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1999 > 第653章 采访

我的1999 第653章 采访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2:18

第653章 采访

第653章 采访

“我现在最怀念的事就是夏天晚上,躺在院子里的凉席上,一家人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聊天,最后枕着满天星斗睡去。”徐良道。

“以您的财富想要实现这个愿望应该很容易?”

“确实很容易,但却再也找不回少年时无忧无虑的心态了。”

倪平微笑颔首后,“您是什么时候决定创业的?”

“高二寒假。”

“是什么让你突然有了这个念头?”

“主要还是因为我的同学。”

“同学?”

“嗯。他叫周康宁,家里常年卖春联,我从他嘴里知道了这个东西可以在短时间内赚到不少钱。”

“所以您打算以此创业?”

最后我总共凑了三千块。”

“城市里的孩子大部分也没钱。”倪平笑道。

“卖春联赚了多少钱?”

感谢我有一个开明的父母,当我决定卖春联后,我妈给了我一千块钱的起步资金。

“能具体说说你是怎么赚到这么多钱的吗?”

“当然,毕竟不是什么事都一帆风顺。”

“不是。不过春联的成本很低,所以我赚了四百多。拿到钱后,我行动力更足了。打电话把我所有村里的同学都喊了过来。

我就答应了。”

“三十多万吧。”

“你还去建筑工地干过活?”

“那时候年轻,哪有什么创业的想法,就是想赚点钱,改善一下生活。”

很多人找上门想分一杯羹,很多都是长辈,也不好拒绝。

“都是贫穷逼得,如果我像很多城里的孩子那么有钱,恐怕也一样按部就班的读书工作和生活。”

“并不全是压岁钱,还有我以前暑假的时候在建筑工地干活赚的钱。”

组织了一下语言后。

第二天的收益一下子翻了近三倍。

“打定主意卖春联赚零花钱后,我回家把自己积攒的所有压岁钱都拿了出来,然后从我妹妹手里集资了五百。

徐良笑道:“我当时也没想到。”

“你答应了?不怕他们影响你生意?”

“在我们那地方,几乎每个大一点的村子都有集市,所以市场很多,足够容纳我们这些人。而且我掌握了订货渠道,他们都从我这里拿货,我可以赚一笔渠道费。”

等到第三天,我又把摊子从三个扩张到了九个。

两人没继续这个话题,徐良接着道。

“拿着三千块钱进货后,我找了几个同学跟我一起卖。第一天结束后,给我几个同学发了工资,我赚了五百零七块钱。”

“这个钱是扣除成本后的利润吗?”

“能说一下吗?”

倪平笑了笑后,“卖春联的过程中遇到过困难吗?”

把卖春联的摊子,从一个扩张到了三个。

徐良点头后,“以前常说一句话,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大张旗鼓的卖春联,村子里的人都看得见。

“您果然是商业天才,普通人就算卖东西赚了钱,恐怕也不会那么快想到扩张。”

“当时就是傻大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还挺幸运的。”

“看来您从小就非常努力。”倪平钦佩道。

“呵呵,其实就是村子里给人盖房子,我当小工,给人扔砖,推水泥,一天15块钱。从考上高中到高二,两个暑假我大概赚了1800块钱,中间也花了一些。”

“在当时我的同学里,每个月一百元的生活费不算少。但我这個人从小就能吃,而且又比较喜欢吃肉。

她就是城市孩子,小时候一样穷。

“你自己有一千五的压岁钱?”

最巅峰的时候,我手下有十几个销售团队,每天的营收超过3万。”

“父母给你的钱很少吗?”

“三十多万?半个月的时间你就赚了这么多?”

日子就过的比较拮据。”

倪平满脸惊讶,她跟大多数人一样,都不觉得往日里几毛钱的东西里居然隐藏着这么大的商机。

“当然。”

“原来是这样。不过这应该不算是困难。”

徐良笑道:“我明白伱的意思,我们赶集卖春联的时候碰到过社会流氓,还把我一个同学给打了。”

倪平眼睛一亮,媒体人的自觉,让她知道这是吸引人注意的点。

“你怎么处理的?”

