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453章 魅影重重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453章 魅影重重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453章 魅影重重

第453章 魅影重重

离开松江电影茶社,马车只走了十几分钟,便缓缓停了下来。

看着闯虎和林七那副油滑的神情,李正西还在座位上纳闷,心说不就是个窑子,还能怎么新鲜?

没想到,刚下马车,抬头一看,整个人便顿时愣了一下。

只见不远处十字街头,竟有黑压压一大片建筑群,尽是廉价的双层公寓,彼此间互为拐角,勾连兜转,环绕一座双层小塔楼为中心,构成一处“回”字型聚居区。

循着幽幽传来的调笑声,三人缓缓靠近。

却见影影绰绰间,群楼密布,回廊檐下,大红灯楼高高挂起,晕开一抹朦胧妖艳的淡淡红芒。

林七在西风身后推了一把,笑道:“兄弟,走啊?”

“这就是你们说的‘圈里’?”李正西愣愣地问。

林七哈哈一笑,反问:“风月娱乐场,不叫‘圈里’,还能叫啥?”

“没想到现在这么大规模了!”闯虎似乎也有点意外,“全都在这扎堆了!”

三人好不容易找了个连座,李正西刚一坐下,就忍不住低声抱怨起来。

沿路走进去,各家牌号密密匝匝,“双喜班”、“楼凤院”、“春和堂”、“江莺下处”、“绯云书馆”……看得人眼花缭乱,目眩神迷。

却见里面摆着不少长条板凳,坐了不下六七十号人,隐隐有些嘈杂。

姑娘们各自坐在房门口,身上裹着棉袄,脸上无精打采,脚下一地瓜子皮儿。

赶上天气暖和的时候,姑娘们站在小洋楼上,冲楼下搔首弄姿、招揽生意,那场面也是相当壮观。

李正西打小就帮大嫂扫听市井流言,当然明白风月场的消息最为活泛。

这座塔楼比周围的建筑略高一些,站在上面环顾一周,的确便于管理,但也能轻松遥控、监视几十家娼馆妓院的动向。

这家场子店面忒大,门脸都快赶上城门洞了,但却只图个大,因为本身就是双层公寓改的,所以里面的装潢陈设十分简陋、廉价,喊堂的也是懒洋洋爱答不理。

李正西闷声点点头。

每到入夜时分,当然是灯红酒绿,歌舞不歇,仿佛自成一片天地。

票价可不便宜,林七交过了钱,便立刻催促着李正西和闯虎快走几步。

一进“圈里”,他便几乎可以断定,这地方是个绝佳的传闻汇集地。

原来,哈埠淫业繁盛至极,在关外当拔头筹,仅在道外滨江县一地,就有不下两千多家娼馆妓院,其中半数以上,都集中在傅家甸的裤裆街、桃花巷等地。

这就像老少爷们儿间说笑,插科打诨,偶尔开個荤口儿,算是图一乐,再说就贫了,老说就烦了,翻来覆去地说,难免遭人厌恶。

可眼下冰天雪地,夜幕初降,弦月还没升上来,周围虽有嬉闹声,却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只能听见淫笑,却看不见人影;更兼朔风正猛,刮得大红灯笼摇摇欲坠,忽明忽暗,好端端一处风月场,反倒显得妖异诡谲,森森可怖。

林七也跟着帮腔说:“兄弟,来都来了,有点儿耐心。”

温柔乡不愧是英雄冢!

常言道,橘生淮南则为橘,淮北则为枳。

可如今走进“圈里”,李正西才明白,凡事都有缘由。

“哎呀,别着急,马上就开始了。”闯虎两眼紧盯着戏台。

“哦,那上楼去吧!”伙计知会一声,并没有带领三人上楼的意思。

过去一年,江家作为密探,协助官府清扫宗社,不少线索就源自于娼馆。

说着,闯虎和林七就开始生拉硬拽,把西风带进一家名叫“大观园”的娼馆。

林七回头解释说:“兄弟,这是一个门脸俩生意,楼上还有个小戏园子。”

“哥,走啊,快到点了,咱上‘大观园’里头逛逛!”闯虎上前提议。

刚走进屋,一股热浪顿时扑面而来。

“俗,那也太俗了,说好了带你来看野戏,找什么窑姐儿呀!”

