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509章 人精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509章 人精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509章 人精

第509章 人精

且说在一阵阵枪声的逼迫下,徐怀民仓惶逃出弄堂小巷。

此时的他,早已被吓得魂飞魄散,再也顾不上去张公馆“邀功”,脑袋里别无他想,脚下只管夺命狂奔。

一路上,车鸣马嘶,人声喧嚣。

徐怀民只觉得晕头转向,耳畔“嗡嗡”作响,整个人像是闷在玻璃缸中,所有声音都因此而变得失真。

目之所及,人物景致,似乎也都在移形换影,进而显得诡异莫名。

待到他好不容易缓过神来,定睛一看,如梦初醒,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站在了自家门前。

便在这时,天也刚刚擦黑。

“咚咚咚!”

急促地叩开房门。

一家老小见他面无血色,神情惶恐,不由得纷纷凑上前来刨根问底。

徐怀民哪有闲心跟家人解释太多,当场呵斥了几句后,便急匆匆地跑进书房里,将自己反锁起来。

拉开抽屉,从里面翻出一把柯尔特左轮握在手里,原本紧绷的神经才终于有所和缓。

徐怀民坐在椅子上,呼吸急促,旋即又突然想起了什么,于是连忙哆里哆嗦地掏出鼻烟壶,频频抹在人中两侧。

“嘶哈——嘶哈——”

猛吸了几大口之后,整个人总算是渐渐平复了下来。

徐怀民在书桌前静静坐了半晌,脑子里开始飞快盘算起应对之策。

几番考量下来,他还是坚持认为:所谓的“斧头帮”,根本不可能斗得过沪上的青帮“三大亨”。

皖北蛮子在王老九的带领下,好勇斗狠,人多势众。

这不假。

可青帮“三大亨”是什么档次的人物?

军警政商黑,五界亨通!三金公司,垄断了十里洋场的土货贸易,财源广进!

黄锦镛从光绪年间开始,便在法租界当华人探长,历经三朝,纵横沪上二十几年,根深蒂固,门徒千百,就连洋人见了他,也都客客气气,奉承吹捧。

杜镛早已不再是过去那个“水果阿生”,麾下四大金刚,执掌“小八股党”。人在政商两界,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脑袋削尖了往上爬,如今正处在扶摇直上、鱼跃龙门之际。

张小林心狠手黑,早年间单凭拳脚闯荡十六铺码头,扬名立万,而且曾经在浙省武备学堂就读,因此结交了不少军阀长官,主管三金公司的军方人脉。

这三个人强强联合,历经多少江湖考验,又恰逢多少机缘巧合,才终于在十里洋场站稳脚跟,成了说一不二的人物?这种势力,岂是突然冒出個斧头帮就能轻易撼动的?人从惶恐中沉静下来。

想通了这一点,徐怀民不再有丝毫犹豫,立即拿起桌上的听筒,给张家公馆打去了一通电话。

……

……

法租界,杜公馆。

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客厅里却是灯火通明,烟雾缭绕,主客间的说笑,混杂在洗牌声中断断续续。

杜镛和张小林正在陪两个市府官员打麻将。

通过做局玩儿牌的方式,变相给两个官员送出钱财、买通关系。

杜镛和张小林有过命的交情。

两人之间,算得上是通家之好,因此双方经常互相走动,不是你在我家,就是我在你家。

牌局打得热火朝天,两个官员频频胡牌,“挣”了不少钱,自然心情大好,一边高谈阔论,一边喝茶抽烟。

便在此时,张公馆的管家忽然穿过张、杜两家的月门,急匆匆地来到杜公馆的客厅内,小心凑到牌桌前,弯了弯腰。

“老爷、杜老板、两位大人……呃,还添些茶水不啦?”

张公馆的管家跑来杜公馆端茶倒水。

这种事儿,谁见了都觉得怪异。

在座的都是人精,自然全都能听出来管家话里话外的意思。

张小林乜斜了两眼,抬手抓起一张麻将牌,撇撇嘴道:“有事就讲。”

“老爷,刚才家里来了通电话,是轮船招商局的徐经理打来的,他跟我说了些事情……”管家轻声细语,只回了一半。

“西风!”

