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443章 名利场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443章 名利场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443章 名利场

第443章 名利场

火车晚点了将近两个钟头。

直至临近傍晚,天色晦暗,风息雪住之时,赵国砚才终于赶到城北江宅。

走进玄关,在门口脚垫上蹭蹭鞋底,脱下呢子大衣交给宋妈,转头朝客厅里的东风、西风打了声招呼,浑身寒气尚未消解,他便立刻拎上手提箱,直奔二楼书房而去。

“唰啦——唰啦——”

屋内,江连横和赵国砚正坐在椅子上抽烟闲话。

胡小妍则在桌案旁,大略翻看了几眼送来的账册。

几大本厚厚的账册,不止是关于招募劳工的生意,还有纵横保险公司分号、福昌成码头运输公司、江家的田产收租、以及几处零散投资状况。

账本规整清晰,一目了然,当然并非出自赵国砚和王正南之手,而是职业会计的功劳。

敲门声响起,袁新法的媳妇儿英子走进来,给三人端茶倒水,旋即告退。

话音刚落,胡小妍忽然在旁边开腔表态。

这话说得过于委婉。

江连横点点头,“习惯了。”

只见她一边翻阅账册,一边头也不抬地说:“我刚才大概看了两眼,招工的事儿,不是一直都在盈利么?少是少了点,南风既然想做,就让他继续做下去吧!”

江连横嗤笑一声,没说话。

“那可太多了。”赵国砚摇头叫苦,“其实别的都还好办,比方说岁数,咱可以改改,主要是那几样体检。有的明明能看见,非说人家眼睛有毛病。还有个铁岭来的,就因为两颗虫牙,愣是没让上船!”

“这是洋人的事儿,能干就继续干下去,哪怕不怎么挣钱,能交几个朋友也值了。”

江连横沉吟半晌,暗自嘀咕了一句,“我觉得区别不大。”

赵国砚不敢取笑大嫂,想了想才说:“大嫂,这话南风也说过,道理我都懂,可问题是,那帮洋人不是来这做生意,纯粹就是招工,招完就走,以后基本都不会回来了。”

“是么,那更得干下去了。”胡小妍不仅不为所动,反倒愈发坚定,“帮洋人招工这件事儿,利润少、要求多,除了官家以外,没多少人愿意干,但江家愿意干,而且还尽力干好,这叫能耐。”

“坐下,坐下。”江连横摆了摆手,旋即看向胡小妍,“行,你说吧。”

江连横皱起眉头,本能地有些反感。

赵国砚见状,立马欠起身子,笑道:“哥,嫂子,要不我先出去,你俩慢慢商量?”

“要不……这生意就拉倒吧!”江连横沉吟道。

赵国砚应声挑起大拇哥,回道:“他本来就有势力,去年咱又拉了他一把,现在旧市街码头地界儿,全都得听三爷说上句。”

“这不就是给洋人当狗腿子么!”

赵国砚端起热茶,在外冻了整整一天,忽然间暖和下来,便觉得手脚发痒,连耳朵也跟着刺挠。

“不行,这生意得继续做下去。”胡小妍放下账册,语气十分坚定,“又不赔钱,为啥不做?”

“哥,今儿老天爷作妖,要不别麻烦了,搁家对付一口拉倒吧!”

实际上,招工的利润少得可怜,只能从中赚点介绍费,这对如今的江家而言,无异于鸡肋。

“他们都有啥要求?”江连横问。

“你能不能听我把话说完?”

江连横对此并不意外,接着又问:“南风在那边怎么样了?”

“然后,大伙儿就都知道我给洋人当狗腿子了。”

“大嫂——”

“这雪下的,眼瞅着要到站了,结果半道停了一个多小时才发车。”

“你不能这么想,这叫口碑,一传十、十传百——”

胡小妍脸色泛红,不禁瞪了一眼江连横。

“他们就算走了,咱江家也能留个名声。”

赵国砚却说:“大嫂,不是我贪,而是这帮洋人,实在是太难伺候了。帮他们招工,那比给人说媒相亲还费劲,尤其是英国佬和法国佬,破讲究太多,招来十个人,他们能看上俩,那都算多了。”

“做生意当然不能亏本赚吆喝。”她说,“但是,有的生意是为了挣‘利’,有的生意是为了挣‘名’,帮洋人招工既然不亏本,就没道理撒手不干。”

“嗬,这话让你说的!”江连横点了支烟,扭头揶揄道,“国砚,怎么样,瞅没瞅见,这是咱家的老佛爷!”

