也不过是几十亿港元而已。

马世明这位担任了怡和集团执行董事才没多长时间,又只能下台了。

不过,苏城早已经对他有了安排,那就是担任置地集团执行董事。

相比怡和集团,置地集团虽然看似乎没有那么多元化,可实力却是完全不逊色于怡和集团。

甚至在苏城看来,怡和集团的前景一眼看得到,置地集团的前景,却随着香江楼市的复苏,会不断上涨,市值超越怡和集团,不用多长时间,未来甚至能够与怡和集团拉开距离。

这一笔交易,影响力甚至影响到全世界去。

漂亮国、东瀛等国家的商业报纸纷纷转载报道。

200亿港元啊,这一笔资金,令人难以想象。

甚至有媒体将这一笔交易称之为世纪交易!

英国那边,媒体们都膨胀了,他们认为这是英资财团在香江衰落之后的崛起象征。

此前半年,许多英国媒体因为怡和、置地相继被收购,大骂在香江的英国人不给力。

如今,在他们眼里,终于扳回来一局。

然而,一些国家的媒体却不是这么认为的,不少媒体甚至还在报纸上问出一句话:“花两百亿港元收购怡和集团49.9%的股份,这笔交易值得吗?”

这些媒体不断分析怡和集团的情况,几乎将它的老底都挖了个精光。

最终的答案很显然,不值得,甚至是远远不值得!

此役,英资财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夺回了英资大行怡和集团的控股权,看似很成功,英国媒体认为英资财团打了一场漂亮、干净利落的世纪收购战。

然而这些终究不过是自嗨式的歌唱罢了,英资财团虽然最终拿回了怡和集团的控股权,但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而苏城虽然丢失了怡和集团,可却为此赚了一百多亿港元,这简直就是把英资财团当肥羊来宰杀。

因此,这些媒体都觉得,英资财团表面上胜利了,却只能算是“惨胜”。

通过一些专家的估算,如今的怡和集团最多市值一百多亿港元,然而苏城与英资财团所交易的价格,却是将怡和集团的评估价格提升到了400亿港元,很显然是大大地将怡和集团估值拉高了,这其中显然是非常虚的。

“英资财团负创取胜,苏城含笑断腕!”这是香江《大公报》的头条新闻标题。

标题的意思很显然,英资财团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付出的代价太大,远远超出了怡和集团的实际价值,很显然成为了一条又肥又大的水鱼。

而苏城虽然失去怡和集团了,可置地集团的控股权却是保留着,且赚取了一百多亿港元的巨额利润,很显然苏城的这笔交易,是既明智,又划算的。

这场轰轰烈烈的怡和集团争夺战,持续了将近一年时间,最终以这样的结局落下帷幕。

英资财团对英资企业的落幕显得如此的不甘心,这一笔交易,不过是英资财团打肿脸充大胖子的行为罢了。

在完成交易之后,这件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因为,英资财团那边还提出了一个要求。

那就是利用置地集团与怡和集团相互持有的股份作为交换。

这些英资财团,害怕苏城还会利用置地集团控制的怡和集团股份,再次暗中想办法控制怡和集团。

毕竟,如今虽然把怡和集团的控股权拿回来了,可股份分布在几十个投资者的手中。

一旦一部分人想要把股份暗中卖给苏城,那他们岂不是功亏一篑了?

此前,虽然苏城利用自己是绝对控股股东的身份,从怡和集团和置地集团那边收购了各自持有对方的股份,将苏城自身的股份提高到49.9%。

即使这样,怡和集团和置地集团相互之间都还有不少对方的股份。

所以,为了绝了苏城再次控股怡和集团的念头,他们便想出了这个办法。

可以说,这些英资财团是真的怕了苏城了。

对此,苏城也非常痛快的答应了,至于股份如何置换,经过商量之后,在大家一致同意的前提下,最终商量出一个双方都认可的价格。

简单地说,股票置换,多出的股份,就拿钱来补。

此时交易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最终大家达成一致。

苏城全程让马世明负责此事的谈判,当然了,谈判最终的成交价格,也是苏城认可的。

至此,怡和集团手中,再也没有任何的置地集团股权。

而置地集团手中,也再也没有任何的怡和集团股权。

这两家集团,从此以后,双方之间再也没有任何的关系。

而置换回来之后的股份,被置地集团抛售到二级市场,给置地集团带回来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足以让置地集团应对此次的房地产危机事件了。

