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傻子当家 > 第239章 榻榻米

四合院之傻子当家 第239章 榻榻米

作者:七零后斌哥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2:39

第239章 榻榻米

第239章 榻榻米

第二天,早上。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早饭。

何雨水突然说了一句:“当家的,把我那屋修一下吧,像家里这样修,房间多点”

贾卫东:“???”

“雨水姐,你要修房子?”

何雨水轻声说:“是啊,当家的,咱家现在就有点挤,要是三宝和槐花再大一些,家里就住不开了”

“可那是你的房子,咱们去住也不合适”

“什么你的我的,我的不就是伱的!”

“雨水姐,修房子的事可不是小事,虽说你爸当初是说把这间房子留给了你,但你还有哥哥嫂嫂,怎么说你也要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

何雨水说这房子是她的,可是傻柱也觉得这间屋子是他的,没结婚之前,他逢人嘚瑟:“家里两间房……”

贾卫东的话,秦淮茹深以为然,于是也开口劝说:“是啊,雨水,当家的说得对,你该和你哥哥嫂嫂商量一下的,不能搞得兄妹关系不和”

何雨水点头:“好吧,我回头和他们说说吧”

一边听着的秦京茹说道:“当家的,要是修雨水那屋,咱们能不能盘火炕啊,别打木头床了”

“京茹姐,为什么?睡床不好吗?你不喜欢睡床?”

“不是,当家的,再结实的木床它都有声音……”

秦京茹这样的,更像是腌熟了的咸鸭蛋,外面白白嫩嫩,里面不仅黄,还流油

只是外人看不见而已。

众人:“????”

秦京茹话没说完就被秦淮茹打断:“闭嘴,你个憨憨,什么话都敢往外秃噜……”

秦京茹见秦淮茹拿眼瞪自己,一缩脖子讪讪地说:“姐、又没外人……”

秦淮茹看了一眼贾张氏,心道:“外人是没外人,但婆婆在啊”

贾张氏调侃着说道:“没事、没事,你们说你们的,妈年纪大了,耳朵不好”

几女都被贾张氏的话逗乐了“咯咯咯……”

炕好还是床好?

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贾卫东上辈子没睡过炕,刚来四合院那会也还是个“孩子”,修房子时,潜意识里还是用上辈子睡惯了的床。

但是,这个时候没有那厚厚的、软软的席梦思缓冲,一动,再结实的床也是会有吱吱嘎嘎的声音。

炕就没有这个问题了,瓷瓷实实的。

而且,家里盘炕,你可以靠着墙,盘得宽宽的,长长的,能睡十几个人的那种也没人会说什么。

你要是敢打这么大一张木床,让外人看到了,那后果……

嗯,某种角度来说,还是炕好啊!

但是,炕也不全是优点,也是有很多缺点。

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火炕还是没有暖气好。

睡火炕最大的坏处是容易烫伤,火炕的原理其实就是利用火和烟的热量将炕上的土坯烧热,所以温度取决于火和烟的量。

如果掌握不好烧火的时间和大小,会导致火炕的温度不可控,火少了太凉,火大了太烫。

如果太烫,可能发生被褥被高温烧糊甚至烧燃的情况,进而出现烫伤,甚至于发生火灾。

另外,睡火炕还有一个弊端,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身下热得发烫,但是周围的空气寒冷,这种寒热不均的情况,较容易导致感冒。

同时由于火炕温度较高,容易导致人体缺水,发生上火的情况,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哎,不对啊,也不一定要盘炕,还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的”

“自己怎么把前世的盛极一时的那个给忘了?”

榻榻米!

是床不像床,像炕不是炕。

嗯,木板厚点,也能像炕那样瓷实。

下面一格一格的还可以收纳不少的东西。

到了夏天,不用的棉絮什么的,都可以收纳。

对!就这么干,做榻榻米!

靠着一边墙做个两米多宽的,挤一挤,睡上七八个人也可以。

心思电转,贾卫东很快便有了主意。

“雨水姐,修房子的事不急,家里住不开的情况我有办法解决”

“好吧.”

贾卫东每天早上先到红星农场,巡视一番,安排好工作,然后就带上梁拉娣和秦大春、等几个小组长去纺织农场学习。

都是自己人,姬雨菲和秦大宝、孙红梅都是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毫无保留的教给梁拉娣等人。

如此很快便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

红星农场也慢慢走上正轨,需要贾卫东参与的事情也越来越少。

清闲下来的贾卫东找到刘福生,带到家里量好了尺寸,然后给了刘福生一张榻榻米的草图,交代清楚了自己的具体要求后,给了定金。

榻榻米不需要现场制作,可以先把实木板材加工好,再拉到家里组装就可以。

转眼之间到了9月9日,

今天是贾卫东去钢铁学院报到的日子。

这次读大学,贾卫东没有办升学宴,因为他觉得,一个推荐的大学,并不是他凭真本事考进去的,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钢铁学院在定海区的学院路,距离南锣鼓巷不到10公里,开车也就十几分钟的时间,倒也不算远。

上午8点。

两辈子,贾卫东第一次以大学生的身份走进了大学的校门。

1952年,由六所著名院校的有关采矿和冶金系科为基础的中国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京城钢铁工业学院成立。

1960年正式改名为京城钢铁学院,后面改为科技大。

学院办学之初,主要是为了培养国家急需的冶金科技人才,之后才慢慢的增设其它的科系。

贾卫东要读的企业管理,就是新增的科目,学制5年。

想来学院也知道,像贾卫东这些由工厂推荐上来的学生,也没几个是学专业技术、搞科研的料子。

其实,这时候来读大学已经有些晚了,能不能拿到毕业证是个问题。

贾卫东才不管这些,他读大学一不为学技术,二不为文凭,就为弥补一下上辈子没读过大学的遗憾。

钢铁学院有就近招收的本地学生,也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学生,有宿舍,但并不强求住校。

这也合了贾卫东的意,要是强制统一住校他肯定是不愿意的。

贾卫东被分在企管1班,班上共有来自京城、沪市、苏省、羊城、鲁省等10余个省市的34名同学。

下午,班级第一次班会,自我介绍的时候,人人操着各自的地方方言,时不时的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贾卫东最感兴趣的是来自苏省的女同学苏玲,一口纯正的苏北口音,倍感亲切。

苏北啊,我的家乡!久违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