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1999 > 第300章 南孚电池

我的1999 第300章 南孚电池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2:18

第300章 南孚电池

第300章 南孚电池

作为齐鲁省人,他当然知道张裕葡萄酒。

它算是国内葡萄酒领域的第一品牌了。

后世小资们,最喜欢用葡萄酒和西餐炫耀自己无聊的品味。

这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标的。

“还有别的吗?”

姜晓阳点了点头,“南孚电池,目前是国内第一、世界第五大碱性电池生产商,股权分布为南孚电池持股28.5%,由摩根shi丹利和新加坡、荷兰银行持股71.5%。

投资银行的股份,只要给出最够的资金收购不难,至于南孚电池本身的股权,收购更容易。”

徐良点了点头,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

手里的资金越多,越是需要冷静;公司发展的越好,越是需要谨慎。

姜晓阳点了点头,“所以呢,剩下的四个目标你看中了哪个?”

下半年如果没有其它更好标的的话,就收购苏果吧。”

看到南孚的资料后,徐良几乎瞬间决定要买它。

当然,是不是真的卖掉一号店,还要看情况。

而且这个竞争对手还是他的手下败将。

即便到现在为止,他也没把B2C当做鸿蒙的主营业务。

至于国外,零售业并不是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

徐良目露深思,姜晓阳的话没错。

凭借苏果的物流配送体系,将极大的助推一号店的发展,范围经济性、规模经济性,都将获得极大提升。”

以苏果为例,2001年底,拥有门店670家,其中直营店220家,加盟店450家;实现销售52亿元,其中直营店销售25.4亿元,利润仅有6215万元,加盟店销售27亿元,利润更少,只有4700万元。

而是想着将来把它作为交换京东或者阿里巴巴股权的筹码。

“这个可不便宜。”

虽然已经有了收购目标,徐良还是看了看最后一个标的。

因时而变,因势而变。

有上一世的见识,他知道想要做好B2C业务,就必须在物流配送上下功夫。

当了解清楚一个行业的运作规律,并让它扭亏为盈后,就可以把这些经验运用到下一个并购企业中去。

所以苏果的负债率很高,如果不是现在国内正好是经济迅速发展,零售业跑马圈地,他们绝对不会发展的这么快。

KKR这种模式,基本都是一竿子买卖,而且因为不需要参与企业管理,公司的人也不会太多,行政成本很低。

南孚就这样从华夏电池生产业的巨头,变成了竞争对手的子公司。

当然,如果你能给凤凰华夏基金募集到更多资金,你想在超市行业并购,也由得你。”

而且还得到了一家年利润800万美元,拥有300多万个销售点的电池生产企业,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大半个中国市场。

“你看好哪个标的?”

国内的零售行业虽然有联华和华联这样的强者,但两者都有大量的百货和零售店,只算是地区巨头。

KKR管理着几百亿美元的资产池,整个公司也仅有6位一般合伙人和11位专业投资合伙人,加上一个47人的职员班子而已。

徐良对超市的兴趣不大,无它,利润太低了。

徐良笑道:“KKR也有花费数百亿美元收购纳贝斯克的时候,黑石也不是把自己固执在地产行业,所以没必要提前给自己设置条条框框。

“苏果超市?”

收购南孚,不仅消灭了最大的竞争对手。

现在的苏果可是拥有近700家门店,雄霸苏省,业务涉及皖、豫和齐鲁三省,全国第十的零售企业。

看完了五个标的,徐良转头看向姜晓阳。

另一种是黑石和3G资本这种,专门投资特定的行业,凭借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扭转企业颓势,并通过不断并购扩张,成为行业霸主,获取规模优势。

南孚电池的事他恰巧了解一些。

姜晓阳继续道:“比起其它几个标的,零售行业足够广阔,影响力足够大。而且现在国内零售行业基本属于一盘散沙的状态,还没有一个类似沃尔玛、好市多这种横跨全国的超级零售巨头,这是我们的机会。”

绝对的好企业。

只要是好公司,如果并购可以让好公司变得更好,我们都可以做。

徐良摇了摇头,“我确实能赚到很多钱,也可以指导汉华赚钱,但不会给汉华投钱,公私分开,这是原则。而且,鸿蒙从来没打算把电子商务作为我们的主营业务。”

徐良认同的点了点头。

一年增加200家店,虽然大半都是加盟的便利店,但这个速度也太惊人了。

将来独立融资上市也是一条路。

“企业并购有两种模式,一种是KKR,挑选那些具有比较强且稳定的现金流产生能力;企业经营管理层在企业经营管理岗位的工作年限较长,经验丰富;具有较大的成本下降、提高经营利润的潜力空间和能力;企业债务比例低。

对了,需要说的是,虽然徐良收购了新浪,但后者并不是鸿蒙的核心业务。

姜晓阳一愣,“你不是拒绝了吗?”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为什么?”