此外,置地集团的股票,还遭到了大量英资财团的抛售。

在他们看来,置地集团已经不再是英资企业了,继续持有,有太多的不定性因素,还不如趁着如今置地集团的股价比较高时抛售。而苏城也乐得看着这一幕。

于是,没过多久,置地集团的股东,大多变成了华人。

不少华人商界大佬,都趁机接手了这些英资股东的置地股票,如李加诚、包裕刚、郑玉彤等等,他们或多或少地持有了一部分的置地集团股票。

苏城对此并不在乎。

他本身就没有将置地集团私有化的想法。

如今持有49.9%的股份,已经令他非常满意了,他的这个股份,也不可能还有任何人能从他手中抢走置地集团的控股权。

也就是说,在他对置地集团控股之后,置地集团其他股东是谁,他并不是很在乎。

当然了,他还是更乐意这些股东都变成华人的,与华人打交道总比与英国人打交道更好些。

在彻底解决怡和集团与置地集团的事情之后,置地集团已经完全归于苏城管理了。

于是,苏城在将军澳总部基地划分了一部分区域交给置地集团,成为它的集团总部。

虽然苏城对置地集团并没有完全百分百私有化,但是已经是控股企业了,相当于这家企业也属于他的了,将它的总部搬到将军澳总部基地去,自然会更好。

像港灯集团,苏城对它的控股,同样没有百分百,但是苏城一样将港灯集团的总部搬到了将军澳总部基地,这也是有利于它和其他苏城旗下企业合作,资源的互利共享。

不过,在搬到将军澳总部基地之前,苏城让马世明对置地集团总部的中高层换了一遍。

这些原来的置地集团中高层,大部分都是英资财团势力的人,如今置地已经成为苏城的企业,自然不可能让他们继续留在置地集团内部,当英资财团的眼线。

总部迁移成功之后,置地集团才算是完全属于苏城的企业。

转眼间,时间进入1983年。

苏家再次迎来一个好消息,钟楚虹和阿娇再次怀孕了。

倒是阿美并没有想再生的意思,因为阿美觉得她有一个儿子,就足够了。

对此,苏城自然无所谓。

同时,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关嘉慧主动接受了苏城拥有其她女人的事实,让苏城带她回苏家别墅。

原本,苏城打算等她毕业之后再做出这个决定的,既然她主动提出,苏城自然不会拒绝。

于是,苏城带着关嘉慧,回到了将军澳的苏家别墅,将关嘉慧介绍给钟楚虹、阿娇、阿美三女认识。

令苏城没想到的是,她们很快就以姐妹相称了,虽然内心不知道她们想什么,可表面上来看,相处得非常和谐。

对此,苏城便已经很满意了。

得知三女都有了苏城的孩子,关嘉慧也闹着要为苏城生娃。

不过如今关嘉慧还没大学毕业,生娃显然不合适,于是劝说她等毕业之后再要,最终关嘉慧也只能闷闷不乐地答应了。

苏家别墅够大,即使住多十个八个女主人都完全没有问题,因此关嘉慧的加入,倒也并没有什么影响。

原本,以前苏城打算给她们一个婚礼的,成为濠江人也是有这个目的。

不过,后面他放弃了这个打算,其实结婚与不结婚,又有什么区别呢。

就算结婚,如果相处不到一块,也一样会离婚。

还不如维持现有的情况。

……

香江的房地产行业,从去年的9月份开始,开始全线崩盘。

这一次,跌幅甚至比苏城前世还要夸张,最高足足跌了80%。

而此刻,苏城利用天启物业公司,以及苏氏集团、和记黄埔集团、港灯集团、置地集团、天问石油公司、天穹半导体公司等等旗下的企业,大量掌控香江的物业、地皮。

这几年,这些集团、公司都持有了大量的资金,苏城除了拿一部分资金转到天元投资公司那边让它继续收购国外知名上市企业之外,大部分资金其实都留在了公司的账上,让企业扩张、投资。

毕竟公司都是他的,公司继续持有这些资金,才能最大程度地继续投资。

这一次的危机,将会持续到1984年,苏城是知道的。

这一场危机,也让许多英资财团更加担心香江的未来,从而不断从香江撤资。

就连怡和集团和汇沣集团,都加大了对海外的投资。

英资财团拿回怡和集团的控股权之后,开始大肆在英国、新嘉坡、漂亮国等地投资,反而香江这边的投资力度不断下降。

于是,在香江的华资势力越来越大,而英资势力却是越来越小。

通过这一次的房地产危机,倒是让华资企业彻底摆脱与华资企业的平起平坐,让华资企业大幅度领先了。

虽然怡和集团和汇沣集团如今都还是香江企业,可他们已经有了将总部搬回英国的想法。

去年的那一场谈判,让这些英国人,看不到香江的未来,完全看不到。

所以,对他们来说,将总部搬回英国,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然而,汇沣集团的股东们,根本就不知道,苏城早已经对汇沣集团布局了几年了。

每一年,苏城手中的汇沣集团股权,就增长一步。

经过三四年的布局,如今他已经持有汇沣集团超过20%的股份了。

不过,苏城并没有满足,他还要持股更多。

收购汇沣集团股份,一直是天元投资公司的一个重要业务,只要有机会,都不算收购。

为此,苏城已经向汇沣集团投入超过百亿港元的资金了。

然而,这远远还不够!

30%以上,才是苏城的目标!

如今,汇沣集团的股票总值,已经破千亿了,苏城持有的汇沣集团股份,甚至已经价值将近三百亿港元。

不过,这一切都在秘密进行中。

吸纳汇沣集团的股份,是一个持久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