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1999 > 第643章 朗忽悠

我的1999 第643章 朗忽悠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2:18

第643章 朗忽悠

第643章 朗忽悠

“来,喝茶。”

姜卫国拿过来一个茶杯。

“我自己来。”

徐良连忙拿过茶壶,先给老丈人倒了一杯后,才给自己倒满。

“听晓阳说,你最近很忙?”

“嗯,事情确实有点多。”

姜卫国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后,“最近国内的大豆行业变化很大,你也是主要参与者,有什么想法?”

徐良心中一动,暗道:“看来上面注意到大豆市场的乱象了。”

“我觉得应该建立一套全国性的大豆储备计划,否则去年和今年发生的事,再过两年四大粮商还会再来一次。”

“呵呵,您说的是。”

还不是看在大家都是同胞的份上吗。

“当然不是。对于企业而言,在建立大豆储备的基础上,还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生产基地,自给自足的解决一部分,构建双保险的原材料体系。”

“大豆涨价的事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国家怎么可能不关注。”

“你的想法虽然不错,但别忘了。国内大豆的生产成本过高,种一亩就会亏几十块钱,种的越多亏得越多,农民没有种植的积极性。”

“只有国家层面的策略吗?”

“呼,那就好。我寻思查税都查到鸿蒙去了,下一步上面会不会直接把我给办了。”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你怕什么。”

姜卫国颔首道:“现在很多人对你高价卖大豆,伙同四大粮商收割国内市场的行为很不满。”

姜卫国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你已经考虑的很成熟了。”

“这件事您都知道了?”

“姜伯伯,您是知道的。我可没有跟四大粮商联合,只是凭本事赚钱而已。否则,我干嘛不像四大粮商那样跟榨油企业签个高违约金的合同?

到时候四大粮商把价格打下来,我能赚的更多。

结果这些人不去找四大的麻烦,反而赖上我了,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徐良紧张道。

“姜伯伯,上面不会拿我开刀吧?”

“毕竟我也是做大豆的,当然要为后面的企业运营考虑。”

姜卫国点了点头,他也是熟读《资本论》,很清楚资本内在的贪婪。

姜卫国笑道:“谁让你这个新晋的世界第三大富豪树大招风呢?而且,人都是习惯欺软怕硬的,比起同进同退的四大粮商,你这个新晋富豪看上去可好对付多了。”

而且,大豆企业还可以走出去,直接去巴西、阿根廷等国家承包土地种植大豆,供给渠道多元化,会进一步弱化风险。”

“农民的损失需要由企业去负担,而且比起这点损失,肆意被人操控大豆价格造成的损失明显大得多。

“现在知道怕了?不过你放心,现在不是以前了,只要伱没有违法违纪,赚多少钱都是你的本事。”

虽然不怕,但心里也犯嘀咕。

“徐良,有你的新闻。”

旁边的姜晓阳突然道。

正在聊天的两人转头看去。

电视上正播放着央视2套《对话》。

今天的主题是《对话郎显平》。

现在的郎忽悠还是无数人眼中的‘神人’,几乎是他看好什么公司,什么公司的股价就上涨;他觉得哪有问题,哪家公司股价就跌。

最好的例子就是德隆集团。

郎忽悠的炮轰,让德隆内部问题被越来越多人关注。

只是这個时空的德隆,因为卖出汇源、三维矿业,再加上跟泰华在地产上的合作,凭空多了十几亿华夏币的现金流。

所以,原本应该在2004年便难以为继,轰然倒塌的德隆,现在还顽强的活着。

不过作为全国最大的上市企业。

郎忽悠仍然把目标瞄准了它,一篇《德隆十问》,惹来满天风波。

所以《对话》就把他请了过来。

“郎教授,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公司都会做多元化经营,但在您这里却变成了‘陷阱’,您能说说具体原因吗?”主持人问道。

“当然。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可能不太了解什么是多元化。

多元化,是指向企业主业以外的领域进行投资。

比如一家生产电视机的企业,它突然想做手机了,那电视机业务就是主业,手机是副业,这就叫多元化经营。

很多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产生‘天花板效应’。

即,企业在主业上加大投资,却没办法产生相应的效益,甚至出现了效益递减的现象,但资金又不能过多的存在银行,是‘活钱’变成‘死钱’。

因此不少企业家会产生投资其它行业的冲动。

或者在自有资金比较充沛的情况下,为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一定限度的副业投资。

多元化冲动,是企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成功者不多,所以我称之为‘陷阱’。”

