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519章 扬名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519章 扬名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519章 扬名

第519章 扬名

租界外滩,轮船招商局。

“哗啦——”

纸张翻阅的声音。

徐怀民将今日的晨报丢在办公桌上,一声叹息,面色苍白,担忧的神情溢于言表。

三金公司土货遭劫的谣言正在十里洋场快速蔓延。

此事真伪难辨,徐怀民并不清楚其中的虚实,也没资格去找“三大亨”过问真相。

他只知道,斧头帮的声势仅在一夜之间便已甚嚣尘上。

照此形势发展下去,斧头帮要想在十里洋场立地生根,迟早要跟“三大亨”碰一碰,而他前几天刚刚违规签了两份合同,到时候帮派火拼,双方肯定都要拿这件事借题发挥。

徐怀民夹在二者之间,被双方拿来当枪使,目前看来已是必然。

他已经提前把苦衷告知给了张小林,眼下也该把情况如实汇报给招商局了。

但现在不行,楼上正传来一阵阵激烈的争论声。

今天是招商局年底第二次股东大会,仍然在吵,仍然在争权夺利。

徐怀民在办公室内静静等待,直到下午两点钟,股东散会以后,他才小心翼翼地来到楼上的一间办公室门口。

轻轻叩响两下房门,旋即迈步走进屋内。

办公桌前正坐着一个三十出头的俊朗后生,身穿长衫,戴着眼镜,大概是刚在股东大会上发言争吵的缘故,整个人看上去面色铁青,余怒未消。

此人名叫李国栋,子承父业,算是轮船招商局内不大不小的实权派。

他爹当年比他风光,那时候清廷还没倒台,而他爹作为中堂大人的嫡系宗亲,在轮船招商局的一众股东当中,有相当大的话语权重。

如今时过境迁,李国栋虽说承接了祖上的福荫,有钱有家世,但在沪上根基太浅,各大股东常常联合起来孤立他,并在明里暗里动用各种手段,打算将其排挤出局。

李国栋苦苦支撑,手中的权力却仍旧越来越小。

可即便如此,他照样还是徐怀民的顶头上司,徐怀民见了他,也免不了谄媚逢迎。

“李董事,您忙着呐?呵呵呵,不是我说您,您平时也得多注意注意身体……”

“老徐,别客套了,你有事就说。”李国栋轻轻按压着睛明穴,语气稍显不耐烦。

“李董事明鉴呐!我这边的确有点麻烦,这真是……一时间不知道该从哪开始说了。”

徐怀民酝酿片刻,随即将先前的种种经历和盘托出。

李国栋听罢,顿时瞪大了眼睛,厉声责备道:“老徐,你也是招商局的老职员了,码头的生意,你怎么能同时开两份合同?这要是闹到了公堂,最后不成招商局的问题了么?到时候,那帮股东肯定要借题发挥,拿这件事来弹劾我,你到底是怎么搞的,净给我添乱!”

徐怀民自知理亏,连连点头:“是是是,李董事说得对。但问题是,我也有苦衷啊,当时那情况,我要是不签……我这只手恐怕都保不住了,被逼无奈,被逼无奈呀!”

“嘶——剁你的手?”

李国栋听得愈发不解,转而却问:“老徐,我之所以把码头上的差事交给你去办,就是因为你知道该怎么跟那些帮派打交道,这几年来,你也确实干的不错,怎么这次反倒被人威胁了?”

徐怀民解释道:“唉,以前的帮派,大家彼此间好歹还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可斧头帮不仅不讲道理,反而还直接掀桌子,根本没法跟他们那种人谈事。”

“斧头帮?”

“哦,就是皖省同乡会里的一群流氓,领头的叫王老九,完全就是亡命徒的做派。”

“嗯?”李国栋顿感意外,“那这人是我老乡啊!”

正所谓,宰相合肥天下瘦。

轮船招商局是前清李中堂筹办的公司,李国栋祖上又是李中堂的嫡系宗亲,跟王老九往根上捯,当然都是皖省同乡。

徐怀民对此心知肚明,但并不当回事儿,同乡只是个噱头,不是同一個阶层的人,莫说是同乡,就算是亲兄弟,那也完全是两个世界里的人。

“王老九,王老九……”

李国栋兀自嘀咕了几遍,恍然道:“我对这人有点耳闻,听说倒清那年,他被皖省省府通缉了,后来民国成立,就又给他取消了?”

