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561章 会盟三剑客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561章 会盟三剑客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561章 会盟三剑客

第561章 会盟三剑客

主客落座,相对而谈。

茶毕,按照戴秋生本人的说法,他念过书、当过兵,原本在老家时,也曾是个本分青年,只因生性好赌,偶然一次来到沪上,但见风云际会,英雄辈出,每每忧思国难当头,于是幡然醒悟,觉得自己不该继续浑浑噩噩,大丈夫生而为人,理当图谋一番大事业。

显然,这是经过粉饰后的说辞,听起来过于冠冕堂皇。

实际上,就是见过了十里洋场的人间繁华,心野了,再不能踏实下来,便只顾钻营捷径,攀交人脉,以期有朝一日,能够一飞冲天。

结果,在沪上瞎晃荡了五六年,始终是个半开眼,尽管结交了几个友人,但却始终不见飞黄腾达的势头。

时至今日,堪称是流年虚度,一事无成。

江连横听了这番说辞,显得很不以为然。

但没关系,因为戴秋生原本就不是说给江连横听的,这年轻人的目标,从始至终都是王老九。

事实也果真如他所愿。

王老九十年前曾闹过革命,在皖省老家举起过倒清大旗,尽管如今一时落寞,入了江湖,混了帮派,心里却始终装着庙堂里那点事儿。

眼下听了这番话,登时眼前一亮,忙问:“原来,兄弟也有报国的念头啊!”

戴秋生连忙点了点头:“不瞒九爷说,小弟每每忧思国难当头,就觉得自己寝食难安,实在惭愧。”

“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老九是秀才出身,虽说圣贤书在时下已被归为糟粕,可肩担家国的使命感,却早已深入骨髓。

眼见着九爷爱听之类言辞,戴秋生便趁热打铁,立马又追着吹嘘奉承了几句,引得王老九颇为得意,频频点头。

江连横难免听得有点儿腻歪,便清了清嗓子,忍不住插话问:“戴兄弟在十里洋场混了这么多年,难道没跟青帮有啥交集么?你应该知道,九爷现在跟青帮闹了点儿别扭吧?”

闻言,戴秋生连忙侧过身子,不着急答话,开口先问:“哎呀,真是罪过,刚才光顾着跟九爷说话,不小心忘了周全这位老板,恕小弟眼拙,见识短浅,敢问这位是……”

“哦,这位是连公江老板,是从奉——”

王老九正要代为介绍,江连横却赶忙打了个岔,只说:“我是九爷的朋友,跟你一样,来这就是为了帮九爷参谋参谋。”

戴秋生眉眼一低,旋即抬起头,识趣地不再多问,只是顺着江连横刚才的问题,如实作答。

“江老板,您慧眼如炬,青帮势力那么大,要说我在十里洋场这些年,从来没跟他们的弟子打过交道,那是我自作聪明,说出来您也不相信呐!”

“你既然知道青帮势力大,为啥还要帮着九爷跟青帮作对啊?”江连横问。

戴秋生呵呵一笑,似乎对此早有准备。

只不过,他虽是回答江连横的问题,目光却又频频看向王老九,主次关系,倒是拎得明明白白。

“九爷,小弟想要追随斧头帮,什么江湖帮派的,倒在其次,最关键的在于,九爷跟其他那些帮会大亨相比,到底不是一路人,您是有抱负的人,小弟心甘情愿追随,不计得失。”

此话一出,正说在了王老九的心缝儿里,当下更是格外看重戴秋生。

江连横见状,也不便再故意刁难,只好略略作罢。

旋即,几人又闲谈了盏茶的功夫。

王老九忽然问:“戴兄弟,我听说你虽然还没发迹,但对沪上江湖格局,倒是清清楚楚,有这回事么?”

