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最强大亨 > 第738章 五点二亿美元的销售额 第一更求票

第738章 五点二亿美元的销售额(第一更求票)

看完调查报告,夏禹思考良久,终于下定了决心。

在方便面和食品领域,他还是打算直接收购永南食品有限公司,自己建设新公司耗时耗力,不仅需要建厂房、还要重新招工培训,又还要采购设备等等。

而现在这些最开始的麻烦事,既然能够用钱解决,当然是选择花钱了,节省的时间都能够赚得更多的钱。

而饮料市场,碳酸饮料市场暂时难以进入,但却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

比如牛奶、果汁、茶饮料方面。

牛奶以及奶制品领域的话,此时夏禹旗下正好有一个大品牌,占据了香江鲜奶三分之一的市场,正是牛奶公司。

不错,鲜奶的玻璃瓶上就是印着“牛奶公司”的商标,确实够土。

可惜生产的是鲜奶,保质期最多几天。

但是有了牛奶公司,就有了建立一个奶业品牌的完备基础。

至于果汁和茶饮料方面,香江也是品牌混杂,包装类的就不用说了,香江大街小巷都有凉茶店,直接掏钱喝一碗的那种,咖啡店和奶茶店也不在少数。

不过也有一个公司十分突出,那就是维他奶公司。

维他奶原本是豆奶饮品品牌,一群创始人希望能够为香江一般家庭提供一种廉价而蛋白质丰富的饮品,作为价格较为昂贵的牛奶的替代品。

发展至今,维他奶已经垄断了香江九层的豆奶市场,玻璃瓶装的维他奶豆奶在各大餐饮店以及便利店都有卖。

除此之外,去年和今年,维他奶又再次开拓新领域,拖出了维他品牌的果汁、柠檬茶和菊花茶等饮品,市场反馈良好。

今年年初夏禹等人北上时,维他奶公司的董事长罗贵祥还投资了两千二百多万港币在鹏城发展光明牧场,用于养殖奶牛,准备进军乳业市场。

霍建宁的意见同样是直接收购这家公司,只不过收购难度会比较大。

收购难度大,不用霍建宁提醒夏禹也清楚,虽然维他奶公司创建时是五个人,但是这么多年发展下来,股权已经逐渐被罗贵祥收购,现在罗贵祥是第一大股东件董事长。

据夏禹所知,前世维他奶公司年在港交所上市,号称“港股小茅台”,年营收七十多亿,市值达到了四百多亿港币。

此时的维他奶公司,在经济研究办公室的研究判定下,资产虽然有两个亿左右,但是负债都有一点四亿,净资产六千万港币左右。

而这六千万港币的净资产,主要还是集中在厂房、机械、牧场和工人身上。

一般而言,实业领域的上市公司的市值是净资产的两倍左右,所以如果此时维他奶公司上市,市值也就在一点二亿港币左右。

更何谈此时维他奶公司没有上市,所以如果真要收购,全资收购顶天了也就一个亿港币。

如果从无到有建立一家新公司发展到这个地步,没两个亿都实现不了。

能够收购,绝对是物有所值,并且还消除了一个强悍的竞争对手。

不用犹豫了,全力收购!

不就是钱嘛!有的是!

“好了,我知道了,具体收购的事情我会让王奇负责。”

夏禹放下调查报告,对霍建宁说道。

九鼎财团旗下,最擅长并购的无疑就是王奇了。

“明白!”

处理完这件事,夏禹又关心地询问道:“对了,天工电子的经营情况如何了?之前展销会的两亿美元订单都交付了吗?”

提到自己打理的公司,霍建宁脸上不由浮现笑容。

“董事长,都已经交付了,不过现在公司还是排满了订单,根据市场反馈,我们公司的五款游戏太火爆了,其他游戏公司完全没有反抗之力,就连《太空侵略者》销量都暴跌。”

“截止到目前,公司一共接了五点二亿美元的订单,五款街机总计二十一点五万台,现在已经交付十七万台。”

说到这,为了体现成绩的优劣,霍建宁顿了一下,又补充说道:“去年岛国太东公司全年的销售额是十亿八千万美元,现在我们公司两个月的销售额就快要达到它的一半。”

夏禹笑了,满意地说道:“不错!”

“这几款游戏,都可以继续开发新关卡,足够公司吃几年老本,但是这几年的时间,公司必须在研发上下功夫。”

霍建宁点点头说道:“我明白,现在已经跟大学合作,但是香江的现状是在电子科技这一块人才严重不足,所以在研发方面,现在主要依靠世嘉公司那边,母公司这边在加急培养人才。”

又是人才问题!

