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393章 旅大大买卖,大事业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393章 旅大大买卖,大事业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393章 旅大大买卖,大事业

第393章 旅大·大买卖,大事业

后院的纸拉门合上,会客室里有些昏暗。

四周的装潢陈设,古朴淡雅,皆是华夏造型,可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东洋物件儿。

无他,形近而神远。

薛应清环视一圈儿,见厅室的北墙上,挂着一幅标志,花瓣托底,三勾玉向心,似是家徽,又不太像;南墙上则悬着一幅草书手迹,上书:清风拂明月,善行无徵迹。落款是风外山人。

这么个老山人!

薛应清微微偏过头,见江连横的目光,一直盯在荣五爷身上,仿佛生怕一回身,便忘记了那张脸。

四人围着矮桌,在榻榻米上席地而坐。

不对,是五个人,还有那个十岁上下的小姑娘。

她头上扎了个白绸蝴蝶结,手里摆弄着一個布娃娃玩偶,远远地坐在厅室的阴影里,像在那上课似的,有点沉闷,无趣,但又逃不了,便只能硬挺下去。

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规矩多,讲究多,年纪轻轻,便已经学会了隐匿天性,显出沉沉的暮气。

江连横闻言愣住,旋即把头一低,神情悲恸——蔡耘生的兄弟姊妹,姓甚名谁,他都记着,但这个堂兄的名字,却让他给忘了,只依稀记得是个短命鬼,早早便已病故。

民国成立以来,许多满人都急着改姓,那些先前在旗的汉人,更是纷纷与清廷划清界限,对在旗的往事,即便不是闭口不谈,也不好意思到处抖落穷显。

江连横发现,坐在对面的老山人,自视甚高,很少说话。圆形镜片后的两只眼,贼溜溜的,放出精光。

“既然是旗人,那便是自己人。”荣五爷微微笑道,“嘶!我好像听说,蔡少爷还有个堂兄,叫——”

荣五爷听了,便很高兴。

荣五爷转过头,不敢擅自回答。

只听那老山人慢吞吞地说:“蔡少爷无需多问,老夫,不过是一介闲人。”

“我现在也是旗人呐!”

“我听说蔡少爷的祖上,也曾在旗?”

荣五爷虽说了解蔡家,但毕竟不是神仙,难以事事洞悉,一通问答下来,倒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你没带钱?”老山人突然插话,脸上显出愠色。

江连横忙摆手,同样拿腔拿调地说:“诶,既然是百忙之中,还能抽空相见,那就更是荣幸备至了。”

老山人虽然很少说话,但荣五爷每每说完,却都要微微侧过脸,去看他的神情反应。

“不必,你们谈生意吧!”

江连横知道,此人跟大连港口的那仓军火有关,却没料到今天也都一并见了,当下好奇,便开口发问。

许是直觉使然,他总觉得眼前这两人有点问题。

毕竟,当年真正显贵的那一批,早已从龙入关,在四九城里落地生根,留守关外的,那算是半个弃儿。

主仆关系,一目了然。

他的语气听起来略带歉意,可转过头来,便又接二连三地问起许多蔡家的家事。

不过,他这个人,向来是小心驶得万年船,本性就猜忌多疑,加上宗社党最近丢了军火,更是不敢轻信。

薛应清暗自困惑,这样的场合,为什么要让一个小不点儿参与其中?

思来想去,也只有一种可能——刻意为之。

他一边说,一边打量对方的模样相貌,仍然觉得眼熟,仍然想不起在哪见过。

正要再问的时候,身边的老山人反倒有些不耐烦了。

荣五爷开口了,南腔北调,嗓音浑厚。

说着,他斜眼一瞟,却问:“叫什么来着?”

老山人毫不留情地抬手打断,似乎觉得来人不够资格,因此而不愿多说半句废话。

“蔡少爷雅量,荣某最近事多繁忙,实在是分身乏术,如有冒犯、唐突的地方,还请多多担待。”

江连横挑好听的回道:“好好好,既然是贤良之人,那我更得——”

然而,在谈生意之前,正如薛应清所预料的那样,荣五爷开始盘问起“蔡耘生”的家世过往。

江连横随声附和:“那是那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么!”

“谈正事吧!”

见老山人的眼皮一耷,荣五爷才能安心将话题接延下去。

“钱得送到这儿来呀!”江连横故作惊讶道,“嗐!这事儿怪我,我还以为钱得送到宏济善堂呢!”

