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最强大亨 > 第416章 又盯上大地主(第一更)

第416章 又盯上大地主(第一更)

这次,夏禹看上的三个公司都十分重要,分别是零售百货行业的牛奶公司、建筑工程行业的金门建筑、以及汽车制造与分销行业的怡和汽车集团。

牛奶公司,这是一家老牌公司,成立于1886年,最初是由一位苏格兰医生和五位华商合作成立,一开始是在港岛西区薄扶林建立牧场,饲养80只从英国入口的奶牛生产新鲜牛奶。

然后随着发展,业务不断拓宽,从冻肉零售,到进入制冰业,通过收购怡和和太古旗下的冷冻库和制冰厂,做到了香江制冰领域第一,夏禹记得,家里原本的渔船打渔时用的冰块都是牛奶公司生产的。

再之后,牛奶公司在零售行业越走越远,与名牌时装、配饰、时尚精品品牌连卡佛合作创立大利连有限公司,在港岛中环开设大利连超级市场,也是香江第一间超级市场,之后又在铜锣湾珠城大厦开设分店,迄今为止已经有了五家大型超市。

除了超市,还有7-11便利店。

7-11便利店这个牌子是美国南方公司所有,1973年才允许加盟,日本伊藤洋华堂公司在1974年第一个加盟,然后香江的牛奶公司也在1975年加盟,三年下来,开设了20家便利店,几乎都在港岛。

前世,7-11便利店在南方公司手中时,南方公司多元化扩张失败,使得公司申请破产,然后被伊藤洋华堂公司买了下来,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直至成为小岛国零售业巨头,也是世界最大的连锁便利店集团,冲进了世界品牌500强的第127位。

可以说,7-11便利店就是一只金鸡,只要管理得好,再截岛国伊藤洋华堂公司的胡,依旧很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便利店集团,夏禹当然眼馋。

言归正传,除了超市和便利店,牛奶公司还有其他零售店。

最出名的便是万宁药房。

万宁药房于1972年开设第一间店铺,迄今为止拥有16家店铺,提供全面的健与美产品,产品范围包括健康产品、护肤品、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男士用品、母婴用品、女士用品、药品等,照顾着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人群的消费需求,店铺中配备有专业美容师,营养师和药剂师,商品以化妆品为主,占70%,保健品,药品占20%,其他类约占10%。

在香江,除了和记黄埔旗下的屈臣氏,在化妆品领域当属万宁药房最强,并且借助怡和财团的资源,大有追逐超越的气势。

当然,现在怡和财团变成这个样子,万宁药房再想追上屈臣氏,可就难咯。

不过要是到了夏禹手中,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除了以上三个,奶牛公司在家具家私领域,还有一个加盟的宜家家私超市,是在1975年特许加盟的,超市就设在港岛中环。

虽然牛奶公司在零售行业很强劲,但是所有零售行业的资产价值却没有占到公司的大头。

别说零售行业,就连垄断香江牛奶、制冰、冷藏肉类业务的制冰与冷藏领域也只是小头。

牛奶公司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手中大量价值连城的地皮!

牛奶公司实际上是香江的大地主之一,在香江最繁华的港岛拥有大量几乎永久的地皮,因为那些地皮的租期长达九百九十九年,这完全就是永久嘛!

有这么多地皮,也是很久之前留下来的,当时的创始人绝对想不到到头来,发展的业务还没当时不在意的地皮值钱。

众所周知,像牛奶、制冰、冷藏领域,不管是养牛的牧场、制冰厂或者冷藏冰库,都是吞地巨兽。

而很早之前,香江还不繁华,九龙和新界都算荒野,也就港岛一地有人气,但是人口太少,地皮并不显得珍贵。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牛奶公司在港岛中环雪厂街建了冷冻库,在港岛北部湾仔的春园街,还有铜锣湾、九龙观塘等地建造了制冰厂。

又在港岛西部薄扶林,以及铜锣湾建立了牧场。

牧场的地皮,想想就知道大得惊人。

随着上百年的发展,港岛中心区域已经显得拥挤,按照历史进程,将会向铜锣湾方向扩张,然后西部的薄扶林也会扩张,直到后世土地依旧不够用,要填海造陆。

未来,这些地皮都会建成最顶级的住宅和商业区。

可想而知,握着这么大笔的地皮的牛奶公司,隐藏价值太大了!

夏禹虽然拿下了九龙仓集团这个大地主,但是九龙仓集团的地皮大部分在九龙这一片,即使有在港岛的,也是在码头部分,还是显得少了,不利于未来九龙仓的地产业务在港岛的立足和开拓。

但是要是吞下了牛奶公司,夏禹的地产帝国就有了两大粗腿。

到时,他不仅是九龙地区的大地主,也是港岛的大地主之一。

当然,理想是美好的,想要实现,却有很大的难度,需要夏禹好好地谋划一番。

毕竟牛奶公司的情况有些复杂,想要吞下来,有相当大的难度。

这是因为牛奶公司复杂的股权构架导致的。

牛奶公司六十年代就上市了,到了1971年,香江老牌豪门之一周家的家主周昔年爵士不断买入股权,成了牛奶公司的董事长。

但是到了1972年,怡和财团盯上了牛奶公司,让旗下置地集团出面,提出收购牛奶公司的股权,周昔年当然不肯,接着双方便争斗起来,最后无奈怡和财团太强大了,硬生生把牛奶公司给夺了过来,并且在1973年全面私有化。

当然,这一事件也成了1973年股灾的导火索之一,怡和财团也把自己给坑了一把。

置地集团吃下牛奶公司之后,约翰·凯瑟克还不放心,为了更好地控制公司,开始了交叉控股,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之后,牛奶公司的股权被分散,分布在怡和集团,怡和控股,怡和太平洋,置地集团等公司手中。

所以夏禹要是想要拿下牛奶公司的全部股份,依旧绕不开置地集团。

但是对夏禹来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已经想好了措施了,只是会相对麻烦许多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