“还是那样!”赵国砚靠在椅背上说,“整天帮洋人招工,忙是真忙,但就是不咋挣钱。”

“瞎耽误工夫!有这份儿心力,放在别的地方不好?”

“那也行,咱改天再说。”江连横俯身掐灭烟头儿,转头问,“佟三儿现在咋样,立起来了吧?”

赵国砚接着说:“有时候,一天招来几十号人,就六七個能上船。毛子那边倒是宽松,差不多的都能拉走,但他们在辽南招的少,给的钱也少,没多少人爱去。我是没耐心再伺候那帮洋鬼子了。”

胡小妍翻了个白眼,揶揄道:“伱要是这么说,那这世上所有人都是狗腿子了,连大总统都是,跟洋人点头哈腰,跟自己人吹胡子瞪眼,你比大总统还牛?”

赵国砚有些迟疑,掂量着说:“关键是,招工这件事本身就是官家牵头为主,除了那些牙行以外,大买卖人家,基本都懒得掺和进来。”

胡小妍平复了片刻,这才接着往下说:“洋人的生意、差事,你今天办一件、明天办一件,哪怕是个没啥油水的苦差事,你只要应下来办成了,时间一长,洋人再有其他事儿,还会继续找你。”

“对,就是习惯,习惯成自然。”胡小妍说,“最好的情况是,以后洋人来奉天经商,要是遇到什么麻烦,脑袋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江家,等到那时候,江家就不再是他们的狗腿子了。”

胡小妍晃起身形,一前一前地挪动轮椅,来到茶几旁边。

“啧!抬什么杠呀!”

话音刚落,敲门声再次响起。

“进!”江连横喊了一嗓。

英子应声推开房门,恭恭敬敬地说:“老爷、奶奶,那个薛掌柜来了,你们见不见?”

“谁来了?”赵国砚立刻警觉起来。

“薛掌柜,就那个特好看的人。”英子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大的反应。

“她是自己一个人来的不?”

英子点了点头,说:“奶奶说过,让我家老袁不用拦着薛掌柜,她现在正搁楼下客厅坐着呢,但门口还有一辆马车。”

赵国砚放心不下,转过头满脸为难,“哥,大嫂,那我就先别下去了,你们唠你们的,我找个屋歇会儿。对了,要是董二娘来了,千万别说我在这。”

江连横拿上烟盒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放心,我不能说。”

“多谢东家!”

“没过门儿的媳妇儿,少看,不吉利。”

…………

顺着楼梯朝客厅走去,还没等看见人影,便先听见一阵孩童的嬉笑声。

转了个弯儿,却见薛应清身穿紫貂皮大衣,鼻尖和耳垂微微泛红,眼角里似有点点泪光,此刻正站在客厅中间,一边朝掌心呵气,一边笑盈盈地看向两个孩子。

薛应清从不空手过来,每次都给俩孩子带点玩具、零食。

江雅今天得了件大个儿套娃,此刻正跪在茶几边上,挨个儿将其码放成一条直线。

江承业则收到两个木雕小士兵,全都涂了彩漆,一个红制服、一个白制服,此刻正被他拿在手上,凌空“对打”,嘴里还跟着配音:“砰!哒哒哒……啊,大王饶命,我错啦……哒哒哒……”

抬头看向窗外,东风和西风正在跟几个弟兄一起扫雪。

“拿人家东西,说没说谢谢啊?”江连横走进客厅,随口一问。

俩孩子立马转头看向薛应清。

“谢谢干妈!”

“谢谢小姑奶!”

“行了行了,上一边玩儿去吧!”江连横在单人沙发上坐下来,挥了挥手。

薛应清将貂皮大衣递给宋妈,随即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下来,没头没尾,上来就问:“听说没?”

“你有了?”

