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最强大亨 > 第1408章 半导体大牛师徒

重生之最强大亨 第1408章 半导体大牛师徒

作者:黄老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6:37:49

第1408章 半导体大牛师徒

就在夏禹在会议室坐下不到十分钟,各个实验室的负责人陆陆续续到场。

三十四个实验室的负责人,全部都是男性。

其中有华人、有岛国人、有美国人、也有英国人。

反正天工科技实验室是秉承了全球英才皆可用的理念,在全球范围挖人。

而陆超,除了负责整个天工科技实验室以外,还负责部门最庞大的天工电子实验室。

天工电子实验室也是赖以起家的实验室。

“董事长,人都到齐了。”

“行,那就直接开会吧。”

夏禹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视一圈,朗声说道:“今天我来这里,就两个目的,一个是给大家解决困难,另一个是利用已有的专利资源。”

原本还稀里糊涂来参会的各个负责人,全都露出了笑容。

“就从光电实验室开始吧,逆时针顺序来说。”

夏禹看向离他最近的那个负责人,他面前摆放着《光电实验室-杜克·拜伦》的牌子。

夏禹话音一落,白人老者杜克·拜伦便朝夏禹点头示意,然后做起了汇报。

“光电实验室目前有64个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光信息、光电组件与器材、光电材料、光输入、光储存、光纤通讯、激光及其他光电应用。”

“成立至今,光电实验室共研发出专利112件,去年研发出专利47件。”

“在研发投入和产出上,去年研发投入资金为2.12亿港币,已转化专利数28件,专利转化收入0.48亿港币,亏损为1.64亿港币。”

“目前光电实验室的困境是研发人才不足,在专利转化上也比较薄弱……”

杜克·拜伦花了两分多钟就介绍完了,夏禹也利用这简短的时间记录了一些关键信息。

在记完之后,他看向下一位。

通讯实验室的负责人李英伟,这是从大陆挖来的科学家。

尽管已经来了香江几年了,但是从他的穿着上,依旧看得出他朴素的作风,这让夏禹十分钦佩。

“董事长,通讯实验室有71个科研人员,主要研发领域包括通信原理、信号处理、信息交换、无线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

“去年研发出专利技术53件,我们实验室已经有了131项专利技术。”

“去年研发的投入经费是1.91亿港币,在技术转化方面做得不足,目前只有24件专利进行初步转化,专利转化收入是0.34亿港币,去年亏损是1.57亿港币。”

夏禹暗暗点头,又看向下一位,正是陆超博士。

“董事长,电子实验室已有科研人员122人,去年研发申请技术专利82项,已有总技术专利为217项,其中有147项技术已经投入应用,去年共产生了1.82亿港币的收入。”

“不过去年研发投入资金达到了2.47亿港币,依旧亏损0.65亿港币。”

天工电子实验室作为最强的实验室,依旧亏损严重。

然后是人数第二多的动力实验室,为天工汽车集团、天工机器集团和天工电器制造集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负责人是北村大吾。

根据他的汇报,动力实验室目前的科研人员是107人,去年研发出专利61件,实验室也有专利总数139件,已经产生价值的技术达到了85件。

而在研发投入上,去年是达到了2.22亿港币,技术收益是1.61亿港币,依旧亏损0.61亿港币。

再之后,是随身听实验室、声学实验室、光学实验室、电磁工程实验室、新型材料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半导体实验室、机械传动实验室、太阳能实验室等等。

