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1999 > 第786章 家族信托

我的1999 第786章 家族信托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2:18

第786章 家族信托

第786章 家族信托

8号信托是他给莫向婉留下的。

这是他身边女人中最漂亮的一个,也是他这辈子最喜欢的女人。

去年的时候已经随着家人移民到了英国。

目前他确定的归于8号信托的资产就是曼联队,其它的资产只能后续慢慢填充,好在他还有的是时间。

9号信托的受益人是福田心美,资产主要是艾回唱片、万代公司18.7%的股权和美乐株式会社(演员经济公司)。

10号信托的受益人是范小胖,放进去的资产只有一个‘嘉华娱乐’。

11号信托的受益人是佟丫丫,信托资产则是‘胡桃里’。

这样分配下来。

仍然留在徐良手里的就只剩下红岩、渣打、港交所、火炬、德农&丰收农业、环球旅游、新梦想&国武体育,以及苹果、亚马逊、茅台在内的一些长期持有的股份。

红岩是家族办公室,渣打是他资金的保险库,港交所是金融市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分的。

火炬和德农&丰收农业大概率也不会分出去。

环球旅游、新梦想&国武体育看情况。

这些留下来的资产就是徐氏家族的总资产,惠及的是没有信托保障的徐氏家族后代。

男人至死是少年,他也只喜欢年轻漂亮的。

所以,身边女人会越来越多,但不是所有女人都适合创业。

他也没有那么多家产分给每一个女人。

将来他跟这些女人生下来的孩子,不需要成立单独的信托,将会由徐氏家族总信托来保障。

而徐氏家族总信托的负责人,将从所有庶子庶女中推选有能力的人担任。

基数大,选出来的人也不会太差。

不过徐良更大的兴趣,还是把自己的种子洒向全世界。

在全球主要国家建立起自己的家族信托。

毕竟人总要有目标。

赚钱已经很难激发他奋斗**的时候,就要自己给自己找一个目标。

否则就真成咸鱼了。

所以,道阻且长,我辈仍需努力。——

咚咚……。

敲门声响了起来。

“进来。”

“徐总,刘强西刘总到了。”

“让他进来吧。”

徐良放下笔,从办公桌后面绕了过来。

西装笔挺的刘强西也在吕慧的引导下走了进来。

“徐总。”

“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气,快过来坐。”

热情的招呼刘强西坐下,给他倒了杯茶后。

“这一趟下去摸底有什么收获?”

自从并购德隆的事情确定后,刘强西就带着他从京东带出来的几個嫡系,拿着徐良给的德隆农业资产的尽调资料下去摸底。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几乎跑遍了德农旗下几乎所有公司和连锁店。

“您看,这是我调研的笔记。”

接过刘强西手里的黑皮笔记本,翻开后,每一张都密密麻麻的写满了。

而且很多还用红色圈出,甚至写了备注。

上百页的笔记本,几乎用去了一大半。

可见是用了心的。

“根据我们的调研,德农种业在全国的九家分公司发展情况虽然各有好坏,但总体还是不错的。

最优秀的是赤峰种业,年营收过五千万。

在玉米良种方面的实力在国内算是比较靠前。

但不管是赤峰种业,还是德隆旗下的其它种业公司,跟现在国内几乎所有种子公司一样,缺乏研发力量,主要以生产现有良种为主。

而且管理方式陈旧,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

有点人浮于事。

德农连锁超市的情况更严重一些。

前期他们扩张的速度太快,管理方面的问题更大。

还有一些店面选址有问题,造成了大量的产品积压。

还有,德农的销售缺乏策略,更缺乏主动性,完全就是上世纪‘等客上门’的老路,这是最应该改革的地方。”

徐良笑着点了点头,“既然你找出了问题,那么接下来想怎么改变?”