“不敢说门门清楚,那得要看九爷想问什么了。”戴秋生倒是个谦逊、低调的人,没有冒然夸下海口。

王老九点了点头,说:“我以前也来过几次沪上,但那都是来来去去,没有多待,有些事情一知半解,青帮‘三大亨’的情况,我就不问你了,他们仨太有名,你不说我也知道,先给我讲讲粤帮的情况吧。”

戴秋生闻言,立马正襟危坐,双手放在磕膝盖上,摆出一副跟上司汇报的架势,随即就将粤帮的大致现状略说了一遍。

原来当年沪上开埠,各地商帮蜂拥而来,唯独“粤帮”发迹最早,势力最大。

但也正是因为发迹早、势力大,又有老洪门的根底,借着改朝换代的大势,不少人由此飞黄腾达,或是混进了庙堂,或是早已富甲一方,不再理会江湖旧事。

如今剩下这些混帮派的,虽不能说是臭鱼烂虾,但跟当年真正的“粤帮”大亨相比,也当真是相形见绌。

尹抱坤一死,能争一争头面人物的,也就只有程茂龄和赖春宝了。

然而,简单介绍过这两人的来历以后,戴秋生忽然话锋一转,却说:“不过,自打九爷派人炸了三友会酒楼,我最近倒是听说,粤帮又把‘闹天宫’王怀猛请回来了。”

“闹天宫?”江连横皱了皱眉,“这诨号叫得够大的,什么来路?”

戴秋生知无不言,当场介绍了几句口中这位“粤帮”头马。

按说,这小子跟王怀猛之间差了一辈儿,可他论说起来,却是如数家珍,头头是道。

从他口中得知,这位“粤帮”头马王怀猛大约四十多岁,之所以落得“闹天宫”这么个名号,全因当年在公共租界替“粤帮”打下虹口区这片地盘儿时,作风刚猛,战无不胜,不仅强压下了其他商帮、会馆,甚至还当街打杀了两个华人巡捕,顺带一个红头阿三。

想当年,这事儿闹出的动静极大。

怒杀洋人的行径,搁在线上而言,拿出去吹一辈子也不过分。

不过,也正因为此事闹出的动静实在太大,惊动了巡捕房洋人总监,以至于“粤帮”原本渐渐平定下来的局面,差点儿由胜转败,好悬没被洋人直接连锅端了。

幸亏那些已经转入庙堂的“粤帮”前辈,关键时刻念及同乡情谊,动用人脉关系,从中斡旋作保,这才免于一场空白忙。

所以,这“闹天宫”的名号,既是说王怀猛敢打敢拼的能耐,也是说他敢打敢拼惹出来的祸端。

话到此处,江连横和王老九不免有些困惑。

“按你的说法,这‘闹天宫’应该算是个大蔓儿,怎么从来没听过这号人物?”

戴秋生连忙笑着解释道:“主要是这事儿已经过去好几年了,而且王怀猛当初抢地盘时,事情做得太绝,不留情面,‘粤帮’找人保他,其他帮会就找人害他,最后僵持不下,双方互相妥协,王怀猛以后不得再踏进十里洋场半步,最多只能在江东对岸混饭吃,否则江湖不容。”

闻听此言,江连横忍不住默然点头。

所谓江湖纷争,听起来仿佛惊心动魄,实际上也不过是几条街区内的械斗而已,到底小了。人不在了,那些所谓的快意恩仇,其实根本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寻常百姓慢慢淡忘,因为总会有后生崛起,抢了前辈的风头。

“那也就是说,眼下这个‘闹天宫’回来,其他帮派也跟着默许了?”王老九问。

“九爷,现在的情况,跟以前不同了。”戴秋生喝了口茶水,“现在的十里洋场,凡事青帮做主,他们只要点头,其他帮派当然没有二话了。”

江连横接过话茬儿,问:“那‘闹天宫’回来以后,‘粤帮’应该是让他当家?”

“这倒也未必。”戴秋生说,“这个王怀猛能打归能打,弟兄们也愿意跟他出生入死,但这人不懂钻营,脾气硬邦邦的,靠他打架还行,但要真想跟着他混,恐怕得勒紧裤腰带才能过日子了。真要论挣钱,还是得看程茂龄,最差也得赖春宝。”

江连横听了,默默地将“粤帮”这三位的关系铭记下来。

戴秋生撂下茶碗儿,接着又重新看向王老九。

“九爷,总而言之,这位王怀猛可是个狠人,但他也有他的问题,这人就是个引信捆起来的炸药桶,只要一搬出来,就容易收不住,所以我还听说,‘粤帮’内部对于要不要请他回来,还稍微有点争议呢。”

王老九点了点头,忽地又朝站在身后的陈立宪比划了一下。

“我听立宪说,炸三友会酒楼那晚,好像还有个胖子,嘶,立宪,你跟他说说当时的情况。”

陈立宪应了一声,随即又将当晚的情形略述几句,着重强调了那胖子的音容相貌。

本以为,仅凭这些只言片语,根本难以确定对方的身份。

万万没想到,戴秋生确实无愧于“万事通”的诨号,听了陈立宪的叙述,再稍稍结合坊间传闻,竟立马得出了自己的判断。

“应该是万游远,那是‘潮帮’的人。”戴秋生说,“他们是三金公司的主顾,专门干土货、私货的生意,只要是经营烟馆的人,就没有不知道他们的道理。”

“他们?”江连横问,“总共有多少人?”

