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 第339章 邀请的目的

第339章 邀请的目的

第339章 邀请的目的

大家相互客气了一下之后,有总督府的工作人员上来问他们想要喝点什么,苏城要了一杯热咖啡。

“不知道总督先生这次喊我来是有什么事情吗?”苏城坐在沙发上,面对着麦里浩说道。

“先别急,苏先生,还有三人没来,等他们来了,我们再说。”麦里浩笑着说道。

还有三人?

苏城有些惊讶。

原本他还以为这次应该是怡和那边的原因,麦里浩帮忙约苏城过来一起聊聊出售九龙仓股票的事情。

如今看来,应该不是那件事情啊!

“是的,除了苏先生和扭壁坚先生之外,我还邀请了太古洋行大班施约克、汇沣银行大班沈弼以及环球航运集团的包先生。”麦里浩点头说道。

苏城听了之后,更惊讶了。

麦里浩邀请过来的人,都是在香江商界很有分量的人。

如今看来,应该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商量啊!

不过,既然麦里浩说等人来齐之后再说,苏城也不急一时。

很快,包船王、沈弼、施约克也相继在十分钟之内到了总督府。

看到苏城在这里,所有人看苏城的眼神,都变了。

以前,苏城在他们眼里,是小辈。

后来,苏城拿下和记黄埔之后,苏城在他们眼里,算是勉强平级了。

如今,苏城成了公认的世界首富,在这里面,就会让他们有种自己不如苏城的感觉。

所以,与苏城说话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居然都带着一丝尊敬,哪怕是沈弼也如此。

总督府办公室里,几人相互握手问候之后,才各自坐下来,等待总督麦里浩说话。

对于这次的邀请,沈弼很明显并没有什么好奇心,所以他应该是早已经知道这次来的目的。

至于包船王,看他的神情,应该也是被突击邀请过来,完全不清楚什么事情。

“各位都是香江商界的代表,这次邀请大家,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商量,随着香江人口的增加,九龙半岛与港岛之间之间的人员流动越来越密切,如今整个香江,只有一条跨海隧道,上下班高峰期都非常塞,这严重影响了香江的经济发展,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尽早建设第二条跨海隧道,跨海隧道这种事情投入需要非常大,仅仅依靠政府,肯定是无法完成的,所以今天我邀请各位过来,一是商量跨海隧道的建设方案,二是商量合作的可能性。”见众人都坐好了之后,麦里浩废话不多说,直接将今天邀请大家过来的目的说了出来。

听到麦里浩的话,苏城也终于知道了这次过来的原因了。

麦里浩为什么不说跨海大桥而是直接说跨海隧道?

因为谁都知道,维多利亚港湾,是世界著名的航道,不可能建设大桥的。

如果建设大桥,对香江港这个世界大港,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对香江的经济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此外,香江以维多利亚港湾两岸的城市景观闻名于世,如果建桥,也非常影响香江的景观。

这也是麦里浩根本不谈跨海大桥而直接说跨海隧道的原因。

1972年,香江的第一座跨海隧道——红磡海底隧道自建成之后,这些年里为香江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作用。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是时候研究第二座跨海隧道了。

“总督先生,第二座跨海隧道,我个人非常支持建设,不知道政府有哪些方案呢?”太古洋行大班施约克率先问道。

苏城看了眼这位太古洋行大班,心中若有所思。

苏城与施约克并不熟悉,甚至两人之间基本没什么联系。

不过苏城可一点都没有小瞧这位存在感在顶级大佬中不算高的大楼。

他所在的太古洋行,业务包括地产、航空、饮料及食物链、海洋服务和贸易及实业,在香江的地位不比怡和差。

最为主要的是香江的航空公司,国泰航空,便是太古洋行的。

在原油资金逐渐回流之后,苏城在未来也会打国泰航空的主意。

就在苏城出去避风头的这段时间里,李奕辉又陆续卖了一千多万吨原油。

所以,苏城如今的资金,是非常充足的。

已经完全有实力去将太古集团的国泰航空抢过来了。

不过,在此之前,苏城打算将港灯集团搞定先。

路要一步步走,不能一下子就得罪太多人。

否则的话,苏城再有钱,如果香江的英资财团联合起来对付他的话,他也吃不了兜着走。

“总督先生,我也非常支持九龙半岛与港岛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第二条海底隧道很有必要尽快开建!如果总督府需要支持,我代表汇沣银行全力支持!”沈弼也表态说道。

“总督先生,这个第二条海底隧道项目,如果需要资金上的支持,我可以参与进去!”苏城也直接表态。

之后,包船王和扭壁坚也相继代表背后势力,支持麦里浩的第二隧道项目。

毕竟,这可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项目。

第一条海底隧道红磡海底隧道建成之后,到如今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所以,既然第二条海底隧道政府想让他们参与进来,他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么一个好机会。

一条海底隧道的建设费用,的确会很高,但是与获利相比,那点投入,又算得了什么。

1972年,红磡海底隧道建成通车,总投入一共达3.2亿港元。

如今仅几年过去,却早已经回本了。

之后,便是赚钱的了。

当然了,如今的话,随着各种物价上涨,如果如今建设的话,这个投资起码翻倍。

但是五六亿对于在座的各位大佬来讲,根本不算什么事儿。

总督府为什么不自己搞呢?

别看香江政府家大业大,但是需要支出的地方也多,每年的城市财政不亏空就好了。

而海底隧道建设,起码要几年时间,回本又要几年时间。

所以香江政府基本不可能自己出这笔钱。

而且,让一部分利给这些香江商人,他们对香江的粘性也会更高。

最近几年开始,陆续有英资财团撤离香江,回到欧洲,导致香江每年的商业投资不增反减。

如果撤离的这些资金都回流到英国的话,那还好,麦里浩作为英国人,甚至非常支持。

但,这些人可不仅将财产撤回英国,很多英资企业都将公司撤到欧洲其它国家或者美洲去。

这也是麦里浩让众位大佬过来的原因。

留住这些香江商界最重要的人,香江便不怕一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