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385章 旅大借花献佛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385章 旅大借花献佛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385章 旅大借花献佛

第385章 旅大·借花献佛

苏泰离开咖啡馆时,窗外的细雨还没有停。

他冒雨沿着小巷,快步疾行了片刻,便照例回到广场东南角的民政署大楼。

黄昏傍晚,云净天空。

闯虎从旅馆赶过来,跟江连横交班踩点,公署职员也陆续离开大楼,三五成群,缓步走下门口的石阶。

苏泰拖着一根细长的辫子,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扎眼,想不注意都很难。

民国新立,发辫难剪。

大总统强令剪辫,推行了四年,至今仍然有人留着辫子,可留了辫子,还能在公署当差,却是着实罕见。

怎奈关东州是“国中之国”,小东洋用人,只管听话就行,哪管他留不留辫子。

江连横搂着闯虎,低声吩咐了几句,接着便转过身,只横穿一条街,便回到了广场南侧的大和旅馆。

……

大连这边,伪装成港口搬运工的“勤王军”,原本已经整装待发,竟也“莫名其妙”地耽搁下来。

赵国砚沉默无话。

道理谁都明白!

“那倒是!不过,有了这份儿功劳,咱们以后在奉天,也能立得更稳!”

“不淡定还能咋的,放两串儿鞭?”江连横反问,“我来这,是要平了荣五,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

“道哥,你这次可真是立了一件大功!”赵国砚用手指敲打着桌面,悄声说,“整整四**车的军火,匀吧匀吧,快够装备一个旅了!”

“不可惜,阎王小鬼,都是靠山。”江连横倒是觉得无所谓,“事儿过去了,就拉倒,我要是成天磨磨唧唧的,净合计这些,那不用干别的了。”

不过,由于支援蒙匪的军火遭窃,更兼张老疙瘩官运高升,从而推迟了“勤王复国”的既定计划。

赵国砚顿了顿,问:“哥,你有点儿太淡定了吧?”

江连横和赵国砚相对而坐,一边吃着晚饭,一边谈起奉天传回来的消息。

他知道江连横所言在理,世事也正是如此,可思来想去——妈的,还是觉得很憋屈!

“对了,李正那边什么情况?”江连横忽然问。

赵国砚轻叹一声,摇头道:“唉!可惜了!”

宗社党的军火被截获,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情报,确实是江连横意外获得的,但他并不确定,这份情报是否只有他自己知道;就算只有他自己知道,只要是从别人的口中说出去,那就成了别人的,事后再去邀功,便讨人厌了。

下午五点半,洋人乐队还没来,餐厅里有些冷清,彼此说话时,带了点回声,似有若无。

江连横点点头:“差不多,主要是老张的部队,很多都不满编,而且底子太差。”

可事儿放在谁身上,谁都觉得憋屈。

“未必!”江连横撇了撇嘴说,“毕竟,这消息不是我当面告诉老张的,中间倒了几手,就算再有功劳,也算不到咱家头上了。”

此等军国大事,看似遥不可及,却也存于微末之间。

凡此种种连锁反应,早已远远超出江连横的预期。

根据在港口仓库里听到的消息,江连横推测,宗社党最初的设想,应该是依靠蒙人的马队和招募的胡匪,分别从南北两面,夹击奉天,复国大清。

当日离开军火仓库以后,他曾安排赛冬瓜和豆腐乳留在港口附近,用以及时了解李正等人的动向。

赵国砚回过神来,忙说:“下午的时候,我去找过他们,宗社党那批军火被截了,港口那边也恢复了原样,没什么动静,原先调去的军官,也都陆续撤走,但李正他们已经不想再待下去了,还说——”

“让我给他们结清好处?”江连横打断道。

“对!”赵国砚点了点头,好奇地问,“哥,你到底答应给他们多少钱?”

“不少!”江连横含混地说。

赵国砚一听这话,顿时不敢问了——道哥花钱,向来大手大脚,要是连他都觉得不少,必定是一笔巨款。

不过,李正答应带人过来,最初的时候,却不是为了钱,或者说不是纯粹为了钱,而是江连横答应帮他争当山头上的“大柜”,其余胡匪跟随而来,也是因为宗社党向他们许诺了高官厚禄。

谁曾想,等胡匪到了大连,宗社党为了掩人耳目,竟将他们伪装成港口搬运工。

仗,是一天没打!活,是一天没落!

高官厚禄,更是望尘莫及。

弟兄们人心浮动,想要溜之大吉,江连横为了得到宗社党的动向,这才答应出钱、出枪,以作安抚。

可胡匪到底是胡匪,不是力工,打家劫舍的人,哪有安分守己的,眼下便又开始有逃回山上的冲动了。

江连横闻言笑了笑,却说:“待会儿,让你那俩崽子去告诉二驴他们,咱的买卖,马上开张,让他们不用在那熬了。李正的话——你问问他,砸窑去不去。”

“砸窑?”赵国砚愣了一下,“道哥,你找着荣五爷了?”

