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最强大亨 > 第31章 时机已到 求推荐

重生之最强大亨 第31章 时机已到 求推荐

作者:黄老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6:37:49

第31章 时机已到 求推荐

m.22ff.

“算了,不去关心他们之间的恩怨了,反正和我无关,看看也就行了。“

“说不定日后还有机会和《星岛日报》合作一把,坑一坑《东方日报》,想必那位报业女王应该会感兴趣的。”夏禹暗暗想道。

“只是想不到,李斌看起来老实的模样,说起八卦来这么有兴致,人不可貌相啊!外表老实,内心闷骚说的就是他这种人吧!”看着刚才讲的津津有味,现在还一脸意犹未尽的李斌,夏禹心头乐道。

接着,夏禹放下了《星岛日报》,再次看向了《明报》。

很快,夏禹就找到了金镛的评价,夏禹精神一震,连忙看了起来。

金镛在华夏可是大名鼎鼎,就连许多小孩子都听过金镛的名字。

而对于大陆**十年代之后出生的人来说,没有看过金镛的作品或者改编的电视剧的人少之又少,金镛对他们的影响也十分地大。

前世夏禹还看过新闻,2016年的时候,金镛92岁生日,从不爱钱的杰克马还亲自祝寿,如此可见金镛的影响力确实大。

就事论事,姑且不谈其为人如何,单其作品而言,确实影响巨大。

前世的夏禹也是被影响的人之一。

他至今忘不了在学校外面的租书屋内看金镛的武侠小说的情景。而TVB拍的金镛武侠的经典电视剧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难忘。

现在,想不到金镛竟然给他写的《寻秦记》写评语,而且评价还十分地高。

甚至还通过《明报》隔空喊话,称赞夏禹为少年英才,说有时间要和夏禹好好交流交流。

看到金镛这么高的评价,夏禹有些心虚,毕竟《寻秦记》说到底并不是他写的,他只是一个文字搬运工,要是和金镛这位武侠小说大家聊聊,说不定他会原形毕露,到时候就尴尬了。

不过,还好有网络小说大神凌云的记忆,再加上后世喜欢看网文,各种脑洞是绝对不缺的,如果以后真的有和金镛交流的机会,那就扬长避短,深度不够,广度来凑,想来应该也不会让金镛失望。

摇了摇头,夏禹不再去多想这些还未发生的事情,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现在还是得好好想想该怎么回复金镛。

毕竟金镛在《明报》上给了《寻秦记》高度的赞誉,还称赞夏禹为少年英才,未来的又一位武侠小说大家,成就不会比他差,这种高度赞誉,绝对会引起整个香江的轰动。

而且金镛在香江的地位太特殊了,他盛赞的人和书,怎么会不得到别人的关注呢?

再加上,《明报》本身就是依靠金镛的小说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很多忠实读者都是金镛的武侠小说迷,天然就是《寻秦记》的最好受众。

现在《寻秦记》有金镛的推荐,可以预见,他们绝对会去找到《寻秦记》来看,只要看了,夏禹就不信他们不被剧情给吸引。

如果说之前《寻秦记》在香江的流传只是局部的和比较零散的,形成大火之势还需要一段时间。

那么从今天开始,有着金镛添的这一把柴,《寻秦记》即将形成燎原之势,大火之像就会在不久之后出现!

“不管金镛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段帮忙,也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但是确实是帮到我的忙了,这个人情我记下了。“夏禹暗暗想道。

“只是,我该怎么回复呢?”夏禹思考起来。

花花轿子人抬人,夏禹还是得捧金镛的。

而且中华文化讲究中庸,不管是从年龄还是从行业上来说,夏禹都是晚辈。

作为晚辈,夏禹肯定要表现出一定的谦虚的态度来。

想罢,夏禹拿出纸笔开始思考起来,深思熟虑后这才动笔写下了给金镛的回复。

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谦虚的意味和对金镛的感谢,恭维了金镛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会努力进步,不让金庸失望的决心,尺度把握地十分之好,夏禹可谓是用了最大的努力去写这篇回复了。

就是不知道这算不算商业互吹?

