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511章 布局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511章 布局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511章 布局

第511章 布局

上午九点钟,十六铺码头。

临近董家渡水域,此刻早已汇集了数不尽的货船、舢板。

江面上桅杆林立,码头工人光着膀子、扛着货箱麻袋,在其中往来穿梭,远近码头俱是一派繁忙景象。

“嘟——”

响亮的汽笛声掠过水面,惊起几只正在岸边栖息的水鸟,一艘小火轮随之缓缓驶进港口。

金源码头共有三座引桥:一座铁制的,可供小型火轮停泊摆渡;两座木制的,只能供沙船来往装卸货物。

楼静远是这座码头的经理,也即是这边码头工人的“大把头儿”。

此人三十啷当岁,元宝耳,小分头,身穿绸面靛青色短褂,大拇哥上戴一枚扳指,体格精瘦,远看像根竹竿儿挑着件衣裳,似乎是吃烟的瘾君子,派头倒是十足,平日里往码头上一戳一站,颐指气使,好不威风。

见小火轮缓缓靠近引桥,码头工人立刻蜂拥而上。

他们这帮卖苦力的,挣的都是“计件工资”,干多少、挣多少,因此根本无需鞭策催促,甚至时不时还会因为抢活儿而引发口角、酿成冲突。

每每此时,就需要码头经理站出来“主持公道”,平息事端,维系秩序。

楼静远也不能免俗。

火轮抵港,刚开始卸货,他便立马走到引桥附近,冲码头工人骂骂咧咧地高声训斥起来。

“慢点慢点,抢什么抢,都给我小心点,轻拿轻放,要是碰坏了东西,全都他妈的从工资里面扣!”

这便是码头经理的日常工作。

若是换成别人,恐怕会感到厌烦,可楼静远却乐此不疲,甚至还能隐隐从中寻得一丝帝王般的威严。

不想,今日正在引桥边监工过瘾,身后不远处的码头办公室内,却突然传来一声吆喝。

“楼经理,侬有电话!”

“谁呀,没看见我正在忙么!”楼静远应声回过头,语气很不耐烦。

却见一个身穿长衫、戴副圆形眼镜的账房小步快跑出来,压低了声音说:“楼经理,是、是‘张大帅’打来的电话,侬还是赶快去听一下吧!”

“姑爹?”楼静远顿时严肃起来,连忙吩咐道,“老陆,侬在这里看着,我马上就回来!”

说罢,片刻不怠,当即飞奔而去。

金源码头的铺面相当简陋,办公室里看起来更像是间仓房,但毕竟是处货运集散地,商业往来繁盛,电话线路总归是有所架设。

楼静远走到桌前,拿起听筒,明知姑爹张小林看不见,却仍旧不由自主地换上满脸谄媚的笑容。

“喂,姑爹,对对对,我是静远,侬挺好的吧,我姑妈也挺好的吧?”

几句寒暄过后,楼静远缓缓坐下来,呵呵笑道:“哦,我昨天夜里去给朋友帮点小忙,不在家里……没有没有,都是小事情,碰见个‘拆白党’,给他点教训而已啦!姑爹,侬打电话找我有事?”

听筒里传来一阵电流声响。

静静听了片刻后,楼静远突然从椅子上窜起来,双目圆睁,难以置信道:“侬讲有人要抢我码头?”

说着,他便情不自禁地推开窗子,朝街对面的码头张望几眼,却见码头工人正在井井有序的搬运卸货,江心、岸上的吆喝声不断,几只水鸟正低空盘旋,一切看上去都照旧如常,并没有什么异象。

“我不晓得呀!姑爹,谁跟你说有人要抢我码头?”楼静远重新坐下来,“徐经理?哦哟,姑爹侬不要听他瞎七搭八,我这里风平浪静,刚卸了一船的货,什么事情都没有的嘛……哦,好好好,我这几天小心一点。”

这时,听筒里又传来张小林的声音。

“静远,侬师傅让我跟你讲,最近不要在码头上雇佣那帮皖北蛮子,等阿拉摸清状况以后再说。”

“姑爹,有这个必要么?”楼静远不禁皱起眉头,“我这边有十几个皖北来的,干活都很卖力气呐!”