张小林打出一张风头,旋即皱起眉毛,小声念叨着说:“徐经理,哪个徐经理?轮船招商局的股东里,有姓徐的吗?”

他一边说,一边将目光看向身边的杜镛。

“二万!”

“碰啦!”

杜镛从手牌里拆出一张“万字”,给下家的官员开了门,思忖片刻后,方才抬头看向张公馆的管家。

“徐经理?是那个徐怀民吗?”

“对对对,就是徐怀民。”管家连忙躬身回道。

杜镛点了点头,旋即对张小林说:“小林哥,这个徐怀民是招商局主管码头营运的经理,你忘啦?”

“哦哦哦,想起来了,六筒!”张小林头也不抬地冲管家问道,“我早就不在码头上做生意了,伊打电话找我做什么?”

管家俯下身子,轻声回道:“老爷,徐经理说的事情,跟您的侄子楼静远有关。”

“哎呀,那就让伊去给楼静远打电话嘛,不要烦啦!”张小林又抓起一张麻将牌,语气听起来极不耐烦。

这时,牌桌上的两名市府官员忽然开了腔。

“张老板,侬要是还有事情,那就先去忙好啦,阿拉又不着急的嘛!”

“是啊,张老板可不要因为陪我们打牌,耽误了正事呀!”尽管两人说得情真意切,但他们既是官员,又是客人,张小林哪敢有失陪的道理,当下便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

“两位长官,莫听他瞎七搭八,芝麻大点的小事,烦来烦去,来来来,阿拉打牌!”

说着,他又抬头瞪了一眼管家,骂道:“侬还站在这里干什么,没看见阿拉在忙?赶紧跑开!”

张小林是出了名的火爆脾气,不仅在外嚣张跋扈,平日里对待佣人、仆从,也是动不动就要非打即骂。

管家深知张小林的性子,顿时不敢再有废话,于是连忙转身就要离开。

便在这时,杜镛却突然开口说道:“吴管家,你先不要走了,留在我这边帮帮忙吧。我书房里有电话,你先去用。”

楼静远不仅是张小林的妻侄儿,同时也是杜镛的门生。

他若是碰见了什么麻烦,张、杜两人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但眼下实在不是问话的时候,杜镛和张小林只能先把桌上的官老爷陪好,再仔细询问其中的缘由。

吴管家心下会意,躬身告辞后,便独自来到杜公馆的书房内,先给楼静远拨了通电话,结果正主不在家,便又只好留在书房里,等着外头的牌局散场。

然而,麻将能提神——效果比咖啡还管用!牌局一圈接着一圈,连轴儿转,麻将最后打到了凌晨两三点钟才将将作罢。

倒不是两个官差困了,而是杜镛忽然提议,让他们去客房里好好享用一下三金公司进的一批洋土,两人才终于离开。

牌局散场,杜镛便邀请张小林去自家书房详谈。

杜公馆的书房很大,藏书很多,而且很新,全都在书架上码放得整整齐齐,像是颇有些贵重的摆设。

杜镛本是半个文盲,论及读书写字儿,甚至还不如黄锦镛和张小林。

因此,他总是需要这些外在的“装饰”,来装扮自己的身份,掩藏内心的自卑。

走进书房内,吴管家立刻向二人转述了徐怀民传来的消息。

张小林听后,当即面露不屑道:“册呐,我还以为多大的事情呢,闹了半天就是有人要抢楼静远的码头?”

杜镛则坐在椅子上眉头紧锁,并未轻易评判,转而却问:“他们知道楼静远是小林哥的侄子,也是我的门生吗?”

“知道。”吴管家点了点头,“按照徐经理的说法,他们那伙人,就是点名道姓要楼静远的码头,而且还对徐经理动了粗,逼他签了合同。徐经理就是想提前知会一声,这件事跟他无关,他刚才也是没有办法。”

“这么说的话,楼静远其实是个幌子,他们那伙人,摆明了就是冲着我和小林哥来的了。”杜镛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于此同时,张小林则是气血翻涌,面堂立刻变成了绛紫色。

“他妈的,那帮皖北臭要饭的得寸进尺,最近闹了几次码头,阿拉不想理他,伊还抖起威风来了!”