几人寒暄客套了两句。

荣五爷将信将疑,点了点头,说:“那倒是怪我多嘴,提起这件伤心事了。”

荣五爷说:“我们这笔生意,其实很好谈。宏济善堂那边,早就已经把二位的报价告诉我了。零售执照和货款数目,没有任何问题,你们要是今天就能把钱送来,我今天就可以给你们签发提货的字据。”

薛应清见状,连忙凑过来轻抚了两下,低声解释道:“耘生和他堂兄走得最近,可惜耘茂大哥走得早,提起这事,他心里就难受。”

轻飘飘的四个字,让荣五爷立时不敢再耽搁时间,便清了清嗓子,笑道:“两位别见怪,红丸是一桩抢手的买卖,我向来是愿意交给咱们自己人去做。”

江连横来之前,早已预先做了一番苦功,对家中的直系亲属、田产生意,都能对答如流,即便偶有疏漏,也当属人之常情,更何况身边还有个薛应清,帮忙应付招架。

江连横感觉他有点装,装清高,装正经,装作一撇一捺是个人。

“荣五爷的大名,我是久仰了,但这位老山人——恕我见识短浅,还望五爷给我引介引介。”

薛应清连忙凑上来打圆场,说:“老山人多多见谅,这事儿不怪耘生。归根结底,还是怪我胆子小,总觉得那么多金条,随身带着不安全,倒显得小家子气了。”

先别管她是装的、是演的,也暂且不论是对是错,单就这一番话拎出来,任是个男人听了,便觉得舒心。

话赶话,薛应清接着又说:“钱,虽然没都带来,倒也带了两条大黄鱼儿,我本想着拿来当买卖的订金,可临到门口的时候,耘生又跟我说,咱这趟来见贵人,不能空着两只手,可惜路上实在匆忙,不得闲工夫准备,索性就把这份儿钱当作给二位的见面礼了,俗是俗了点儿,二位多多担待。”

瞧!

她一边斯条慢理地说着,一边从手包里取出两根金条,搁在矮桌上,送到两人近前。

老山人推了推鼻梁上的镜架,脸端着不动,斜眼匆匆一瞟,忽又举目远望,佯装视若无睹。

及至此时,江连横方才肯定,这老登的确是个假正经!

买卖归买卖,那是公账,是用来购置军火的挑费;人情归人情,这是私账,是用来衣食用度的孝敬。

荣五爷呵呵笑道:“何小姐太客气了。”

江连横赶忙接过话茬儿,却说:“荣五爷,不怕你笑话,丽珍刚才说的,我也有点儿担心,毕竟我在旅顺人生地不熟,不敢随身带着货款。要不这样,我找好了地方,你带人亲自来取?”

引蛇出洞,想得挺美。

“好说好说!”

荣五爷不置可否,含混地应了一声,话锋陡转,却又另僻了一个话题,似乎是出自于老山人的授意。

“蔡少爷,红丸的货款,咱们待会儿再说。其实,咱们这次见面,有老山人在场,主要是想跟你另谈一桩大买卖。”

“大买卖?有多大?”江连横心道:莫不是要把一个国给卖了?

荣五爷觉得自己用词有些不当,便当即改口道:“或者说,是大事业。”

“荣五爷请讲,蔡某洗耳恭听。”

“蔡少爷,我且先问一问,你对时局怎么看?”

时局?

江连横低下浓眉,略一思忖,便顺着宗社党爱听的话,顺嘴回道:“孙贼忤逆,世凯窃国,狼狈为奸,坏我大清江山社稷。时至今日,每每恸然欲哭,夜深灯下,怔怔手足无措。”

薛应清眉头紧皱,忍不住瞥了一眼,心说:过了吧?当着人家的辫子,说这些,也不嫌臊得慌。

未曾想,江连横下一句便是:“这一点,丽珍可以作证。”

薛应清只好苦笑两声,应和着说:“是是是,耘生这人比较浪漫,时常触景生情,我已经习惯了。”

“那么——”

荣五爷将目光转向江连横,问:“蔡少爷,或者说安东蔡家,觉不觉得我大清理应复国?”