“我觉得应该先为德农引入KPI,强者留下,弱者出局。

等管理团队优化结束后,再引入期权奖励方案,为激发管理层的积极性,也为从外界吸收高级人才打下基础。

然后再加强研发投入,打下未来发展的根基。

这三步走结束后,我才考虑继续拓展德隆的业务,开设更多的连锁店,增加良种销售种类和范围等等。

关于德农种业,目前国内的种业很薄弱,全国上下两千多家种子公司,但营收过千万的只有十分之一左右。

普遍呈现研发弱、实力弱、底蕴差的特点。

对德农种业,我的想法是研发与收购并举,通过研发加强我们己身的竞争力,通过收购拓展我们在各省地市的渠道。

尤其是要加强玉米良种、大豆良种等大田作物良种的研发工作。”

徐良点了点头,“咱们国内的种业发展,跟国外有所不同。

国外走的是转基因,国内则是杂交。

在转基因这条路上,国外同行走了太远,咱们一时半会也追不上。

而且就算研发出转基因良种,国内也不允许种植。

所以,咱们种业的研发路线就放在杂交上。”

转基因的路线,是截取一种植物的抗病、高产或者其它优质性状基因,补充到大豆或者玉米的基因里,从而获得抗病并高产的良种。

杂交是用高产的玉米良种相互‘配种’,从而得到高产、抗病的作物。

这个路线跟牛马猪羊的杂交育种技术路线相似。

就是用更好的个体,淘汰比较差的个体。

跟大自然的优胜劣汰一个道理,只是人为的加快了。

所以人们总担心转基因作物有问题,毕竟基因这东西,人类还没吃透,谁知道吃了转基因的作物会不会产生什么难以逆转的后果?

但转基因的东西确实高产而且抗病。

比起动辄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杂交出来,性状稳定的良种。

转基因就简单粗暴的多。

上面看到转基因的种种好处,制定的政策就是。

华夏国内不能种转基因作物,但可以研究出来往外卖。

走的是先让外国人吃,外国人吃了没什么问题,再引进国内。

当然,政策到了下面,执行出问题就是另一回事了。

“徐总,杂交良种,恐怕短时间内很难出成果。另外,国内虽然不允许转基因种植,但我在下面考察的时候,发现不少大型农场都在偷偷种植转基因作物。”刘强西道。

“研发出成果慢一点没关系,我等得起。至于转基因种子的事,别人违不违规我管不着,但我们不能违规。

少赚点钱无所谓,但如果让人抓住把柄,就是生死存亡的大事。

你是德农的CEO,关键问题不要犯糊涂。”徐良郑重交代道。

“您放心,德农绝不会出问题。”

徐良点了点头,有京东的例子在前,对大强子他还是放心的。

“你考察了这一圈,还觉得农村电商有发展前途吗?”徐良继续道。

当初刘强西刚刚把京东卖掉,两人聊起德农未来发展策略的时候,从京东电商发展中尝到甜头的他,就顺势提起德农农资连锁超市开展电商业务。

徐良也没马上否定,只是让他去乡下做做调研。

刘强西苦笑着摇了摇头。

“至少十年内,农村不具备开展电商业务的基础。”

徐良笑道:“农村之所以不能发展电商,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人才不足,也不是因为农民不会用电脑,而是时效性。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农民买农药,基本是当天买当天用,最晚也是第二天。

如果从网上订货,快了也要个三五天。

这么长时间,估计地里的虫子和病菌都泛滥成灾了。

还有一点,农资电商不同于普通电商,普通电商碰到假货,也就损失点钱,不会影响一家的生计。

但农资电商不一样,种子、农药、化肥,万一买到假货,损失的一个家庭半年,甚至一年的收成。

因此,比起摸不着的电商,还是线下的店面安全上更有保障。

出了事,起码能找到讨公道的地方。”

“徐总,还是您看得远。”刘强西佩服道。

“我也出身农村,从小到大都长在地里,自然很清楚农村农资的现状。”

刘强西虽然也是农村人,但人家是打鱼的,不是种地的。

“对了,你等一下。”

徐良说完起身从办公桌拿来一份文件放到了刘强西面前。

“看看。”

好奇的拿起来翻开后,很快便发现这是丰收农业的财务报表和发展概况。

二十几页A4纸不算厚,但等刘强西看完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个小时。

外面的天色也暗了下来。

等他放下资料,徐良笑问道:“有什么感想?”

“没想到丰收农业的规模居然这么庞大。”

对丰收农业他知道的并不多,还是进入德农后才对这家同属于大老板麾下的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之前的了解都限于表面。

真正看了这份资料后才明白,这家在外界不为绝大多数人所知的公司,规模已经膨胀到了惊人的程度。

超过2000万吨的油料作物加工能力,将近1300万吨的饲料制作能力,每年320万吨的食用油产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