“是是是!”吴管家连忙附和道,“老爷,徐经理刚才也说,王老九他们嚣张的厉害,说是拿了合同就要去打码头了。”

“册呐,跟他们打!”张小林闻言,立马瞪大了眼睛,“侬去跟楼静远讲,让他最近在码头上多安排些打手,人要是不够用,直接找我来要。他妈的,老子在十六铺码头‘打天下’的时候,王老九那个乡巴佬还是个空子呢!”

“老爷,那我现在就去?”吴管家问。

“等一下。”杜镛突然抬手制止,“吴管家,你刚才说……王老九的同乡会改名字了?”

“对,按徐经理的说法,看样子好像是从皖省的同乡会里,单独拆出了一个帮派,名字叫‘斧头帮’。”

“斧头帮……”杜镛沉声念叨了几遍。

张小林却很不耐烦,摆了摆手说:“哎呀,阿镛,侬不要老是这样疑神疑鬼的,怕他们做什么,打就是了嘛!”

“小林哥,你先不要冲动。”杜镛好言劝慰了几句,“我只是觉得奇怪,王老九一直用同乡会的名号,怎么突然改了?”

“哼,斧头帮?他们爱叫什么叫什么,阿拉在十里洋场,军警政商,到处都有人脉,又是青帮弟子,还怕他们不成?”

“小林哥,我不是怕,而是同乡会突然变成了斧头帮,还给徐经理一万块钱,我估计王老九肯定是受到别人资助了。”

“资助?”张小林冷声笑道,“阿拉在沪上,只要说句话,我倒要看看,还有谁敢资助伊王老九?”

张小林在十里洋场上,向来飞扬跋扈,目中无人。

他有如此反应,倒也的确合乎他的性格。

不过,青帮“三大亨”中,唯独杜镛一人,由于出身实在太过卑微低贱,因此平日里的行事风格,向来低调谨慎。

他不但没有立即动怒,反倒是愈发疑虑重重起来。

张小林见杜镛这副优柔寡断的样子,既觉得可气,又觉得可笑,当下大手一挥,却道:

“好啦好啦,阿镛,我知道侬是小心驶得万年船。这样吧,楼静远的事,全交给我来办就行了,你看好不啦?”

然而,杜镛却摇了摇头,道:“不不不,小林哥,这件事实在太奇怪了,不只是在‘斧头帮’,伱的人最好先不要动。”

“哦哟,还有哪里怪嘛!”张小林满脸厌烦道,“王老九来抢码头,阿拉来守码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多简单嘛!”

杜镛从椅子上站起身,不自觉地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小林哥,王老九以前也在码头上混过,他不可能不知道抢码头的规矩,怎么可能先派人去找徐经理呢?”

闻言,张小林不禁愣了一下,眨眨眼、挠挠头,忽然得出一个荒唐的结论:

“阿镛,那侬的意思是,这个徐经理其实跟王老九他们是一伙的,故意给阿拉放来假消息?”

杜镛一听,差点儿没当场背过气去,连忙解释道:

“徐经理是老沪上,他知道得罪我们是什么下场,但他很有可能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被人利用了。”

“怎么讲?”张小林问。

杜镛沉声道:“小林哥,你刚才有一点说对了——这应该是个假消息!也只有是假消息,才能说得通斧头帮的举动。”

“杜老板,那就是说,他们根本就没打算抢码头?”吴管家凑过来捧哏道,“或者说,他们真正想抢的,其实不是楼静远的地盘?”

“对,我觉得‘斧头帮’很有可能是在声东击西!”杜镛忽地停下脚步,在张小林面前站定,“小林哥,你如果派人去保楼静远的码头,那就中了他们的圈套,把我们的人都调走了。”

“阿镛,侬讲的倒是头头是道,可讲来讲去,不还是在瞎猜嘛!”张小林呵呵笑道,“声东击西?难道那个王老九还能杀过来,砸了阿拉的公馆不成?”

杜镛淡淡地摇了摇头:“他会不会砸我们的公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再过几天,三金公司有一大批土货将要到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