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1999 > 第347章 超级女声

我的1999 第347章 超级女声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2:18

第347章 超级女声

第347章 超级女声

“徐总,今天是‘鸿蒙项目’正式开工的日子,您不去吗?”吕慧道。

“已经七月十五号了?”

“嗯。”

“时间过得真快。”随即摆了摆手,“我不去了,让老谢他们主持吧。”

“好的。”

“你把鸿蒙音乐向总找来。”

“是。”

吕慧离开后不久,向莉莉推门走了进来。

“徐总,您找我?”

指了指面前的座位让他坐下后,徐良指了指桌上的资料。

“你们的中期报告我看了,2.7亿华夏币的营收非常不错。”徐良道。

向莉莉红光满面,“我也没想到刀郎的第一张专辑就能卖的那么火,发行半年就破了200万张,给我们创造了过亿的营收。

唯一可惜的是国内的盗版太猖獗,不然这张《2002年的第一场雪》绝对能卖过千万。”

这个徐良相信。

刀郎的实力不需要怀疑。

“现在国内的环境就这样,咱们能保证这样的营收已经很不错了。”

“凤凰传奇、李健和姚倍娜的专辑准备的怎么样了?”

“有您的那几首歌打底,成绩肯定不会太差。不过我还想再打磨打磨,争取弄成白金唱片。一出道便是白金,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很有好处,也能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

向莉莉完全被刀郎200万正版销量提高了眼界。

徐良点头道:“精益求精的态度没错,但也别耽搁太久。人都是会喜新厌旧的,尤其现在好歌叠出,热度很难长久维持。”

现在可不是十年后歌坛凋零,青黄不接的时代。

而是两岸三地,好歌层出不穷,神仙打架的时代,竞争极其激烈。

“我明白。”

徐良点头后指了指向莉莉手边的文件。

“现在说说它的事吧?我相信你不会无的放矢的把它拿过来。”

向莉莉拿起文件递了过来。

“徐总,还是您了解我。”

接过向莉莉的文件,翻开扉页后一行放大加黑的字体映入眼帘。

“《华夏偶像》节目策划书?”

向莉莉点了点头,“徐总,限于国内的环境,我们很难在正版下载方面获得太多利益,歌手发唱片,商演,代言,也需要时间。而且短期内很难获得质的飞跃。

所以我打算开辟新方向。”

“这个?”

徐良抬了抬手。

“是的。这是我上次去羊城出差的时候,偶然从酒店电视里看到的转播。后来调查了一番,这是一款以歌曲为主题,把普通人塑造为偶像明星的节目。

节目起源于英国,叫做《流星偶像》。

后来美国买了版权后,开发为《美国偶像》。

我觉得我们也可以买版权,开发一款《华夏偶像》,正好借这个机会,签一批新人进来。”

徐良翻看着资料,上面详细写着整个节目的策划方案和规则。

脑中灵光一闪。

这不是马桶台的《超级女声》和《快乐男声》的翻版吗?

区别只是这个《华夏偶像》是导师最后定名次,而《超级女声》和《快乐男声》是观众投票。

“政策上可以吗?”

徐良问道。

向莉莉明白他的意思。

“徐总,我们国家最早的制播分离是1987年,京华影视节目制作中心与央视合作推出《看市场》、《金土地》和《专家论坛》等栏目。

央视负责节目审查,京华负责资金筹措和节目制作。

这算是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序幕。

1992年,京城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投资两百万制作《爱你没商量》,随即被央视三百五十万购买播放权,是华夏电视领域第一次真正的制播分离。”

向莉莉侃侃而谈,显然早就做足了准备。

“到了1996年,国家GD局发问之处要在广电系统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以适应电视台择优播放需要,而且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除新闻类节目外逐步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相对分开的机制。

99年,国家GD局和xinxi产业部又提出了‘无线有线合并,网台分营’,开始将制播分离限制在系统内公开讨论。

同样在这一年。

国家GD总局在魔都召开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内部管理座谈会,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除新闻节目以外的其他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与制作分离,逐步发挥市场机制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基础作用。”

自此,制播分离正式出现在华夏电视传媒业中。”

听完了向莉莉的描述,徐良心下了然。

看着手里的资料,沉吟片刻。

“你的想法不错,我基本同意。不过,西方一个火爆电视节目的版权费太贵,动辄上千万美元的支出,对鸿蒙音乐来说太高了。”

“徐总,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

“别着急。我没说不办,但我们把选秀规则稍微改一下,变成一个原创节目,避过版权上的困境。”徐良道。

“改一下?”