大多数实验室都是仅有几十个人,少的甚至只有十几个人。

而这大部分实验室,研发投入不少,也在研发过程中搞出了不少的专利技术,但是成功转化的数量却为0。

对此,夏禹的心态放得十分平和。

虽然说他不懂所有领域的技术,但是最基本的研发程序和研发逻辑,他是了解的。

专利也分为发明型、实用型和外观设计型等多个类别。

在坐的各个实验室的负责人,介绍的各自实验室的专利数量,就包括这多个类型,有一些专利是很容易转化的,也有一些是很难转化,甚至暂时看不到任何转化价值的。

也不是说各个实验室故意去研发这种无法转化,甚至价值很低的专利。

毕竟科研本身就是在不断地尝试、探索,很多时候一项技术就是意外之间发现的,反倒是想要研发的技术还没有搞出来。

一个多小时之后,三十四个实验室的负责人终于全部完成了汇报。

考虑到时间已到中午,夏禹干脆宣布暂时休会,跟着众人一起去了大食堂就餐。

等到中午一点钟,所有人再次回到了会议室里。

“各个实验室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了,关于技术专利转化的事情,你们都不要有压力,这不是你们的责任。”

“之所以电子实验室、动力实验室、随身听实验室等实验室的技术专利转化多,那是因为本身集团旗下就有对应的公司去商业化。”

“甚至更大的原因,还在于这些技术,是受这些公司的委托,有目的性地去攻坚研发出来的,研发出来马上就可以投入商业化进程。”

“而更多的实验室,现在还处于目无边际的科研的阶段,缺乏针对性,因为集团旗下没有对应的公司。”

“很显然,因果关系搞反了。”

说到这,夏禹注意到在坐的很多实验室负责人都点了点头,显然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

“不过我并不是要责怪大家,任何一项技术都是有价值的,如果没有利用起来,只能是时候未到。”

“但是科研是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的,去年投入了37.58亿港币去研发,也许未来有一天会达到百亿港币,甚至是百亿美元!”

“那个时候,单纯地依靠现在的天工集团投入,是很不现实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必须改变,走上产研一体的道路,研发出更容易产生价值的技术,再让技术产生巨大的价值,反哺实验室,形成良性循环。”

“啪啪啪……”

夏禹说完,会议室内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十几秒后,夏禹手掌凌空下压,掌声很快便消失。

“大家是搞科研的,只需要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就行,后面我会成立一系列的公司去对接各个实验室,技术转化的压力大家可以消除掉。”

“除了这个困难,大家还有什么困难,今天畅所欲言,我会给大家全力解决。”

夏禹话音一落,立刻就有一个白人站出来,这是光学实验室的负责人扎克利·诺顿。

“董事长,现在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还是人员问题,有足够水平的科研人员太少了。”

他刚说完,又有一个人起身附和。

……

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反馈的问题夏禹都记录起来了。

实际上问题并不多,也就是缺人、缺最顶尖的实验仪器等等。

对此,夏禹现场承诺,会向港府申请制定优厚的人才移民政策,同时也鼓励所有人去将自己认识的精英拉拢过来,这边会全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

而在顶尖的实验仪器上,夏禹也承诺,让所有人列出一个清单,会全力安排人去弄回来。

一直到下午三点半,会议才终于结束。

只是在宣布结束之后,夏禹却突然叫住了一个人。

赫然是半导体实验室的负责人胡正明!

这位原本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任教授的科学家,后世可是大名鼎鼎的大牛。

不仅是华夏科学院外籍院士,发明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他,同时也是台积电的最大幕后功臣。

后世台积电的“芯片狂人”梁孟松,也是他的弟子。

在台积电时,梁孟松可是搞出了五百多个半导体专利,并在130纳米铜制程研发上能击败IBm。

然后带领台积电完成28nm、14nm、12nm及n 1技术进入量产,甚至将7nm技术都研发完成,让台积电成为全球顶尖的芯片生产商。

值得一提的是,梁孟松有一段时间因职场斗争失败,被逼离开台积电,跑到韩国去教书,教的却是三星半导体的学生,反倒带领三星半导体在16nm和14nm芯片制程上对台积电实现超越,并因此夺得苹果和高通的大单,不断地腾飞。

当然,现在他的弟子梁孟松也跟着他一起来了香江,加入了天工半导体实验室。

有这师徒两个未来的技术大牛在,在研发上夏禹是充满期待的。

只是因为现在的国际形势,夏禹希望能够助推他们成长,也让自己的半导体领域布局能够快速成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