夏禹不禁皱眉,为香江的教育和科研水平感到无奈。

他的商业实力已经达到香江的顶级,资金不缺,反而是受到了人才制约,严重拖了他的事业发展的速度。

他的九鼎财团肯定会涉足各行各业,而香江是他的根基,最起码香江本土崛起的人才不能在少数,可是按照现在的条件,根本不现实。

他要么选择大部分人才用外国人,要么就只能自己培养。

要是整个九鼎财团大部分都是外国人,绝对会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因素。

而大陆虽然人才辈出,但是现在人们的观念还未改变,很难让人才来香江。

而且因为与世界接触太少,各方面都严重滞后,培养的人才不一定能够与世界各行各业接轨。

想来想去,还是得自己建大学。

指望香江大学和香江中文大学根本不现实,而香江科技大学还要六七年才出现,他没这个时间去等。

虽然决定了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但是夏禹并不打算现在跟霍建宁说,这种综合性大学不像是春秋中医学校和香江文化传媒学校,毕竟夏禹本身没有什么资源能用上去。

必须要找人商议一下。

“按照你的想法去实施吧!”

“明白!”

将霍建宁打发走之后。

夏禹命人通知他智库,明天开一个会具体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翌日一早。

九鼎智库政治研究所、商业研究所、社会研究所所有人都汇聚到了九鼎大厦的大会议室。

放眼望去,许多都是上了年纪之人,一些人更是白发苍苍。

这些人可都是香江顶级的科研人才,许多都是香江中文大学和香江大学的教授,甚至还有东南亚一些大学的教授,比如原本在九鼎经济研究室的林善渊和许知学教授,同样是九鼎智库商业研究所的核心成员。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知名的社会观察家和评论员,这些人中有部分是原本来自大陆的学者,但是并未进入两所大学任教。

可是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九鼎智库的待遇极高,所以进入的门槛也是高的吓人,经过层层筛选,能够进来之人都是有真材实料的,绝对不存在滥竽充数的情况。

对于这些人,夏禹也十分尊重。

进来之后,他抛出了建设建立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的议案,在场的人立马激烈地探讨起来。

结合九鼎财团的实际情况和未来需求,集合社会现状,在建立私立大学的必要性、可能性、实施性、难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夏禹一直沉默不语,在一旁静静聆听。

都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更何况这么一大群顶级聪明人。

一天时间,结果就出来了。

为了九鼎财团的未来,也为了造福香江,建立一所新的大学是极其有必要的。

光是好的影响就列出来了上百条。

除此之外,就连建立大学的操作方案都搞出了一个框架出来。

到了这种情况,夏禹还有什么好说的,当即拍板建一所私立大学,名字就叫九鼎大学。

确定之后,在场许多人激动不已,纷纷表示愿意出一份力。

这些人都是大学教授,对于大学的构架十分清楚,并且人脉资源庞大,最起码九鼎大学的老师是肯定不会缺的。

在夏禹心中,九鼎大学的目标就是发展成为像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这种私立大学。(这些大学都是私立的!)

在让智库负责后,夏禹当晚就去见了麦理浩,向他提出建校的提议。

麦理浩没有当场答应,但是对于夏禹愿意独立出资改善香江的教育环境的想法还是持肯定态度。

但是夏禹并不担心麦理浩不答应。

改善香江教育环境一直是麦理浩的执政方针,只不过受限于财政短板,他的许多政策没办法落地。

几天后,麦理浩在港府内召开了会议专门讨论这事,没有一人愿意在这种公益事业上持反对态度。

办校资格给夏禹,并且港府无偿提供建校地皮。

消息传出后,整个香江所有人都欢呼不已。

香江的大学确实太少了,许多人中学毕业后,想要读书却上不了大学,只能够去给人当学徒,或者直接打工,现在多出一所大学,是所有人的福音。

夏禹的名声瞬间提高了几个档次。

十天之后,九鼎智库拿出了一份完整的办校方案,夏禹拿着这份方案与港府交涉。

最终商议决定,港府无偿拿出九龙清水湾六十公顷,也就是六十万平方米的面积支持夏禹建立大学。

这块地皮,正是后世香江科技大学的所在地。

为了限制夏禹牟利,港府规定这六十公顷的地皮属于教育专用地皮,只能用于学校的建设,禁止进行任何商业开发,如果夏禹违规,港府有权无条件收回地皮。

对此要求,夏禹满口答应,这个面积拿来建校都嫌少了,他哪里还会拿去开发房地产?

未来他肯定还得想方设法从港府手中抠地皮用于扩建大学。

ps:满地打滚求推荐票啊!拜托了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