“那是当然!”江连横立马点头,“我看方大头,不过是王莽、武曌之流,一段小插曲,咱的大清国,到底还是要回来的!别人怎么想我不管,至少我是这么认为。”

言毕,老山人和荣五爷的眼中,闪过一抹光亮。

这是痴心者的通病,总觉得人人皆是同道。

这时候,江连横也没必要装傻充愣,坦率道:“实不相瞒,我也曾听说过,荣五爷向来为复国伟业劳心伤神,可就是……就是……”

雷声大,雨点小!

话到嘴边,江连横尴尬地笑了笑。

荣五爷虽然神情严肃,倒也没有动怒,转而沉声道:“复国大业,道阻且难,不容易啊!”

“荣五爷,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份儿上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伱尽管开口。”江连横目光坚毅地说,“早年间,祖上没沾着从龙入关的光,到我这一辈,可不能再落下了。”

说到此处,老山人突然开了腔。

“想要创建满洲,没有钱是不行的,如今王爷已是尽心竭力,无奈孤掌难鸣,所以还需在民间筹款。”

提到“王爷”二字,独坐在厅室角落里的小姑娘,忽然间有了动静。

她一边摆弄着怀里的玩偶,一边眼巴巴地朝这边看过来,似乎终于在谈话之中,寻到了兴趣所在。

江连横看了她一眼,她便立刻低下头去,继续拽着布娃娃的胳膊。

“原来如此,既然我蔡家祖上承了大清的福荫,临到关键时刻,不说是毁家纾难,出一把力也是应该的。”

答应得太过干脆,薛应清连忙在旁边补充了几句,问:“荣五爷,您别笑话我,但要是事成之后,耘生他……这算什么样的功劳呢?”

问得还算含蓄,可荣五爷的回答,却要直白得多。

“那就要看蔡少爷到底能出多少钱了。”

“这算是——捐官儿?”江连横问。

荣五爷笑了笑:“不不不,捐来的官儿,只是个虚名。蔡少爷如果真能在这时候出把力,到手的可都是实缺,光宗耀祖,不在话下。”

江连横顺势问道:“老山人既然在,那这里头,还有东洋人的事儿?”

荣五爷看了看老山人。

老山人合上了眼睛。

荣五爷便说:“具体如何操办,就不需要蔡少爷操心了。总而言之,复国大业要是成了,不仅关乎东北,还有整个漠北,乃至华北,都将是满洲国土。”

江连横一愣:“不叫大清了?”

“只要皇上还是皇上,国号叫什么,都无伤大雅。”

“那是那是!荣五爷,财力我是肯定要出,但到底出多少,你还得容我回去商量商量。我能顺便问问,咱们这么大的事业,除了你我以外,还有谁跟着出钱出力不?”

荣五爷又照例看了看老山人的脸色,接着说:“还有很多,如果蔡少爷有兴趣的话,我们在新市街大和旅馆,还有一场酒会,你可以来参加,我们共商大计。”

“好好好,荣五爷既然看得起我,那我必然要趁这个机会,广交一下各路英豪了!”江连横问,“那咱们这笔货款的事儿——”

“我最近几天要待在这,钱的事情,你可以去找我的管家详谈。”

薛应清提议道:“那不如等咱们商量好了,再把货款和援助款一并交给你们吧!”

荣五爷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

会面结束,老山人没有丝毫留人吃饭的意思,更没有任何起身相送的举动。

江连横和薛应清自然也不打算久留,于是便在荣五爷的引领下,走到厅室的纸拉门前。

短下巴铁淳,连忙从院子里迎上前来,笑着提醒道:“蔡少爷,何小姐,请跟我来,当心台阶儿!”

江连横走到木质回廊上,忽又觉得好像忘了什么,于是便停下脚步,回头朝会客室的方向看了一眼,却见那个十岁上下的小姑娘——芳子——竟不知什么时候,站在纸拉门旁边,手里拎着布娃娃玩偶,半遮半掩,有儿点害羞地朝这边看过来。

江连横误以为芳子在看他。

其实不是,芳子在偷偷地看向薛应清——那个漂亮阿姨——即便是小孩子,也同样有一颗爱美之心。

薛应清有所觉察,转过身,笑着挥挥手;芳子便很开心,也朝她远远地挥挥手。

江连横被蒙在鼓里,臭不自觉,竟然也跟着挥了挥手。

一个小姑娘而已!

哪怕再给江连横一万次机会,他也不会预料到,正是这个小姑娘,芳子,将会让江家的命途判词,得到最终的应验……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