“我同学都是高中生,十六七岁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再加上人又多。回来之后一说,大家都很气愤,想凑起来给对方一个教训。

不过被我压下了。

我把别人招来是赚钱的,万一打架的时候有个好歹,没办法给人父母交代。”

“年轻气盛又挨了打,恐怕不会轻易说服。”倪平道。

徐良点头道:“我把被打的几个人喊到所有人前面,每个人奖励了他们一百块钱,平息了他们的不满,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尊重。

年轻人其实很容易哄,你只要让他们感受到你尊重且重视他们,他们就能把你当兄弟。”

“没想到您那么年轻就对人性有了那么深刻的认识。”

“过奖了,我只是以己度人罢了。”

“不过,这个矛盾应该还没解决吧?”

“确实没有,打架没分出胜负就不算结束。所以,在到了那个集市,我第一时间选择了报警。”

“报警?”

“嗯。有困难找警察吗。”

徐良笑道。

“所以事情解决了?”

“解决了。这算是我遇到的一个对当时的我来说,算是困难的事。现在看来不值一提。”

倪平继续道:“你一下子赚了这么多钱,你父母态度有什么变化吗?”

“有。最大的变化,就是我决定放弃文科,选择学习美术的时候,他们没反对。”

“为什么要学习美术?”

“为了考大学。当时读书的时候,文科方面我语文、政治成绩中等,地理、历史和数学最好,英语最差,每次英语考试150分的卷子,我只能拿到95分左右,严重拖后腿。

在班级里排名二十名左右。

在我们那里,这个成绩基本不可能考上一本。

美术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对文化分要求不高,竞争压力没有文理科那么大,恰好我也很喜欢画画。

就决定转班。”

“所以你到京城也是为了学美术?”

“对。我们学校虽然有美术老师,但小地方的老师水平毕竟有限,再加上我是半路出家,缺乏基础,更应该寻求名师指点。

恰好我在网吧上网的时候,看到了京城美术班的招生广告,就跑到了京城。”

“您创办新梦想教育培训跟这个有关系吗?”

“当然有。到了京城后我才知道美术培训的价格很高,每个月都要七八百,甚至一两千。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的前途考虑,在这上面都不会吝啬。

所以当时的我瞬间明白,美术培训是一个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恰好我账户里还有三十多万,就收购了当时我找的美术培训班,然后加以扩大。

事情也像我想的那样,新梦想教育迅速发展,成了京城地区最大的美术专业培训机构。”

“据我了解,新梦想的业务已经不止在美术培训领域,也不止京城一个地点有业务。”

徐良点头后,“四年多发展下来,新梦想已经在全国47个主要城市,拥有403个分支机构,横跨高考艺术培训、幼小艺术培训、学科培训、职业培训等业务,每年培训学生超过近8万的专业培训机构。”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的这么大,您确实非常了不起。”

“我的功劳不大,关键是新梦想的管理人员和老师,他们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我想谦虚也是您成功的原因之一。”

“您过奖了。”

“我们都知道,您旗下最著名的公司是汉华资本和鸿蒙控股,这两家公司哪个成立的比较早?”

“汉华资本。

新梦想成立后,账上有了很多钱。

那时候我已经看了很多金融和企业经营方面的书籍,知道太多资金放在银行,是一种浪费。”

“您为什么不继续投资新梦想呢?”

“我想过,但新梦想刚成立没多久,制度和企业文化都在萌芽阶段,根基没打牢的情况下,盲目扩张,很容易导致企业崩溃。

所以,我宁愿前期慢一点。”

“您的决策非常英明。”

“不是我英明,很多企业管理方面的书里都有这样的内容,只是很多人在面对利润的时候,很难冷静下来,最后被金钱和**吞噬了。”

“您的意思,做企业最重要的是冷静和克制?”

“可以这么说。不过我也有疯狂的时候。”

“您是指投资吗?”

“嗯。我第一次投资是纳斯达克危机之前做空雅虎,当时所有知道的人都反对,但我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

“事实证明您做对了。”

徐良笑着点了点头。

“是什么原因让您做出这个在外人眼里觉得很危险的决定呢?”

“直觉。”

“直觉?”

解释不了就‘直觉’,徐良已经习惯了。

反正大家都觉得他是天才。

“网上关于纳斯达克虚火过热,雅虎股价虚高的新闻和分析,加起来能堆满一间屋子,但它什么时候崩溃,却没人能说得清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