“我让侬怎么办,侬就怎么办,哪里来那么多屁话,侬那個码头还想不想要啦?”张小林的声音有点激动。

楼静远连忙赔笑应承道:“好好好,姑爹,侬不要生气,我这就去办,这就去办。”

挂断电话,楼静远仔细思忖片刻,旋即起身推开铺面大门,朝不远处的账房喊了几声,将其唤到近前。

“老陆,侬去叫几个弟兄,让他们把码头上的皖省人带过来见我。”

“哦,楼经理,我现在就去叫吗?”老陆问。

楼静远举目看向引桥,见码头工人正在奋力卖命、搬运货物,心下里若有感触,于是便说:“算了,等他们把活干完以后再带过来吧。”

老陆不解其意,听了吩咐以后,只管奉命行事。

约莫过了大半个钟头,十几个皖省劳工便在码头打手的看守下,缓步走进办公室,低声下气地询问缘由。

楼静远坐在办公桌后头,翘着二郎腿,指间夹一支香烟,倒也不藏着掖着,当下便开门见山道:“我看几个最近表现不大好,今朝下晌就走吧,以后不要再来金源码头了。”

一句话,便要断人营生。

十几个皖省劳工立时怔住,忍不住互相看了看,彼此间全都惶惑不安,不知所措。

他们当中,固然有王老九的眼线,但其中绝大多数,却并非斧头帮成员,甚至就连斧头帮的名号也闻所未闻,如此莫名其妙地丢了饭碗,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

“楼经理,那个……为啥要赶我们走啊?”年长的码头工人讨好地笑了笑,目光中多少带有些许侥幸。

“傩是耳朵聋吗?”楼静远拍案瞪眼道,“刚才不是说了么,几个最近表现不大好,还问什么,走吧走吧!”

“具体哪里表现的不好,你总得有个说法吧?”年轻的码头工人血气方刚,语气中带着些许质问的意味。

楼静远一听,顿时竖起眉毛骂道:“册呐,侬个小瘪三给我注意点,少他妈拿那种腔调跟我讲话!”说着,他突然用手指戳了两下桌面,“我是金源码头的经理,我让谁走,谁就得走,哪有那么多原因,滚滚滚!”

这话说的极其蛮横,就连在场的打手都忍不住瞬间戒备起来,生怕这帮皖省劳工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

然而,码头工人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团结。

年长者和年轻者几乎在顷刻之间,便分成了两派,随即又不断细分下去。

其中多数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没资格在外面动怒逞英雄,人便愈发怯懦卑微,只顾媚上讨好。

“别别别,楼经理,有话好商量啊,他们那帮年轻人不懂事,您别把我们也带上呀!”

“是啊,楼经理,我们老哥几个可都是您手下的老人了,您再通融通融,不行就罚工资,别砸我们饭碗呀!”

年轻的码头工人虽然气盛,但都知道楼静远是张小林的妻侄儿、杜镛的门生,当下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个心里在想:兄弟,上啊,你上我就上。

那个心里却在想:你不上我怎么上?于是,几个人杵在原地憋了半天,最后全把怒气撒在旁边的年长劳工身上了。

“老唐头,你少他妈满嘴喷粪,谁不懂事了,我哪天干的活儿比你少?”

没过多久,还不等楼静远再说什么,码头工人内部两派就先吵了起来,闹了小半天,结果谁也没留下来。

随后,陆会计又想尽各种办法,将工钱轮番克扣过后,才将众人放走。楼静远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轻易地扫除了金源码头上的皖省劳工。

类似的事情,尽管在十里洋场的码头上时有发生,但如此明目张胆地排挤异乡人却是头一回。

陆会计见了,难免有些不解:“楼经理,侬平时最爱用皖省来的人,今朝为什么要把他们赶走啊?”

“这是我师傅的安排,青帮的事情,侬不要多嘴,按我说的办就好啦!”楼静远讳莫如深,不肯多说。

“哦,我倒是不想多问,只不过现在沪上皖北人多,阿拉这样把他们赶走,怕以后招工不方便呀!”

陆会计的担忧似乎有些道理,可楼静远却浑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满脸不屑地呵呵笑道:“哎呀,侬不要在这里瞎担心,我跟你讲,不管是皖北蛮子江北佬,天南海北的人都一样,绝大多数都是贱骨头,侬只要给他们一碗饭,他们立马就感恩戴德,哪里还敢记仇,就算他们不干,有都是人干的嘛!”

楼静远在码头上混了十几年,类似的事情见过太多,早就不以为意了。

其他人见状,自然也不便再劝。

看了眼码头的轮渡时间表,楼静远旋即掐灭烟头,起身招呼道:“走吧,这都几点了,阿拉一起去吃点东西,挪几个等下再去叫几个弟兄,‘张大帅’讲过了,最近可能有人要来抢阿拉的码头,大家都提防提防!”