“是有这么回事儿,我已经托人查过了。”徐怀民说,“王老九之前被通缉的时候,就来过一次沪上,还进过大牢,后来回到皖省,没过几年又被通缉了,最近才又来沪上,强行接管了皖省同乡会,看样子应该是打算长期留下来了。”

李国栋点了点头,若有所思:“伱刚才说,他们打算抢金源码头,还准备跟‘三大亨’他们争地盘儿?”

“是,所以我才过来,先把情况提前跟您说一声。”徐怀民呵呵赔笑。

“王老九他们有这么大实力?”

“嗐,我一开始也觉得他们是不自量力,结果……李董事,您看今天的报纸了没?”

“嘶——报纸上说的那伙抢土货的劫匪,就是斧头帮?”

“除了他们,我实在是想不出来,还有谁能像他们那么不要命。”徐怀民低声道。

不知什么缘故,听了这番话以后,李国栋蓦地陷入沉思之中。

过了半晌儿,他才沉吟道:“行,这件事我知道了,如果斧头帮的人以后再来,你就让他们直接来办公室找我,或者有空的时候,我亲自去跟他们交涉。”

徐怀民一愣:“李董事,您这是……”

“其他的你就不用管了,既然我和王老九算是同乡,跟他打交道也能方便点。”

说罢,李国栋便不再过多解释,摆了摆手,当即闭门送客。

徐怀民虽说有几分困惑,可一见顶头上司愿意担事儿,自然巴不得把自己从这场乱局中摘得干干净净,于是立刻笑呵呵地点头应声,起身告辞。

……

……

正午时分,十六铺码头。

秋末的太阳最爱虚张声势,看起来朗日高悬、烈日当空,实际上早已不中用了,人在阳光下走动,还能勉强感受到些许燥热,可一旦躲进阴影底下,便凉飕飕的,渐觉冬日已近。码头工人干了一上午的重活儿,好不容易得来片刻清闲,便全都群聚在岸边吃饭,有人自带点干粮,有人买两个馒头,总之不能走远,货船说来就来,得时刻准备装卸搬运,稍微迟缓些,就要被把头儿、经理克扣工钱。

众人一边吃饭,一边闲聊,三金公司土货遭劫的消息自然是议论重点。

“哎,昨晚的事,你们听没听说,是真的么?”

“哦哟,侬少听他们乱讲,假的啦,沪上是青帮的地盘,谁敢跟‘三大亨’作对?”

“谁说是假的,昨天半夜你没听见枪声啊?”

“听见枪声就是真的啦?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侬这都不晓得,活该上次被人骗啦。”

“哎,你要这么说的话,昨晚上可有人连劫匪的马车都看见了!”

众人七嘴八舌,争论不休。

大家都不是亲历者,自然谁也没办法说服谁——毋庸置疑,人们永远倾向于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真相”。

有人仇视青帮的码头经理,盼着“三大亨”土崩瓦解,便愿意相信此事为真;也有人欲做奴才而不得,处处替“三大亨”维护名声,盼着有朝一日也能成为青帮弟子,便愿意相信此事为假。

屁股在哪,脑子和眼界就在哪。

说话间,打前边来了个江湖艺人,左手拿着三弦儿,右手拎着板凳儿,自顾自地来到众人面前,坐下,从怀里掏出一份《外滩新报》摊在地上,装模作样,清了清嗓子。

“各位看官,鄙人申世利,行走江湖,混口饭吃,我也没有别的本事,手里这把三弦,是我师父传下来的,嘴里这副嗓子,是我爹妈给的,专门弹唱新闻,如果大家爱听,就请各位破费上几个铜钿,让我等下买碗茶水润润嗓子……”

“唱啥新闻,快说!”码头工人不耐烦地打断道。

申世利微微一笑,却说:“今朝的新闻可不得了哦,我只管唱,能听懂多少,就要看自己的悟性啦,我唱的是‘黄山翁敲山震双煞,过江龙翻江擒三妖’!”

闻言,码头工人顿时眼前一亮。

他们这些人,原本就消息灵通,早听闻报上有篇小说预言了三金公司土货遭劫的事儿,只是因为不能识文断字,所以没法阅览,如今有人要唱,当然兴致勃勃,疾声催促:

“那就赶紧唱吧,快唱,快唱!”