“放屁,没大没小,有你这么跟姑姑说话的么!”

客厅里没有外人,薛应清便又端出自己的辈分呛声拌嘴。

“废话!”江连横反唇相讥,“哪有你这么问的,我听说的事儿多了,谁知道你说的是啥?”

“你才废话!这还用我明说么,你一天天不看报纸?”薛应清翻了个白眼,却说,“毛子那边乱套了,打内战了,你不知道?”

江连横瞥了一眼江承业,小子正在全神贯注地摆弄着玩具。

毛子内战,的确是近期最重大的新闻,无论是洋人的报纸,还是华人的报纸,全都在长篇累牍地刊登相关报道,甚至连欧洲的战况都变成了次要新闻,让人根本无法忽视。

无需时间检验,即便是此时此刻,不少有识之士也已经认定,这将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这事儿我知道,让他们打去呗!”江连横有些困惑地问,“这大雪天,你从大西关过来,就为了跟我说这事儿啊?”

薛应清忙说:“傻蛋!这里面有生意可做啊!”

“生意?”江连横皱起眉头,“猪鬃?马尾?粮食?军火?你别告诉我是帮毛子招募劳工,我正烦着呢!要求一大堆,还没多少利润,光顾着挣名声了。”

“什么话,没利润的生意谁干呐!”薛应清撇了撇嘴,“我说的都是有利润的,而且稳赚不赔!”

这时候,江雅把所有的套娃都拆了出来,从大到小,一个个五颜六色、头上画着方巾的套娃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茶几上。

“一,二,三,四……”

江雅转身拍了拍薛应清的腿,激动地说:“干妈,有十个,十个套娃!”

“多吧?”薛应清笑着摸了摸姑娘的头,“干妈特意挑了个最大的给你。”

江连横随便扫了一眼桌面,却问:“什么生意?”

“渣子行,国际渣子行。”薛应清一边爱抚着江雅的头发,一边笑着说,“当然了,不是让你去拐,而是让你去买,给生意添点噱头。”

“倒腾毛子的娘们儿?”江连横有些意外地问。

“是啊!”薛应清满不在意,“前两天,我去了趟会芳里,听董二娘抱怨娼馆里的人太老了——”

“那还老?也没多大岁数啊!”

“不是岁数老,是那几个窑姐儿人老,没有新花样儿。毛子内战,盛世女人值千金,乱世女人一袋米,这可是个机会,你不打算给会芳里添几个洋人?你要是没兴趣,那我就自己去想办法,等以后开埠了,我也开个场子,别说我抢你生意啊!”

“别别别,有兴趣,相当有兴趣,会芳里早就应该跟国际接轨了!”

奉天虽然早有东洋窑子、高丽窑子和毛子窑子,但洋窑子的生意,全是洋人操办,而且向来禁止华人入内,急得那帮臭点子求而不得,抓心挠肝。

会芳里若能另开天地,必定稳赚不赔。

江连横赶忙笑着问:“小姑,你手上有门路?”

“这还用问?没门路我来找你干啥?”

“嗐!我还以为你想我了呢!”

“昨天想了,后来出门儿看见一泡臭狗屎,就没那么想了。”

“哈哈哈!小姑太诙谐了,以前在村口唱过二人转吧?”

“我还给你家哭过坟呢!”薛应清瞪眼问,“有完没完?”

“有完有完!”江连横赶忙摆了摆手,“咱都是接茬抬杠埋汰人的老手,就别再自相残害了,唠正事儿吧!你手上这门路咋样,靠谱不?”

“靠谱是靠谱,但最好还是亲自跑一趟。”薛应清顺势提议,“你要是有空,咱过两天就带几个人,直接往北去,先把生意给谈下来再说。”

“过两天?”江连横问,“用这么急么?眼瞅着就快过年了。”

“你不急,人家也不急,但洋窑姐儿可不愁买主,最好赶早别赶晚。生意谈妥了,以后再有好的,人家还能给你留着呢。”

“也对,也对!”江连横点了点头,“不过这趟应该挺远吧,要去满洲里?”

薛应清摆了摆手,却说:“用不着去那么远,在吉林,哈尔滨知道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