再次浏览了一遍,发现没有哪里用语不对之后,夏禹便让李斌喊来了赵诚,把文章交给了他,并再三叮嘱他要认真编辑排版,放到显眼的位置上。

之后,又勉励了李斌和赵诚两人几句,夏禹便让他们出去了。

而《明报》则被夏禹给折叠好收了起来。

看着手上的报纸,夏禹露出了笑容,喃喃道:“是时候和父母说了,有着金镛的佐证,他们一定会相信的,今天回去的时候再取一些钱出来,一定会给他们一个惊喜的。”

夏禹之前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让父母知道他写的小说,本来还以为还需要一段时间,等到《寻秦记》火遍香江再说,但是现在既然意外的有了金镛的评论,那就完全不用等了。

毕竟金老爷子在香江几十年的威望和名声不是盖的,夏禹的父母肯定也十分清楚。

既然得到了他的肯定,那夏禹就干脆借这个东风。有着这个打底,那么夏禹说的话就有说服力了。

再加上夏禹又准备取出两万港币的现金来,到时候摆在父母面前,那冲击绝对更大,父母也很难再说出什么反对的话来。

并不是说相对于夏禹的两百万资产,他只取出两万港币显得小气,而是夏禹经过了考虑,毕竟父母都是没什么文化的人,一辈子也就生活在底层,没见过什么世面,拿出两万港币兑他们来说已经是巨额的钱了,要是夏禹真的告诉父母他有两百万的资产,他还真担心父母会受不了晕过去,而且以后整天提心吊胆的。

过犹不及的道理夏禹还是懂的。

不得不说为了更好地说服父母,夏禹也是费尽心思。

……

如夏禹所料,在看到今天《明报》上金镛的评论时,许多武侠迷开始疯狂了,纷纷寻找着《九鼎日报》,一看之后就被《寻秦记》给迷住了,纷纷寻找着前几期的报纸,要把前面没看的内容给补齐。

田光是《东方日报》的一位年轻编辑,才入职不到两年,昨天开会的时候他也在场,虽然只是坐在最角落里。

昨天因为工作确实忙,他都没怎么仔细看过《九鼎日报》,他也并没怎么在意,毕竟在他看来法不责众。

而且在他看来,连其他大领导都发现不了,他要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反而会得罪他们,还是保持中庸地好。

只是今天来上班的路上,他顺手买了一份《明报》和一份《九鼎日报》,也好做作样子,碰巧他正好看到了《明报》上金镛的评论,他精神一振,连忙细细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他就意识到《东方日报》麻烦又大了,本来《九鼎日报》威胁就这么大了,现在金镛又推了一把,《九鼎日报》绝对会再次爆火。

只是这《寻秦记》怎么似乎哪里见过呢?

等等!

项少龙,现代人穿越,这不是之前被退稿的年轻人写的吗?

竟然就是《寻秦记》?!

田光正是夏禹取回书稿时坐在办公室里的那位更年轻的编辑。

此时他脑海里一阵轰隆作响,合着这么好的一本小说,连金镛都称赞不已的小说竟然被他们《东方日报》给当做垃圾给拒绝了!

幸好不是他拒绝的,不然要是老板知道了还不扒了他的皮。

“咦?这本《寻秦记》是武能拒绝的,那是不是……”想到这,田光眼睛一眯,脸上不由露出恨意。

他想起了因为刚来而被中年编辑使劲欺压的经历,那一段时间他是过得跟牛一样,什么事都让他去做,每天都累成狗,中年编辑武能还美曰其名锻炼他,真特么无耻。

他是敢怒不敢言,表面上对武能恭恭敬敬,但实际上心里的怨气大了去了。

“你也有今天!嘿嘿……”田光阴险地笑了笑,然后拿着《明报》快速朝着公司走去,他要去找大老板马成坤告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