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1999 > 第725章 优尼科公司

我的1999 第725章 优尼科公司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2:18

第725章 优尼科公司

第725章 优尼科公司

汉华旗下,由陈士骏管理的5号基金,持有Skype23%的股份。

另外还有凯鹏华盈持有12%。

红杉上车最晚,只有6%。

徐良略作思索,“你手头有Skype的资料吗?”

“有。”

林君瑞来的时候就准备好了。

接过来后徐良看了起来。

这个Skype就是一个线上的手机,可以通过网络打电话发短信;而不是他以为的即时通讯软件。

当然如果改成即时通讯软件的话,也很容易。

“69倍的回报,怪不得大家都想做风投呢,确实赚钱。”徐良笑道。

这样的话,想象力太低了。

“徐总,您的客人到了。”

老楚这家伙别看人斯斯文文的,骨子里可鸡贼的很。

而且也没办法给Facebook带来多少流量。

“美国这边的工作以后就交给你总负责了,担子很重,别懈怠了。”

“哈哈,电话就不用打了。

7.3%并不是终点。

在他看来,Skype完全没什么想象力,而且盈利模式单一,至今还在亏损,别说三十亿美元,5亿他都嫌多。

“啧啧,eBay就是有钱任性。对了,这一单我们能赚多少?”

“记不清谁说的了: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敌人。所以没有谁比我更了解Google的价值。

“目前双方初步接洽的是30亿美元,不过具体多少,后面还要谈过才知道。”

跟苹果、亚马逊一样,15%才是一个合适的数字。

能赚钱的项目,当然没有往外推的道理。

更何况,有一個竞争对手在,对鸿蒙必应的发展也是好事。

这个差距太大了。

“徐总,那我就先去工作了。”

“这是好事。红岩还是Google的投资方,持有7.3%的股份,Google发展得好,我也能赚的更多。”徐良笑道。

林君瑞点了点头,“目前Google的市值已经突破180亿美元了,增长速度非常快。”

徐良忍不住惊讶起来。

但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微软的MSN,华夏这边有QQ,Skype注定只能困在线上电话这个领域里。

林君瑞也知趣的站起身。

“风投的回报虽然高,但具体收益却比不上对冲基金。”

他管理的白虎美国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已经有Google3.2%的股权了。”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线上语音通话都没有多少发展空间。

“去吧。”

“eBay准备出多少钱?”

“那我应该给楚刚打个电话,让他也收购点Google的股份。”

Skype回报率69倍,才赚了税前近7亿美元。

去年太平洋基金,虽然一年的回报率只有10倍,但却赚了近300亿美元的回报。

这时候吕慧走过来打断了两人的交流。

拔剑四库心茫然就是衰落的开始。”徐良笑道。

“不同的基金回报率不一样。对了,关注过Google的股价吗?”

“卖掉吧,它不适合Facebook。”

“30亿美元?!”

“03年的时候我们投了1000万美元。如果双方以30亿美元的价格成交,我们这一单可以赚6.9亿美元的税前利润。”

林君瑞虽然有些惊讶,但他还是选择相信徐良的判断。

“您放心,我会竭尽全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另外,从Google上市到现在,他就一直让红岩收购它的股份。

“徐总,Google可是鸿蒙必应的竞争对手。”

徐良点头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林君瑞离开后。

徐良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西装,转身朝楼下走去。

来到一楼,正好看到杜德恒和亨利·鲍尔森从车上下来。

上前两步后,双方也看到了彼此。

“徐,恭喜了。”

亨利·鲍尔森抢先道。

杜德恒也不甘落后。

“徐,恭喜你成为父亲,这是一个伟大的角色。”

“谢谢。”

亨利·鲍尔森笑着继续道:“听说华夏传统,新生儿都要带长命锁,我咨询了一些人,专门在香江定制了三把。”

同来的秘书,连忙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长木匣打开,里面是三面银锁。

纹饰精美,边缘还镶嵌了钻石,显得比较奢华。

徐良一看就知道是周大福出品。

因为他已经不是第一次买了。

杜德恒紧接把自己的礼物拿了出来。

“我们西方人习惯给婴幼儿佩戴琥珀,我准备了三条项链,全部都是用最好的波罗的海琥珀做成,希望三个小家伙能平安长大,健康长寿。”

“谢谢两位的礼物,我非常喜欢。”