“哦,夏天的时候,在这搭个凉棚,卖点茶水饮料。”林七指向塔楼顶端,“有时候官府来这检查,就上二楼,转圈儿看看有没有人闹事。”

官府为了便于管理,就在这附近划出一块地,兴建圈楼,以此为中心,向外辐射扩散,强令全县娼馆陆续搬到这边,起了个名,叫“平康里”。

没来之前,李正西总觉得闯虎有点轻浮,不仅是他本人偷风偷月,就连他那零星两个朋友,也都过于“性情中人”。

闻言,林七便一边领着两人走进“圈里”,一边自顾自地讲解说明起来。

李正西撇撇嘴,似乎对“圈里”没什么兴趣,却好奇地打量起中间那座塔楼。

“兄弟咋样,还行吧?”林七乐呵呵地问。

李正西皱起眉头,有点不满地问:“你俩带我过来,就是为了找窑姐儿?”

没想到,俩人当场撇起了大嘴。

闯虎在这种地方混迹江湖,要是没沾染点风月习气,那才怪了!

林七似乎是常客,见了伙计便说:“来看戏的,不找姑娘。”

屋内光线昏暗,窗帘紧闭,没桌子,没乐班,甚至连个正经戏台都没有,前面只是微微垫起了一截高,后门搭个帘子,有几个看场子的打手在那杵着,挺愣。

李正西爬上楼梯,不禁嘀咕道:“什么伙计,拉个老脸,跟上坟似的。”

说话间,三人便来到二楼堵头,除了门口有个摆桌卖票的,这里根本就不像戏园子,倒像是个新式学堂的教室,或是大楼会议室。

“虎子,这他妈啥破地方啊?”

“这楼是干啥的?”他问。

李正西撇了撇嘴,心说连个戏单子都没看见,也不知道在这等什么大戏。

两人口中的“野戏”,在他看来,也无外乎是那些官府明令禁止,诸如《杀子报》之类的“粉戏”,说破大天,也就是个诲淫诲盗,没什么新鲜的玩意儿。

想着想着,李正西便忽地静了下来。

约莫盏茶的工夫,却见戏台后场门帘一撩,先出来三个乐师,操板儿、弹弦儿、敲鼓,除此以外,就没别的了。

敲打了片刻鼓点儿,这才终于出来个穿红戴绿的女艺人,上场不由分说,先来一段《十八摸》暖场助兴,引得老少爷们儿呜嗷乱喊,频频叫好。

“哎,别光唱,你他妈倒是摸呀!”

本以为只是台下一帮臭点子在那瞎起哄,没想到,台上那艺人有求必应,竟然来真的,一边哼唱,还真就一边搔首弄姿起来。

随即,后场又陆续走出来三五个男男女女,个个浓妆艳抹,举止浪荡轻佻。

直到这时候才发现,“野戏”台上,根本没有固定曲目,要唱什么,全凭台底下的观众说了算。

无论是京戏、大鼓、蹦蹦,还是地方小曲小调,只要台下点、艺人会,当场就唱,当场就演,而且还临场改词儿,言辞放荡风骚,百无禁忌,全是“私房戏”。

“探清水河”到这几位嘴里,愣能给唱成“探浑水河”,只能猫在这偷着唱。

说是下九流一点儿不委屈!

“战宛城”掐头去尾,单唱炕面儿上的那出戏,肯卖力气,真拼!

怎么形容呢?

唉,唱得那叫一个“凉快”!

聚光灯下,耳听得戏台上正唱到:“曹孟德钻进热被窝,我顺着大忒往上摸,莫问孟德你作甚么,他要给小鸟找个窝~”

台下爷们儿当即纷扰吵闹,急忙忙大喊:“你他妈倒是钻呐!”

闯虎也随大流嚷了两句,旋即用胳膊肘一怼西风,嬉笑着问:“哥,咋样,这戏够野不?听说毛子那边的馆子里,都是真刀真枪给人看呐!”

兴致冲冲地说完,他才发现,西风的眼神压根就没放在戏台上。

顺着对方的目光看过去,却见场内的角落里,净是一排后脑勺儿。

“哥,你看啥呢?”闯虎好奇地问。

李正西目不转睛,只是微微斜了下身子,低声问:“虎子,你看第二排那人,他是不是昨晚上老钱儿那个跟班儿?”

话音刚落,场内的观众突然大声叫好:“再扯一件儿,再扯一件儿!”

