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 第59章 报社的扩张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第59章 报社的扩张

作者:天秤座的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27

第59章 报社的扩张

第59章 报社的扩张

香江这段时间的媒体,非常热闹。

热点新闻太多了,一个接着一个。

和记黄埔的收购案已经慢慢平息,股市的股价,也已经跌回到五块左右,有时候甚至更低。

这是因为之前的和记黄埔好歹是抱着汇沣银行的大腿,虽然股价平稳无上涨,但起码公司发展的前景也被看好。

而如今,被华资企业收购了,刚开始的确是一个很振奋的消息,这么大宗的收购案,主角还是华资企业,作为大部分为华人的香江市民们,自然感到无比的骄傲。

可一旦刚开始那种激动的心情一过去,他们很快也逐渐清醒过来。

天元投资公司,和汇沣银行能比吗?

自然不能比。

如果不是因为九龙仓和和记黄埔的事情,大家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家公司。

所以,除了很会收购股票,天元投资公司似乎没有其它经商上的战绩。

也就是说,汇沣银行控股和记黄埔时,起码能为和记黄埔提供帮助。

而天元投资公司,能提供什么?

这么想的股民越来越多。

这就导致了和记黄埔的未来越来越不看好。

这样的结果,股价自然也就慢慢跌下去了。

而且,张启正还特意控制相关财经媒体编辑,在财经报纸上大写文章,唱衰和记黄埔的未来。

结果可想而知,有些股民趁着和记黄埔的股价还没有大跌,赶紧出售。

对此,天元公司的操盘小组,自然就开始操控着许许多多的离岸公司账号对和记黄埔进行吸纳。

由于不是一个人在收购,市场上的人,也只是认为这是正常的卖出买入罢了。

股票价格哪怕只是稳定在5港币左右,对天元公司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对此,和记黄埔现任董事长韦理很想改变这种情况,向记者媒体发表了多次讲话,鼓励股民们积极持股。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你一位职业经理人,哪怕现在管着和记黄埔,哪怕和记黄埔向着好的势头发展,可谁知道哪天就会下台呢!

与和记黄埔恰恰相反的是,九龙仓的股价始终居高不下,最高甚至突破到60港币一股,而他的实际市值压根不值这么多。

因为,怡和洋行终于下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式拉开帷幕。

包船王宣布收购天和公司旗下23%股票没多久,怡和也宣布了一个消息,收购了另外三位股东一共11.8%的股票。

而怡和洋行旗下的置地原本拥有10.4%的股票,此次收购之后,怡和控制着九龙仓22.8%的股票,离包船王的23%也不远了。

所以,他们的战场也转到了股市上去。

这个时候,在和记黄埔收购案中完全没能参上一脚的李超人,也终于下场了。

李超人和包船王相识多年,自然不可能去得罪包船王将他手中那10%左右的股票卖给怡和,所以便暗中联系上了包船王。

这10%的股票,此时尤为重要,如果包船王将他收购过来,将会超过33%的股票,将会在这次的战役中再次领先。

既然和记黄埔没机会拿下了,所以李超人盯上了另外一家英资企业——会德丰集团。

会德丰集团如果按照历史原来的走向,最终会被包船王收为己用。

不过,在这个因为苏城出现而发生变化的走向,这就不好说了。

张启正看着越来越乱的九龙仓,心中不禁对苏城越来越敬佩了。

还好当初没有选择九龙仓而是选择和记黄埔,否则的话,现在和怡和洋行斗的,就成了他们了。

对他们来说,代价太高,根本不值得。

当然,拥有环球航运集团的包船王,哪怕代价再高,也是值得的,因为九龙仓和环球航运集团能够相辅相成。

而另外一个没有多少大佬关注的《侠义文学小说报》,此时正在高速崛起着。

经过7天的免费期,《寻秦记》这部武侠新作品,受到了武侠小说迷们的极度关注。

销量一次又一次地打破着纪录。

这个年代,《东方日报》原本已经成了香江报刊中的销冠,平均一天稳定10万份的销量,巅峰期,甚至能卖二三十万份,可以说吊打其它报社。

这个缺乏娱乐的时代,报纸和电视机成了大家获取新闻的两种重要来源。

因此,很多人都喜欢每天买上一份报纸来看。

这也是为什么香江的报社竞争如此激烈的原因。

而经历过了7天免费期的《侠义文学小说报》,当第8天的时候,侠义文学传媒有限公司并不敢直接印刷十万份,而是只印刷了5万份。

结果,结果令人惊讶,哪怕收费了的《侠义文学小说报》,甚至还没到中午,各销售点便被疯狂的读者们买完了。

第9天,8万份,依然被卖完。

第10天,直接印刷10万份,还是被卖完。

第11天,12万份,售罄。

……

直到《侠义文学小说报》被印刷到20万份左右的时候,销量才稳定了下来。

就连金大侠、古大侠发书时,报纸都没有这么恐怖过,能卖几万份一天就不错了。

真正原因,便是《寻秦记》那恐怖的爆更力度。

日更万字,在这个时代,哪位作者可以做得到?根本没人!

像古大侠,基本上写一段时间,再交稿,然后又写一段时间,又再交稿,报社想维持每日更新,只能节约点更新了,一次更新个一两千字。

那点更新量,读者还没看得爽了,就没了,一点都不过瘾。

这就导致许多读者情愿等实体书出来再看。

而《寻秦记》就不一样了,天天万字更新,哪个能打?

所以,《侠义文学小说报》的销量,那是节节攀升,最高销量甚至能够达到23万份。

如果能够长期将销量稳定下来,《侠义文学小说报》成为公认的香江第一报纸,迟早的事。

而随着报纸销量的节节攀升,广告商也是一个个找上门来。

为此,侠义文学传媒有限公司和苏氏集团高层开户讨论之后,决定暂时每天只接一个广告,而且这个广告还需要竞价。

竞价每天都异常的激烈,经常会一天就能收10万港币以上的广告费。

短短半个月时间,侠义文学传媒有限公司狂赚100多万港币广告费。

看着销量日渐稳定的《侠义文学小说报》,侠义文学传媒有限公司决定开始扩张。

文学报已经初见成效,接下来,公司将新设新闻报刊、体育报刊、赛马报、娱乐报等多份报纸,杂志也重新搞起来。

有着《侠义文学小说报》的收入支撑,即使集团不再进行金钱上的帮忙,侠义文学传媒有限公司也能够将其它报纸打造起来。

“侠义”这个招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入人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