客气着把两人迎进办公室。

分宾主落座后。

奉上茶水。

“徐,我们可是一接到你的电话,就马不停蹄的赶过来了。”杜德恒笑道。

亨利·鲍尔森附和道:“为了这次会面,我还推迟了总统先生的国务会议。”

徐良当然知道他们在夸大其词,为后面争取更有利的条件铺路。

笑了笑。

“我向二位保证,你们绝不会后悔今天来到这里。”

说着,把提前准备好的资料放到了两人面前。

“请看。”

两人对视一眼,迅速把资料拿了起来。

开始的时候还能保持平静,但越到后面变化越大。

震惊、难以置信,然后是无法抑制的激动。

好在两人都算是见惯了大风浪,基本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徐,你这份策划案简直是天才的设想。”亨利·鲍尔森激动道。

“徐,大摩愿意用最高的诚意跟汉华合作。”

杜德恒也迅速道。

他们跟里德·蒙特斯不同,作为在金融街厮混了大半辈子的老油条,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评级机构内部的猫腻。

所以,徐良的这份策划案在他们看来,可行性几乎超过90%。

现在他们也明白了为什么里德·蒙特斯为什么会马不停蹄的收购奥本海默。

有这么丰厚的利益放在面前,谁TM也忍不住啊。

“我相信两位的诚意,不过汉华为什么要跟伱们合作?花旗、摩根的大通、雷曼、美林、贝尔斯登同样可以成为我们的选择。”

鲍尔森手里紧抓着文件快速道。

“徐,别绕弯子了。我相信你把我们喊来,肯定是希望跟大摩和高盛合作,所以拿出你的条件吧,只要我们能做到,便会竭尽全力的帮你。”

杜德恒附和的点了点头。

“OK,我最喜欢跟爽快的人合作。”

徐良挥了挥手。

吕慧把另外两份资料放到两人面前。

拿起来一看。

杜德恒目露惊讶。

“你打算收购优尼科公司?”

“没错。”

徐良很干脆的点了点头。

汉华和红岩积累了将近400亿美元的现金。

这笔钱不能总留在账上,必须投出去。否则只是每年的贬值就让他心疼死。

目前华夏国内市场吸收资金的能力有限,而且需要审批,不是说你想投钱就能够投进去。

再剔除一些升值潜力没那么大的企业。

找了一圈后,徐良的目光逐渐放在了优尼科石油公司身上。

这是一家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加州石油巨头。

1903年,优尼科成立了西方第一座石油工厂,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运油船。

庞大的规模经济带来了商机,石油工业的支撑使加州在美国南部飞速地发展起来。

与当年的淘金热相似的是,大批大批怀着发财梦的投资者来到这里,不过这回他们是冲着优尼科营造的石油经济而来的。

对于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人来说,优尼科的“76”标志在某种程度上是美国精神的一个特色代表。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优尼科一直都是美国加州首屈一指的石油和汽油生产商,而且目前优尼科仍名列美国石油钻探和开采公司中的第九位。

跟很多发展到巅峰的大公司一样,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率、高营收,管理层昏招迭出。

德士古、雪弗龙和埃克森美孚都在通过并购扩张,抢占市场的时候,优尼科制定了把汽油业务撇开,专注于其他地区尤其是海外地区的石油勘探和生产的发展战略。

先是在1993年卖掉了价值1.8亿美元的140座汽车、卡车车站。

紧接着又在1996年,将其在加州的3座炼油厂、在西海岸的1350座天然气站、一套销售系统以及其它一些资源,一起卖给了德士古,甚至连一度是自己骄傲的“76”商标也一齐卖掉,总值20亿美元。

但可惜的是,石油勘探这玩意成功率本来就不高。

亏损几十亿,一滴油也弄不到的例子太多了。

优尼科又没有个叫‘上帝’的爹,再加上当时国际油价低迷,左右夹击下,优尼科亏得差点当裤子。

债务一度高达61亿美元。

甩卖了大量的资产后,好不容易把债务压到了现在的29亿美元。

徐良之所以看中它。

除了他知道未来石油天然气价格会暴涨,投资能源公司会一本万利外。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优尼科已探明的石油及天然气储量中,约70%位于亚洲和里海地区。

其在美国的能源生产基地主要在阿拉斯加和墨西哥湾,而国外主要生产基地包括北海、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其中东南亚是其更重要的基地。

也就是说,将来老美开启贸易战。

对优尼科影响很大,但好歹还能保留根本。

这一点很关键。

“徐,优尼科虽然现在遇到了困难,但它拥有庞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想要顺利收购,非常困难。”杜德恒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