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1999 > 第406章 时代周刊

我的1999 第406章 时代周刊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2:18

第406章 时代周刊

第406章 时代周刊

咚咚……。

敲门声响了起来。

“进来。”

吕慧推开房门。

“徐总,《时代周刊》的克里斯蒂娜女士到了。”

“让他们进来吧。”

“好的。”

时间不长,吕慧带着一位穿着深红色女士西装,黑色的披肩长发,长相类似克里斯蒂亚娜·耶里,气质中却透着一股知性和优雅的女人走了进来。

徐良看在眼里也不由升起一股惊艳感。

在她后面还有一个负责摄像的摄影师,以及背着大背包的助手。

“徐先生您好,我是《时代周刊》的记者克里斯蒂娜,很荣幸可以采访您。”

“你好。”

徐良跟对方简单握了握手。

对于漂亮又有味道的女人,他总会善待一些。

《时代周刊》的高层非常懂他。

双方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徐先生,我知道你好像一直很抗拒媒体的采访?”

“是。”

“那您为什么愿意接受我们《时代周刊》的采访呢?”

徐良淡淡一笑,他当然不会说真正的原因。

“我不接受媒体采访的原因是大部分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增加销量,肆意捏造事实。而你们《时代周刊》的报道还算公正。”

这当然是恭维,老美旗下的媒体就没有一家公正的。

说着,徐良把旁边的文件拿起来看了一眼递了过去。

“接下来的采访中我不希望涉及这些问题,如果你们同意的话,咱们就开始,如果你们不同意,那我就只能说声抱歉了。”

克里斯蒂娜接过来看了一眼,眉头微皱。

“徐先生,任何政治问题都要回避吗?”

徐良肯定的点了点头。

“我是商人,目的是赚钱,所以不要问我任何跟这个话题不相关的问题。”

听着他坚定的语气,克里斯蒂娜也只好妥协。

“好吧,我遵守徐先生的要求。”

“谢谢。”

“那我们可以开始了吗?”

“当然。”

克里斯蒂娜打了个响指,后面的摄像师迅速开始准备起来,很快便做好了采访的一切准备。

“徐先生,我们要开始了?”

“好的。”

克里斯蒂娜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话题。

“徐先生,外界传闻您是11年级开始创业?”

在美国,高中是四年制,华夏的高二相当于美国这边的11年级,后面还有12和13两个年级。不同于华夏高中三年毕业,美国高四用来让没修满学分的人继续努力。

让修完学分的人梳理自己高中的成长,比如出去游玩、课堂乱搞、穿得另类、集体野餐等等。不太了解的可以看看《美国派》。

电影里对美国高四的描述非常贴切。

“是。”

“根据我的了解,华夏的高中学习课业繁重,压力非常大,而且施行封闭式管理,高中生每个月只有一天的假期,很难有自己的时间,更别说创业了。

但,徐先生好像是个例外?”

“看来克里斯蒂娜小姐做了很多功课。”徐良淡然道。

“我读大学的时候,同宿舍的舍友是来自华夏的留学生,我听她说过华夏的高中生活和残酷的高考。”

“原来如此。华夏的高中确实如克里斯蒂娜小姐所说,学习压力大,封闭式管理。但这是相对正常的文理科学生。

在文理科之外还有艺术生。”

“艺术生?学习美术、音乐的学生吗?”

徐良点头道:“可以这么理解。在华夏高中,进入高二下半学期后,可以从文科班转为美术生。

美术生一半的时间学习语文、数学在内的主课,一半的时间学习专业课,也就是美术课。

因为很多高中的美术老师教学水平有限,所以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很多学生会自费进入专业的美术学习班学习。

我就是这样的美术生。

从一个县城到了京城学习,不过我跟普通的高中生不一样,我直接创办了一个美术学习班,也就是现在的新梦想教育集团。”

“可是根据我了解,您的家庭并不富裕?”

克里斯蒂娜好奇道。

虽然她不知道创办一个美术学习班要多少钱,但肯定不少。

“我父母只是普通的下岗工人和农民,确实没有多少钱。不过我在高二寒假的时候做了点小生意,自己赚了一些。”

克里斯蒂娜饶有兴致道:“能具体说说嘛?”

徐良点头道:“西方过圣诞节要买圣诞树和礼物,东方过春节也要买春联。在春节前的一个月里是春联的集中销售期,恰好我有寒假的时间来做这个。”

“您通过卖春联赚了多少钱?”

“大概35万华夏币,相当于4万美元。”

“对于一个才19岁的高中生而言,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克里斯蒂娜钦佩道。

两千年前后,很多美国家庭一年的税后收入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字。

徐良微笑着点了点头后继续道。

“我用这笔钱创办了新梦想艺术培训班,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创业。”

克里斯蒂娜微笑颔首后,“我知道您在这个时候,创立了汉华资本,并在股市上做空雅虎赚到了第一个百万美元?”

“是的。”

“您投资的钱是通过新梦想赚到的吗?”

“是。华夏艺术培训市场比我想象的更赚钱,当赚到更多的钱后,除了继续扩张艺术培训业务,我顺便在资本市场投了一些。”徐良道。

“您怎么判断雅虎的股票会下跌?或者说您怎么判断整个纳斯达克股市会下跌?”

“直觉。”

徐良微笑道。

他现在已经习惯了把自己没办法解释的事情推到直觉身上。

“直觉?”

徐良点了点头,“我只是一个高中生,那时候对股市的了解更多来源于书本,随便从大学里找一个金融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知识上都吊打我。

所以,在金融投资上,我更多依靠的是直觉。”

顿了一下,徐良笑着继续道:“现在回想起三年前投资雅虎的事,我都有些害怕。真是无知无畏,放到现在我肯定没有那样的胆子。”

“可是您后面在做空安然,买卖军工股上都赚到了巨额财富,而且青龙基金,尤其是青龙一号基金的浮涨,是今年全球所有基金中最高的。

难道这些投资,您都依靠的直觉?”

“直觉占了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来自专业的判断。投资安然的时候,汉华资本已经成立了一年多的时间,拥有专业的投资分析师和操盘手。

我可以通过他们提供的详细企业数据来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克里斯蒂娜敬佩道:“您是真正的金融天才。”

“谢谢。”

“徐先生,如果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投资的话,您有什么建议吗?”克里斯蒂娜好奇道。

徐良嘴角微微一翘。

等的就是现在。

“当然。现在我比较看好石油多头期货。”

“多头石油期货?徐先生认为油价会上涨?”

“这是肯定的。油价跟全球经济发展情况息息相关。

在西方,纳斯达克危机成为过去式,美联储把联邦基金利率降到史无前例的1%,释放了巨大的流动性。

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评估,今年的美国经济将获得3%以上的发展。

在美国的带动下,整个西方经济都会上涨。

在东方,华夏经济自不用说,每年10%以上的发展意味着巨大的能源消耗。

东南亚和日韩等国也从97年金融危机中走出,发展越来越好。

欧佩克制定石油增产政策,再到各国增加新油井,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根本做不到。

需求和生产之间的差距会迅速拉大。

所以,从宏观方向来看,油价上涨是肯定的。”徐良肯定道。

他说话的速度不快,力求每一个字都能被清晰的记录。

这是他之所以答应《时代周刊》采访的原因之一。

以《时代周刊》的影响力,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他的投资目标和目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