申世利拿腔拿调,大嘴一撇:“哎呀,渴了!”

码头工人东拼西凑,朝他扔过去十几枚铜钿。

申世利挨个儿将铜板儿捡起来,这才开始操琴献唱,可没唱几句,码头工人就急了。

“停停停,你还是别唱了,唱的听不懂,你直接念吧!”

看客说了算,申世利先拿到赏钱,也不在乎,当下便拿起报纸,念起闯虎所写的作品,念到一半,正到勾人的时候,便又搬出江湖路数,停下来,再讨一遍赏银,方才接续下去。

故事自然荒诞不经,含沙射影,码头工人只能半听半猜,末了觉得不过瘾,所性直接劈头盖脸地问:“侬讲的这‘黄山翁’和‘过江龙’到底是谁呀?”

不等申世利解答,码头工人中便传来一道异乡口音。

“‘黄山翁’还能是谁,当然是咱们皖省的人啦!”说话的人不禁面露得意之色,“这事办得漂亮,真给咱们皖省劳工长脸呐!”

“那‘黄山翁’应该就是王老九了吧?”

“除了九爷还能有谁?只有九爷才不**什么青帮‘三大亨’呢!”

这话在码头工人中掀起一阵骚动,不少同乡面露惶恐,纷纷出言劝阻道:“喂,朱老六,你别乱说话啊!人家九爷有一帮弟兄照应,你说这话,当心挨打,你别忘了咱们这码头还是青帮的地盘呐!”

“对对对!”年长者连忙附和道,“年轻人,你别光顾着自己过嘴瘾,免得连累大家!我听说,前几天南边的金源码头就一口气把所有皖省劳工都开除了。”

“为啥?”众人忙问。

年长者摇了摇头,叹声道:“不清楚,码头是人家的生意,当然人家说什么是什么。”

“这也太欺负人了吧,凭啥!”年轻人总是有些血气方刚。

年长者不愿多谈,只是说:“哎呀,哪有那么多凭啥,咱们就是平头老百姓,没人管我们的,稳稳当当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不要睬这些破事!”

他的话音刚落,人群中突然窜出个小平头、招风耳,义正言辞地接过话茬儿。

“你们怕什么!九爷已经说过了,劳工就应该互帮互助,咱们同乡会里,现在成立了‘皖省旅沪劳工总会’,九爷亲自发话,只要是同乡的事情,他都管!”

众人相视一眼,将信将疑。

方才那年长者冷不防被呛了一句,没给好脸儿,斜着眼睛,撇了撇嘴问:“你这个生瓜蛋子是谁呀,你是咱们码头上的工人么,我怎么没见过你?”

招风耳从岸边站起身来,拍两下屁股上的尘土,旋即用大拇哥戳了戳胸膛,朗声道:

“陈立宪,我跟九爷打过交道,咱们的同乡会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九爷说了,以后在码头、工厂、车行里,再有人敢拖欠咱老乡的工钱、无故开除咱皖省劳工,九爷一律帮你们讨要说法!”

“真的假的,只要是同乡的事情,王老九就管?”几个年轻人立刻跃跃欲试起来。

“你们要是不相信,那就跟我去会馆走一趟。”陈立宪目光坚定,“说多了也没用,金源码头无故开除咱们同乡劳工,九爷要怎么办,你们走着瞧就行了,谁要是愿意帮忙,从今往后,那就跟九爷论弟兄!”

“什么时候?”

“给不给家伙?”

“真要是缺胳膊断腿了,同乡会帮忙兜底么?”

小年轻最容易被人煽动,三言两语间,便开始莫名地气血翻涌,恨不能立刻就飞去同乡会馆,找九爷拜过码头以后,明天腰间别把利斧,便是斧头帮成员了。

旁边的几个年长者经历多了,此刻却面目阴沉,神情中满是怀疑与猜忌。

正在大伙儿兴致冲冲,激昂慷慨的空档,另一拨并非来自皖省的码头工人却只顾冷笑。

忽然,人群中又传出一声吴侬软语,声音很小,极其克制。

“‘黄山翁’是谁,现在倒是知道了;那‘过江龙’又算怎么回事,有这个人吗?”

这话是冲着申世利问的,申世利便愣了一下,接着欲言又止:“这‘过江龙’是谁?呵呵,那侬可真是问对人了,他呀……咳咳,渴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