江连横点点头:“快乐!今天下午,我在咖啡馆里,听那个苏泰说,荣五爷这两天要去旅顺。”

“那你答应给二驴他们的钱呢?”赵国砚提醒道,“那帮胡子,成天跟催命鬼似的,要是拿不着钱,他们肯定不会走,别到时候反过来给咱们搅局。”

“钱嘛——”

江连横的话,刚说到一半,人却忽地怔住,却见餐厅外的楼梯上,突然走下来三个东洋军官。

见状,赵国砚也连忙转身看过去。

两人在大和旅馆已经住了几天,常来常往,脸熟的不少,对这三名东洋军官自然印象颇深。

这三个小东洋,初来旅馆时,胸有成竹,意气风发,似乎是要做什么撼天动地的大事,可今天看起来,脸色却愈发阴沉、凝重,及膝的军靴“咔咔”地踩在大理石砖上,显出几分匆忙。

东洋大佐走在最前面,看上去更是焦急恼怒,不停地用东洋话低声训斥随从。

江连横自从见到他们那天开始,便疑心他们是宗社党“勤王军”的指挥官,奈何自己学识有限,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也就不便妄下论断。

这时候,江连横突然想起久违的张大诗人。

张大哥的诗虽然不怎么样,但二十郎当岁的人,能一边帮毛子修铁路,一边自学俄国话,这人便不简单。

“艺多不压身呐!”江连横喟叹着说,“我要是能听懂东洋话就好了。”

话音刚落,只见餐桌旁忽地闪过一道白影。

“他们说的是,要去旅顺。”

江连横和赵国砚闻声一怔,歪过脑袋,打眼一看,却是身穿白衬衫、打着黑领结的服务生康徵!

“嗬!兄弟,你还能听懂东洋话?”赵国砚惊道。

如今,江连横和薛应清“连旗”,眼前的康徵,便也算得上半個自己人了。

“这不是很正常么,我要是不懂点东洋话,怎么能在大和旅馆当服务生?”康徵一边将托盘上的餐食摆在桌面上,一边若无其事地轻声说,“时代变了,在线上跑的,也得与时俱进呐!”

这话真真是没毛病!

吃葛念的老骗子,文化水平的高低,便决定了其生意的上限。

要是没文化,顶多也就骗骗村东头儿的傻大娘,仨瓜俩枣的,没啥意思,非得梳个板板正正的小分头,戴副金丝边的眼镜,张嘴雷迪斯,闭嘴砖头曼,那才能勾了贵妇人的心,才能火穴大转。

金点的算命先生,还得熟读《易经》、《葬经》呢!

肚子里有货,到哪都不吃亏!

当然,康徵的东洋话,也谈不上精通,但日常白话两句,您猜怎么着,根本难不住他!

不过,他倒不是特意来给两人充当翻译,而是借着上菜的工夫,帮掌柜的薛应清传个话儿。

“点子不来大连了,改去旅顺,掌柜的让我跟伱说一声,怕你下午在咖啡厅没听清。”

江连横应了一声,却说:“兄弟,麻烦帮我转告你们掌柜的,我当时真的巴不得自己是个聋子!”

赵国砚愣愣地问:“道哥,下午咋了?”

“别提!我臊得慌!”

康徵心里猜出个大概,笑了笑便说:“知道就好,两位还需要点什么不?”

江连横左右看了看,便压低了声音问:“我想问问,你们局成以后,那臭点子,你们还要不要?”

问的是蔡耘生。

康徵眉心一皱,反问:“局都成了,还要点子干啥?”

“那你把他留给我吧!”江连横笑嘻地说,“再刮刮油水。”

康徵有些诧异,心说莫不是要搞“通天蓝”?

所谓“通天蓝”,即是把点子骗了个底掉,什么都不留,线上的合字,通常都不愿意这么干。

倒不是说他们良心未泯,而是“通天蓝”,是要把点子骗个倾家荡产,往死路上逼。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人要是逼急了,不是自杀,就是杀人!

正因如此,线上的合字多半见好就收,除非有仇,否则不下“通天蓝”。

江连横却笑着摇摇头,说:“我是吃横把儿的,不来你们这一套,我是要送个人情。”

赵国砚一听,立时心下了然。

刚想要说什么,江连横却早已忘了这茬儿,只是砖头看向大和旅馆的旋转门,神情陡然严肃起了来。

“嘶!他们也要去旅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