台上的艺人连忙有求必应。

台下的观众顿时掌声雷鸣。

幕间休息,酒红色的幕布缓缓合上,身穿雪白色芭蕾舞裙的洋姑娘转过身,迈开轻快的步伐,走进后场。

原本黑黢黢的剧场内,缓缓亮起了暖黄色的灯光,掌声渐渐平息下来,座椅间微微有些骚动。

二楼包厢内的西洋贵妇放下手中的小望远镜,从手包里掏出一块酒心儿糖果,细嚼慢咽,绅士们陆续站起身,三三两两地走出剧场,在门外抽烟闲话。

“咋样,江老板,薛掌柜,这毛子的芭蕾舞看着还行吧?”盛宝库侧过身子,讨好地问。

江连横点点头说:“看不太懂,但是很震撼。”

“伱是说腿吧?”

“不光腿,都挺震撼。”

薛应清瞄了两人一眼,小声嘀咕道:“臭点子!”

不过,要是真说起来,他们这几人,今天在老钱儿的带领下,那也的确算是开了眼界了。

上午逛完了秋林百货大楼,紧接着便去赛马场玩儿了两把,随后又去了节克斯坦影戏院,看了两场电影,其间竟然还有一场来自新几内亚的土著表演。

江连横头一次看见那么黑的人,鼻子上穿孔,戴着骨链,一手拿着长矛,一手举着兽皮骨,大冷的天儿,只穿个草裙子在台上蹦跶,想必不是出于自愿。

所谓亡国灭种,大概就是这般结局了。

总之,无论是高贵的、卑贱的、傲慢的、屈辱的、纯洁的、龌龊的,全都悉数变成了商品,摆在舞台上,供人消遣娱乐。

要不是因为有薛应清在,盛宝库大概就要带他去毛子的娼馆了,听说那里有凉快的舞蹈,还有狂放的野戏。

老钱儿的确见多识广。

哈埠道里的商业格局,他似乎全都门儿清,哪怕走到一家裁缝铺,他照样也能说得头头是道。

按他的说法,哈埠的裁缝行当按新旧,要分出做大褂的“本帮”,做西装的“虹帮”;按性别分,“男活儿”手艺“宁帮”最好,“女活儿”手艺“沪帮”最好;按风格分,又有北边来的“罗宋派”和南边来的“英伦派”。

要是问他为啥这么懂行,他便不经意间显出几分落寞神情,旋即又换上笑脸,问:“江老板有兴趣在这边立柜做点生意不?我在这边混得开,帮你张罗张罗。”

江连横本就怀疑老钱儿有诈,当然没有轻易接茬儿,只是看在薛应清的面子,才耐着性子随口搪塞了几句。

不过,他的耐心也有限度。

只要西风和闯虎摸清了老钱儿的底细和意图,再要打马虎眼、不入正题,那就谁的面子都不顶用了。

然而,到目前为止,老钱儿对几人的招待,可谓宾至如归,没得挑礼。

只有一件事出乎意料。

这一整天下来,江连横竟意外发现了不少鬼鬼祟祟的洋人,影戏院、赛马场、教堂、咖啡厅……随处可见,只不过这些人与他无关,都是各自繁忙。

他很确定这些洋人有猫腻,只是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

没办法,这都是六爷教出来的“后遗症”。

只有两种人能在人堆里一眼看出谁是贼,一种是精明老辣的捕快,一种就是荣家门的同行。

尽管江连横很久没再耍“老荣”的花活儿,但多年养成的习惯还在,看人先看鞋,顺着往上看兜,再往上看眼神,心里到底有没有鬼,扫一眼便能猜个**不离十,盯一阵就能原形毕露,除非对方功力在自己之上。

自从进了这家剧院,江连横便发现斜对面有个洋鬼子,频频回头朝这边张望。

刚开始,他还以为那洋鬼子在看薛应清。

这不稀奇,“雪里红”的模样摆在那,一走一过,总能时不时带歪几个脑袋。

但是很快,江连横便确认那洋鬼子是在打量着他。

莫非是有龙阳之好?

不大像!

再看看老钱儿,也是浑然不觉的模样。

江连横摸了一把怀里的马牌撸子,犹豫了片刻,便突然站起身来。

老钱儿一愣,忙侧过腿,问:“江老板,要走啊?马上就快结束了。”

“我去方便方便。”江连横摇了摇头,旋即吩咐道,“薛掌柜,帮我陪着点盛老板。”

薛应清尽管明白了他的意思,却又显出几分困惑,只是冲他点了点头,说:“你能找着地方么?别进错了门儿!”

“瞧不起谁呢!我出去打听打听,不就知道了么!”

四目相对,无需多言。

说完,江连横便侧过身,横跨着脚步,慢吞吞地挪蹭着走出连座靠椅。

果然,那个洋鬼子也站起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