“您能举几个例子吗?”主持人道。

朗忽悠点了点头,“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我想大家都知道四通集团。

四通开发的MS——2041打字机前后存在了9年,辉煌的时候,销售额占公司收入的70%,利润占80%。

因此,公司寻求发展壮大的想法非常强烈。

当时他们的口号是‘企业不怕大’。

他们自己人讲,感觉当时的四通没什么是不能做的。

所以公司内部提出了‘垫子文化’——有多大想法,给多大‘垫子’。

最终导致房地产亏了2.3亿,另外像医药、食品、证券、半导体项目,也是信心十足的上马,结果短短几年便谢羽而归。

短短几年下来,四通变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第二,石玉柱的巨人集团。

上世纪九十年代,巨人集团的销售额达到10亿华夏币以上,后来投身房地产行业。

石玉柱用投资者购买楼花的钱盖巨人大厦,为了建成ZH市的标志性建筑,楼层设计不断升高,不得不从‘脑黄金’的利润中抽血。

结果就差三层没有封顶的时候,‘血’抽干了,还差5000万。

一个年营收过10亿华夏币的大型企业轰然倒塌。”

“让我们给郎教授鼓掌,他的两个例子非常精彩。”

简单的掌声后。

“郎教授,您觉得多元化为什么会失败呢?”

“导致多元化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很重要的一条是,资金投向超出了投资者的经验范畴。

过往积累的经验以及可调用的资源,在新的项目上很难用得上。

这是企业经营中经常会出现的‘无知’状态。

此种情况下,有人会感到害怕,有人反倒因为无知而变得‘无畏’。

德隆集团显然就是‘无知无畏’的代表。

短短不过8年的时间,他们投资了金融、农牧业、矿业、水泥、汽车、纺织、机电产品、旅游、果业、糖业、水业,甚至还有飞机制造?

我从来没见过哪家公司能横跨这么多行业,还能发展的不错,一个都没有。

而且根据我调查的资料显示。

德隆三大上市公司,西域屯河在德隆接手后的7年里,业务规模扩大到了原来的19.54倍,平均每年增加近3倍。

沈阳合金在6年的时间里业务规模扩大到了原来的22.15倍,平均每年增加了近4倍。

湘火炬更夸张,同样在6年时间里,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增长了140.99倍,平均每年增加23.5倍,每个月2倍,每15天扩大1倍!

15天就扩大一倍,简直是魔鬼速度。”

“郎教授,15天扩大一倍确实非常快,不过也不是没有例子。

据我所知,我国最著名的高科技企业‘鸿蒙控股’,短短四年的时间,就从0增长到了750亿美元,岂不是更夸张?”

“呵呵,鸿蒙的发展确实非常迅速,但各位要知道。鸿蒙是互联网而湘火炬也好,沈阳合金也罢,他们都是制造业。

制造业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最后回款,中间至少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

即便是世界上最高效的制造业企业,整个流程也需要三个月。

互联网不同,不管是鸿蒙,还是国外的很多互联网公司,像雅虎、eBay和亚马逊,他们都在短短四五年的时间,就从初创时的0,增长到了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

两个行业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发展速度,不能一概而论。”

“那您对徐良先生怎么看?

据说他不仅做互联网,还做教育、金融、饮料、榨油和地产,而且在所有行业里都发展的非常好。”

朗忽悠砸吧了一下嘴。

“徐良这个人比较‘妖’。”

“妖?是贬义词吗?”

“不不,只是形容词。”

“能具体说一下吗?”

朗忽悠点头后,“简单类比一下吧。全球范围内,能够在两个领域内全部达到世界级的人屈指可数。

在至少五个领域都做的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更是凤毛麟角。

目前为止,只有约翰·洛克菲勒、皮尔庞特·摩根、梅耶·罗斯柴尔德、巴菲特能够跟他相比。”

除了巴菲特,其余四个人都是开创了一个时代的顶尖商业巨头。

“盖茨先生不算吗?”

朗忽悠摇了摇头,“微软虽然很伟大,但它始终局限在软件行业,没有在金融、保险等行业证明过自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