“总共有八大潮帮。”

这一次,回答江连横的人,倒不再是戴秋生,而是陈立宪和张峦。

看来,这八个大约也是沪上闻人。

但若是再想往下细论,陈立宪和张峦就不灵了,还是得看戴秋生的介绍。

这八大潮帮,其实也就是八个土货商人,各有名姓,分叫——万、马、童、曹、钟、桂、易、洪。

他们虽说门徒弟子不多,但个个腰缠万贯,而且在租界、尤其是法租界,在公董局都有人脉靠山。

原来,自打万国禁烟大会以后,公共租界开始着手对私土进行管制,唯独法租界不理那套,只顾大笔捞钱,于是各大烟馆、土商、私货由此开始逐渐向法租界迁移。

正因为有这个大背景存在,盘踞在法租界的青帮“三大亨”才有机会彻底垄断沪上土货。

“潮帮”当中,也有不少人因此而加入青帮,拜了老头子,得了个字辈,算是在沪上买了个“护身符”。

“不过,他们这八个人,也不全都是混帮派的,后六个童、曹、钟、桂、易、洪,都是普通商人。”戴秋生紧跟着解释道,“他们的土货,以前也经常被抢,后来投奔了‘三大亨’,交了保险费,这才安稳下来。”

“那剩下这两人呢?”江连横和王老九问。

“一个是万游远,一个是马彦夏,都是不太安分的人。”

戴秋生照例又将这两人的生意、人手、背景,和盘托出,尽数给王老九交代了一遍。

如此说了许久。

不觉间,天色渐晚,顺着窗口向外张望,但见月至中天,行将是后半夜了。

戴秋生的能力和见闻,自然无需赘述。

只是江连横听着听着,愈发感到沪上江湖纷繁复杂,远不如奉天那般简洁明了。

除开租界因素以外,也是因为沪上华界几次易主,远不如关外老张坐镇下的奉天那般稳定。

眼见戴秋生确实有两把刷子,王老九也生出爱才之心,当场便说:“兄弟,我看你打探情报有两下子,以后就跟在我身边混吧,拨给你几个弟兄,也不用你干别的,就专门打探沪上的消息。”

戴秋生喜不自胜,连连道谢起来。

“多谢九爷提携,多谢九爷提携。”

“对了!”王老九忽然指了指身旁的江连横,“这位江老板,也是我兄弟,有什么事儿,不用瞒着他,该说就说。”

戴秋生点了点头,连忙起身走了过去,满脸堆笑着说:“江老板,江大哥,那就请你多多指教了。”

江连横浑不在意地摆了摆手,面色忽地肃然起来。

“指教谈不上,我混了这么多年,也就是命好而已,别太捧我,但我丑话得先说在前头。”

“江老板请讲。”

江连横沉吟半晌儿,终于开口道:“我这人,平生最他妈看不上叛徒,要是我对不起你,你插了我,不犯毛病,可你今天既然愿意跟咱们合伙儿,那就没有回头路,你要是半道反水,可别怪我……”

话未说完,戴秋生便道:“江老板,我对你们两位,绝对是忠心耿耿,别无二心呐!”

“对对对,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王老九也跟着打起了圆场,笑着说,“兄弟就别再多虑了,待会儿再把这小子给吓着了。”

看得出,他很器重、信任眼前这位年轻人。

但因此而生的代价是什么,他自然是无从知晓。

该说的话,都已经说了,江连横也就不再絮叨,于是便同戴秋生握了握手。

至此,三人总算是合纵连横。

一个是匪性难改,一个是当世莽夫,如今又平添了一个情报好手,这三人同心共力,想这十里洋场的太平日子,便已然不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