向莉莉诧异道。

徐良点了点头,选秀这玩意不涉及到版权,按照人家的规则照搬照抄才会被起诉。

“我们海选阶段可以用导师选拔,到了决赛阶段,则可以让观众投票选择,这样可以提升观众的参与度,进而提升节目热度,而且还可以为决赛选手提前培养一定的粉丝。

等节目结束,他们本身就已经是一个明星,可以帮我们赚钱了。”

向莉莉思索片刻后,眼睛亮了起来,由衷的夸赞道:“徐总,还是您厉害。”

徐良笑了笑,其实这个节目还有很多玩法。

比如节目方跟新浪合作,通过新浪有线平台编辑短信投票,新浪就能够分享短信的八成利润。

再比如,引导所有决赛选手在贴吧开通账号,可以极大提升贴吧流量和用户。

当然,最值钱的就是广告。

贴片广告,植入式广告,冠名广告等等。

“徐总,如果节目规则改了的话,那《华夏偶像》的名字也不能用了。”向莉莉道。

徐良点头后道:“你这个节目就叫《超级女声》。”

“《超级女声》?”

对任何80后的人而言,《超级女声》都是记忆中难以抹去的事情。

徐良到现在还记得自己在女友的要求下给李玉春投票的事。

《超级女声》能火,也是天时地利人和多重因素叠加。

首先,在00年代,一批老综艺收视渐渐走低,悄然落幕。

但经济发展的脚步没有停止,更多的观众,更高的消费力,需要更强的承载。

然后湘南卫视抓住了机会,借鉴美国综艺《美国偶像》,推出了《超级男声》歌唱选秀综艺。

这个节目本质上跟过去的“青年歌手大赛”没什么区别。

但湘南卫视巧妙的进行了本土化改编,决定选手去留的不再是专业评委,而是观众短信投票。

只不过这个优点的效果,要等到第二年才显现。

2004年,其姐妹节目《超级女声》上线。

一开始,业内对这个节目普遍不看好,这些高高在上的内容专家们认为没人会乐意看一群五音不全的人唱歌。

以至于当湘南台去各个地方设置赛区时,许多地方频道不愿加盟。

但谁都没想到,这个没人看好的节目一经播出,就将湘南台的收视从全国第六拱到第二,仅次于央视一套。

2004年,《超级女声》所获得的成绩让湘南卫视看到了“爆款”的希望。

第二年,这个希望,席卷了现实。

2005年《超级女声》播出,4亿人次观看,各项收视指标创下华夏电视史上诸多难以打破的纪录。

5个赛区,15万人报名,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的4岁。

李玉春、张凉颖、周比畅等一众普通人的人生因此改变。

因为主持,汪寒晋升国内一线主持人之列。

因为冠名《超级女声》,蒙牛实现了品牌和销售的双重丰收。

当时的投票环节,掀起全民热潮。

无数的粉丝上街拉票,在当时的长沙街头甚至有小姑娘以回不去家借手机给家人打电话为由,骗来陌生人的手机去投票,甚至有粉丝准备卖房拉票。

贴吧迎来第一个巅峰,《超级女声》播出期间,贴吧日均活跃用户超350万用户,共发布了超200万帖子为选手拉票加油等,总决赛期间,每秒有四个人在“超级女声吧”发贴。

百度一度超越新浪成为全球最大中文网站,流量文化初次显现。

要分析05届《超级女声》的火爆,原因有很多。

有刺激时代的审美;

有草根海选带来的新鲜感;

有全民投票带来的参与感;

有互联网对造星的影响;

有不同审美带来的碰撞,导致内容上的戏剧性。

模式、内容、机制、时代、机遇,天时地利人和的开局让05届超级女声成为时代爆款。

火爆的超女,也让参与的制作方和广告商赚了大钱。

尤其是蒙牛,蒙牛酸酸乳热卖一个亿。

半年时间,蒙牛纯利增长2.5亿,上涨34%。

惊人的利润也让蒙牛为首的乳企对各大综艺节目痴心不改。

蒙牛赚的不少,制作方赚的更多。

单说2005年的《超级女声》,其最高收视率超过10%,市场份额最高接近50%,节目冠名费接近2000万,7场决赛广告超过1800万,短信投票收入约3000万。

感谢书友‘奕’200起点币打赏,非常感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