……

……

时过午后,沪上法租界。

“云霞阁”是爱多亚路附近最上档次的大烟馆,装潢豪华,陈设古朴,向来是“修身养性”的绝佳去处。

常食云土,骨瘦如柴,状如若柳,即为“修身”;吞云吐雾,爱恨悲欢,浑然不觉,是为“养性”。

烟馆虽说是暴利行当,却远不如赌档、娼楼那般热闹,甚至时常空空荡荡,因为烟客大多只在固定的时间光顾,一般多为午饭过后,尤其是晚饭过后,才渐渐有人登门而来。

眼下便正是做生意的好时候。

云霞阁的经理站在柜台后面,给客人们逐一发放烟枪、烟灯,再由堂倌小厮将客人领到矮床上休憩。

忽然门帘一掀,却见一个招风耳、小寸头的年轻壮汉迈步走了进来。

“客官,欢迎光临!”

云霞阁经理满脸堆笑地迎上前来,抬眼见到来人,却不由得愣了一下。

“呃……客官,侬是来找人的吧?”

他常年做这门生意,阅人无数,客人到底是不是个烟鬼,拿眼一扫,心里便跟明镜似的,当下一见这壮汉,便笃定对方绝没有烟土嗜好,所以才下意识的开口问道。

“不找人,我来伱这买点烟膏子。”来人沉声回道。

营业经理朝对方上下打量几眼,略显迟疑地问:“呃……那个,侬有吸烟证不啦?”

“有!”

来人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啪”的一声拍在柜台上。

营业经理笑呵呵地拿起来,翻开看了看,嘴里念叨着说:“陈立宪……侬这是新办的牌子呀!”

“怎么,新办的牌子不管用?”陈立宪没好气地问。

营业经理连忙赔笑道:“没有没有,我就是有点意外,客官侬不要见怪啊!”

通常来说,客人往往是偷摸先染上了烟毒,随后才会想方设法去办一张吸烟证,而不是反过来行事。

但营业经理也不愿多管闲事,只要能挣钱,哪怕拿着别人的吸烟证,他也照样敢开张做生意。

“客官,侬要多少福寿膏呀?”

“一包。”

“哦,是要装一袋烟的那种小包的吧?”

“不,我是要一整包,这么大的,足斤足两。”

营业经理顿时显出诧异的神情,不禁重复着问:“侬确定是要一整包?那可有将近半斤呐!”

“别磨蹭,我有钱。”陈立宪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一把现大洋,“哗啦啦”掷在桌面上,“我是准备当礼物送人。”

“哦哦,是这样啊!”营业经理恍然大悟,于是连忙招呼伙计从后柜里拿一整包过来,随后递过去笑道,“客官,侬拿好!”

陈立宪接过福寿膏,搁在手里掂了掂,又装模作样地闻了两口,恶臭,于是便皱着眉头问:“你这是好东西么,别欺我不懂行啊!”

“哦哟,侬这是讲哪里话,阿拉‘云霞阁’是多少年的老店,怎么会为了挣你这点钱来砸自己的招牌?”营业经理指了指装着土货的纸包,“侬看一下好不啦,这可是三金公司的货,哪里还能有假的啦!”

主客之间,互相掰扯了好长一段时间,方才终于把这单生意谈成。

随后,陈立宪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云霞阁。

门外正有一辆黄包车在等他,两人刚一碰头,便立刻朝着皖省同乡会馆的方向而去。

等到了皖省会馆后院,也即是如今的斧头帮总部时,院子里已经堆满了长短不一的松木板,几个木匠手持锯条、锤子,嘴里衔着几根洋钉儿,此刻正聚在墙角里埋头忙活,不时发出“咔嚓咔嚓”、“叮叮铛铛”的声响。

王老九则站在院心,跟身边的几个字匠窃窃私语。

这时,陈立宪快步走过来,将刚买的烟膏子递了过去:“九爷,货买回来了。”

“哦,兄弟辛苦了。”王老九盯着手中的烟膏子,过了半晌,忽然恨恨地嘟囔道,“哼,拿这种东西发财,‘三大亨’死了也不冤!”

陈立宪默默地点了点头,旋即左右张望片刻,忽然问:“九爷,江老板他们的人,今天一个也没来?”

王老九应声道:“江兄弟说他今晚有事,而且还要跟他的手下催催稿子。”

“催稿?”陈立宪不解其意,“催什么稿?”

“我也不太明白。”王老九如实回道,接着又说,“对了,你知不知道咱们在金源码头的眼线被楼静远撤了?”

“是么!”

听到同乡丢了饭碗,陈立宪不仅没有恼火,反而眼前一亮。

“九爷,这么说的话,楼静远这一招,还真让江老板给猜中了?”

王老九沉吟一声,暗自兴叹道:“确实是让他给猜中了,那就别耽误功夫了,抓紧时间找船吧。”

“九爷,三金公司进货的时间摸准了?”陈立宪问。

这是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只能交由王老九的同乡会去打探,经过几天的探查,终于确定了消息——

“后天夜里,法租界滩头卸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