姜晓阳忍不住给了他一个白眼。

一个本来有大好前途的公司,就这么被废了大半。

由于不能与金霸王正面冲突,现在南孚有一半的生产能力被闲置着。

想要全资收购,至少要十亿华夏币。

这个利率太低了。

听到这里,原本不怎么在意苏果的徐良也有些心动了。

姜晓阳颔首道:“拿出多少股份奖励管理层?”

当然,这也跟苏果扩张太快,贷款太多有关系。

99年2月才一百家店,到了01年底就变成了670家。

将来还会涉及到大数据和云计算,以及手机操作系统。

他不愿意做线下还有一个原因,线下零售行业在线上的冲击下,利润还会更薄,等到十年后,能有7%就不错了。

但绝不会在电子商务上投入太多。

“……而且,你旗下的一号店不是在做B2C吗?如果能收购苏果,那么也不必投资建设物流中心了。

至于说‘一号店’,他原本的计划是只做周边产品分销的线上渠道,只是没想到随着公司发展,扩展到了B2C。

“所以,以后汉华做并购的路线就是KKR模式?”

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华夏市场十年,却始终无法打开局面,市场份额不到南孚的1/10。

因为一号店开始转型B2C的关系,他也看了不少国内零售企业的资料。

徐良有些意外。

再就是3G和黑石的模式,投资一个或者几个行业。

“我拒绝的是你打算在超市行业投重资,大踏步扩张的计划,可没说不投资苏果。这是一家好企业,马家梁也是个强人,如果真能买下来运作上市,我们肯定能大赚一笔。

不过这次,苏果确实不是最好选择。”

沉吟良久后,徐良按下了心底的冲动。

他不可能花十年时间陪一家葡萄酒厂成长,回报太低。

不过她也尊重徐良的决定。

而且将来线上线下的融合也是趋势。

盲目扩张,往往最后会失去重点,忘掉本心,最后跟雅虎一样,迷失在繁多的业务里,功亏一篑。

南孚在细分市场占据了绝对的霸主地位,品牌影响力即便是他重生前也依旧深入人心。

最后大摩这些投行没办法,就把南孚卖给了吉列公司,4200万美元的收购价,1亿美元卖出,转手赚了5800万美元。

而且,人家未必会卖。

所以,他对鸿蒙的规划始终没有变过,核心业务就两个,泛娱乐和互联网搜索。

“苏果超市。”

徐良点了点头,“有这个打算,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南孚电池,作为国内碱性电池领域的霸主,又没上市,价值最高。张裕虽然也不错,但现阶段张裕在国内的市场还是太狭窄了。”徐良道。

姜晓阳皱眉道:“你打算把一号店卖掉?”

“你的想法不错,不过想要实现伱说的计划,就必须募集大量的资金,国内的金融市场和融资环境,很难给我们提供这么多资金。

姜晓阳毫不犹豫。

上一世,南孚电池就被大摩他们收购,原本打算把南孚电池弄到美国上市赚取暴利,但国内的法规阻碍,迟迟不能通过。

“10%吧,少了没效果,多了折损我们的利益。……今年上半年凤凰华夏基金的主要任务就是南孚电池的收购和整合。

京东有京东快递,阿里有菜鸟裹裹。

两种模式,我更倾向于第二种。”

然后copy,copy,再copy,直到成为行业的前几名,最好是第一名。

一家巨型企业上市后的估值,以及赚取到的利润,远超几十家中小企业。

“以你的投资能力,以后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姜晓阳道。

姜晓阳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如果没有一号店,苏果超市的价值就没有先前想的那么大了。

“凤凰华夏基金的投资方向可是你负责,怎么这会把事情全推到我身上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谁让我现在是你老板呢。”徐良笑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